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建城公社文昌桥承载不起沉甸甸的文化积淀
丑陋的建城公社文昌桥
承载不起沉甸甸的文化积淀
从万历四年开始,承载着西宁文化的文昌桥就一直是西宁的地标建筑。无论是“西宁八景”的“文昌萝月”,还是西宁“新六景”的“虹桥烟霭”,文昌桥都入选其中,成为西宁第一景的不二之选。
西宁文昌桥是非常美丽的!
关于文昌桥的外形,我们从各本《西宁县志》的地图,可以看出一个大概。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西宁县内境图》中的文昌桥,是没有屋顶遮盖的,只有几条木柱子和桥梁。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地图中的文昌桥
康熙六年《西宁县志·西宁县内境图》画得比较符号化,只有一个弯弯的桥面。
康熙六年《西宁县志》地图中的文昌桥
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王钺动工重修文昌桥,把文昌桥改造成为廊桥。
廊桥,西宁人称之为阴桥,曾经主宰过西宁这片土地的瑶族人称之为风雨桥。
王钺主修的康熙十二年《西宁县志》已失传,我们无法看到该志的地图是如何表现文昌桥的。从康熙二十六、五十七年《西宁县志》的地图看,文昌桥与瑶族的风雨桥非常相似。
康熙二十六年《西宁县志》
地图中的文昌桥(吴勇华提供)
康熙五十七年《西宁县志》
地图中的文昌桥(吴勇华提供)
康熙二十六年与五十七年《西宁县志》地图中的文昌桥,造型十分相似,但五十七年的文昌桥飞檐更加明显。
关于文昌桥,除了地图所绘之外,也有文字记载。萧士浚的《改修文昌桥记》是这样描写的:
两翼构柱结楹,覆以椽瓦,饰以丹艧。
译文:
两边飞檐由砖砌起的柱子支承,上面架椽子,盖瓦片,漆上红漆作装饰。
“两翼”就是鸟儿的两个翅膀,是形容屋顶的飞檐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
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地图中的文昌桥,清楚显示屋顶是重檐的。该志卷五《建置志(下)·梁津》记载: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王钺清查苏祠田租,改为阴桥,上覆以亭。
译文: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王钺清查苏祠田租,把桥改为阴桥,上面以亭子遮盖。
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地图中的文昌桥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对文昌桥造型的记载,与道光十年《西宁县志》的记载相同。但该志没有地图。
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哪一本《西宁县志》,地图中所画的文昌桥,都只是大概,有的甚至还非常符号化。例如道光十年地图中的文昌桥,虽然清楚显示出屋顶是重檐的,但斜坡瓦面却画得比较僵硬。其实,这不过是符号化的画法而已。该志“上覆以亭”的文字记载就已否定了这一点,亭子的屋顶怎么可能是僵硬的呢?
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文昌桥因为新建引水渠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社员同志们按照“节约闹革命”的原则,完全抛弃了当时被视为封建文化糟粕的文昌桥艺术传统,重修出一座只有几条砖柱和两页僵硬的斜坡瓦面的文昌桥,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
人民公社时期的建城文昌桥(吴勇华摄)
从此,我们看到的,就是这座人民公社时代重建的建城文昌桥。
说到这里,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重修的文昌桥是不是西宁文昌桥文昌桥的原貌,相信每一个读者都很清楚了。
在西宁历史上,西宁文昌桥留下了很多骚人墨客的诗文和神奇的传说,丑陋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建城文昌桥是无法承载得起这沉甸甸的文化积淀的。这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位有志于弘扬西宁文化的人都能够明白。
不被承认的西宁文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