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30)——史家巷

苏州老街巷之(30)——史家巷

史家巷离观前街不远,东头是宽阔的临顿路,大部分没有被商业改造所蚕食,依然保留着老巷子的样子,很是难得。3米宽,350多米的长度,是值得走几趟的。

史家巷得名于明初一个近乎隐士的人物史鉴曾居于此巷。史鉴是明宣德至弘治年间的人,他父亲曾为贡生,但他无意为官,隐居于家乡苏州,博览群书,尤其是熟悉史书。名字应了他的爱好,以史为鉴是他的生活平常。说其是隐士,《吴江县志》就将其归类于《隐逸传》。史鉴留世文章不少,在清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录有他的文集《西村集》八卷,包括诗四卷、文四卷,附后也包括后人给他写的墓表、挽诗等。四库《西村集》前的提要,提到江南巡抚王恕闻其名拜访他,深服史鉴指陈时政利病的言论。特别提到关于国计民生、吴中水利言之尤详。看来史鉴是一个务实的读书人,有史迹、有文字传世,史家巷因他可以被后人关注。

在史鉴之前的宋代,巷子曾名绣衣坊,后因明代长洲县衙在巷子前,也被称为县后街,史鉴家原在苏州南部的吴江,自史鉴居此后,更名史家巷。

当年的绣衣坊留有一石上刻“古绣衣坊旧址”,在雅园门口,雅园是清初顾予咸的园子。顾予咸辞官归里后,购得他的宅子“桤林小隐”东的野园,营造园林,称为“雅园”。顾予咸曾为“哭庙案”的金圣叹辩解,差点处死,可见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刚直的苏州读书人。虽然绣衣坊是早在宋代的历史,不过在1950年代巷子里也有苏绣厂,接续了绣衣坊的历史。现在支弄“苏绣里”窄长幽深,曾经就是苏绣厂工人集中住地。

  晚清的重要人物冯桂芬的故居也在此巷,如今以“冯桂芬祠”被保护,门额上有大大的几个字“苏州刻字厂”,同样的大字牌匾也挂在门侧。工厂早已歇业,门房老人把一台缝纫机摆在门口,承接修补缝纫的营生。庭院里一棵粗大的法国梧桐有些年头,正厅和偏房的黑瓦屋顶下,墙面明显用水泥粉刷过,与屋顶对照,很是别扭。

冯桂芬榜眼府是现在木渎古镇一处重要去处,他晚年移居到木渎。冯桂芬 是林则徐的学生,曾被林则徐称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在积弱的晚清,他的《校邠庐抗议》一书成为洋务的理论,受到后来洋务改良运动的推崇。冯桂芬从政曾为李鸿章幕府,不过,他更多的身份是个学者,曾在苏州、上海、南京的书院主讲二十多年。在今天苏州可园里,可见到湖边一碑,上刻冯桂芬撰文的《改建正谊书院记》。可园是一个书院园林,冯桂芬曾在这里读书,被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发现和赏识,后来的冯桂芬又在这里的正谊书院主讲。

巷子里一处中西合璧庭院,清水黑砖围墙和木门被青藤爬满,这是单镇的宅子,他也是跨越清朝和民国两个朝代的人物,曾任北京市审计厅厅长,乱世里审计工作一定是极难的。他还曾著有《苏空头》五章1910年刊印,没有看过,似是一部吴语小说。在江南地区,曾有个传统的说法:“刁无锡、苏空头、杭铁头、扬虚子……”,有点贬低无锡、苏州、杭州、扬州几个地的人。“苏空头”源于过去的笑话,贬低苏州人名不副实有些虚的意思,不知道单镇的小说是戏谑还是贬抑苏州人。

巷子里还有一处保护建筑是苏州首富吴清卿的“吴氏垂裕义庄”,门面上看规模不小,占了很大一片。

听人介绍,唐朝三位有名的诗人刺史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居此,痕迹全无,只留想像。
  史家巷里除了这些重要的人物,还有一处特别能勾连起小巷市井生活怀旧的是冯桂芬祠对面的坎泉。这品字形排列一起的义井,是苏州古城十大古井之一,至今一直被利用。我路过的时候,就有人端着盆和桶,井台上是湿的,不断有人来洗刷。旁边的墙面上有古井保护牌,有文物局立的坎泉介绍文字,罗哲文先生题写的“保护古井,留住历史”也刻在木牌上。

据说旁边墙上曾有《坎泉记》,是冯桂芬后人冯公湛撰文,似已不见。三口井圈中的一口颜色明显不同于另两口,听说是从别出移来补上的。

现在的史家巷西头入口是花鸟工艺品市场,花盆已摆到路边,人流很大,走几步进去,巷子一下子就安静悠闲起来。东头隔忠善桥即是忙碌的临顿路。两头的热闹好像没有影响到史家巷的老巷子生活节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