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历史上最能忍的是刘秀。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人们的印象里,只要提到“忍”这个字,第一个就会想到韩信,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韩信是个有志向的人。
平时挎着一把破剑在大街上晃悠,遇到一个街痞,说,你没事拿个剑整天瞎晃悠,你敢杀人吗?要是敢杀人,你就把我杀掉!
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哪能在一个街痞身上纠缠一生呀。
街痞说,不敢杀我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吧。
于是,韩信就钻过去了。
《左传》里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你忍受不了一次的羞辱,会一辈子忍受羞辱。
子路是孔比较认可的学生,子路要去做官,孔子教导他说:
“齿刚则折,舌柔则存。
柔必胜刚,弱必胜强。
好斗必伤,好勇必亡。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意思是说,牙齿刚硬就容易折断,舌头柔软才能完好保存。
柔一定能胜过刚,弱小最终能战胜强大。
好斗一定会受到伤害,好勇一定会导致灭亡。
百行的根本是忍让为先。
元朝的吴亮变了一部《忍经》,写了很多忍者,
我特别奇怪他为什么没写刘秀。
刘秀才是真正的忍者。
在中国白手起家的皇帝中,人们习惯于想到刘邦、朱元璋,还有后来的某某。
其实,刘秀也是。
理论上讲,说刘秀是刘邦九世孙,可真正的到了刘秀的时候,和刘邦的关系只剩下一个“刘”字了。
就和刘备一样,刘备沦落到在涿州卖草鞋,
刘秀小的时候,皇室后裔姓刘的已经有十万多人,他的父亲刘钦是个县令,又在刘秀很小的时候就死了,
刘秀忠厚本分,每天就想着读书、种地。
人们都说中国农民出身的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他们家没有地,他家人饿死后他就跑出去当和尚云游去了,
朱元璋不是一个好农民。
而刘秀是。
刘秀他大哥刘縯就笑他:说你这个老实巴交的家伙,没有什么大出息。
刘秀和陈胜就不一样,陈胜心里有志向早就说出来给大家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刘秀心里眯着不言语。
当时也有人忽悠刘秀,《高士传》里写有一个叫牛牢的高人,不知道他牛爸怎么给起了个“牛牢”这样的名字,每天头上顶着一个房子走,是蜗牛吗?
刘秀还在家种地时,牛牢就和刘秀关系很好。
一天晚上,牛牢突然就说:刘秀当为天子。
当时还有一个国师刘歆原来也叫刘秀,后来因为这句谶言把名字都改了。
有人说王莽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因为他实行了一套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可新政太新,水土不服,于是天下大乱。
各地纷纷起义。
刘秀的哥哥刘縯也带头起义,要推翻王莽政权,村里人都认为刘縯太莽撞,靠不住,犹豫中,看见刘秀也穿着起义军的衣服出来了,说,这么老实厚道的人都起义了,咱们也跟着干吧。
起义军打下县城后向宛城进发,就和其他的几只队伍会合到一起了。
这时,人们推举另外一个刘姓后代刘玄为皇帝,叫更始帝。
刘縯不服,可也没有办法。
于是就打仗吧。
刘縯比较能打,可越是能打,越是被更始帝怀疑和防备,于是就找个机会把刘縯给杀掉了。
刘秀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长兄如父,刘秀对哥哥刘縯感情非常深。
刘縯被杀时,刘秀还在宝丰县扩大地盘,认真工作呢,
他说哥哥被杀,他立刻就跑回宛城。
正常的剧情应该是这样:刘秀带着自己的队伍,联合哥哥的部下,杀进完成,消灭更始帝,自己恢复汉室,完!
可当时更始帝实力强大,尽管他软弱,可他身边的人厉害。
刘秀回到宛城,首先到更始帝面前谢罪,替哥哥检讨,深入批评哥哥刘縯的罪行。并联想的说,作为刘縯的亲弟弟,也有连带责任,请求处分。然后,远离哥哥刘縯的部下,对刘縯手下的各种言论不听不信不传播。
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不往心里搁,没心没肺,显着和大傻子似的。
可是到了夜间,刘秀的眼泪滴湿了枕席。
他的心在流血。
所以说,在历史上成大事者,最能忍的当属刘秀。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关键是要有大谋,刘秀有。
后人评价刘秀:
一,他很注意做好当前的事情,不好高骛远。这是每一位成功者都具备的特点,
二、他很善于把我住自己的发展目标、机遇和路径,这就是大谋。
这就是和普通人的区别。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