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启《春暮西园》:可叹!这么热爱生活、多才而孤高的诗人,却草草了却一生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绿水清清、芳草凄凄的美景,春色就像雨水冲刷后的美丽。都说农家的花已经凋落,可菜地里的蝴蝶却特别多。
“绿池、芳草、春色、雨、花、菜、蝶”,用这些景物连起来写就的这首28字的七言绝句,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暮春美丽景色。这首诗就是明代诗人高启的《春暮西园》,从这些景色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作者对文字的高超把握。
然而,可叹的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多才的诗人,却因为性格中的刚直惹怒了朱元璋,落得被腰斩的下场。
高启,生于公元1336年,卒于公元1374年,享年38岁,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江苏苏州人。
高启从小就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自幼父母双亡,但却没有放弃学业,精通历史、诗文。16岁时就和当时的鸿儒硕卿们在一起谈诗论文,被誉为明初十才子之一。
32岁时,被朱元璋赏识,召入朝廷,在翰林院纂修《元史》。高启内心孤高而刚直,厌倦官场名利,34岁时,坚辞朱元璋任命他的户部右侍郎,回到家乡种田教书。由此埋下了他日后凄惨下场的伏笔。
公元1374年,高启家乡苏州的知府魏观,准备翻修府衙,按乡俗,上梁时要写一篇《上梁文》,就请出了高启这位辞官在家的才子来撰写。
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谁知这府衙居然盖在了张士诚的宫殿地基上。张士诚是谁呀?这是和朱元璋一样,在元末起义的人,两人是死对头,后来败给了朱元璋。你魏观居然把府衙盖在他的宫殿地基上,你是不是也有反心呀?就把魏观给杀了。
杀了魏观还不算完,一看高启写的《上梁文》,里面居然有“龙蟠虎踞”的内容,这还也得,你敢把“龙”字用在张士诚居住过的地方,你是不是也有反心呀,一起杀了吧,砍头都是轻的,腰斩吧。可惜了这位多才而孤傲的诗人了,回乡种田教书,没想到因为一篇《上梁文》而丢了性命。
应该说,《上梁文》是高启丢掉性命的导火索而已,实际从他坚辞官职开始,已经埋下了祸根,这是朱元璋对所有不依附朝廷知识分子的警告,高启实际成了朱元璋杀鸡儆猴的牺牲品。为了达到警告效果,甚至朱元璋亲自对高启进行监斩,要亲眼看着这位孤高性傲、写诗讽刺自己的清高文人如何一点一点死去。
历史总是这样残酷,但历史终归就是历史。38年的生命中,高启作诗2000多首,被伟人誉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注:图片来自网络,书法作品作者郝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