幸福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

【第135期】高考直通车(24)

幸福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

01

教育警示:“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王庆根,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南大化学系第一个跳级生,后留学美国,获斯坦福博士学位,曾被誉为为化学天才。

一直以来,王庆根都是他的高中母校——江苏海安中学“寒门出才子”的典范、众多学子效仿的榜样,学校引以为荣的标杆式人物……

2012年4月6日,王庆根在美国自杀,引发了无数人的扼腕……

02

“赚钱多寡”岂能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志

“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北大教授董藩曾在微博上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可以说,董教授的一番高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代表着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流行思潮:判断一个人“混”得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赚钱的多少。不论你品质多么高尚,才华多么出众,工作多么敬业,事业多么有成,只要你没钱,那就算不上成功。

在此种“成功标准”的引领下,中小学生学习的目的只为升学,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只为求职,对高学历者来说,其学习的目的当然只为赚钱,因为“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控制了人的灵魂,人生唯一的目的便只剩下了两个字“赚钱”。于是为了赚钱,有人便不择手段,假酒、假药、毒奶粉、毒胶囊便不断涌现……而对于尚有良知的普通的人来说,不管工作多么地努力,赚的钱也是有限的,金外有金,钱外有钱,和人一比,总是拙荆得有点丢人现眼,看不见一点的成就,没有一丝的成功感,更感受不到天高云云淡,阳光灿烂,心中没有丝毫的幸福感,于是便抑郁了,生活没有了乐趣,前途一片昏暗,人生没有了希望,前行没有了道路……

03

“赚钱太少,没有成功感”是化学天才凋敝的原因

化学天才王庆根就是这样的“成功标准”引领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摘金牌,考名牌,戴博帽,留海外……作为学生,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生活中,他却找不到了成功的感觉——赚钱太少。

为追求功,他不惜丢掉了他的“天才”专业,而转行到与化学没有任何关系的计算机行业,且也一路高歌,做到了世界知名企业的首席工程师……可是,他还是没有成功。

王庆根母校海安中学的副校长王大庆说:“当时我问他化学这么好,为啥改行做软件,他说这样赚钱比较快。我问他收入怎么样,他说全家一年20多万美元,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王庆根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长时间的抑郁及焦虑”的原因,也是他最终选择结束生命的根本原因——无法赚到“足够多”的钱,因此,没有了人生幸福感,凭借自己的一身才华,却无法摆脱“贫穷”,这是多么地“耻辱和失败”,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

04

悲剧的根源在于教育目标的迷失

王庆根的自我凋蔽,固然有他自身的心理问题,但是我们的教育却也是难辞其咎的。我们从小就把孩子囿于到书本中,上小学,考中学,升大学,考研、读博……让他们以为,这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成功就是不断地升学,当他们感觉达不到家长的期望时,便抡刀弑亲;当升学无望时,他们便会在高考前跳楼;走进了北大,却仍有解不了的数学题时,他们便会选择自缢;读了博士,却无法面对毕业论文不能过关的事实,便从楼上跳去;硕士毕业当城管,受不了白眼便自杀;留学海外,做了世界知名企业的首席工程师,却无法赚到足够的钱,仍然没有成功感,哪还有活在世上的颜面……

05

结语:幸福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

教育,首先应该是让人懂得生命的价值,生活的幸福,然后才是教会如何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所有的学习、升学、求职,赚钱都是要建立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上。教育成功的标志不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升上大学的孬好,赚取金钱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在各种环境下幸福的生活,无论生活是多么的艰辛,都始终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愿“化学天才”的陨落,能引起人们对教育本真的思索,对“成功内涵”重新的认识和把握……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

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泰安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会,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刊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