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带你走黄河》---7【海潮禅寺】
过河曲向保德方向,约35公里后,两县交界处有村镇名旧县。小镇与沿黄公路上熙攘往来的车流相比冷寂了很多,不再是曾经繁华的县城。旧县在历史长河中数次更名,到明洪武二年定为河曲县后直至今日。清乾隆二十九年,河曲县城向北迁移,到今日的新址。从前这里的寺庙众多,但如今只剩下海潮禅寺。
海潮庵随山势而建,寺庙坐北向南,逐步抬高。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碑碣石刻记载了寺庙的历史沿革,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拾级而上,山门并不高大却也庄严巍峨。与所有的寺庙山门一样,伫立仰视之时总是传达出一种神秘的威压气势,其中奥妙依赖于古典建筑设计所蕴含的玄机。
一位大约10岁左右的僧人坐在山门的台阶上,面前有石头画成的三连棋盘,上面有序排列着大小均匀的石子。他或而左,或而右,与自己对弈着寂寥的时光。他的年纪让我好奇,我的相机也引起了他的兴趣,言语交流中总是感觉着一种这个年纪不应有的心绪在他的眼神与行为举止中留存。
我们结伴而行,他渐渐话多了起来,帮我介绍着寺庙的故事。寺庙中的司房窑、观音殿、藏经殿、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后十方院、牛犋院、方丈院、水月院等建筑在他的引领下,一一详细地呈现。
路继续在曲折迂回中蜿蜒,他的话也越来越多,神情也放松如十岁的孩子,我们走出山门,他依然兴奋有余,继续拉着我走向对面的山坡,说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寺庙的全貌。我紧随其后,相继坐在了山坡上。
他忽然又变得有些老成起来,轻轻感叹一声:“师父说,这座庙是明万历年建,后在明朝快结束的时候被烧毁,清代重建后,原名海潮庵,在清道光二年的时候由祖师朴山把原名海潮庵改为海潮禅寺。香火逐渐旺盛,每到庙会或佛主日的时候,周围几个省的人们都会来,可热闹了。”
我听着他年少老成的讲述,试图问问他年幼选择佛门的缘由,他忽然便起身而去,沿着伸向远方的轨道向前,然后向我挥手喊着:“师父说,他捡到我的时候,我还吃奶,其他我不记得,只记得寺庙。”
他走出去很远,背影在铁轨转弯处,风吹动僧袍飘逸而出尘。我没有追去,目送而别。忽然想起寺院中一颗已然石化的硅化木,逝去与存在,不可言的一种玄妙。别了,海潮禅寺,别了,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