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铭记,好好活

讲述这部影片不需要太文绉绉或华丽的标题,简单、纯粹即可。

早在8月14日之前,有关于影片《二十二》的推荐就不绝于耳了,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去影院看看这部片子。

《二十二》是首部能在院线公映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可谓意义非凡,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票房支持还是口头声援,都算是一种“政治正确”——可与目前主流相悖的是,同样有不少声音并不支持、不认可该片,理由各不相同,包括:揭伤疤给人看“行为动机不纯”,主题太过沉重“不忍直视”,打上“抢救式”标签显得歇斯底里,或干脆对此类题材“没兴趣”等等。

这些都是观影前都能够“预见”的印象,影片究竟拍得怎样,得看过才知道。

“慰安妇”,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下意识闭口不谈的词汇,在影片里是最核心的主题。

坦白讲,如果光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本片效果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失败,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根本“不抓人”,内容琐碎,有大段大段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有不少“有的没的”留白,正常的纪录片,占个10%做调剂都很多了,而本片几乎占了一半,有不耐烦的观众中途离场……

照理说,我们本该看到大段关于当年慰安妇的惨痛经历,以及对于侵华日军累累罪行的揭露和控诉,如果能反映出旧社会强权对女性的压迫、周围世俗眼光对受害者的伤害、真正切实有效帮助扶持的缺失等等情况就更好了——然而看完后你会发现,影片中真正相关的内容并不多,即便老人讲到关键部分,往往也都是以“不说了,不说了”、“不讲了,不讲了”戛然而止,大家想要知道的“辛秘”并未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

与其“标榜”的最大主题“名不副实”,实际贡献的有价值素材(或者说叫干货)非常少,琐碎凌乱的访谈记录内容也使得观感不佳……

说这么多,意味着该片不好吗?是不好——但这种“不好”,恰恰又是它“好”的一面。

用导演郭柯的话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很多人对“慰安妇”题材潜意识里的抵触,是因为怕对这些老人造成二次伤害,郭柯在拍摄过程中显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可我们在影片中已看到了他的答案:不再深挖

所以,与其说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慰安妇,倒不如说是一群老奶奶,她们看上去和大家身边的那些老奶奶没什么不同,只是恰好有一段凄惨的回忆罢了……

可是,这种处理带来的冲击力,并不比血淋淋、赤裸裸的呈现弱。正相反,影片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引发了思考——对于生活的态度。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影片探访了许多曾经被迫当过慰安妇的老人,绝大多数人的出生年份都是“192×年”,这意味着她们经历苦痛时,大多数都不满20岁……

我们无法想象她们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们不是当事人,她们有理由凄楚、愤怒、绝望,可是在她们的泪水和落寞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老人们的另一面。

毛银梅老人来自南朝鲜,被日本人骗到中国关进了慰安所,时至今日她依然记得当年重复过无数遍的“欢迎光临”,那句“一来夏夷”此刻听来没有任何宾至如归的舒坦,只有一阵阵的刺耳扎心……

可是毛银梅没有被这段岁月击倒,她幸存了下来。

她仍然会唱《阿里郎》和《桔梗谣》,那是她家乡的歌谣;解放后,她把原名“朴车顺”改为“毛银梅”,因为这是她敬爱的毛主席的姓氏;她也不愿再回陌生的故乡去走走看看,因为如今还有关心、照顾、爱惜她的亲友陪伴身边。

林爱兰老人除了“受害者”之外,还有一个“反抗者”的身份,她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日英雄,参加抗日游击队、偷取日军弹药、还杀过两名日本兵,可她也因为反抗而变得终生不育,并得了不愈的腿疾

这个从小就刚烈的女子也没被打倒,她幸存了下来。

即便是一个人住在敬老院里,林爱兰依旧改不了自己的“小暴脾气”,她把刀放在床边只为了“防小偷”,抗战胜利60周年时政府发给她的纪念章更是她挚爱的宝贝,一时没找到误以为被偷,她能把身边的人都搞得灰头土脸。

李爱连老人遭受噩梦的时候只有17岁,她在村里被扫荡的日军抓到邻村的一间民房蹂躏,随后被带到据点……她曾两次被抓进慰安所

遭遇同样没有摧毁李爱连,她幸存了下来。

邻居家的猫生了一窝小猫没人管,当一只来到自己家时,她喂了它,不久后一只变成了一群,家人都说,老人自己舍不得吃好的,总要让小猫们吃了才轮到自己,生活里的她依旧是个对生命温柔、慈祥善良的老奶奶。

…………

如今,这些幸存下来的老人接连离世。影片开始不久,一位长期探访慰问老人的年轻姑娘,哭着说自己熟悉的阿婆去世了,当时,她泪眼婆娑的样子并没有打动我。

直到影片结束前,她说到了自己给阿婆看日本老兵的照片,阿婆笑着说“日本人老了,胡子也没了,以前他们都有胡子的…”还说到阿婆对日本人或者别的什么没有额外的仇恨……此时我们才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米田麻衣,已志愿探访海南慰安妇幸存者5年的日本留学生。

她从一开始对老人们的歉疚和同情,变成了钦佩和感动,因为即便没有外界这些关注和帮扶,老人们依然努力在好好生活。

毛银梅、林爱兰、李爱莲、韦绍兰……这些曾经做过慰安妇的老人,她们都无法忘却那段历史,如果不是因为那段历史,恐怕我们也不会认识她们——但显然,那段历史并不是她们生命的全部,仇恨、恐惧、虚无都没有击垮她们,她们始终在用心活出生活的华彩。

影片起于陈林桃老人的下葬,终于张改香老人的下葬。

两场都在山西办的葬礼,看上去大同小异,也算一个首尾呼应……老人被埋葬后,白雪黄土渐渐被满山绿意所取代——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在生命终结之前,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度过一生呢?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当背负着“过去”走下去,这个担子忘不了更丢不掉,至于要怎样面对明天,老人给出了她们的答案:铭记和生活

影片结束亮灯时,全场没人立刻起身,几乎所有人都静坐着,按比例来说可比看漫威电影时等着看彩蛋的人要多……而观影全程中,现场也很安静,仿佛多余的声音都是一种轻浮和打扰。

在《二十二》上映前夕,电影官微发了一条消息,“22”变成了“8”。

迟早有一天,这个数字将变成“0”。

问题不仅在于那一天还有多久,更在于到时候我们还能否做到足够铭记

值得欣慰的是,与上个数字逐渐减少相反,《二十二》在院线上的数字正在逐渐增加,排片比从第一天的不足2%,到第二天的5%,再到今天第三天的10%,票房也已超过了4000万。

有意思的是,这场“逆袭”反而让影片宣传方喜忧参半,担心《二十二》被当成短期名族情绪的消费品来对待,因为它更适合“细水长流”的节奏。

最后,我想说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二十二》,它不足以承载过多的激昂情绪,当不了冲锋的序曲、嘹亮的战歌,也没有什么深入的批判、冥思、反省和探讨,它没做到,也做不到,何况还不想做,不要把自己“认为应有的意义”强行赋予到这部影片上去……能上映就该庆幸,又何必苛责它没能扛起千斤万担的大旗?

《二十二》的格局不大,作为纪录片也不佳,但它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