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ri重现
为方便大家学习,把黑糊糊版主的医案整理到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相关链接:
《伤寒杂病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我所学的脉法
付**,男,67岁,满口牙痛,消炎药用了不少但无效,伴失眠,入睡难,睡一两小时后醒来再不能入睡,口苦干,面赤,舌燥苔薄黄,脉大数。黄连阿胶汤
黄连40(打碎) 黄芩30 芍药30
阿胶30(另)
一副,先煎前三味药两遍,药汁合在一起,阿胶另炖化兑入,分三次服,适寒温,服时打一个鸡子黄进去。
李**,女,34岁,耳鸣不已,面赤舌红少苔,渴喜凉饮,时有心悸。脉沉细数促。黄连阿胶汤。方药服法和前面一例相同。
赵**,女,右肋下痛,B超示胆囊肿大,壁厚毛糙,无寒热证,痛一天数次,腹不胀,饮食如常,口苦干,脉弦。大柴胡汤加味。
柴胡60 黄芩30 半夏20
枳实30 白芍30 大黄10
甘草10
一副。告知饮食宜忌等。
李**,女,32岁,起病半月,咽中微痛,干痒难耐,心情烦躁,渴但饮水不多,舌红苔滑,脉浮弦,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加减
半夏30 厚朴50 麦冬50(打碎)
沙参30 苏叶20 炙草15
生姜30
一副。
卢**,男,54岁,雨后天寒,下地劳动后脱衣受凉,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恶寒毛耸,脉浮紧。麻黄汤主之
麻黄45 桂枝30 杏仁20
炙草15
一副。煎好后分三服,一次后汗出,则8小时后减半量再服一次,剩余药弃之不用,不出汗,则服尽一剂。
张**,男,75岁,无宵节食虾后右髁肿痛,不能着地,服西药后稍缓才来诊,局部红肿热痛,自诉痛时汗出湿衣,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滑腻微黄,脉浮缓。白虎桂枝汤加减
桂枝30 白芍30 知母20
石膏50 白术20 苍术20
萆薢60 黄柏20 薏仁30
秦艽30 独活30 炙草15
一副,嘱忌口。
阵**,男,40岁,小便时尿散,排不尽,**下降,明显畏寒,舌暗苔白厚,脉沉细紧。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甘草
麻黄15 附片10 细辛10
炙草10
四副。
王**,女,65岁。3月3日初诊,耳鸣头晕三月余,初期未在意,耳鸣逐渐严重,才重视是生病了,先自到药店开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耳聋左慈丸等服用,越用病情越加严重,然后去检查,没查出什么阳性结果,医院开天麻素,香丹,血塞通等针剂输液,并服用维生素等药,也没效果而来看中医。当时见患者面色略暗,微浮肿,诉主要是耳鸣,伴有头晕,头重,微恶心,发作严重时有汗出,时有口渴,但不欲饮水,口中淡,二便无异常,身体其它无所苦,舌胖边有齿痕,中有压迹,苔白滑腻,脉沉缓偏弱。据所见证,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两副
白芍40 白术60 茯苓60
生姜50 炙甘草10 大枣20
今天复诊时患者说,吃第一副药后,当夜腹泻十多次,第二天不敢再吃,但耳鸣突然中止,到下午又逐渐发生,心想是药的反应,就再服前面的药,但减量了,吃完第一副药后,耳鸣停止了,第二副药没再服用,以为病好了,隔两天后,再度出现耳鸣,又煎剩下的一副药吃,吃这副时没再发生腹泻,直到今天来诊时,前面的症状也没再出现。但不放心,就再来开一副药,以防复发。伤寒有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病在服用第一副药时出现的腹泻,难道也是腐秽外排的现象?大家讨论一下。
李**,女,55岁,左肩背部火丹后遗症,刺痛,轻触痛重,重按痛轻,面暗,舌暗,滑苔,脉弦大浮虚。
熟地60 山药30 山萸肉30
鹿角霜30 巴戟天10 旋覆花30
黄芪40 白芷30 当归20
红花10 鸡血藤30 枳壳30
瓜蒌壳30 降香10 炙草10
一副。
刘**,男,61岁,体瘦弱,愁眉不展,以手抚胸,言胸部不舒,吃东西后容易嗳气,时有心悸,曾做过心电图,诊为“窦性心律失常”口苦咽干目眩,喉中似有气阻,不得上下,肩部酸痛,头时有微痛。舌红苔薄腻,脉弦浮,关脉稍大,考虑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30 黄芩30 西洋参6
枳实30 瓜蒌壳30 厚朴30
半夏20 炙草10 大枣20
桂枝40
一副,自加生姜50,煎三次,合汁,西洋参打碎入其中,再煎至药液减半后,分三次服。
施**,男,38岁,“胃溃疡”数年,春节饮酒后胃痛再发来诊,饥饿时痛最重,按压痛,扣痛,饭后痛缓,喜凉食凉饮,喝热水后嘈杂难受,平时时有吐酸水,不耐饿。胸中不舒,舌红苔薄黄,脉弦。各种胃药用过不少,这次发作后想用中药,考虑治疗不会见效于一时,开散剂一副:
海螵蛸100 毕澄茄100 白芨100
黄连30 山栀子30 炒豆豉50
打粉,每服5克。
张**,男,63岁,一月前跌倒后右手小指骨折,昨天拍片发现骨折处无连接,来诊时见右手小指肿胀成角,不能活动,皮色紫暗,血流滞缓,局部发凉,考虑局部气血不通,不能温养,以致骨折不愈,因服汤药不便,开散剂一副:
当归50 川芎50 姜黄50
土鳖虫30 红花20 肉桂30
干姜50
打粉,每服5克,开水冲服,服后喝酒一口。
余**,女,39岁,腰痛一年,痛无定时,腰冷如坐水中,舌淡苔少,脉沉迟,甘姜苓术汤:
茯苓60 炒白术60 干姜30
炙草30
一副。
田**,男,45岁,近三年,每年入冬后咳嗽气喘痰多,**服药很少见效,现见面黑瘦,晨起时痰涌气急,天气稍冷即加重,并流鼻涕,痰清稀量多,热天也不容易出汗,身无外证,不呕不渴,饮食如故,二便无异常,脉沉细弦紧,小青龙汤:
麻黄30 桂枝30 白芍30
半夏30 细辛30 干姜30
北五味30 炙草30
一副。
说说今天随访到的几个小青龙汤的病案:
男,39岁,体瘦面黑,3月11日初诊,因打麻将时间太久,疲劳后感寒而胸闷痛不舒来诊。诊时见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凉水,咳嗽轻,咯痰喘息重,痰黄浓,自感鼻中呼气热极,舌红苔薄黄,脉洪大滑数。开麻杏石甘汤一剂:
麻黄30石膏100杏仁15
炙甘草15
在诊所煎好后得四杯,一次吃一杯。
昨天中午再来,说吃药后胸闷痛已经没有,热势不见,痰稀,但咳嗽加重。:L
现见薄黄舌苔已经变为薄白苔,脉由洪大滑数变为略弦紧之象,并且药后没有汗出,也不口渴,热势象消失一样,但寒饮之象明显,开小青龙汤一剂:
麻黄30桂枝30白芍20
半夏30细辛30干姜30
五味子20炙草15
一副,也是在诊所煎药,得四杯,分次服,今天诸症若失。
杨**,女,43岁,感冒数天后,因撒水稻下田而受寒,出现腹泻来诊。刻诊时见:面暗体弱,鼻流清涕,咳嗽痰清,身酸痛,微恶风寒,无汗出,不渴不呕,腹泻数次,均为水样便,腹部冷痛,舌淡嫩有齿痕,苔薄,脉细偏弦,浮取涩,沉取紧。考虑此病为先感寒邪未愈,再次受凉后,邪不得散,表里俱病,救表与救里无轻重之分,与其用芳香化温化慢慢来,不如用小表龙汤直接:
麻黄15桂枝30白芍30
半夏10细辛30干姜30
炮姜30五味子20
炙草15
一副。
此人今早送药钱来,病已愈,药还没吃完,问是否再吃,告之一剂未吃完,剩下的可以尽剂,减量再服。
田**,女,25岁,头晕月余,3月10日来诊。诊时头晕目眩,晕时恶心,吐涎沫,无汗,休作有时,时面起来晕,时而趟下晕,脖子不敢快速转动,微僵,舌苔微腻,脉寸浮关尺沉弦,思此内有水气,位高而不能用利小便法,小青龙汤:
麻黄10桂枝30赤芍40
半夏20细辛10干姜20
生姜50五味子10炙甘草6
一副。
今天患者来诊时,明显见效,让开原方再用。告诉她小青龙汤一服有效,尚可尽剂,一剂病愈,不可再剂,开苓桂枝术甘汤三剂。
胡**,女,38岁,感冒一周后,咽痛音哑,精神不振,时头眩,微恶风,不思饮食,微呕,大便干小便清长,咽部嫩红,舌红多津薄腻,脉沉细缓。此为感寒后失于表散,邪结咽部,甘草干姜汤加减:
炙甘草20 干姜30 升麻30
桔梗10 玄参30 半夏30
生姜50
一副水煎服。
丁**,女,43岁,人极瘦,感冒服西药后,身已无热,口渴汗出,但咳喘反倒加重,面红,舌红苔薄黄,脉浮大寸尤甚,从燥论治,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20 杏仁15 石膏50
炙草20 芦根100
两副,服后病减则减量服用,若有心悸失眠,则再减量。
钱**,男,30岁,咳嗽咯稀,流鼻涕如水,鼻痒,无身痛发热,脉滑。病已四天,没见到更严重表现,当不了了之,服药看似没有必要,但病人坚持,就开小青龙汤一剂,小青龙汤不加减,原方八味药各20克,依法煎服。病减则药减量,可以尽剂。
此人服药一次后,症状差不多就消失,后减量延时把剩余的药服完。
晏**,女,40岁,左腰腹水泡三天,局部刺痛难当,水泡周围有红晕,渐有加重之势,脉来弦,尺部沉涩,病在肝之血分,为伏邪发病,位在下焦,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味:
当归20 川芎15 赤芍40
茯苓30 泽泻30 白术20
红花10 瓜蒌壳30 苦参20
木通20 黄芩30 生甘草10
两副。
胡**,女,16岁,口唇干裂出血四月余,多方求治未果,唇红绛色深,面红,舌瘦干红少苔,平时口渴,脉细偏弦,病由来已久,用散剂缓治:
白芨60 当归30 玄参30
白芷30 防风20 丹皮30
苍术10
打粉,每服6克,三次/日。
胡**,男,37岁,食凉粉后,全腹痛一天,无腹泻,微恶心,不思食,恶喝水,观胃脘部略胀,按之微痛,舌红苔黄腻,根部尤甚,脉缓关大,先背部走罐,痛减若失,开汤药一副:
半夏30 黄连15 黄芩30
干姜30 沙参30 大枣30
炙草15 煅牡蛎20
全方打碎,水煎两次合汁,浓缩减半后分三服。
王**,男,宿有虚劳,感寒后全身困痛,发热汗出,脉阳浮而阴弱,桂枝汤:
桂枝40 白芍40 生姜40
炙草15 大枣30
依法煎服。
谭**,男,64岁,受凉后出现身痛倦怠,不发热,但恶寒,流鼻涕,不呕不渴无汗出,舌暗苔厚腻,脉沉细欲绝,此为少阴表实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5 细辛15 附片10
白芷30
开水煎1小时后服。
胡**,女,40岁,腰腹痛数年,近来白带多,白带中夹血丝,舌暗苔厚腻,六脉俱沉,脉尺微滑。月经时有血块紫暗,伴经前腹痛,先有瘀血,后有湿浊之邪入于胞宫,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减:
当归20 赤芍20 川芎15
茯苓30 泽泻30 白术10
地榆20 黄柏20 苍术20
金荞麦根30 半夏40 生姜50
三副。
赵**,男,47岁,人瘦,下水撒水稻受寒后,四末冷痛,手比脚重,天冷时则冰凉痛甚,头昏无力,脉微细沉欲绝。舌淡嫩苔少。此为厥阴虚寒,当归四逆汤去木通加味:
当归30 细辛30 桂枝40
赤芍40 鸡血藤30 独活30
炙草15 生姜40 大枣40
一副。
症状减轻,脉已出,改黄芪建中汤:
黄芪60 桂枝40 赤芍40
生姜50 炙草15 大枣30
麦芽糖60
田**,女,47岁,一次劳动时强力努挣,出现小腹绞痛,后月经来淋沥不断,持续半月,现仍有小腹时痛,连及腰部,舌紫暗有瘀斑,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缓兼涩。思此为先有瘀血,后有湿浊之邪入于血分,虽有漏下,实证仍在,先祛其邪为主,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味:
当归20 赤芍40 川芎15
泽泻30 茯苓30 白术20
益母草30 管仲30 黄柏20
两副。
田**,女,1岁,腹泻并流鼻涕伴微咳三天,面白,舌红苔厚。指纹蓝滞到气关。泻下物为粘液状,带血丝,有泡沫,不热,偶有痛哭。白术散加减:
炒白术15 炮姜15 藿香15
白芍15 葛根10 防风10
陈皮10 山药10 黄芩10
甘草10
一副。
陈**,女69岁,感觉有气滞于胸中,打嗝后舒服,心下满闷,按之后嗳气则舒,偶有泛酸。口渴欲饮,舌红瘦苔中后部厚腻。关脉浮大,尺寸细,来势缓。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30 厚朴40 沙参40
苏叶20 麦冬30 煅牡蛎20
炙草10
两副。
卢**,男,36岁,感冒初愈,口燥渴,唇干裂,鼻干出血,舌红瘦少津,脉右大于左。从燥论治:
芦根100 南沙参100 茅根50
煎汤代茶。
肖**,女,46岁,感冒输液三天,发热已减,头项遗痛,无汗,胃痛,恶饮食,大便略稀,小便少,舌胖有齿痕,苔厚,脉浮缓长。太阳病将罢未罢,病处于由太阳向太阴的传变过程当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白芍40 茯苓60 白术40
生姜50 甘草15 大枣20
打碎后煎分三服。
张**,男,54岁,感冒服西药,出汗后发热身痛均减轻,但增腹胀不舒,口渴舌红,饮水则心下满闷,小便黄,脉缓大,应为前药伤肠胃所致,汗出后阴伤,里有微热,厚姜半甘参汤加味:
厚朴50 半夏40 干姜30
沙参30 炙草15 煅牡蛎30
黄连15
一副。
包**,女,34岁,面嫩红,胃痛时则头痛恶心,晨起时最严重,不欲饮水,舌淡苔少,口中多津,脉沉紧。伤寒所说的“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正是现在所见,开原方:
吴茱萸30 生姜50 沙参40
大枣40
一副。
邓**,女,77岁,背部酸几几痛,舌暗苔厚。脉弦大偏紧。苓桂术甘汤加味,缓药急用:
茯苓60 桂枝40 白术60
炙甘草20 独活40
一副。
胡**,女24岁,皮肤痒时发数月,上半身重,一日数次,不抓则能暂缓,没找到发病原因,服西药后可缓解一时,寸脉浮偏紧,以桂枝二麻黄一汤加味,微发其汗:
桂枝30 白芍30 麻黄10
杏仁10 生姜30 炙草20
大枣20 徐长卿30
两副,若服后汗出,减量延时再服。
付**,女,50岁,皮肤起疹,痒甚,皮疹红色,抓后刺痒兼痛,身体多处抓痕,头皮可见小疖肿,部分有脓头,舌红,脉浮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15 连翘50 赤小豆30
秦皮20 徐长卿30 防风20
蝉蜕20 甘草20
两副。
陶**,男,45岁,体瘦,面红,鼻梁上满布血丝,成网状分布,两侧达外眦下,舌红,中有多处凹陷,苔厚腻满舌面根部苔黑,脉来弦硬如石,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初摸到此脉时感觉不对,查体见心下石硬,轻微压痛,两肋扣痛。此病当为脏结,不敢看,特记之。
此人经市医院确诊为肝癌,下一步该如何处理,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少阴病两例
谭**,男,65岁,前天因手指骨折来此开药,说起上次的病。上次是感冒,输液三天,自我感觉病情加重,就来看中医试试。当时来诊时有低热,身困重,明显思睡,脉沉细,考虑为少阴表实证,直接开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方一剂:
麻黄30 附片10 细辛30
先煎麻黄去上沫,下余药再煎半小时后分三次服。附片不用先煎。
这药吃第一次时没出汗,但感觉精神明显得到改善,不再思睡,吃完三次药,出汗了,第二天起来,所有症状全部解除,再没反复。
一朋友来喊我去出诊,看的是他外婆,一位87岁的老人,也不清楚什么原因,输液10多天了,一直腹胀痛,不解大便也超过一周,看的时候
神志还基本清楚,腹部胀大拒按,手足发凉,皮肤干无汗出,寸口脉沉细滑数,趺阳脉滑大,少阴脉弱细,舌红绛起刺苔厚,整个口腔异常干燥。这是一个少阴急下证之一,因为考虑年事已高,而且病重,怕出问题,下来和其家人说很难用药,她家里人也说只管开药,出事不用管,反正到了这岁数,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开点中药试一下。我和她孙子来到诊所,开大承气汤一剂,在诊所煎好让拿去,先服半杯,不知再加。
大黄20 厚朴40 枳实20
芒硝20
前三味药打碎,先煎枳厚30分钟,下大黄,煎5分钟,过滤取汁,芒***入药汁中,包装得3杯,考虑老人不敢多用,让一次吃半杯,并观察会不会泻下,另外让自购开塞露若干支自用。服药第二天没联系到,第三天,老人的儿媳来诊所,说吃了两次后,没有泻下,但感觉有效果,接下来就直接吃一杯,服药后4个钟头左右,拉了几次肚子,泻下的大便先是黑色的干粪球,可能有几十个,接下来是稀便,拉完后,腹胀腹前消失,仍然口渴,但没有以前渴得厉害,感觉咽喉痛。最后没去看,思此危机已经缓解,开麻黄升麻汤一剂。现在病情已经差不多全好,不必再用药,嘱多吃蔬菜,清淡自养。
男,62岁,患者两年前拔牙(右上颌)后,出现右上颚部即右上颊部酸胀不适感,自我感觉有冒气感,自我感觉口有异胃口臭口苦。吃饭后加重。发作严重时,面赤,环眼周红肿。患者往返于京津等大医院口腔科检查均没结果。治疗更无寸效。
刻诊:患者形乐志苦之人,舌红苔微黄稍微发干,脉弦。精神低落,饮食可,大便干,睡眠差靠安眠药才能睡3--5小时。
一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原剂量一付。煎取900毫升,分3天口服。
二诊:睡眠佳,大便通,右上颚部即右上颊部酸胀不适感稍微减轻。 继续原方一付,煎取900毫升,分3天口服。
三诊:睡眠佳,大便通。饮食不好。 右上颚部即右上颊部酸胀不适感加重,环眼周红肿加重。情绪更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百思不得其解!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铅丹10克,原剂量一付。煎取900毫升,分3天口服。正在服药中,不知道效果如何?
希望爱友高手指点迷津,万分感谢!
在黑版主指导下,用甘草泻心汤:甘草60 干姜45 黄芩45 黄连15 人参45 半夏42 大枣12枚 三付
今日复诊:病去八九,已经无大碍。上方用三幅,服六天巩固之!
再次谢谢黑版主!
王**,男,26岁。前天觉得感冒,自购四季感冒片和螺旋霉素口服,症状不缓解反加重今天来诊。形体壮实,面红咽红发热,扁桃体肿大,舌红苔薄黄,鼻流清涕,头痛体酸恶寒,口渴,时时出汗,二便无异常。脉位浮,脉体大,脉率快,脉势紧。
分析:
性:伤寒--病发于阳,属太阳病,兼有阳明病表现,表实里虚,营卫不和,里阴虚。
位:表里同病。先有表复有里。阳病有头痛、体酸、发热、流涕;阴病有渴、咽。
向:体强感邪,起始于太阳病,属实证;继发有阳明病,病有从太阳向阳明传变的趋势。病处于非稳定阶段。需要用 药。
量:体重75公斤,年龄正值壮年,平时为体力劳动者,素往身体强。平时发病多数症状重,治疗得法好得也快。现在表现的症状,发热39℃,头痛比体酸难过,鼻流清涕量多,汗出多,脉浮为主,大紧数为兼脉。
和:所谓和,就是见病知源。病从不同的方向发展,有自然过程,也有影响因素,治疗要找到一个向愈之机。治疗用药,目的无非是人为干预病的进程,使病向愈,这就要综合性、位、向、量,然后才可能“和”。
综合分析:病起于强人感寒,四肢九窍,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之类也,有表复有里,表症重,当先治表,兼有阳明病,但仍有从表而解之机,先治表为主,兼顾里证,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麻黄50 葛根80 桂枝50
赤芍50 生姜50 炙甘草30
大枣40
一副,依法煎服。
张*,男,26岁。前天恶寒发热,自服药有过汗出但症状不减,今天来诊时体痛烦躁,仍发热恶寒,兼有咳嗽胸闷痰稠,饮食二便如故,稍渴,面寒毛耸,舌淡苔薄白,脉明显浮紧。
性:四肢九窍,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归为伤寒。发热恶寒者,病发于阳,不在三阴。能食不呕不在少阳,无汗 出便干,病不在阳明。体痛恶寒无汗,属于太阳伤寒。服药发过汗,汗出证不减,为温病。
位:表证多,里证少,三焦俱病。阳病有:发热恶寒体痛;阴病有咳、烦躁。
向:病来势猛,变化快,正在发展加重的进程中。太阳证失治或者误治,则可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需急治。
量:患者虽处壮年,但体质稍弱,正气虽不算太虚,但邪气实,故判断为病重。就当前的表现看,表证为主,占90% 以上。
和:病处在初期,抓住时机,向愈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可拖延。
综合分析:病起两天,病势猛烈,来者非善,邪气势强,正气尚平,攻邪为先。大青龙汤主之:
麻黄90 桂枝30 杏仁18
石膏50 生姜5 炙甘草30
大枣30
一副。在最快时间内,依法煎煮取汁600ml,先服200ml,得微汗后,保持微出汗一小时左右,症状当减,若不减,隔6小时后再服100ml。若吃完药病不减,先检查再诊。
复诊:服大青龙汤一次没发汗,唯小便量多,昨晚又服一次,仍未出汗,但彻夜未眠。(所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昨天已经交待过,所以没感觉奇怪)今天只从患者的自我感觉来说,所有症状大减,外证已经没有,咳嗽也减轻一半多,胸闷范围缩小,右胸有一处自感内痛,痰量比昨少,并且痰变稀,口渴比昨天加重,脉不浮但脉体变大,紧脉转缓和。今天开麻杏石甘汤:
麻黄60 杏仁18 炙甘草30
石膏100
一副。嘱不论有无效果,先拍个片为好。
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理中汤和人参汤。只不过是同方而异名,伤寒论,以宋版为准,亲自用下来就知道哪个对了
“王**,男,26岁。前天觉得感冒,自购四季感冒片和螺旋霉素口服,症状不缓解反加重今天来诊。形体壮实,面红咽红发热,扁桃体肿大,舌红苔薄黄,鼻流清涕,头痛体酸恶寒,口渴,时时出汗,二便无异常。脉位浮,脉体大,脉率快,脉势紧。”这样的一个太阳阳明合病,且阳明里热不轻(口渴,时时出汗),我以为黑斑竹会用麻杏石甘汤,表里双解.而黑斑竹选用葛根汤,透表以达邪,要学这一招难啊!
黑糊糊:急当救表救里,就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看,先表后里是大原则,之所以要强调伤寒的辩证法有性、位、向、量、和几个方面,而不是从单方面来权衡。此患者今天复诊,面色已经不红,咽红也转淡,扁桃体比昨天缩小,鼻涕已经不再有,头痛体酸恶寒消失,汗出比昨天少,但口渴仍无变化,脉位不再浮,脉体仍大,脉率平和,脉势由紧转缓。表证已经没有,里证尚未全愈,葛根黄连黄芩汤去黄连加连翘:
葛根100 黄芩50 连翘50
炙甘草30
一副,煎得5杯,三小时一杯,喝完药应该差不多了。嘱清淡饮食。
女,3岁,“感冒”三天,发热渐高,3月27日晚症状加重来诊,见面红耳赤,唇红燥裂,气喘息高,鼻翼随扇动,舌暗淡有薄腻白苔,指纹蓝滞,脉浮滑数。测得腋下温度为40℃,四肢冰凉,摸上去背腹有汗。小孩的奶奶说,从家里来的时候,想给小孩加衣服,小孩不让加。这孩子一岁以前多病,反复的肺炎和肠炎,花掉了六万多医药费。后来听说中医也可以治,每次生病均一副药治好,就再没找西医看。
因热势较高,先物理降温,再议它法。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知母20石膏30炙甘草10
升麻10葛根30
自加米一把,以水300ml,煮到米熟去渣取汁,每服50ml。3小时一次,时时观察,得泻则减量延时再服。
昨天得知,此小孩服药当夜,轻泻了三次。发病逐渐退却,第二天诸证若失。
2009年8月18日
施**,女,35岁,近一周左右自感无精神,头昏沉,但欲寐,坐着站着总想睡觉,口渴多饮,感觉喝多少水都不够的样子,喝水后心下不舒伴微喘,无汗出恶心,大便偏稀。舌脉忘记了。当时开猪苓汤一副: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各30克
依法煎服,一天吃完。
复诊诸症好转80%左右,当天没细看,照前方再抓一副。
胡**,女,37岁,患漏下三月多,住院西医以“子宫内膜炎”收治28天,近半月来咳嗽,**吃药无效来诊。形体瘦弱,面色暗淡,目光清,舌淡有齿印,有细小红点突起,苔少。诉咳嗽夜甚,影响睡眠,痰少,喉痒,先无汗,近几天时有汗出,不呕不渴,食量二便正常,小腹热痛。脉形弦,脉来数,寸浮关平尺沉。考虑先有漏下(经治基本痊愈),复感外邪,西药“清解”后,水饮为患,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
茯苓60 炙甘草50 北五味50
干姜50 辽细辛50 当归30
升麻30 石膏30
一副。水3000ml,煎开半小时过滤取汁,分5次服。
陈**,男,78岁,左侧腰腹部带状疱疹,前面开小柴胡汤加当归升麻紫草苦参三副,服完前药后,皮损已经消失,留有部分痂疤,偶有左腹部热感。舌有红点,中后部有厚腻苔。脉较一诊时缓和(一诊时脉弦数),饮水量比前面减少,大便稍稀。为防病有所遗,再开两副药,仍以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0 黄芩30 半夏30
沙参20 炙甘草30 大枣30
干姜30 当归30 升麻20
以水3000ml,煎开半小时,过滤取汁,再上火浓缩到600ml,分三次服。
郗**,男,45岁,腹时痛数年,查无阳性结果。面黄形单,形苦志苦之人,脉弦而紧,手足多汗,腹痛呈发作***痛,发作与心情关系最大,而与进食生冷豆类茶水辛辣无关,大便时稀时干。此为四逆散证,但患者不愿服散剂,四逆散改汤:
柴胡60 枳实30 白芍30
炙甘草20
两副。
赵**,男,18岁,高三学生。平时身体正常,放假期间饮食规律改变较大,近来厌食恶心,两顿饭不吃也不觉饥饿,能喝水,微有寒热,自诉似感冒又不象感冒。舌无异常,脉偏弦。小柴胡汤原方增损:
柴胡120 黄芩40 半夏40
沙参40 生姜50 炙甘草30
大枣30
以水3000ml,煎开半小时过滤取汁,浓缩到600ml,三次服完。
注:此患者今天早上来复诊,前药服用一次后,已经能食,前方再开一副,以资巩固。
张**,男,67岁。数年来腰痛及腿,活动受限,腿足麻木,时轻时重,小便时有不利。经检查腰椎有“唇样增生”,并有“椎间盘彭出”,“前列腺肥大”,“高血压”等。脉尺中滑实。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之类。此为阴实,当归芍药散主之。急性期先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味:
当归20赤芍40川芎30
茯苓60炒白术40泽泻60
杜仲50独活30
两副。加白酒一杯同煎。
金**,女,58岁,腹痛数年,大便时稀时干,时有粘液,时见带血。前次大便不通腹痛加重来诊,开小承气汤一副,吃一次后大便得通,仍腹痛时作,发作时手足厥冷,恶心汗出,里急后重,但又解不出大便,腹不痛时则口渴,舌整体暗淡,间有红点散在分布,苔薄黄。脉弦微细。乌梅丸去附子改汤暂用。嘱肠镜检查。
乌梅100黄连15黄柏20
干姜20桂枝20沙参30
细辛10当归30
自加花椒20
一幅。嘱小心服药,不要被呛。
胡**,女,38岁,感冒一周后,咽痛音哑,精神不振,时头眩,微恶风,不思饮食,微呕,大便干小便清长,咽部嫩红,舌红多津薄腻,脉沉细缓。此为感寒后失于表散,邪结咽部,甘草干姜汤加减:
炙甘草20 干姜30 升麻30
桔梗10 玄参30 半夏30
生姜50
一副水煎服。
患者复诊,咽痛音哑已无,唯觉咽中不舒,腹稍胀满,舌淡暗略胖,中后部有少许腐苔,脉左寸偏大,六部均沉缓,以半夏厚朴汤加味,散水利气:
半夏30 厚朴30 茯苓20
苏叶20 生姜30 干姜20
桔梗10 甘草10
两副。
何** 女 60岁,右手麻木数年,脉微细而紧,身体无其它不适,此为血痹,寒气内伏,营卫不利。当归四逆汤加生姜:
当归50细辛50桂枝50
赤芍50生姜50灸甘草30
大枣50通草20
一幅。黄酒一瓶同煎。
你好!能帮我开付药吗?
男,33岁,湖北人,长期舌苔白腻,时有口臭,:'( 食欲一般,二便正常,看了西医,各项检查正常,大三阳,肝功正常,给些护肝药,没用!请帮我治治吧!
黑糊糊:如果没特别症状,少用药为好,重在保养,上面的症状如果严重,可以暂时用半夏泻心汤一两副。调理,可用下方:
乌梅30藿香10佩兰10砂仁10黄连5
请教黑版,有一病人二三十年的矽肺并结核病咯血史,极瘦,咳甚近几年来动则气喘完全不能活动,时稍肿,怕风易感冒,自觉燥热,但不发烧,胃不适纳极少稀粥,它食入胃则感灼热不适,口腔内一年到头到处溃疡基本。。。黑糊糊:这类病比较麻烦,长期服药,就只能以温药和之,意思就是只能用性质温和的,且先开一方,可以用了看看
仙鹤草30黄芪30防风20
南沙参30麦冬20白芨30
金荞麦根30肉桂5
这个方子吃的时间可以稍长。
记事贴汇总
2006年12月6日
尊某,男,35岁,四川人,十年前来云南,原在家时就“火气重”,经常开些清热泻火药吃,来云南后更感觉自身热,从老家拿来10多公斤黄连都吃完,到处看了不见好转,不吃药就大便不通。找过医生上百,最后到昆明一家大医院诊为干燥综合症。
现见面白身瘦,形质虚,口干、眼干、鼻干、大便干,自感发热,无汗。口渴多饮,饮后即渴,小便多,夜间要起夜小便一到两次,头时痛,胸腹无压痛,背部酸重,偶有夜里退抽筋,舌燥白干裂,质红嫩,脉左小右大,浮取微涩,尺脉无力,阴弱而阳浮。
从所见证看,整体是个燥病,太阳阳明两经同病,当清阳明之实,化太阳之气,苦燥伤阴在所不宜,以五苓散合增液汤,前人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说,这里正好反过来
白术20 茯苓30 桂枝10
泽泻20 石膏100 知母20
山药30 红参10 生地30
玄参30 麦冬30 甘草10
两副,冷水泡透,文火煎30分钟服
10日患者来看,稍有好转,上药再开两剂
今天病人又来,吃完四副药,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各种干燥症状都有好转,唯尺脉无力而偏浮,腰酸,肾气虚象显露较多,本考虑张锡纯的来复汤,但无汗,且咳嗽有痰,仍以前方加味
熟地60 白术20 茯苓30
桂枝10 泽泻20 石膏100
知母20 山药30 红参10(另炖)
生地30 玄参30 麦冬30
天冬20 南沙参30 甘草10
2006年12月20日
诸证俱有改善,脉有收敛之象,说明前药是对路的,病情已见转机,只是舌苔燥白仍无改善,干裂稍浅,大便现已稍软,阴伤之病如此也属难治,仍以前方
熟地60 白术20 茯苓30
桂枝10 泽泻20 石膏100
知母20 山药30 红参10(另炖)
生地30 玄参30 麦冬30
天冬20 南沙参30 甘草10
嘱自加生姜50克,服法同前。
2006年11月29日
郭某,女36岁,腰痛及腿一个月,去医院检查,做CT显示第二、三、四腰椎间盘突出,诊时见腰痛及腿,走路就痛,休息只酸,面色红,血压平时就高,现为145/95mmHg,舌边有瘀斑,苔少,脉之,左弦右缓,来急去迟,两尺浮底取均弦,中取微涩,尺后涩,涩者营气弱,弦者卫气不行,责之少阳不通,少阴无津
熟地60 川断30 杜仲50
狗脊30 牛膝30 秦艽30
独活30 威灵仙30 红花10
当归20 乌梢蛇30 赤芍30
甘草10 蜈蚣3条(另研)
三副,开水加酒煎15分钟服,两日一剂,蜈蚣一次半条,一日三次。
12月10日
三副药吃完,中途有一次腹泻,血压降至130/80,腰腿痛均告消失,舌边瘀斑退尽,脉涩不见,仍以上药去红花两副。
2006-12-12,天气突冷
马某,男,2岁半,一天前发热咳嗽,到卫生院输液无好转,(用药为利巴韦林、头孢噻肟钠、清开灵和氨茶硷共四组),家长说小儿早上只是轻微发热,中午突发高热,不发热时也哭闹,身体不让触摸,偶有汗出,时发抖。
来时见小儿咳嗽喘息,鼻翼扇动,紫绀,两眼发直,咽部扁桃体‖度肿大,舌淡嫩,苔水滑。手足厥冷,身热若炭,指纹直透三关,紫蓝色,手微颤,有抽风征兆,体温40.3℃,心律124次/分钟,呼吸35次/分钟,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广泛湿性啰音,脉轻触即得,浮紧而数。从所见来看,高热可能引发抽搐,先物理降温,等体温下降后以中药喂服,考虑三阳受邪,解太阳,清阳明,和少阳:
桂枝10 柴胡10 防风10
前胡10 苏叶10 蝉蜕15
薄荷10 石膏20 连翘10
蚤休6 甘草10 大枣10
一剂,开水煎10分钟,每小时服20ml,出汗热退后减半,每两小时一次,随时观察,出现异常再看。
12月13日
因这是一家从贵州来的到云南做生意的,就住在我后面不远的地方,吃药后当天没来说,第二天来,说吃药三次后,小孩身上出汗,四肢回温,身上热退,咳嗽减轻,不喘,面色回。天冷小孩没带过来,问要不要再开药吃,我把剩下的加姜再煎服。今天见到其家长,说小孩已经不咳了,现流鼻涕,就暂不开药,明天再看。
11月13日
卢某,男,35岁,据检查为“甲亢”,西医治疗了两个多月,想吃中药辅助治疗,来诊时见面白皮松,眼突,体瘦多汗,气喘不足息,体力极差,口渴多饮,尤喜冷饮,多食易饥,饭量超常,心悸手抖,口苦,便干尿少。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两皆大,异于常人,按之满指,促而来急去迟,中取无力,右寸前独大而滑,宽副增大,振指有力。
从以上见证看,当属消渴,责之中上二焦,整体来说,阳明之热为盛,壮火食气,中气被耗,当清阳明,和少阳,养太阴,兼顾少阴之外越,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味:
石膏100 知母10 山药30
黄连10 茯苓20 柴胡20
党参30 黄芪60 白术20
白芍30 山萸肉30 牡蛎50
甘草10 两剂。
上药吃后的十多天没见病人来,一天他老婆来说,吃后好多了,现在已经去打工了,并且停了西药,这把我吓了一跳,怎么就把西药停了呢?上方又开两剂。
12月10日
病人自己来看,各方面和上次相比都有很大改变,水量和饭量都降了一半,也有力气了,汗出仍多,表气不固,大便干结,小便黄少,面有微红,舌苔仍有微腻,脉大有所减弱,仍洪大中取不足,但尺脉微涩,阴弱而阳浮本为顺,考虑肾中真阴亏虚,少阴浮越于外,水火同治,仍以前方加味:
石膏100 知母15 黄连10
茯苓30 山药30 红参5克(另炖)
黄芪60 党参30 白术20
白芍30 山萸肉60 牡蛎50
甘草10
两剂。
发一组小儿病,最近看了好多的小孩病,以前全是西医治疗的,今年全改为中医治疗了,效果相对于西医来说,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中医治疗下来,多数在一副药就好了,少数的也就两副中药,发到这里大家共享。
2006-12-3
赵然,女,2岁,发热咳嗽两天,体温38℃,咳嗽微喘,湿性咳嗽,咳时会呕,身上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数,指纹在风关,紫暗,大便干,小便黄少,太阳受邪,以疏散为主:
麻黄10 桂枝10 苏叶15
炒枳壳15蝉蜕10 防风10
杏仁6 浙贝6 前胡10
甘草6
一剂。自加生姜三片,开水煎10分钟,每次服20ml,一小时一次,汗出减量服。
12月12日
朱珠,女,5岁,咳嗽流鼻涕十多天,打过几次针,吃药无数,大体为止咳消炎药,不发热,咳咳嗽有痰,痰稀薄,恶心,怕冷畏风,舌淡苔薄白,脉浮而迟,寒伤阳,进寒药阳更伤,故咳嗽不愈。有外证,当先解外:
麻黄10 桂枝10 苏叶15
蝉蜕10 干姜6 浙贝10
枇杷叶10 五味子6 枳壳10
甘草10
一副,加生姜20克,水煎10分钟,每服30ml,两小时一次。
14日来诊,服前药病好了大半,上方不变,一副。
2006-12-3
赵某,女,7个月,发热,咳嗽,流鼻涕一周,到妇幼医院住院五天,无好转,且有腹泻,来诊时见面寒,皮肤起粟粒,现不发热,咳嗽气喘,腹泻一天多次,泻下物为黄白粘液,夹有未消化乳块,太阳表证仍在,太阴已经见,为外寒夹食滞。麻黄汤去杏仁加味:
麻黄6 桂枝6 白芷10
苏叶10 蝉蜕10 前胡10
防风10 枳壳15(炒)建曲10
干姜3 枇杷叶10 甘草6
一剂,开水煎10分钟,每服10ml,每小时一次。
这个小孩一副药没吃完就好了。
12月5日
赵某,男,半岁,腹泻5天,在医院输液三天,微有脱水象,但现在每隔半小时左右就要泻一次,阵阵哭闹,偶有吐,泻下物为粘液夹泡沫,黄色,偶有白色块状物,不发热,指纹紫滞,舌后部白苔稍厚,风泻夹食滞
建曲10 麦芽10 山楂10
鸡内金10 苍术6 枳壳10
上药黄炒黄,合下药
白芍10 苏叶10 砂仁6
甘草6
上药共放一起,自加生姜两片,冷水泡透,煎开5分钟下火,放凉再煎开,每次服10ml,一小时一次。
这个小儿只服完这一剂药就好了。
12月12日
晏某,女,1岁,发病3天,发热,咳喘吐黄痰,咳盛,口干,舌红,脉浮数,咽痛,鼻流浊涕,畏风恶寒,胸闷腹胀,不思食,二便正常。此为太阳表证传里之象,太阳阳明同治,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10 石膏30 前胡10
苏叶10 浙贝6 防风10
瓜蒌壳15 枳壳15 陈皮10
枇杷叶10 甘草10
一剂,煎10分钟,每次服30ml,个半小时一次。今日来不咳,唯喉中有痰,有时候会咯出,清稀。热象已无。上方去石膏、瓜蒌壳,加干姜3克,法夏5克。
劳淋一例
某女,39岁,已婚,常尿频尿急尿痛3年多,西医中医治疗,找过医生无数,全看做是膀胱炎,但用药全是先有微效,继而无效,心灰意冷,来走亲戚时,被她的亲戚带来看,拿出的化验单有几十页,但里面没有找出个有阳性结果的。来诊时见,面色痿黄偏黑,体型瘦小,先诊脉,脉象见左小而细涩,双尺部均无力且偏浮,至数倒也和缓,寸脉弱,右脉关弦。舌体瘦嫩,中有一凹线,舌边有瘀斑,苔几乎没有。因是疑难病,于是按十问全部问一遍,无寒热之象,唯四末不温,很少出汗,但夜间会盗汗,饮食少,腹胀不舒,大便干,小便次数多,时有痛,时无痛,但数量少,平均每十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腰部酸,小腹痛,但按之反舒,口渴喜饮,结婚二十年,生有一子一女,做过结扎手术,月经对月量少,偶见黑色血块,白带少。现诊为劳淋,因反复发作,多吃寒凉之药,胃气因药而弱,肾气不固则小便次数多,脉浮虽为瘦人常见,但尺脉相比前面两部来说,确实浮起,有肾气外越之征,固护肾气是当务之急,病虽不急,治当急治,以张锡纯的来复汤加减:
山萸肉60 熟地90 杜仲30
仙灵脾30 仙茅15 川续断30
补骨脂20 菟丝子20 丹皮15
桂枝15 北五味子15 麻黄6
当归15 山药30 降香20
上方一剂,水泡透煎20分钟上,倒出药汁后,加足水,下次再煎开5分钟即可,不拘时服。
第三天来诊,说服药后当天并无改变,但第二天就小便次数减少,不再起夜,说明前方对路,上方开六剂带回老家,布包后炖猪腰子吃。
此患者的亲戚接到电话,说吃完三副药,症状基本上消失,现继续吃后面的药。这例病人是在看了李可的书后得到启发,以大量补肾药直入下焦,填补耗损的肾气,本想会有滋腻碍胃的副作用,但服药后没发生,说明病人的体质正是需要此类药物,不调胃而胃自调。
带状疱疹后遗症
在最近的几年中,每年要看几十个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按以往的说法,这种病多数为气滞血瘀,要么是火毒烁伤经络,要么是病失调治,余毒未清,从书上看到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是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加虫类搜风。在具体看到病人时,会按这个思路先入为主,这样下来,后遗症的的治疗,就进入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套路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做到药到病除,虽然最后或多或少有效,总是在时间上拖了很久才。这里提出个新的看法,就是这种“证”的形成,以及在具体表现上,有没有一个比较恰当的说法,从发病来看,借用西医的说法吧,带状疱疹的发生,就是一种伏邪发病的机制,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人体正气是发病原因,至其发之时,以火毒为主证,以湿热为标,急性期治疗应该说在中医不为难事,但在西医或者中医治不得法,延时不愈或者久拖未治的,产生后遗症是经常会见到的,这种后遗症的产生,不是余毒未清,而是正气受损。对这个病的治疗,找到其徵结所在是才会让治疗有方向,这就是我要说的对于这个病的辩证。从症状来说,痛是主要的,它的性质为刺痛,为刀割样痛,为火烧样痛,这是绝大多数,一般认为这种痛为瘀血痛,所以活血化瘀药是理所应当用的,但细看之下,会发现这种痛虽为比较剧烈的疼痛,但按之反舒,只是轻触才痛,重按是不痛的,也不会因为重按而引发这种痛的发生,这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无论它痛得有多剧烈,仍然要从虚痛入手。从其它方面来看,首先看舌,舌一般不会见到有瘀点瘀斑,这就否定了血瘀的说法,大多数这种病人的舌都是边有齿印,说明要么脾虚,要么脾不虚也有湿,从舌苔来看,多数为薄白苔,这和有余邪是不相称的。从脉上来看,大多数的脉都是细脉为主,兼弦兼缓不一定,其中都会夹有涩滞,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细而涩,营不足也,弦者卫气不行,缓者卫气不足,显然是血不荣经,气血均虚,血主濡之,血不濡经则经气不通,故痛;气主煦之,气不流经则经气不通,亦为痛。套用一句话,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所以固气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些其一。痛从发生原理来看,总是肝不疏泄,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体越虚,则其用越强,平肝、舒肝、泻肝、养肝都是治法,孰重孰轻在这里就要权衡一下了,有平肝之上亢,不如养肝之虚损,上亢是不明显的,而虚损却显而易见了,用大剂滋养才足以复肝之体,所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温阳补气用黄芪、白术桂枝、干姜、鹿角霜。养阴用熟地,麦冬、沙参、当归、玉竹,平肝理气用香附、乌药、瓜蒌壳。瓜蒌壳一味药,集平肝、理气、舒肝、泻肝于一身,不可多得。这种病常发生于人体肋部,为肝所属,加用更为合适。
在这里举个病倒来说明,和在中医版主群说那个不太一样,但总体思路就是按以上方法来看的,是一剂药就吃好了的
2006年10月17日
某女,69岁,带状疱疹后遗痛三年,中西医看过不少,始终没有效果,现左肋部从背部到胸部痛,轻触如**,如火烧,但用手按压时不见痛,和寒温关系不大,皮肤有疤痕,疤痕有紫滞之色。无寒热之象,汗出也少,饮食自如,口微渴喜饮,自己说是习惯使然。大便稍偏干,小便无异常。舌瘦红,中有一平凹,苔少薄白。脉左右俱小细而弦,中取有涩象,浮取濡弱,伏于底部之脉微细无力,脉势来徐去急,至数和缓。从以上见证看,阴气不养经,是其主要问题所在,疤痕紫滞,是气不足及,当以滋养阴液为主,兼以温阳补气:
黄芪30 白术20 熟地60
玉竹30 香附20 乌药20
麦冬30 沙参30 当归20
枳壳30 瓜蒌壳30 桂枝20
干姜30 鹿角霜20(打碎) 甘草10
一剂即愈。
2006年12月16日
牙痈一例
陶**,男,47岁,电焊工人,右上第4齿于多年前折断,经常发炎,未到牙科处理,一周前又发炎,吃了两天消炎药,脸逐渐肿了起来,去卫生院输液,用了四天的头孢曲松加替硝唑,仍然没有消炎,脸更肿,张口困难,头痛。电话来问,我让来诊所看了再说,来时右侧脸肿得变了个样,量了体温,体温不高,说头痛难耐,张口困难,牙倒没前几天痛,整个面部麻木了。只偶感发热口渴,不欲饮,二便无异常,牙右上第4牙只有残根,牙龈红肿,舌紫蓝色,无苔,脉象只两寸独大,没有异常发现,唯舌色可疑,细问之下,说多年了就是这个样,这里就舍舌从症了,泻火解毒是现在最适合的方法,以五味消毒饮加减:
银花80 连翘50 蒲公英30
紫花地丁30 野菊花30 蚤休20
白芷30 赤芍30 黄芩30
甘草10
上方一剂,头煎10分钟后,放开数量喝,因为药看上去太多,就用煮饭的锅来煮,倒出药汁后就加水再煮,后面只煮两三分钟即可。不拘时服。
今天早上我还没起来,病人***话说再来看,来看时脸肿全消了,牙也不痛,头痛也无,基本上可以停药,嘱让上牙科处理,但病人不放心,前药再开一剂,小量频饮。上面见到的紫蓝色舌质,可能和平时从事的电焊工有关,已经多年如此,乍看以为是体有血瘀,细问之下才知道有了好多年,长期如此,此为舍舌从症之例,供大家参考。
2006年12月15日
郭**,女,87岁,咳嗽半年多,治疗几经周折,输液多次,逐渐西医治疗无效,来开中药治疗,近日发热咳嗽,咳盛则喘,咯黄色脓痰,高年患者本当见虚,而现在见证却一派实热,咳吐黄痰,咳嗽昼夜不歇,汗出身微热,稍微有点怕风,口渴欲饮,大便偏干,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厚,脉滑大而数,来盛去衰,显然阳明之热,以麻杏石甘汤加味:
石膏50 知母20 前胡20
麻黄10 杏仁15 沙参20
浙贝10 天冬20 连翘30
金荞麦根30 甘草10
上方两剂,先煎麻黄石膏去沫,加余药煎15分钟,一日三次。
2006年12月18日
病人长子来说,咳嗽已愈,痰也只是偶有少量,唯口仍渴,上方去麻黄加五味子15克。一般所见,老人多为虚证,这例也有虚象,但以实为主,所以仍从实证看,药中加了润肺就不顾忌其它了。
有各位的鼓励,心中真是感激不尽,原来想可能我的帖子会引发争议,所以才加密的,既然进到这里来的朋友,也是在***给予别人帮助很大的,我们就共同学习,一起努力吧。在这里也就不再有隐满的了,握拳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算是对大家的回报吧。:handshake
在此发一个误诊的病案
2006年12月9日
马某之母,85岁,病人没来,尤其子来{MOD}中药,说其母长年咳嗽气喘,现加重并发热有痰,饮食减少,输过几次液,效果不大。因为年老行动不便,暂且开中药一副以观后效,听其言,心想老年人多数为脾肺气虚,生湿生痰,加上近来因感受外邪,西医讲的老慢支或者肺气肿之类的急性发作,于是提笔开:
半夏10 茯苓20 陈皮20
苏子20 白芥子10 莱菔子15
甘草10
上方水煎15分钟服。
2006年12月10日晚
马电话来说,上次的药方吃了没有效果,是不是再吃点看看。我大体问了一下,说还发烧。我心中不安,就回答说,等我看了后再说吧。
11日 早我到病人家里,见到的病人和印象中的大不相同,面黑而干,气喘声低,但咳嗽时是连声不断,一听就知道是干咳无痰。因为是从四川老家来云南的,口音我也听不太懂,问时只说热,全身热得象火烧火燎,问口渴不渴,说经常在想喝水,让伸舌一看,舌燥白干裂,起芒刺,苔白偏黄,极少,舌边见有瘀斑。拉过手来一摸脉,右大而左小,我心中一惊,上次的药方显然是开错了的,这是燥证,药却以燥治燥,明显出错了:L ,要是再服前方,就等于是火上浇油了!再细看,原来右脉虽大,中见涩象,来迟而去急,左脉也涩,尺部弱细几无,问腰部有何感觉,说腰酸腿痛也是多年。这是误治伤阴了。也或许是本就阴伤在先,现又有药误。四川人说烧,说热,和云南人是不同的,他们说的就只要有口渴就说热,咳嗽有痰竟然是她儿子猜想的,看完病人,我回到诊所,开了下方,以纯阴养液,兼以理血,药法从阳明、少阴
沙参30 麦冬20 石膏30
知母10 天冬20 芦根30
苏子20 百合20 乌梅20
诃子20 桑叶20 菊花10
降香15 赤芍20 甘草10
上方一剂,冷水先泡透,文火煎20分钟,煎三次合在一起,小量频饮。
今天病人的儿子来,说这次的药,随吃就随见到效果了,不仅咳嗽好了,而且腰酸腿痛也好了许多,要让开上次的药再吃,考虑年老,药改小其剂,量同样开,吃的时候再减半。
从上例有个教训,就是没看到的病人不要轻意开药,不然出错的机率是非常大的。
|
用药杂谈
《内经》有云“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又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我的理解,凡治病,适其至所,就是要把握个“度”,把握这个“度”是最难的,把握好的,就能“适其至所”,把握不好,要么病重药轻,杯水车薪;要么就病轻药重,药过病所,反伤于人。这里说的是剂量。此其一。
其二,药的气味厚薄说的都是药性,和现在说的小量药和大量药是不同的,也就是现在说的用药轻重,和药性的升降,并没有直接关系。辛甘发散为阳,不是说小剂就发散,大剂就不发散,酸苦涌泄为阴,也不是说大量用就涌泄,小量用就不涌泄。还有现说的淡以通阳,说是淡味渗泄为阳的另一说法。那么到底是不是药剂量大了辛甘药就不发散,小了才发散?剂量大的酸苦药就涌泄,小了就不涌泄呢?这种说法我持否定态度。就单说麻黄一味药,要是一剂药中用6到10克,在一个成人来说,可能发汗,也可能不发汗,用15到30克,多数情况是肯定要发汗的,为什么呢?是药性使然,而不是剂量大了就下沉,量小就发散。此为药性决定升降。再说一个药连翘,在温病学派兴起后,这味药用于“辛凉解表”,说量一定要小才会辛散,量大就入里了,听一教授讲温病学,也说某医先看一下病人,不好,让他去看,他一看处方是对的,唯其中的连翘用量太大,后改小连翘用量再服,线果病人第二天好了,我听了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要说连翘一味药,大量用是可以用到几十克以上的,一公两以上也不会就因量大而入里,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是煎不得法,所谓淡味渗泄为阳,还不止说味淡之药,所有药在煎煮后都是可以调整气味的,这和做菜煮汤是同理的,肉少水多,汤就淡了,肉多水少,肯定汤味浓厚,这是从配比来说。煎服方法上,如果用开水武火急煎,这同样可以把味浓厚的变为稀薄的,取其气而不取其味。反之亦然。“阳为气,阴为味。”“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通过在煎煮时调整方法(主要指文火武火,开水凉水)和时间,可以改变药的气味厚薄。
其三,从药物的配伍上,同样可以调整气味厚薄,改变升降浮沉,如麻黄汤,麻黄本来已经有发汗作用了,不用桂枝也可以发汗,问题就是要加量,但加量后会发生汗出而心悸,这样就产生了副作用,减量用又不起作用,就加了桂枝,一来增强发汗解表,一来桂枝可以防止麻黄所带来的心悸,所以用桂枝和不用桂枝是不同的。麻杏石甘汤中用了石膏,石膏的用量比麻黄大得多,麻黄就不再发散了,这也是因为配伍后发生了药性的变化。(这里只从这方面来说一下,其中还有更多的机理不在此讨论。)增加需要的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是配伍的最终目的。一个药物在方剂中的数量增减,总是要以切中病机为目的。
其四,服用方法,方的大小,药的多少都有了,煎出的药到底如何服用呢?常说的治外感药在饭后服,治内伤的药在饭煎服,这是常法。还有热服法,冷服法,各种不同,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效果。古人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其说我看有两方面,一是说汤药比丸药见效要快,一是说凡病可以急治的,多用汤,要缓治的,多用丸。另一方面,从方便病人的角度来考虑,能用汤的用汤,能用丸的用丸,也为不失其法,这只是说用药,其它的用针,用灸,膏药,推拿等就不说了。“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其五,药后将息,这个常有人忽略,《伤寒论》中有桂枝汤服后将息法,说“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在服药后,将息可以促进药力,将息不得法,也会影响药效。麻黄汤后面也有“覆取微似汗,不须粥饮,余如桂枝法将息”,都是说明服药后不是药吃了下去就行了,还要“将息”。
六,药之有毒无毒,古人有“聚毒药以供医事”,说明是药三分毒,以药之偏性来治人阴阳之偏,是为“治在权衡相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神农本草经》把药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里面是把药分为有毒无毒来论。《内经》有“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病。”说的也是药分有毒无毒,我们用药能用发无毒之药治病当然是最为安全的,但在需要用到“有毒”的药时,也不能顾忌药有毒就不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只要无使过之,无伤其正就行。
写了一些感受,总是个人管见,各位看了请发表高见,不当之处请提出批评。
2006年12月20日
谢某,女,53岁,脐部跳痛,一日数发,在一月前拔了一颗牙齿后,每天发作的次数增加,且大便不通,天天以牛黄解毒片和三***通便,去医院检查了几次,并住院治疗,没查出什么病,就输液消炎,也没效果,便秘越来越严重,要灌肠才能通,前天去医院又灌了一次肠,到今天没解大便。现见大便三日不通,脐部跳痛而上冲,一跳通就自感心中烦燥,腹胀,腹部连两肋胀痛,按压腹部各处均见有痛,口苦咽干,口渴欲饮。舌苔燥有微裂,色正黄,脉双弦,右小左大均细而涩。脐部跳痛上冲,本属奔豚,但现在大便不通,急则治标,先通大便为急,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50 黄芩30 瓜蒌壳30
枳实30 白芍30 大枣20
大黄30(捣碎另)
上方一剂,自加生姜30克,开水煎15分钟,下大黄,再煎2分钟,倒出药汁,服1/3,今晚一次,明早若泻下,余药不用,再看,若不泻,再服1/3,余同前。
2006年12月22日
病人家属昨晚电话来说,吃了药后已经好多了。今天病人来,并没有好。前面的药吃一次后,有一次大便,但并未泻下,接一来把全部的药吃完,解了一次大便,也是硬便,只是通畅得多了。现见舌苔黄色退尽,腹部压痛也无,只是两肋胀痛未减,脐部跳痛时作,阳明之实虽化,奔豚仍欲作。从少阳看,以利枢机,从阳明、少阴看,以调补水火
桂枝30 肉桂10 柴胡30
白芍30 苏子30 桃仁15
熟地30 生地30 天冬20
麦冬30 玄参30 牡蛎30
龙骨20 甘草12
一剂,水煎15分钟服。等病情稳定后再议。
2006年12月29日
杨**,男,52岁,是我们隔壁会泽县人,在这里打工,住亲戚家。于27日夜间腹痛,送到沾益县人民医院急诊入院,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到28日,病人身上的钱就用光了,不得不出院回来。29日,病人痛得受不了,就来让我开中药,本来以为就是个胆囊炎的,结果一看,不但有胆囊炎,阑尾炎才是主要的,患者右腹痛,腹无板状,莫菲氏征阳性,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都有,右脚不能伸直,走路就腹痛。显然是被医院漏诊了。面色黄,痛苦貌,无寒热之象,不出汗,厌食恶心,口不喝,4天没有大便,小便反清,以前有过肋下痛的经历。舌暗苔白厚腻,脉不数,细弦滑,左手脉更弦些,右手稍缓和,来急去急。面对这种病人,以前一般不看,今天这人也是困难,是个外县的,住在他亲戚家,又没钱,不想再去医院,就勉强接诊了。病本应该是瘀热,但从具体来看,却有寒湿之象,治从攻下去浊,化湿行气,外见寒象,也可能内有伏火,当寒热并用
大黄10(捣碎)芒硝15(另)丹皮30
苍术30 半夏20 桂枝20
厚朴30 白芍30 白芷30
金银花50 连翘50 败酱草30
附片50(先煎) 甘草10 砂仁10
苡仁30 生姜30(自加拍碎)
上方一剂,开水3公斤,先煎附片半小时,下后药煎15分钟,倒出后再煎5分钟,合在一起,加大黄粉煎2分,芒硝和萝卜一个(自己加,切片)用水300ml同煮5分钟和前面的药合在一起,得药液共2500ml,每服300ML,两小时一次,泻下后减量并延时到3至4小时服一次。
因是急症,昨天开药后,把电话告诉了病人的儿子,让有情况就***话告知,要是有意外发生的话,也让做好两手准备。药是开了,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到今天晚上也没***话说一声。
今晚支朋友家做客,正好遇到病人的亲戚也在,我问了一下,他的亲戚漠不关心的样子,说昨晚吃了几次药,早上起来好象已经不痛了,又吃了一次药后,把剩余的药液装在一个瓶里,已经去打工了。具体情况不是太清楚。我这里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大青龙汤实验录
2006年12月30日,最近天气忽阴忽晴,气温变化大,白天最高气温23度,夜里经常降到0度以下,霜冻厉害,感冒的人很多。我老婆白天就说身体关节痛,晚上早早的睡了,到12:00多,我上去睡觉时,我老婆在发热,面红耳赤,马上测体温,38.3度,先观察了一下,到12:15分测体温,38.7度,有上升之势,感觉病起急骤,急病当要急治,于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发热无汗,皮肤干燥,白天就畏风恶寒,现在电热毯开了还喊冷,身体痛,关节游走性疼痛,呛咳,无痰,咽干口喝,欲饮水,烦燥,微喘,舌淡苔薄白 ,脉浮紧数,100次/分。这时脑子中一下就浮现出这是伤寒大青龙汤的见证。《伤寒论》有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于是下来抓药
新鲜麻黄48克先放入药罐中
桂枝16 甘草16 杏仁40个捣碎
大枣12个破皮 石膏50
放水700ml先煮麻黄,随煮随去沫,10分钟后,水减大体200ml,下余药,带皮生姜约有30克左右拍碎加入,煎10分钟倒出药液一看还有400ml,重新倒回药罐中再煮,到12:45,药成,共得药350ml,于12:56先服70ml,凌晨1:11说出汗,心窝下有巴掌大一块有汗,一直观察,其它地方仍然没有汗出,接着测了几次体温,一直保持在38.7度,中途还喝开水一次。到1:30,服第二次药,这次有了经验,服了100ml,1:40身体出汗,也是从心窝开始出汗,马上遍及全身,脉象并未有大的改变,到1:50,头部也见汗,但没大汗淋漓,虽是透汗,也是微微出的,正好符合要求,说明药量也正合适,2:00,测体温,37.6度,脉象缓和,气喘平,我放心睡觉了。早上起来发现昨晚我老婆没睡着,一夜都在微微出汗,关节游走性痛疼,到早上只有肩部和手臂手指痛,又服药100ml,到10:10,唯手指关节痛,其它症状基本消失,到此为止,虽然病还没有完全好,但基本上已无大碍,下面剩下的只是静观其变了,当再议。
大青龙汤在以前还从来没有真正用过,主要是没见到这样适应的病例,一是在太阳,一阳明,太阳和阳明合病,用过一次后发现,大青龙汤原来是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合方,这里重用麻黄,其中有一半算是麻黄汤中用的,另一半算是麻杏石甘汤中用的,其发汗作用只会有一半,原来不理解这道理,所以先前不敢开这么大的量,从这一次小心谨慎的边观察边用来看,古人用药的精妙之处远不是现在我理解的。
2007年1月11日
李**,女,38岁,诊时见体胖,面灰暗,汗毛立,发热已两天多,现体温39.4度,恶寒颤抖,全身痛,烦躁,头晕,口渴,舌淡苔薄白水滑,脉阴阳俱紧,自言可能回不到家,已经在卫生院输液两天了,还要求输液,坚决不给西欧医治疗,据所见证,当属太阳寒邪束表,阳明之热已起,开大青龙汤:
麻黄30 石膏50 桂枝15
杏仁40个 大枣30 甘草10
一副,自加生姜30克,拍碎后加入,加水煎,随煎随吃,每小时一次。
1月12日
病人来诊,身痛恶寒发热烦躁均无,但说昨晚就把药吃淡了,没出汗,面色已有改善,汗毛不再象昨天的崇立,口渴也减,舌无改变,脉紧不明显了,左脉大而右脉微,开桂枝汤合小青龙汤,一剂。这里出来个问题,就是麻黄用了这么多,竟然不出汗,会不会是没按大青龙汤原方用药,麻黄少于石膏的量就不发汗?还是病人体质使然?病人体重65公斤,也或许是病重药轻
2007年1月31日
男,51岁,来时不敢走路的样子,生怕震动了身体,面红目赤,白睛红丝满布,语声内敛,不敢说话,内实之象明显,摸脉,双手三部脉实而长,舌红苔厚老黄,病人说可能是吃多了火锅,热性太重,大便不通已经5日,腹部不可按压,走路震动了都痛,阳明之实显而易见,开大承气汤:
大黄30 厚朴60 枳实20
芒硝15
一副,水500ml,先煎厚朴枳实20分钟,大黄捣碎加入后煮3分钟,倒出药汁,冲芒硝,分三次服。大便通后,余药不用。6小时一次。
病人今早特意来说,吃药一次后,没有反应,6小时后再吃一次,两小时后,泻下先干结后稀便一大堆,剩余的1/3药就倒了不要了,到现在一切如常人。
2006年12月28日病历
赵*,女,5岁,呕吐腹痛4天,发热37.8度,在医院输液3天无效。家长代言说此患儿前几天吃糍粑(一种用糯米做的食物)后,就发生腹痛,曾呕吐几次,腹泻三次,现在仍然便稀,在吐泻之后痛减,但没好,不思饮食,见食物就发呕。切腹,上脘胀,但不硬,有压痛,下腹不痛。伴有咳嗽,有少量痰,舌红苔白厚腻,脉滑,而浮,寸部尤盛。此为食积于胃,在上者因而越之,开栀子豉汤:
山栀子10枚捣碎
自己加豆豉一把,煎10分钟,服后以手探喉,使其呕吐。2007年1月31日见到这家长,说上次按法服药后探吐,患儿当晚没吃饭,夜里饿了要东西吃,只给饮糖水,第二天病全好了。吐法多数情况下是不常用的,但这例患者没拒绝使用吐法,是因为自己吐后痛减,只是没吐赶紧,药只是随证而开的小方,而吐才是治疗的关键,给邪以最直接的出路,若是改用其它办法,或许有效,但总不能如此取效快捷。
2007年1月31日
某男,37岁,近日气温骤降,周围多人感冒,三日前感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身痛,平时感冒也不吃药,拖下去自己见好,就没有就医,但这次见有加重之势,去当地卫生所输液一次,仍无好转,前来要求中医治疗,来诊时仍恶寒发热,身体不太痛,但有游走性痛,感觉沉重,一直未出汗,面色青暗,汗毛栗立,舌红苔白厚偏黄,脉浮缓。若给麻杏石甘汤,但未见汗出,表证仍重,若用麻黄汤,今已经脉见缓象,发汗当以桂枝汤,但桂枝为解肌而设,今汗不出,不可与之,麻桂枝合方也不合拍。伤寒有云: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此为表寒未解,里热将成,前几天还在讨论大青龙汤为何可治脉缓之病,正此之谓也。
麻黄40 桂枝15 甘草15
杏仁15 大枣10 石膏30
一副,自己加生姜一块,先煎麻黄15分钟,去浮沫,入余药,煎15分钟,倒出药汁,先服1/4,得汗后剩余药不吃,不出汗,3小时后再服1/4。药后避风。
2月3日,遇到病人,说吃了一次药后,没有发汗,三小时后再服一次,服药后睡觉,睡了半小时左右汗出,夜里失眠,第二天起来本想再吃一次,但感觉病已经好了,剩余的药倒了没吃。第二天睡了一天,现在精神十足。
2007年2月3日
男,76岁,形容憔悴,色如烟熏,中透红黄,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咽干,鼻流清涕,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去输液两天,所用药不知,症未减反增气喘,现见舌红绛苔白厚浊,上颚大小不等瘀点瘀斑,左右两手均为反关脉,不好诊脉,但来势汹涌,微显紧意。此为温邪,表证未清,里热已盛,病在太阳阳明,法当解表清里考虑年事已高,不敢妄来,予平和之剂姑且尽人事而已。
板兰根100克
自加生姜30克,同煎频服。
今日(2月5日)来诊,病势大减,身体显虚象。
芦根100克煎汤代茶饮。
煤气中毒引发的思考
冬季天冷,为取暖烧火炉的多起来,各地均时有煤气中毒的发生,在农村近几年来大有增加之势,问题主要出在现在的房子和原来那种土木结构的不同,手中有钱的人,都重新盖了新房,一概的钢筋混泥土结构,通风效果不好,稍不注意就发生煤气中毒。煤气,现在基本上没有异议,就是一氧化碳,现代对于它的危害不用多说,在中医来看,到底算是何病,各有说法,先不管。我只把自己所见和所想的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有异议,请大家发表看法。从病因来说,前人多从异气,浊气,中恶等来看,《内经》有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又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此病发生,显然和居处有关。从所见的病况看,先是吸入煤气,其伤人时所见的情况都差不多,多数先头昏,全身无力,头痛,恶心,重者神志不清,甚至死亡,发病快速,人人病情一致,为中毒所特有的。接下来,有轻有重,不管轻重都有头昏气喘,全身无力,头痛,恶心,面红,舌绛,脉濡数。后期都有汗出,脉象渐虚,汗出气短,面红头昏晕,身无力。这和暑邪为病有相似之处,所谓气虚汗出,得之伤暑。唯口不渴和伤暑有别。治疗上,早期发现的,从伤暑治疗,给予桂香祛暑散(原名金灵丹,药物组成为薄荷脑,冰片,丁香,肉桂,八角,茴香,甘草等)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后期仍然可以从伤暑来看,但其不发热,清热之品会虚虚,只当以补益剂治之,气虚为最多见之证,兼有气浮散于外,髓海不充,阳浮而虚热,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时,多数从这方面入手。
2007年1月4日
某女,38岁,半月前煤气中毒,昏迷不醒,经人发现后送医院,当时抢救即时,未致丧命,出院后一直头昏晕,头痛,意识时有不清,记忆力下降,动则气喘汗出,身体无力,面颊浮红,自感发热,傍晚尤盛,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数,尺寸均浮。考虑暑伤气,气虚卫外不固,髓海因之不充,治以补气填髓,兼清虚热
红参10另炖,黄芪60 熟地60
白术15 茯苓30 山萸肉50
南沙参30 牛膝30 白薇20
丹皮20 炙甘草15
三剂 ,冷水泡透,煎开半小时,参汁另煎兑入。
1月10日
三副药吃完,病人自感力增,头昏晕减,仍痛,意识已清楚。仍开前面方三副。
据其邻居的说,现在已经没事了。
2005年5月4日
某女,52岁,体胖面浮红,煤气中毒昏迷7天,经治疗后意识基本恢复,右腿无力,言语不清,展转治疗许多地方,从50公里外来诊,来诊时带有CT片,结果为左侧大脑白质变性。现为头昏蒙,气短,无力,汗出,腰酸,午后潮热,走路不稳,需要人搀扶,问话前言不答后语,舌瘦小中凹,苔少,脉阴阳俱浮而散大。此为久病虚极,肾气不固,开下方
红参10另炖,黄芪60 熟地60
山萸肉50 南沙参30 牛膝30
白薇20 丹皮20 赤芍20
龙骨30 牡蛎30 仙灵脾30
枸杞20 鹿角霜20
5剂,吃完后另自服金匮肾气丸,每日两丸。
这个病人最后情况不得而知。
2007年3月6日
某女,36岁,疯狂不知人,骂人毁物,力大无穷,夜不能眠,但也时有歇止,在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几天后因为没钱就出院了,开了一个月的药,其中有吡拉西坦和肌苷片,还有一种药说明书撕了,据病人家属今天说是氯丙嗪,治疗几天未见好转,来我诊所开中药调治,来诊时见:面色红,眼红,自己说自己的话,听不进别人说的,完全没有可以交流的意思,狂躁不安,眼神怪异,行为外人不能理解,两手之脉三部俱实大弦长,寸脉稍沉,稍有数象,时有明白时说小腹痛,舌红干燥有裂,小腹拒按,但整个腹部无抵抗,以狂证来看,符合桃核承气汤证,所以开了一副桃核承气汤
桃仁20 大黄(打成粉)30 芒硝15
桂枝15 炙甘草15
一剂,先煎桃仁泥、桂枝、炙甘草15分钟,下大黄煎5分钟,以药汁冲芒硝,至适口时服,一次服1//3,每6小时吃一次。
今天来诊,病从已经不是由家人强行拉来了,是和其丈夫坐马车来的,可以自己进来诊所,说吃药后腹泻了两次,已经不再发狂,没有狂躁的迹象了,现见面色已经不太红,舌也变淡,舌面有津,裂纹仍在,但浅了许多,脉见缓象,仍实有力,按前方再开一剂。用法同前。
这个病例当时看时,没有任何把握,在中医斑竹群里讨论时,还在说没有效果就不再看了,主要是当时对类似的病没有经验,心中无底,从今天的状况来看,效果应该说是比较满意的,也增强不少信心。
发一组眩晕的病例
2007年3月31日
某男,45岁,头晕头痛,每年发作用无数次,痛时面色发青,大汗淋漓,烦躁欲死,照片,CT ,MRI,脑电图检查没查出什么病,中西医看过许多,没有太大效果,现常期吃止痛药维持,舌象无异,脉弦,因吃怕了中药,开天麻一味打粉,重180克,每服4克,一日两次 。4月5日从吃天麻起,就未再犯,又开天麻一个(180克)打粉,服法同上
2007年3月12日
一女,45岁,头晕半年,曾检查诊断为“颈椎病”,具体情况不详,最近感觉头晕,不敢睁眼视物,稍动即呕吐汗出,家人来说“脖子发紧”,因为没见到病人,没有其它见证,开中药一副暂吃,以观后效
桂枝30 白芍30 葛根60
灸甘草10 大枣10
一剂,自加生姜30
服药后病人没再来,4月5日,病人来诊,说吃了上次的中药后,第一次没有出汗,第二次的药吃了后发汗,汗后诸症减轻,现在基本上没有头晕的感觉了,但腰酸耳鸣,夜有盗汗,开六味丸一瓶。
2007年4月3日
卢某 ,女,39岁,平时有“低血压”,近几个月来感觉头晕,一直吃各种“补药”不见效,去医院检查过一次,没查出什么病,医生开了地芬尼多让服,服后只感觉口比原来渴,头晕仍无改善,来诊时测血压正常,病人面色暗,舌暗少苔,边有齿痕,自诉时有心悸,不思食,只想喝水,但喝水不多,早上干呕,吐不出东西,只吐清水,头晕在闭上眼睛后更感觉明显,脉脉濡缓,一派寒象,不太想吃中药,本想开吴茱萸汤,考虑病人嫌药气味重,但没办法先开一副味道稍好的:
茯苓50 桂枝30 白术20
苍术15 干姜30 半夏15
甘草10
让自加生姜50,水煎服。
4月6日
今日病人来,让再开一副,说吃了上次的中药后,所有症状会部没有了,再吃一副以巩固。
2007年5月3日
某女,17岁,面部扁平疣无数,以额部为多,前一次开中药外洗方,洗后全部脱落,今又发,开两副中药,一副外洗,一副内服
苦参50 板兰根50 地肤子30
明矾10(另)
煎汤滤取汁,放入明矾化开后,以纱布蕉取药汁,摩擦疣体,每晚一次,直到脱落。
薏苡仁100 苍术20 刺蒺藜50
防风20 白芷30
一剂打粉,每服5克,以期内服药后不复发。
以上为经验方,记之与大家共享。
两例用麻黄加术汤的病案
进入夏天的云南,在我们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凉燥的气候变为湿热,但天气仍然温和,纯湿热的病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风寒夹湿的为多。
2007年5月17日
马**,女,31岁,从贵州来云南做生意已有几年时间,诉平时常头痛,在近期一次感冒后,经输液几天后,感冒好转,头痛却越来越严重,痛先是前额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到全头痛,早轻午重,兼有头身沉重感,诊脉时发现双手脉浮大兼有紧象,知风寒闭表,前治输液可看做是清里法,表邪未解,加之连天降雨,湿气感人,寒湿相抟。问法,答基本上出汗,天热也感觉没有汗出。二便无异,治寒湿没有在里,仍在表。观舌淡红,少许薄白苔,说明无没有入里和化热的趋势,治表即可,麻黄加术汤加减:
麻黄15 桂枝20 杏仁15
白术40 甘草10 白芷30
一副,先煎麻黄10分钟,去沫后入后药煎15分钟,分温三服。当取微汗,若无法,加服姜汤。
高度怀疑这人是鼻窦炎,让服药后无效先检查。
昨天病人来诊,说当时不放心,去做了CT,示上颌窦炎。但前面的中药吃了后,发了一次汗,头痛身重已除,不想在医院手术治疗,还来让开中药。考虑寒象已化,表证解除,当清理余邪,寒会化火,湿会流连,以下方治之:
黄芩10 连翘20 银花20
藿香30 鱼腥草30 白芷30
麻黄6 花粉20 辛荑花20(布包)
薏仁20 桔梗10 甘草10
5副。
2007年5月25日
王**。男,37岁,来诊不说话,伸手让把脉。:L 观其面色黄而偏白,腠理致密,体型中等,舌淡红中部有凹,苔白微腻,中部厚。脉象浮紧,知风寒夹湿。问是否受寒,答受寒也是几年前的事了,一次下井非常冷,出来后就胃痛引背部,已经几年了,现在不是看这个病而来。我说现在虽然不是原来受的寒,但近期天气寒热不定,加上下雨潮湿,内外合邪,应该是身体重着疼痛,胃脘也自然会痛。病人说就是因为最近两天感觉像是感冒了,但吃了感冒药后只能一时身体轻松,而且越吃胃越受不了,所以来看中医。从现在表现来看,先治外证为主,开麻黄加术汤加葛根:
麻黄15 桂枝20 杏仁15
白术40 葛根60 甘草10
先煎麻黄葛根,去上沫,加余药煎15分钟,分三次吃。
5月27日,病人来复诊,我问感觉怎样,病人说,差不多全身症状都没有了,重新把脉,浮紧脉已不存在,右脉微弦,右关稍大。舌象不变。中焦沉寒,当温:
桂枝30 苍术30 白芍30
厚朴30 半夏15 干姜30
良姜20 香附10 枳壳30
甘松20 细辛10 鲜石菖蒲10(后下)
两副。
2007年8月31日
男,25岁,因长期失眠,最近吃了一种医院自制药,近几天汗出不止,心跳加速,心律每分钟136次,气喘无力,面白神疲。因为和药有关,就让停药先去医院做检查,现拿着结果再来看,汗出减少,但头汗明显。唯有心悸一直不除,心律现为125次/分,呼吸气粗,无力感仍明显,胸中憋闷,欲食不能食,胃中觉难受,心情烦躁,舌红苔薄黄,脉数而弦滑,寸关脉浮,尺脉沉。考虑病位高,予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十四个(打碎)甘草15 淡豆豉50
先煮栀子甘草10分钟,放入豆豉煮5分钟,分两次服。一剂。服后当吐,不吐以手指探吐。
9月2日病人再来诊,说服药后不到十分钟就吐了,两次服药都吐,吐出的比喝下去的多,吐后感觉轻松多了,并且失眠也有所改善,不再感觉心悸。现在觉得乏力,想吃东西,但有恶心感,心律为90次/分钟,脉浮数,弦象明显减少,沉取无力。仍有汗出,失眠,小便少,舌正常。病人说怕吃酸苦。
以黄芪建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夏加减
黄芪60 桂枝30 白芍60
半夏15 茯苓100 生熟麦芽各30
大枣20 甘草15
嘱自加生姜100克,切碎后同煮。疗效待观察,呕家强用建中,不知还会不会再吐。
2007年9月11日
女,26岁,中学教师,于上个月来看过,当时因“慢性咽炎”来诊,当时脉浮紧,舌红苔薄白,咽部红,咽后壁有多个滤泡,感觉有异物在咽部,早上起床后最明显,时有口燥咽干,当时开过三副中药,今天此患者再来,翻开原来的处方,里面用的是麻黄汤加厚朴苏叶麦冬,脉紧未除,偶有恶心,今天加半夏,开三副:
麻黄30 桂枝20 杏仁15
炙甘草15 厚朴50 苏叶20
麦冬打碎60 半夏15
卢**,男,45岁,瘦,本地人,做粮食生意,重体力劳动者,无烟酒嗜好,半年前,其妻得白血病,因焦急忧愁,加上劳累过度,夜不能寐,三个月前,其妻子去世,更加悲伤,以致咳嗽阵作,呛咳,喉痒,输液十数天不见效,拍片无异常,以结核病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众医所说不一,或当支气管炎,或做结核看,也有认为可能是肺癌的,但查无结果,其它检查也没有得出结论。西医从本地看到地区级的医院,除止咳的成药外没吃过中药,在一次遇到此患者时,我建议用中药,9月17日来诊,当时见脉大而缓,右大于左,关尺脉为常人的两到三倍大,以关脉为甚,而寸脉相对细且沉,前端收缩,脉形偏弦,脉势缓,稍无力,血有余而气不足,沉取时只见尺脉。舌红瘦,有斑状薄白苔。自诉胸脘闷胀不舒,口干舌燥,咽部不爽,感觉有气堵在胸脘,身体活动时呛咳,夜不成眠,白天头昏,无精神。开麦门冬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麦门冬100(打碎)半夏30 西洋参10
甘草10 大枣30 厚朴50
苏叶20
自加大米一把,都到米熟分次吃,两副。
2007年9月24日,此患者再来,吃过前面的两副药后,不再咳嗽,睡眠也有改善,因我当时不在家,我老婆照前面的处方又开两副药。
9月28日
患者来诊,寸脉有所舒展,弦象明显减少,左右等大,关脉收,仍无力,口干在夜里发生,时有失眠,喝水后胃中有振水音,揉按后打嗝后消失,开两副汤剂,半夏厚朴汤合橘枳姜汤加人参,外加一副五苓散
半夏30 厚朴50 茯苓60
苏叶20 陈皮60 枳实30
白参10
自加生姜100克,水煎频服。
五苓散:
猪苓30泽泻50白术30茯苓30肉桂20
打粉,每服10克,以前面的汤药送下,三次/日。
10月10日
今天患者来诊,说失眠是改善得最好的,其它症状也差不多了,唯独口干还有,五苓散再打一副,开水送服。
|
小方也有妙用
2007年10月13日
一位女患者,当地人,25岁,自诉咽痛5天,输液已经4天,在卫生院输液时用了头孢曲松加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但咽痛不能缓解反而加重,恶寒发热,面部因肿而变歪,右侧耳垂下弥漫肿痛,张不开口,汤水难下,四天没吃饭了,当下口气秽浊,舌红苔腐浊斑剥,经几分钟微张开嘴,可以看到右上颚肿大如鸡蛋大,光亮水红,用棉签试压,痛不可当,石硬无波动,一看是外科病,让去医院,病人不愿意去,让我想办法,我认为用注射器抽吸或者点刺是可以的,但病人害怕,没做,病人不想再输液,但中药内服的也服不下去,就想到一个方子--苦酒汤方,《伤寒杂病论》中有: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但从这个生疮来看,应该是可以用的,于是开半夏20克,让病人回家自己按法煎用。
14日
今天此患者再来,说昨天含用了苦酒汤,咽部不太痛,可以慢慢咽下点流质。张天嘴一看,一个白色的脓点已经快要溃破,用12号针头刺破后,流出大量白色脓液,里面鼓起的地方马上消失,这样今天就可以服用汤药,开了一副《小品方》漏芦连翘汤加味:
漏芦30 连翘30 黄芩30
麻黄10 白薇20 升麻30
甘草15 大黄10 枳实30
蚤休20
一副,水煎,不拘时服,效果待随访后再发上来。
这里重点是关注一下苦酒汤方(一个新鲜鸡蛋上面钻个洞,倒出里面的蛋黄和蛋清,把半夏放入,加入醋,用铁丝扎个环套稳,放火上煮沸一分钟下火,过滤去渣,每次含咽几滴。)
2007年10月24日
李*,男,38岁,体强身壮,发热4日,输青霉素3日自感无效来诊,恶风,微恶寒,汗多,身体痛,无鼻涕,不咳,感觉热甚,口渴欲饮水数升,烦躁,舌红干苔薄黄,脉洪大而缓。此为燥邪伤人,里有燥热,外有风寒,考虑以白虎加人参汤合桂枝汤加减
石膏100 知母10 苡仁30
桂枝10 白芍30 灸甘草10
西洋参10 大枣20
一副,自加生姜20,泡透后小火慢煎至苡仁熟透后当茶饮。
二○○七年十一月三日
一家长来,诉家中40天的小儿哭闹不止,兼有偶而咳嗽,腹泻蛋花样大便,输液三天无效,听农村老人们说“受了寒气”。因为没当面看,不敢开药,暂且开一副外用药,不行第二天带来看。
丁香10肉桂10马蹄香30
木香10 细辛10
打粉,让家长自己做一长条状布袋,把药装在里面封口,系在患儿腹部。
今天此家长再来,说了许多感谢的话,从系上这个布袋子,患儿再也不哭闹了,咳嗽也减轻。
今天看的一个病人,是个从远处来看的,心想一定要看好,不知道药后效果会怎样。
一女的,感冒几天后腹泻,输液7天还没好,来开中药,腹痛则泻,**灼热,泻下有脓血,身体晚上痛,酸软无力,没有食欲,无汗,舌红布满裂纹,无苔,脉细数,阳浮而阴弱,开葛根芩连汤加白头翁白芍。
葛根100 黄连(打碎)30 黄芩30
炙甘草15 白头翁10 白芍30
先开一副,病人说路远,开了三副,说要是吃了已经好了,剩下的丢了也值。
注:此例患者真是吃完一副药就好了,剩下两副药,让熟知我的一朋友***话问,我让丢了
近期有三位患者用黄连阿胶汤,均为女性,两例45岁,一例35岁,主症两例为失眠,一例为头昏(这例也同时伴有失眠),脉沉细数,气有余而血不足。舌尖红,舌苔有一例有腻苔,两例为舌根部白苔。三例病人实际都失眠,只有其中一例是因为头昏为主诉来看的,但失眠是病因。《伤寒杂病论》中有“少阴病,得**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这里的少阴病,重点是从脉上看,脉细而沉。少阴病但欲寐的,是阳气不足,此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故反之,但仍属少阴。《黄帝内经》有“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失眠为阳不入阴,阳气有余,阴血不足,有余之阳欲入而不得,不足之阴欲纳而不能,故失眠。欲治之,以黄连阿胶汤正为合适。此方在以前总觉得黄连量大太苦,从用下来的情况看,特意问了一下,病人没说有多苦,估计是阿胶和鸡子黄腻住了舌头吧,还是另有原因,不得而知。原方原量黄连应该用60克,我把黄连打碎后入煎,减量用40克。效果依然很好。煮这个方子,先煮前面的连芩芍,煎两次,过滤后合在一起的药汁中加入阿胶慢慢炖化,然后搅入鸡蛋黄两个,分为三次服。最近来看的三个人,均用一副药后,睡眠状况就大为改善。有一例合用了半夏30茯苓50,因为这例舌上见有腻苔,失眠也非常严重,近一周没有真正能睡着了,按她自己的话说,人都快疯了。有吃完一副药后,能安然入睡,夜里醒了4次,但每次醒的时间都不太长,昨天再来开两副同样的药。
2007年12月20日
卢**,男54岁,于十天前扛一麻袋玉米时用力不当,引起胸背痛,近几日逐渐加重,总觉有异物以胸背及两肋,说话呼吸都受影响,自服云南白药,三七药酒等无效,吃西药芬必得可以缓解一时,但不吃就难受。来诊时见捶胸顿足,大声咳嗽清嗓,需捶打胸肋才觉气舒。面色痛苦,舌苔厚腻,脉弦大,关部明显大于别处。思此正是“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开下药一剂:
旋复花40 降香10 厚朴50
自加葱头14根,水煎过滤去渣后服。
今天此患者再来,说此方喝下去后,感觉胸中宽敞,腹中气动有声,胃中先难受一阵,但没呕吐,接着就舒服了,其痛若失。
新绛一物,不知为何物,有说是茜草的,有说是苏木的,有说是染织物的颜料,也有说直接用用红布代替,此处个人认为用降香也很合适,供大家参考。
2007年12月31日
2007年的最后一天,有几个来复诊的患者,可以总结一下今年取得的成绩,最近看病时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一位是前一上多月来诊过的小儿,现在七个月大了,此患儿在前几个月,对其家长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这是贵州六盘水的人,在患儿50多天大时,因病初诊为“肺炎”,接下来就是断断续续四个多月的时间的输液,展转贵州和云南各大医院,其中都以“肺炎”“肠炎”等病收住入院治疗,中西医都用过,但丝毫没有起色,患儿一直是咳嗽、气喘、流鼻涕、腹泻,在一熟人介绍下来我诊所看,当时见到患儿时,刚才半岁,时见除上面症状外,还有面色阴暗,体瘦骨弱,舌暗苔厚腻,查指纹青紫,透达三关,脉浮紧,身无汗,寻思此为当时感冒,没有发表,致汗不能出,闭寒皮毛,故咳嗽、气喘、流鼻涕持续存在,后因输液等素影响,肠胃再受伤害,所以腹泻作而不休,先予表散之剂发其汗,再议治里,开麻黄汤加味,方药一下子难找到了,大体是麻黄汤减为小儿量,加了苏叶,防风,白术等几味药,开了三副,嘱停止一切西药。三副药吃完后来诊时,患儿已经基本没问题了,家长一再要求下,开了两副苓桂术甘汤。同时还带来好几位小病号。今天此患儿因感冒再次来诊,开了一副药。在问起上次带来的那几个小孩时,这位家长说都在吃完一副药后,全部好了,从来没有哪次的治疗象现在用中药这样快速。他们都成了这里的铁杆病人:lol:
早上来看的第二位患者非常特殊,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就全身振颤,是那种粗振颤,动作很大,手抖得厉害,幅度看样子有10公分的样子,双手抖,头部也出现点头,是一35岁的女性,以前做过乡村医生,近两年自己开了一家茶室,提供场所给人打麻将,听说生意还不错,但自出现现在的问题后,就连自己吃饭也成了问题,只有关了门到处求医,在几处看后未果,去市医院检查,发现“大小脑痿缩”,住院几天就把钱花光了,回来接着输液吃药,用的西药有:胞二磷胆硷,脑复康,脑活素,血塞通,加上多种的维生素等。我在大街上遇到时,看到此人非常可怜,因为以前也认识,就建议服用中药试试。12月25日,在其母亲陪同下来诊,我平时习惯先把脉,但此人把脉非常困难,两手抖动,无法把脉,边上有好心人过来帮着按住也不行,太溪脉这沉弦,跌阳脉弦缓。舌体胖大,苔薄黄,手抖动后肩部酸,在思考问题时振颤更厉害,瞅着时减轻,余无所苦。开了柴胡加龙牡汤加减
柴胡60 黄芪60 红参10
半夏20 黄芩30 大枣20
炙甘草10 熟地30 白芍30
制黄精20 生牡蛎30 生龙骨30
一副。今天此人来看时,左手已经不抖,头也不点,睡下时基本不再有振颤,今天左手可以把脉,寸脉弱而急,关脉浮大,尺脉沉,三部均弦。照前方再开一副。
还有一位腰腿痛的患者,12月10初诊,此人只是来问情况了,今天不再开药,已经来诊过两次,第一次来时是用车拉着来的,67岁的男老人,体中等,因腿痛无法走进诊所来,其家人背着进来,在县医院诊断为第4、5腰椎间盘突出,伴有多处骨质增生,形苦志乐之人,理应脉大而弦,此人脉反沉细而弦,尺脉尤细,脉累累有节,诉腰痛已经很多年,腿痛是最近才发生,先痛未在意,服些西药,接下来越来越加重,以致不能走路时才重视,去县医院做了检查后并住院治疗,输液,理疗,针灸,中药也用不了少,但还是不行,听人说这里看中医,不再想**了,所以才来试试。现在腿麻、木、冷、痛,各种感觉都有,难以悉述清楚,此为劳累动作,肾气虚乏,沉寒着骨,当先祛其寒,甘姜苓术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通络舒筋之品:
麻黄10 附片10 细辛30
炙甘草15 干姜30
此五味先煎半小时
杜仲50 续断30 独活30
秦艽30 威灵仙30 乌梢蛇30
牛膝30 茯苓30 白术20
前面的药煎半小时后,下后药,同时倒入白酒一小杯。再煎20分钟后温服。开两副,4 天服完,第一次服后,随煎随服。
12月15日复诊时,患者自架马车来,进门时手拄一拐仗,走路还有点瘸,此次患者来看的主要问题是腿部冷得难受,脉从沉转向浮,尺脉变大,此非佳兆,前方去细辛,加附片至200克,先煎两小时,其它药放入后再煎20分钟,两副。
此方开出后,还是有些担心,留了电话,告诉有什么反应一定***话。过了5天后,病人来,是自己骑着电动自行车来的,进门没有再拄拐仗,走路也不再瘸,患者说这次的药效果比以前任何一次吃过的都好,服后就感觉双腿温暖,疼痛、麻木也随之而减。这次没再开药,告诉患者此病不可能彻底治愈,告诉他一些自己保养的方法,没再开药。见到病人现在的样子,悬着的心也随之落下来。:L 在疗效与风险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今天来复诊的另外几位患者,感觉都还满意,其中一位风心病的患者自从吃中药后,病情很稳定,还在断断续续的治疗当中。
早上来看的第二位患者非常特殊,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就全身振颤,是那种粗振颤,动作很大,手抖得厉害,幅度看样子有10公分的样子,双手抖,头部也出现点头,是一35岁的女性,以前做过乡村医生,近两年自己开了一家茶室,提供场所给人打麻将,听说生意还不错,但自出现现在的问题后,就连自己吃饭也成了问题,只有关了门到处求医,在几处看后未果,去市医院检查,发现“大小脑痿缩”,住院几天就把钱花光了,回来接着输液吃药,用的西药有:胞二磷胆硷,脑复康,脑活素,血塞通,加上多种的维生素等。我在大街上遇到时,看到此人非常可怜,因为以前也认识,就建议服用中药试试。12月25日,在其母亲陪同下来诊,我平时习惯先把脉,但此人把脉非常困难,两手抖动,无法把脉,边上有好心人过来帮着按住也不行,太溪脉这沉弦,跌阳脉弦缓。舌体胖大,苔薄黄,手抖动后肩部酸,在思考问题时振颤更厉害,瞅着时减轻,余无所苦。开了柴胡加龙牡汤加减
柴胡60 黄芪60 红参10
半夏20 黄芩30 大枣20
炙甘草10 熟地30 白芍30
制黄精20 生牡蛎30 生龙骨30
一副。今天此人来看时,左手已经不抖,头也不点,睡下时基本不再有振颤,今天左手可以把脉,寸脉弱而急,关脉浮大,尺脉沉,三部均弦。照前方再开一副。
此患者今天来复诊,也是开第四副中药,也许大家会奇怪,这么久为何才来开第四副药,她自己说除生活外,连开一副这样药的钱都没有了,钱都在大医院花光了。:L 这先按下不表。
今天患者情况和年前来时大不一样,她自己也很高兴,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很大。右手可以用筷子吃饭,左手也能端得住碗,因为只有左手还会抖,而且幅度不大,持续时间也很短,每次发作只有几分钟就能自动歇止。自诉饭量出奇的好,但大便两到三天才能解一次,干结且硬,睡眠不太好,时有汗出。另有一情况在前两次问时不说,就是原先月经一直不调,有很多次是50天左右才会来,服中药后已经正常。现见体胖,面色眼神无异常,舌干瘦薄,苔白燥,微有裂纹。脉三部俱沉细弦紧。仍然开柴胡加龙牡汤加减,因没有铅丹,以珍珠母+石决明+磁石代替。考虑大便干结,大黄少量加入,这也暗合仲景所说的“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但久病总有虚证,,不敢大量用。
柴胡60 黄芩30 半夏30
红参20 龙骨30 石决明30
茯苓40 珍珠母30 磁石30
大枣30 大黄10 阿胶30(另烊化)
嘱自加生姜一块,煎服至药淡为止,一副。
最近的小儿病的确多,我就把今天看的几个发上来,仅供参考。
卢**,男,4岁,“感冒”一周,输液服药后低热咳嗽咯痰,昼轻夜重,面寒无汗流鼻涕,脉浮略弦,不渴不呕无下利,食纳如常。此为外感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开小青龙汤原方8味各20克。
胡**,男,1岁零4个月大,“感冒”5天,曾输液一次,自服“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热退有汗能饮水,咳嗽严重有痰声,喘息,面红唇燥舌干苔薄,指纹浮红达三关,大便干,小便略黄,食纳正常。开厚朴麻黄汤一剂:
厚朴20 麻黄20 杏仁10
石膏20 干姜12 半夏12
细辛12 五味子12 麦冬30
以水800ml,无煎麻黄5分钟,下余药再煎开半小时去渣取汁,每次温服20ml,一小时一次。
胡**,女,2岁,初期感冒各症状已经消失,唯有咳嗽越来越重,昼轻夜重,痰多喘息,汗出不渴,食纳及二便正常,脉弦数,指纹蓝滞,舌暗嫩苔薄。开苓甘五味姜辛加半夏杏仁汤一剂:
茯苓40 炙甘草20 北五味20
干姜20 细辛20 半夏20
杏仁6
以水800ml,不加盖煎开半小时去渣取汁,每次温服30ml,两小时一次。
张**,女,3岁,曾检查有“房间隔缺损”,昨天晚上恶寒发热,服小儿退烧片后汗出热低,今天早上咳嗽,时时流清涕,面暗唇紫,似喘非喘,手足凉,身上有汗,不渴不呕饮食二便如常,脉浮数,指纹暗沉,舌淡苔薄白。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减芍药量,一剂:
桂枝30赤芍20生姜30
炙甘草20大枣20厚朴30
杏仁10
以水800ml,煎40分钟,不拘时服。
郭**,女,3岁,感冒住院7天后,从发热恶寒转为寒热往来,增呕吐不欲饮食,咳嗽多,咯痰少,面黄鼻青,舌尖红苔腻,脉弦数。此为太阳病转向少阳,开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40黄芩20半夏30
干姜20五味子20炙甘草20
以2000ml开水直接煎煮半小时,去渣后浓缩到300ml,每次温服50ml,一小时一次。
最近出现咳嗽的,不光小儿多,大人也多,暂且发上几个病案,有时间会发更多的病案上来,多数情况下治疗都不是太麻烦,类似的病越多的时候,诊断上细微的差别越容易分清,辨证的准确率越高。以上全是今天看的,效果只能期待,但也可能回访不到结果。凡服用中药期间,都交待停止一切其它治疗,忌食生冷粘滑及豆类食物,嘱尽量避风避冷,暂不洗澡,天气变化时注意防寒保暖。小儿不愿意服药的,不勉强开中药,要告诉家长尽量动员小孩自愿喝药,不要强行嚾药,对药味不适应的,在吃的时候可以适当放糖。
缠腰火丹
上面三例患者,虽各有其特殊之处。第一例为75岁的男性,来诊时发病4天。第二例除面积比较大,原发病引起的皮肤损害和外用大蒜后继发的损害相合。第三例是一女性患者,因旧有肾病和甲减,去过几处不敢接诊。从临床表现来看,三例并无太大区别,一是脉滑,二是剧痛,三是除了皮肤外,均表现为里实证。所用的方药,都是大柴胡汤加味,第一例的药方:
柴胡120黄芩50半夏40赤芍50枳实40生姜80大枣40升麻30漏芦30茯苓80
三副。
以开水3000ml,煎开半小时,去渣,浓缩减半,一天服完第一剂药,然后观察情况,若病减则后面的药两天服完一副。
这位患者第三天来付诊费和药费时再拍了后面的照片,已经明显减轻。服完三副药,皮损完全消失,除了图中旧有的疤痕(上面图中可以看到),不留其它痕迹,完全不再痛。
第二例上方中去掉了茯苓,其它药不变,也是三副,4天后服完,没全好,微有腹泻,后让人别人带开三副原方再服。因为考虑皮肤损害情况和疼痛剧烈,初诊时还开了一外用方:青黛30雄黄10薄荷脑5,让用普通白酒300ml装瓶中摇匀后外涂。这例患者也痊愈了,共服药6剂。
第三例患者有血虚,在第一例的内服方中加了当归30克,三副药后,火丹完全治愈,舌苔变薄,面色舌色仍然如过去一般。
男,67岁,牙痛在一医院输液4天,后来转去另一家医院住院治疗,输液中发生过敏,换抗过敏药(后来知道是**)继续输液,换上针水不久,出现胃痛恶心,继而呕吐大量鲜血。患者脾气怪,让赶紧拔了针出院。来诊时望之如图所示。上腹胀痛不止,按压更甚,腹鸣,柏油样大便,乏力气喘汗出畏寒水肿,口苦,数颗牙疼痛并松动,脉整体浮大弦略涩而数,关显滑。这人以前就曾发生过几次胃出血,每次都输血,他说输血后反应太严重,双腿痛不可当。先放在这里讨论一下,然后我再把诊治经过发上来。
《伤寒》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此人已经显然出现小结胸,当务之急是扭转截断危及生命的证情。至于血虚的问题,以食物调理就可以做到。
半夏50黄连15瓜蒌壳30瓜蒌仁15(打碎)
两剂
以水2000ml,煎得600ml,放凉后服。忌热烫、硬物,糜粥自养。
3天后复诊,他说用小陷汤后,脚痛,腹鸣响,腹泻数次,大便颜色从酱黑转为黄色。心下疼痛消失,牙痛缓解。仍腹鸣胀满。改甘草泻心汤两剂:
炙甘草60 半夏50 黄连15
黄芩50 炮姜40 沙参40
大枣40
开水3000ml,大火煎半小时,去渣,浓缩减半,适寒温,不热不凉时频服。仍忌热烫硬物。每顿吃饭时喝半碗猪肝荠菜汤。
女,57岁,2008年9月2日来诊,诉感冒发烧,输液三次,发烧稍退,但增饮食减少,全身无力,稍动则出虚汗,现胸脘痞闷,恶心,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赤少,四肢痛重。舌红苔黄腻,中后部较厚,脉濡缓大。我说先用一副药吃了试试,下次可能得改用五苓散,先开生姜泻心汤一剂:
生姜60炙甘草30沙参40
干姜15黄芩40半夏30
黄连15大枣20
全方打碎,以水2公斤,煎取1公斤,去渣浓缩减半后,分三次服完。忌食生冷豆类。
9月4日患者来复诊,说吃前面的药时,感觉味道不重,但最后一次服时,觉得苦辣异常,是不是后面的药已经不能吃了,要改用前次说过的方子?我问现在的病情如何?患者说病情基本好了,胸脘部吃第一次药后,就舒服了,口苦呕恶也同时消失,饮食也香甜。我告诉她,已经不必再用药。
2008年1月18日,农历丁亥年癸丑月丁巳日
天乍睛,气温10℃,湿度55%,南风5级,感觉冷。
男,3岁,面寒,发热,呛咳气急,流涕有痰声,指纹蓝隐,舌微有腻苔在后部,脉弦微紧。小青龙汤加杏仁白前,上十味各药10克,一副。
胡**,女,38岁,体壮,发热三天,乏力枝酸汗出,不渴不呕,脉浮缓。桂枝汤一剂:
桂枝40 赤芍40 生姜40
炙甘草15 大枣20
陈*,女,1岁,T:37.3℃,面红燥唇裂,家长诉夜里时有发惊,舌薄黄,咳嗽有痰声,喘息汗出,口渴,脉浮滑,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10 杏仁6 石膏30
炙草10 蝉蜕15 防风10
一副。
周*,男,20岁,面部痤疮常挤破,满脸疤痕,色素沉着严重,舌尖红苔腻,脉沉滑。
麻黄15 艾叶10 白芷30
半夏30 苍术20 茯苓30
川芎20 红花20 赤小豆30
共为末,醋调敷,做面膜用。
杨**,女,42岁,咳嗽痰少,难于咯出,口苦咽干,头晕,往来寒热,渴而不呕,不恶寒,脉弦大。
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60 黄芩30 花粉30
南沙参30 前胡20 杏仁15
炙甘草10 生姜30 大枣20
一副。
钱**,女,40岁,腰困重酸痛半年余,背部近来酸重怕冷,脉沉缓尺弱。甘姜苓术汤加桂枝:
茯苓60 干姜60 桂枝30
白术40 炙甘草20
一副。
胡**,女,38岁,稍瘦,“感冒”后输液5天,热退了,现仍时有恶风怕冷,四肢关节痛重,恶心欲呕,饮食减少,心下不舒,疲乏,舌红苔 白厚,脉弦缓,来势弱。柴胡桂枝汤加白术:
柴胡40 黄芩30 半夏20
白术20 红参6 炙草6
大枣20 生姜30 桂枝30
一副。
张*,女,2岁,形寒畏冷,面白,咳嗽4天,鼻涕多如流水,舌淡红苔薄,指纹浮细淡,脉浮偏紧,麻黄汤加味:
麻黄10 桂枝10 杏仁6
前胡10 防风10 苏叶10
炙草6
一副。
赵**,女,61岁,宿有胃炎、十二指肠炎,近来加重,胸肋胀闷不舒,心下微结痛,乏酸,时有寒热,心情烦躁,口渴夜甚,小便不爽,大便时干时稀,脉弦细。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40 桂枝30 干姜20
黄芩30 花粉10 煅牡蛎20
炙草10
一副。
田**,女,50岁,入秋以来,就双手麻木夜甚,脉来气血分离。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20 赤芍20 当归20
细辛20 甘草10 大枣30
木通10 鸡血腾30 威灵仙30
两副。
杜**,女,76岁,长期素食,旧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近来因一次挑水后症状加重来诊,腰腿活动范围减小,痛从腰部到双大腿后侧,连着小腿外侧,直到足底,酸麻胀痛,睡觉时发凉,需要用热水袋才能暖和,脉沉缓尺弱细。甘姜苓术汤加味:
茯苓40 白术40 干姜40
杜仲30 续断30 补骨脂20
威灵仙30 当归20 细辛10
独活30 炙草10
一副。
杨**,女,46岁,感冒后吃安乃近等感冒药,汗出而热再起,心下痛,拒按,但轻揉则舒,下腹不痛,但腹胀,得矢气后稍舒,大便4日未解,口苦咽干,微恶心,舌红苔黄,脉弦数,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50 黄芩30 半夏20
生姜60 白芍30 大黄10(后下)
枳实30(打碎)木香10 甘草10
大枣20
两副,得下后剩余药减量吃一次弃之。
汝**,女,27岁,瘦弱面虚,脉来浮取涩,沉取弦而微紧,尺部尤甚,此卫气不足,气不足故浮取涩,寒在下焦,结滞不通,入于血分,故沉取弦而微紧,尺部尤甚,当为小腹冷痛,问之果然,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味:
当归20 赤芍40 茯苓30
白术30 山药30 鸡内金30
乌药20 艾叶10 干姜30
三副。
卢**,男,11岁,近来经常遗尿在床,体胖,面寒眼清,开下方:
补骨脂10 益智仁10 仙茅10
一副,打碎后布包,炖猪腰子一对,吃肉喝汤。
方**,女,面红,口渴,进来就要水喝,说感冒后**几天,现在“项背强几几的”,背部明显怕冷,身上偶有汗出,脉浮缓,此为表证入里,伤及阴液,葛根汤:
桂枝30 麻黄10 葛根100
生姜30 炙草10 大枣20
白芍30 一副。
柳**,咳喘时作几年,近来气温下降,再次发作,咯稀痰,早上起来寒冷时流鼻涕,面浮白,畏寒肢冷,恶水,无汗,脉细弦,小青龙汤减量:
麻黄15 桂枝15 白芍15
半夏15 细辛15 干姜30
五味子10 炙草10 杏仁15
一副。
张**。男,62岁,头晕半月,起坐稍不慎即晕,晕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舌厚腻非常,肋不舒,常欲拍打揉按,常叹气,脉弦大滑。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
半夏40 茯苓60 泽泻40
白术50 生姜100
两副。
施**,女,47岁,“感冒”5天,先恶寒热,体痛为主,近两天体不痛,流鼻涕,咳嗽,发热时有汗出,脉浮,紧中带缓,麻黄桂枝各半汤。
昨天的病例还剩下4个,全都有皮肤起疹,接着打完。
董**,女,31岁,皮肤隐疹时起,特别在心情不好时就痒不可耐,越抓越起,皮疹成片,高于周围皮肤,颜色白,近期随着皮肤发痒,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稍动则汗出,舌胖大苔厚白,脉阳浮而而阴弱。桂枝汤加味:
桂枝40 白芍40 白术30
徐长卿30 柴胡30 枳实30
龙骨30 牡蛎30 生姜50
大枣20 炙甘草10
一副。
张**,男,41岁,感冒后吃西药后皮肤发痒,皮疹在天气转冷时明显,天热时症状减轻,欲汗不得汗,汗出不彻,口渴,舌淡苔薄,脉浮缓,沉取弱,葛根汤减麻黄量:
桂枝40 赤芍40 葛根60
麻黄15 生姜50 炙甘草20
大枣20
一副。
施**,女,45岁,体胖。手麻木,遇冷时全手肿痛,指端青紫,发痒,放热水中烫后可以缓解,此症状持续了数年,近来天凉,症状比以前加重,肿、痒有时延至手臂,舌淡苔薄,脉细,寸浮尺沉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30 白芍30 炙甘草20
川木通20 大枣50 桂枝30
细辛30 生姜100 吴茱萸20
一副。
李*,男,30岁,在焦化厂打工,三天前吸入**性气体,流鼻涕眼泪,咳嗽咯痰,气温下降后,咳嗽更甚,时时咯吐稀水样痰,鼻涕如流水,鼻中痒,喉痒,皮肤痒,抓后起痕,口中淡,怕喝水,舌淡暗胖,多津,苔薄,脉迟濡,先治其标,甘草干姜汤:
灸甘草40 干姜20
一副,煎好后分两次服。
施**,女,62岁,面无血色,虚浮。扛树后先腰痛,继则背也痛,服西药“芬必得”可以缓解,但再吃无效,在某处开中药三副,吃完没任何转变来诊。现见身体不舒,不自主扭动腰背,时时用手捶打胸肋,叹气,口渴不欲饮水,小便时有不爽,自感脸足浮肿。颜面一天之中会有数次发热绯红。舌淡胖苔薄。脉位浅,左大于右,脉来气微而血涩,尺脉弱甚。旋覆花汤合五苓散加减:
旋覆花30 降香10 茜草30
桂枝6 茯苓20 泽泻10
猪苓10 白术20 独活30
两副。自加葱头一把同煎。
冯**,男,45岁,形苦志苦之人,曾患“第3~4\4~5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失稳”,做过多种治疗。前几天劳作后再发,腰痛连腿,酸、胀、麻、痛、冷、热时作,坐卧不宁,站立时须在特定**才觉稍安。痛甚时怕冷怕热,疲乏无精神,思睡又难于入睡,烦躁,无汗出,畏寒,舌暗淡,苔少。脉沉细弦紧。考虑先治少阴之寒,兼通下焦络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干姜附子汤加味:
麻黄30 细辛30 附片10
干姜20 乌梢蛇30 牛膝30
一副水酒各半煎服,另以蜈蚣5条打粉,三次服完。
姜**,女,38岁,教师。“感冒”月余未愈,***话询问几次都遇到我外出,今天来诊,口苦咽干头眩,鼻塞不闻香臭,流浓涕,偶咳,痰少,微有恶心,口渴但不欲饮水,从“感冒”后就没出过汗。舌红咽红苔薄偏黄,脉前浮后沉,三部俱弦,脉来缓。此为风寒未得表散,留着不去,居于一处,兼入少阳,已有化热之势。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50 黄苓30 半夏20
沙参30 细辛10 瓜蒌壳30
生姜30 大枣20 炙草10
两副,在诊所煎药,煎成装得360ml×10杯,一天三杯温服。
马**,女,31岁,“鼻窦炎”因天气变化而发作,面红头痛,流脓涕,时如黄水流出,口渴欲饮,有汗出。心情烦躁时胃不舒,二便无异常。舌老红苔黄厚,脉沉滑数长。此为新感引动伏邪,两邪相加,阳明之热已成,以治痈疡法治之,《小品方》漏芦连翘汤加减:
漏芦30 连翘30 升麻30
黄芩30 麻黄20 枳实40
蚤休10 白芷30 炙草10
薄荷30
三副。
王**,男,38,贵州六盘水人,三天前来诊,当时右肋部隐隐刺痛,轻触皮肤时即痛,重按不痛,查无其它异常,怀疑“带状疱疹”,嘱观察,暂不做处理。今天来诊,右肋皮肤起水疱如带缠半边,疹已现形。痛如火燎,伴夜间口苦,烦躁,余无所苦,舌红苔薄黄。脉浮取弦,沉则濡缓。此为伏邪发病,治当速战速决,以防后患,稍缓则湿化为热而伤络难复。当清少阳之血。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60 黄芩50 苦参30
木通10 车前子20 当归20
生地30 泽泻30 红花15
瓜蒌壳30 炙草15
两副。一天一副药,服完另看。
张**,男,8岁,面黄体瘦,厌油不思食时有发生数年,学习成绩差。到处检查无果,数日来再发,自购药品服用无效来诊。自诉腹痛肋痛,口渴,闻油烟气则恶心。详查后为心下微结痛,余无异常。偶有乏酸,吃豆类洋芋等食物后不舒,舌淡嫩,边有红点,中后部微腻苔,脉偏弦,中取微滑。此病或得之食后被训斥,因而留积。暂以小柴胡汤加减治其标,当从饮食心理调治:
柴胡10 黄芩10 半夏10
沙参10 大枣10 炙草6
生姜15 麦芽20 煅牡蛎10
白术15 茯苓10
一副。
张**,女,18岁,每进冬季就生冻疮,手足,耳朵都会长满,并溃破流脓,脸上起斑,留有疤痕,有色素沉着,天冷时手脚发凉,反出汗,汗出更凉,面部反热绯红。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色红。平时口渴,喜饮。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滑,三部俱沉。思此为阳郁于内,卫气不得发越,外不能达四末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内则郁而无出路。四逆散改汤加味:
柴胡10 枳实20 白芍10
桂枝6 生姜20 大枣10
当归10 炙草6
三副。
陈*,女,1岁,T:37.3℃,面红燥唇裂,家长诉夜里时有发惊,舌薄黄,咳嗽有痰声,喘息汗出,口渴,脉浮滑,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10 杏仁6 石膏30
炙草10 蝉蜕15 防风10
一副。
这个小孩的医嘱:
上药用水400ml先煎麻黄,大火煎开后用小火煎10分钟,去上沫,下余药再煎10分钟,过滤取汁,得200ml,一次服15ml,一小时喂一次,观察并注意摸一下小孩背部是否出汗,若不出汗,按前面的方法继续喂服。若已出汗,减量延时至两小时喂一次。多数情况下吃到第三次,就会出汗,这时病情一般就会明显减轻。病情减轻后,前面药必须减量延时再用,接着用几次后,剩余的药就不必再吃。
付**,男,18岁,双膝关节肿痛月余,四处诊治未果,1月10日在其父亲背着来诊,带着一大叠各种检单。自诉没有任何原因,先觉得双膝关节痛,开始并不在意,几天后行走困难,打过几针未好转,去县、市两医院检查治疗,住了几天院后也未好转,听别人说了后来诊所看中医。当时见双膝关节肿大,皮色稍红,按压痛,局部温度偏热,平时因痛不敢活动,浮髌试验阳性,全身其它关节没有异常,微微恶风,时有汗出,不呕不渴,舌尖边有红点,苔少。脉阳浮阴弱,来势缓。此为粉丝之邪留着膝部,有化热之势。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麻、附、姜加味:
桂枝20 赤芍20 知母10
白术20 防风30 牛膝30
茯苓30 独活30 秦艽30
炙草15 海桐皮20
一副。
因路远,前天才来复诊,复诊时已经无碍,不放心,自己要求照前方再开三副。
苏*,女,8岁,1月6日初诊,不明原因两腿痛,多处诊治,找不到病因,有说缺钙,有说腰椎有问题,有说是粉丝,但治疗都没有效果,来诊时走路蹒跚,自诉腿痛,与活动无关,局部未见异常,髋、膝、踝都可能会痛,游走不定,吃强的松后,时有胃脘不舒,心下支结,微呕,饮食减少。舌淡嫩,边有齿痕,苔中后部厚腻,脉浮弦缓。开柴胡桂枝汤加味:
柴胡10 黄芩10 半夏10
桂枝15 赤芍15 白术10
茯苓20 生姜15 炙草10
大枣20
一副。
药后,当晚就没再痛,只是饮食还是很少,恶心倒没有了,让再开几副药带回去,前方去半夏,加麦芽20,三副
谭**,男,52岁,经查有“肺气肿”多年,时重时缓,近来天气变化,痰多清稀,心下不舒,自觉有气从腹往上冲,头晕,小便不利,眼下如卧蚕状,舌暗紫,苔厚腻,脉沉紧大,苓桂术甘汤:
茯苓60 白术40 桂枝40
甘草15
两副。
柳**,男,58岁,腰冷痛日久,重着难支,夜多小便,面寒舌淡多津少苔。脉沉紧,尺弱。甘姜苓术汤:
茯苓60 白术40 干姜50
炙草15
两副。
冯**,女,30岁,咳嗽半月多,输液服药一直未见好转,现咳喘汗出,汗出而表不和,仍恶风寒,背痛,偶有心悸,口不渴,怕喝水,胸闷,咳甚则呕。夜里咳重则不得卧。舌淡苔微腻,脉浮滑弦。小青龙汤去麻黄芍药,加茯苓厚朴杏子:
桂枝30 茯苓30 五味子15
干姜30 细辛10 半夏20
厚朴20 杏仁15 炙草15
两副。
何**,男,44岁,干呕,吐酸水,小便不利,心烦莫名其状,咽部不适,干咳(不自觉清嗓引起)不欲饮水,脉弦缓。半夏厚朴汤:
半夏40 厚朴30 茯苓40
生姜60 炙草10
一副。
刘**,女,37岁,“感冒”一星期多,自服感冒药后心下结痛,恶心欲吐,泛酸,咽干口苦,腹胀痛,按压能耐受。舌红苔黄,脉弦。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30 黄芩30 半夏20
沙参20 生姜30 炙草10
枳实30 煅牡蛎20
一副。煎两遍,合为一锅后浓缩减半再服。
田**,女,10个月大,腹泻色白有块三天,大便臭秽,气便相兼而下,腹胀,不呕,不热,不渴,面偏黄,舌红苔白,中后部厚苔,指纹暗滞。
推拿捏脊后开下药:
鸡内金15 炒莱菔子10
一副水煎服。
晏*,女,22岁,体瘦,先鼻塞流涕身痛,输液三天后,现头身重痛,恶寒,一直未出汗,腹胀,饮食减少,今天有咳嗽,不爽,微有口渴,舌无异常,脉浮紧。麻黄加术汤加味:
麻黄15 桂枝30 杏仁15
苍术20 炙草10 石膏30
苏叶15 枳壳20
两副,得汗后减量再服。
赵**,女,36岁,上吐下泻一天,水样便,吐已止,下利未停,腹中痛响,嗳气酸臭,舌红苔黄腐,脉浮取涩,沉取细弱。生姜泻心汤去大枣:
生姜60 甘草10 沙参30
干姜10 黄芩30 半夏30
黄连10
一副。
阵*,女,37岁,发热恶寒无汗三天,体痛,口渴初见,无恶心,舌干红苔薄白,脉浮紧数,太阳未罢,阳明之热将成,麻黄汤加味:
麻黄20 杏仁15 桂枝20
石膏50 炙草15 连翘30
一副。
因为太忙,病案没时间发,暂时写上一个药方吧,最近看了不少难治性疥疮,多数是学生,放假后回来治疗的。他们先是自购疥灵霜、疥得治等药外用,不行又是**又是服药,治不得法的情况下就拖成了慢性的,来看时大多数人体无完肤了。
这个病,我一般用一个经验方:
苦参50 百部50 地肤子30
煎两遍过滤取汁,搅入水飞硫磺粉,得两次的药,分两天,除头颈部,全身擦浴,然后在5天后再洗澡,换上近来没穿过的衣服。接下来要把接触过的衣物包括床单被子,全部换下来按杀虫的方法处理。这种方法一般一次性治愈。
白术散:全身洗浴,百部最好150~250克,硫磺宜先用95%酒精化开,再冲入药液,才会彻底溶解。
杜*,女,46岁,体胖,一周前晨起时突然发现左侧面部不会动,急来卫生院诊治,诊为面神经麻痹,电针治疗三天,因春节而中断治疗。现见左侧面部麻痹,水肿,瘀斑,痛不可及(怀疑和电针治疗有关),考虑经络受寒,针灸做为首选:双合谷,外关**,烧山火手法。重点在右手操作。今天**5分钟左右发现患侧唇部有跳动,向愈的希望很大。
赵**,女,61岁,春节前受寒,右肋部发生火丹,输液后皮损好转,遗有肋痛不休,刚进入后遗症期,仍有口苦口渴,时有自感夜热,舌紫暗苔腻,脉弦而大,当清除余邪,兼治其虚:
柴胡30 黄芩30 半夏20
白芍40 红花10 白芷30
鹿角霜20 巴戟天20 仙灵脾20
熟地30 黄芪60 灸甘草15
两副。
施**,男,66岁,体瘦面寒,咽部不适一年有余,遇寒则加剧,昼轻夜重,局部紫暗红质间有黄白色圆形突起多处,舌紫暗,苔厚腻,脉沉弦滑,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30 厚朴30 苏叶20
沙参30 桔梗10 干姜20
炙草10
两副。
邓,男,35岁,恶寒发热初起,咽痛,流涕,体痛,舌淡苔薄,脉浮紧。麻黄汤
麻黄30 桂枝30 杏仁15
炙甘草10
一副。
卢**,女,32岁,感冒一周,服药输液仍不减,恶寒,体痛,前用西药有过汗出,但汗出不彻,现不呕不渴,脉浮紧,仍用麻黄汤,减量用
麻黄15 桂枝20 杏仁15
炙甘草10
卢**,女,41岁,失眠一年有余,没做病看,近来白天精神不佳,才来诊治,口中粘,恶喝水,舌边有齿痕,苔腻,关脉独大,脉来缓,考虑泻心法
茯苓60 半夏40 黄连40
黄芩30 白芍30 生姜50
炙草15 大枣20
两副。
施**,女,33岁,头痛自春节前开始,先服解热镇痛药有效,逐渐无效并胃痛,头胀痛不休,自觉昏晕生着,舌胖大,苔白厚。脉沉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白芍30 白术50 茯苓50
羌活20 生姜30 甘草10
大枣20
两副。
王**,女,67岁,形苦志苦之人,咳喘多的,胸闷脘胀,痰多清稀,稍动则气促,时有汗出,舌暗苔厚腻,脉缓弱。予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60 桂枝20 白术30
炙草10 黄芪30 厚朴30
枳实20
两副。嘱生活调理,药改善主要症状后即可,不必长服。
马**,女,39岁,上牙一棵门牙在牙科处理多次,时痛时肿,近来用消炎药不效来诊。发热夜甚,面红口渴,不易出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以小品漏芦连翘汤改方
麻黄10 连翘30 漏芦30
白芷30 桔梗10 公英30
当归20 升麻30 黄芩30
玄参10 甘草10
两副。
肖*,女,30岁,
眩晕耳鸣月余,晕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经各种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现见舌淡嫩,脉沉缓,阴实而阳虚。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
茯苓60 桂枝30 白术40
泽泻40 炙草10
三副。
王**,女,65岁,面浮,心下胀痛,按之痛不增,但胀满,不思饮食,怕喝水,无汗出,微发热,头项强,舌淡胖,脉沉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白芍40 白术60 茯苓60
生姜50 炙草10 大枣20
三副。
张**,男,60岁,“感冒”后身体关节痛,无汗出,恶水,舌胖腻,脉浮紧迟。麻黄加术汤加味
麻黄20 桂枝20 杏仁15
炙甘草10 苍术30 防风30
一副。
胡**,女,10个月大,体瘦弱。感冒输液三天后,因护士无法做静脉穿刺来诊,发热咳喘,痰鸣哭闹,面红流涕,身体无汗,舌红苔薄,中后部滑苔。脉未及,指纹达气关,青紫而滞,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6 桂枝6 白芍6
半夏5 细辛5 防风10
蝉蜕10 枳壳15 甘草5
一副。
胡**,女,37岁,感冒输液后,咳嗽流涕减轻,出现喘息不得卧,微微恶寒,服用重感灵后有汗出,舌苔腻,脉弦滑。小青龙汤
麻黄10 桂枝30 白芍30
杏仁15 半夏30 细辛10
干姜10 五味子15 炙草15
两副。
胡**,男,42岁,喝酒习以为常。面红声哑。近来因感冒自购药物服用后,心下不舒,胀满微痛,恶心欲吐,泛酸,口时渴,喝水后嘈杂难受,舌淡胖苔厚,脉浮取涩,沉取滑。生姜泻心汤
半夏30 黄芩30 黄连20
沙参30 炙草10 干姜10
生姜60
一副。
冯**,男,69岁,左肩痛连肘部,不知从何时起,先隐痛酸胀,继而疼痛加重,服芬必得可以缓解半天,但不吃药又发。诊见面寒舌淡,脉阳浮阴弱,桂枝汤加味
桂枝30 白芍30 生姜40
炙草15 大枣20 威灵仙30
独活30 防风30
两副。
“咳嗽”一例------兼论附子用法
2006年8月6日
施**,女,50岁,因咳嗽一月余,加重10天来诊。
患者一月前开始咳嗽,以为感冒,输液一周未见好转,后逐渐加重,服过多种止咳嗽药无效,近十天来更加严重,特别是夜间更为厉害,以致不能平卧,气喘,心悸,汗出。来诊时脉结,嘱其做检查,结果X线未见异常,心电图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40次/分钟。医院开地奥心血康,丹参片,三七总甙片,吃了几天没有任何效果。来要求中药治疗。
患者神清体胖,无力气短,稍有紫绀,心悸,汗出,咳嗽无痰,夜间咳喘不能平卧,口渴多饮,饮食稍减,小便黄少,大便干。兼有眠差多梦,头昏,记忆力下降。舌红瘦苔少,脉细迟,未见结脉。据所见诊为心阴虚,以生脉散加减:
人参10 麦冬30 五味子20
玉竹30 黄精30 白芍20
三剂。
8月15日
咳嗽气喘稍减,舌质不瘦,紫,舌上有津,心悸时发,睡眠有改善,口已不渴,汗出仍盛,稍动即出汗,脉迟,已不是细脉,而现虚象。新增胸闷,当加补气兼以行瘀:
黄芪60 人参10 麦冬20
五味子20 白术10 川芎10
桂枝10 赤芍10 甘草10
五剂。
9月1日
服前药诸证均减,不咳,唯舌上有腻苔,上药加郁金30克,煎取汁,鲜石菖蒲拍碎,以药汁冲烫后服。二剂。
9月7日
其子来说,患者服药后诸证若失,感觉已愈。但吃板栗后服胀,在附近药店购槟榔四消片,服后原先之病重犯,虚汗不止,口燥,又服牛黄解毒片,致腹泻,经输液后未见好转。现身体虚弱,让其儿子来抓前面吃过的药,不得已只有开上次吃过的药,一剂。
9月9日
前药并未取效,形寒畏冷,出冷汗,舌上有白腻苔,心悸比原来更加严重,晕厥三次,脉沉而结,尺弱如游丝。阳气大伤,厥脱之象已现,当温阳固脱,参附龙牡汤桂枝汤:
人参20 附片10 黄芪60
山萸肉60 龙骨牡蛎各30 桂枝10
白芍20 大枣10 甘草10
上药一剂,以生姜30克合附片先煎半小时,加余药同煎20分钟。
9月11日
阳气稍回,汗出仍盛,脉稍快,畏寒不减,晕厥没再发生,想必阴寒过重,前药之效不太显,仍以前方,加重附片的量,以附片100克,干姜50克,煎先煎4小时,余同前法,小量频服。一剂。
9月14日
畏寒已除,脉率增至72次/分,汗止,舌苔已退。阳已回,胸仍闷,气不舒,考虑仍用8月15日之药,五剂。
今天患者又来,体质大有好转,仍开前药,并嘱少吃肥甘油腻。患者仍然在治疗当中。
10月4日
患者又来诊,服前面药五剂,诸证均除,在服完第一剂时舌生一疮,接着服药后自愈,现在唯尺脉伏微,肾虚之象显露,予全真一气汤加减:
桂枝6 熟地20 黄芪30
鸡血藤30 牛膝30 人参6
防风10 附片30 白术10
麦冬10 五味子 山萸肉30
三剂,先煎附子40分钟,加余药同煎15分钟。
再发一个病例,可以和上面的互参
田**,女,28岁,产后半年,三个月前,一次晚上因为腹泻,起来上厕所,恰遇风雨,右侧大腿被淋湿,当时并未在意,第二天即感木痛,自购药品来吃,大致是芬必得之类,吃药后能缓解,但停药即痛,天冷更甚,用热水袋加温后可以缓解,随后又在当地卫生所**,具体用药情况不太清楚,也和吃药时是同样的,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彻底治好。
来诊时形寒面白,天气并未转冷,但患者却是毛衣几件加身,右侧大腿有一手掌大小部位麻木冷痛,得热能稍舒,面部时有浮热,产后一直有汗,但从那次受凉后就再未出过汗,乳汁量少,清稀,舌淡嫩多津,苔薄,脉沉细,尺脉弱。考虑寒邪外袭,阳气受损,只因尚在哺乳之中,暂予小剂温阳,佐以养阴生血:
桂枝15 当归20 熟地10
黄芪20 鸡血藤20 牛膝20
党参20 防风10 附片10
甘草10
两付。附片加生姜30克同煎半小时,入余药再煎20分钟,温服。
两付药服完来诊,似乎没有多大起色,也没有汗出。考虑寒伏于内,不以纯阳温化,难以起效,前方中滋阴之药全部去除,开下方:
附片100 牛膝30 红参10
桂枝20 干姜30
两剂。
上药附片干姜合羊肉二两,先煮1小时,再加红参牛膝,煮20分钟后,以布包桂枝放入,煮10分钟。吃肉喝汤,在一天吃完。
吃完一剂药后,患者丈夫来说,基本上已经好了,而且现在连奶水也比原来稠了,是否还要把剩下的一副药接着吃了?我说现在仍然可以吃,只是羊肉要加量,把剩下的药和半斤羊肉煮,分三天吃。前几天患者带小孩来看病,说从那次以后,身体恢复得以前一个样了。
附子煮羊肉,在我们这地方常有人吃,不是为了治病,只是为了进入冬季时先补阳气,到了冬天能抵御寒冷,减少感冒之类的发生,也有炖猪脚之类的。以前多数不是吃附子,而是草乌,但在前几年为吃草乌连续发生死人的事,草乌连卖的都没有了,不然就在大街上卖生草乌,是才挖来的,一堆一堆的,8到20元/公斤,一般都是自己买了去,炖猪脚吃,一人一碗,我也吃过几次,只是苦,没有其它的。甚致也没有感到有什么热感之类的。也中过毒一次。但就在前几年,一年内连续发生死人的事,有一次就一锅内吃的人死了6个,此后就没人吃草乌了,改吃附子了。
草乌和附子,大同小异,最安全的吃法还是煮鲜的,刮了皮就可以煮了,一般都是煮10小时以上,加什么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先嚼一嚼,不要咽下,过十分钟如果只是苦味,基本上就可以吃了,如果不太苦,而是甜,过几分钟后嘴里发麻,那么肯定是不能吃的,就还要再煮,直到不会麻口为止。这是生的用法,制过的就不好说,要看加工工艺。附片最好是白附片。
前几年的草乌中毒事件,我个人的猜测,有几个原因:第一,没有吃这类药的经验,不知道吃的时候是否有毒,从而吃了还没熟的中毒了;第二,市场***的鲜草乌,有人看到有利可图,在其中掺假了,混有雪山一枝蒿之类的大毒之药,而吃法上是按以往吃草乌办法来吃;第三,药贩在当年的草乌中掺上了上一年没卖完的干品,先用水泡过后加在里面,皮湿心干,一起煮也不能煮透心,这在药监局查的过程中有发现;第四,草乌多数都是用猪脚之类的来炖,现在的猪肉,有好多是喂过各种激素的,例如瘦肉精,学名叫克仑特罗,药理和**类似,单吃喂多了这种药的肉,也见有报道中毒的,前几天上海还发生这事,要是合上乌附,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了;第五,忌口问题,“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敛芨攻乌”,有人本来就因为咳嗽一类的病在吃药,比如糖浆之类的,多数都恰好含有和乌头相反的药,这时候再吃草乌,谁敢说不会中毒?民间还有更多要忌口的东西,豆类是第一要忌的,其它的有生冷、荞麦等是;第六,体质问题,不是该用它治病的情况,最好不要用,其本身就是为治病才不顾毒性而小心使用,若用了它不但没能治病,反而增病或者中毒,那是得不偿失的。即使要用它来治病,也还是要经过辩证,不是想用就用,这样会犯虚虚实实之戒的。
以上为个人经验,不当之处请看帖的朋友批评。若有遗漏的还请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