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他从投湖到去世,不过两分钟时间

1927年6月2日,一个该被铭记的日子:一颗文化界的巨星陨落了,整个学界陷入一片昏暗。

这一天,王国维起床后,一切如常,照例让夫人给自己梳理那标志性的小辫子。

8点,他步行至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公事房,处理了一些日常事务。

9点,步行至校门口,雇了一辆洋车,径直往颐和园驶去。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去颐和园,也是最后一次……

颐和园

10点,王国维到达颐和园,付过车费后,他交代车夫在此等候,然后购票进入园内。

他直接漫步到昆明湖边,坐在石舫前沉思,约摸过了半小时,他又去到鱼藻轩。

11点,在那里点燃一支纸烟,慢慢抽完,王国维掐灭烟头后便纵身跃入湖中。

此场景被几十米处的一名园丁看见了,他急忙跑过来救人,前后也就两分钟时间,但王国维已经咽气了,如园丁所言“里衣犹未湿也”。

因为昆明湖水浅,底部皆淤泥。王以老病之躯,怀必死之志,以头先触底,插入了淤泥中,口鼻迅速被泥土塞满,窒息而亡。

就这样,这位纯粹的、伟大的学者草草结束了自己50年的生命。

在等待验尸官的漫长过程中,有人忍不住揭开了覆盖王国维尸体的篾席,只见一副惨景:先生面目紫胀,四肢蜷缩,匍匐在地。四周顿时恸哭声不绝……太惨了。

6月2日晚9时,王国维尸体被运回清华下葬,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国学院的师生都列队默哀,行三鞠躬。

这时,走来一人,远远地就开始跪下,向大师的尸体行三跪九叩之礼,此人就是王国维生前的学术知己,陈寅恪先生。

陈先生不说话,只是行礼,这使在场师生们顿时大哭起来,场面一度失控,所有人都跟着陈寅恪重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陈寅恪

命途多舛的大师,亲人接连去世,与密友断交

纵观王国维一生,以学术为己任,却总是为生活所累。

毋庸置疑,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作为甲骨学的鼻祖,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延续了近一千年;此外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领域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上天不会将一切好运都独予一人,王国维自幼身体羸弱,4岁丧母,29岁丧父,30岁丧妻,49岁丧子,亲人的接连逝去,给本身性格就孤僻悲观的王国维以致命的打击。

再加上朋友不多的他还遭遇了与三十年好友罗振玉关系的决裂。

这一系列的变故,就像埋在王国维体内的定时炸弹,在某时某刻就会突然原地爆炸。

王国维故居 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

然而,这一切真的如此简单吗?

一封随其投湖的遗书被公诸于世后,大师的死变得扑朔迷离,学界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均在纷纷猜测王国维的死因。

遗书开头十六个字如此: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欠”谁的死?“世变”是指什么?他又受了谁的“辱”?

王国维之墓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殉清”说

王国维到死,都留着那条颇具时代象征的辫子。

他初到清华园任教的时候,常有人在背后议论他的小辫子,轻者说是难看,重者则说他是遗老。

有一次,王夫人(其第二任妻子潘氏)在给他梳辫子时问他:“都这时候了,还留着这东西作甚么?”他却答道:“正是到了这个时候了,我还剪它做甚么!”

因1923年溥仪召王国维出任南书房行走,王一直怀感恩之心。

次年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离开了紫禁城,王国维始终跟随着溥仪,未尝离开,并屡次欲跳神武门御河自杀,因家人看管甚严,而均以失败告终。

溥仪

让溥仪相信王国维“殉清”的原因,还有传说王自杀前托罗振玉交给溥仪的神秘的“论政事疏”,其中表明了自己忠于清朝的心迹。

因此溥仪才感叹王国维“孤忠耿耿,深恻朕怀”

但“论证事疏”的真伪是一直存疑的——经旁人推断,基本都认为其是罗振玉所伪造,因王国维的遗书中只字未提清王朝和溥仪,更无有关遗折的交代。

再说王国维生前也没有过任何鼓吹复辟的言论和行动,因此“殉清”说基本是站不住脚的。

罗振玉

学界普遍认可的“殉文化信念”说

“殉文化”说的提出者是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

陈寅恪是与王国维学术心境最为相知的“忘年交”,两人虽然政治思想不完全一致,但学术渊源和治学方法比较接近。

在清华园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寅恪就走进了王国维的内心,两人成了“风义生平师友间”的知己。

平日若友人发现王国维不在家,便马上能想到他在陈寅恪家中。

这不,王国维自沉的前一天,即6月1日,在结束了研究生毕业聚餐之后,他又去陈寅恪家畅谈许久,一切如常,不料第二天就发生了变故。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左一为陈寅恪,左二为王国维

陈寅恪认为单纯把王国维先生的死归结于“殉清”,未免太“局于一时间一地域”。

陈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说: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的说法给破解王国维的死因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但凡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其死因必定有超时空、更广泛的意义。

王国维他们这一代文人正身处中西碰撞的文化裂变时期,面对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之衰落,文人必须接受其文化人格的再塑,这种过程就像蛇蜕皮、蝶破茧般痛苦,熬过去了或许就是新生。

但无奈王国维浸润传统文化太深,所受的“蜕皮”之苦太剧,因此他没能熬过去,而是以自尽的方式来保全自己思想之自由,人格之独立——他宁愿死,也不愿再受“辱”。


若细细分析王国维的一生,便知他的自沉是经慎重考虑后的必然,就算再重来一次,相信他还是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孤独的天才走向自认为的“永生”,把无尽的唏嘘留给了旁人。这是一个由内因外境相交而酿成的时代悲剧。

不管怎样,大师已逝。正如其女王东明所言,比起研究父亲的死,不如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对其学术的研究与传承上,这才会让大师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吧。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0)

相关推荐

  • 刘梦溪:王国维的学术知音究竟是谁?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1.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 ...

  • 《高山流水觅知音》

    王国维和陈寅恪是20世纪中国文化星空的双子星座.谈论王国维的学术地位.学术精神和文化意义,离不开陈寅恪对其学问内容和学术精神的阐发,同时也可以说,陈对王的"三著论"也可以移用于对陈 ...

  • 一座石碑引发的遐想,王国维的死亡之谜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清华大学第一教学楼北端后山之麓,矗立了一座石碑.石碑历经沧桑,虽经后人修葺翻新,却不减其古朴苍苍之气. 这座石碑的修建,集合了当时中国文化圈中, ...

  •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1927年6月2日--一个对于当时所有人来说都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时任清华大学国学教授的王国维起了个大早,洗漱用餐,随后他来到学校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给学生们批改卷稿,只见他面色平静眼神坚定,正常地与 ...

  •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留下数句遗言,揭开文人傲骨的伤疤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1927年6月2日11点,一代文学宗师王国维先生,自沉颐和园的昆明湖.作为民国时期,泰山北斗级文学大家,他选择用如此"安静平淡"的方式结束 ...

  • 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从学术史角度的观察

    . 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从学术史角度的观察 作者:葛兆光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5日 11版) 图为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图为顾颉刚英文版<圆仁唐代中国之 ...

  • 王国维投湖自尽,地点为什么选在鱼藻轩?答案竟藏在《诗经》里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照常早起盥洗,照常至饭厅早餐,照常来到办公室,很认真地给毕业研究生评定 ...

  • 邓云乡‖ 王国维沉湖之谜

    过去北京清华园中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一座,碑文为陈寅恪撰.海宁王静安先生国维,去世已五十五年矣.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颐和园安澜堂前昆明湖中,临终只留下 ...

  • 彭玉平:罗振玉伪造代奏王国维遗折考论

    摘要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其后关于其死因议论蜂起,而罗振玉即深陷于种种非议之中.先之以逼债说,继之以为王国维假造代奏遗折事,两事相连,而使罗振玉备受道义之谴责,而这些舆论背后的主事者 ...

  • 国学大师王国维出差回家看到妻子人老珠黄,写下一词,却流传千古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蝶恋花> 说到王国维,很多人知道他的<人间词话>,知道他提出的"人生三境界",还知道他最后是以自沉昆明湖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