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5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等;
  海洋灾害:风暴、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瘟疫、病害、虫害、鼠害等;
  把上面所有的自然灾害我们按照破坏力、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排个序,就会发现所有灾害里排第一的是洪涝灾害!这说明了什么呢???

  气候变迁人类历史的影响虽然重大,显然不是全部,比如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地理条件,这一点我个人比较赞同奥姆斯特德教授的观点:
  我们无法检验关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否成立。我们无法确定是否阿拉伯沙漠曾经比现在更宜于居住,更肥沃,更易于通行。很多的例子证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关于人和气候关系的最终结论是,在历经无数岁月之后,气候对一国国民的人口数量的影响是明确的,所有历史学家都得承认这一点。但是,这种影响大部分是负 面的,以往的人口变动可以证明负面影响这个看法。.........所以,历史学家是不能采用气候理论的,除非仅仅是作为他的历史大背景的研究之用。 诚然,对于个别具体事件的影响,地理上的其他因素似乎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 洪涝灾害可能有着深远的灾难性记忆成分,范围则是世界性质的
  •   并未完全否认,只是对确定的伪书讽刺下,竹书都有今本和古本呢,我还是比较相信原始记载的,特别是相对客观的论述和质疑,比如《天问》。孔老二害人不浅是事实,春秋笔法不会是空穴来风。具往矣,发现部分大佬态度很务实,值得肯定,发现讨论这个有点浪费时间,反正我结论已经告诉大家了,大部分都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有些比如付博士的论文什么还在进一步补充证明,其中一些结论,可能对部分学者而言,是颠覆三观的,历史只有一个,逻辑也是一个。本来这个号也是临时的,以后应该用的少。祝大家上元快乐

  我是很业余呀,研究历史不是我职业,但我也另外一些方面的真正专家。针对这个历史问题,我系统研究过,我知识面可比那些只懂得考据的学究宽泛的多,而且各种观点我都能综合分析比较,就算有些很民科的观点,也能比较分析人家的合理性,不带偏见的去探索,还原真实的历史脉络。算了不扯了,海昏侯基因提取失败,有点可惜。就如我说的,好多自诩历史学家的,连“王子亥”是什么都没分清楚,就高谈阔论的,多了去了
  • 学术结论和总结从来都不是随手可以写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反复的验证,需要详实的资料支撑,说法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一份材料说一分话,不确定的不会下硬性决定!
  搞历史的都很固执,不认错,就象那个妇好墓的“后母戊”鼎一样,国博都知道改正错误了,一些地方仍然坚持“司母戊”,为这点破事情居然能吵起来,我也一直怀疑,那个鼎就是妇好抢劫的夏方国的战利品,也没人真正就那原材料产地等等去切实分析。。。。不知专业性在哪?
     公元前841年没有历史的记述,并做了他个人的阐述。
  跟大家分享一些学者的观点(出自《中国文化研究》):
  《周礼》对“史官”及其下属“史”职人员职责的系统安排,为探讨先秦史学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参考资料。《周礼》中的这些“史官”及其“史”职人员,他们日常的书写事务,不是一种以编撰史书为目的的历史书写,他们的职责是以所掌、所书来参与和服务当时的王国行政。大量“史”职人员在《周礼》中的设置,反映了战国时期官僚制兴起后对文书行政书写的现实需求。民间私人著述兴起之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史书编撰。从春秋末年孔子开始利用官方史记作有限的修订,到战国时私人编撰的《左传》,最后发展到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是一个从“述”到“作”的过程,也是中国史学从先秦开始产生、发展并在西汉终于到达一个高峰的历程。 
  • 西周以前的史官不是一种以编撰史书为目的的历史书写,他们的职责是以所掌、所书来参与和服务当时的王国行政。====这一点学术界的认知慢慢趋同
  •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论述有据放下意气之争!历史不会因为同意或否定就改变,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尊重事实,还原真相!

  •   观点可以不同,理念也可以有争议,但要尊重他人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有理有据的阐述见解,大家有判断力

  考古发掘最令人惊喜的是发掘的过程,它展现了耐心的态度;历史研究最吸引人的是探索的过程,它体现了思辨的智慧,不是突如其来的结果、结论!
  因为古蜀史重新注册了个号,因为有了新号也就偶尔逛逛,也看了一些探讨古史的帖,其中好多都被评为了年度作品,人气作品什么的,有的还出了书。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自说自话自称逻辑,论据没有出处,撇开考古遗迹,于是各种质疑各种喷,然后就基于口水都往来和智商的诋毁……也许这就是天涯风
  存在即合理,诋毁有诋毁的原因,支持有支持的理由,现在的时代倨傲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大多数人还是有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好不好,合不合理,心里跟明镜儿似得。
  说这么多主要是想表达对楼主的支持,加油!如果一定要按照天涯风给我和像我这样的人一个天涯身份的话,水军,无脑粉……
  • 喷子属于不读书不看报还总以为自己无比正确的那类人,拿胡说当传说,拿传说当史说
  • 意识能疏导,民意可牵绊,随着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孰是孰非查证也相对容易,有理没理,可辨一二

  “大一统”。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追求统一的传统。《春秋公羊传》最早提出“大一统”思想。韩非将“大一统”思想具体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思想。降至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被汉朝政府采纳。由此开始,“大一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原则,成为各族人民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武器。
  崇尚善治。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开展了丰富的政治实践,积累了深刻的治理经验。国家治理是中国人高度重视的经世之学,推行善治、“知人安民”则是一以贯之的政治追求。例如,强调正己修身、为政以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施行仁政、政得其民的思想,对改善百姓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治理理念,至今仍能给人以智慧启迪。
  以民为本。中国历史文化自古就高度重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总体而言,儒家学说十分重视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强调人民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安危,主张“务令(百姓)家给人足,庶几教化可兴,此万世治平之基也”。可以说,以民为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世代相传并历久弥新。
  • 这样的传统两千年了
  •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被无穷多重诠释,最后不知所从

  鉴往知来。中国人自古就重视历史,善继善述。自先秦时期起,中国人就开创了记述、传承和借鉴历史的传统,《尚书》《左传》《国语》等经典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历史叙事。以《史记》《汉书》为龙头的二十四史,比较完整地记述了古代中国盛衰隆替的轨迹。记述历史的目的是鉴古知今,用历史思维、历史智慧启迪未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历史名句,“述往事、思来者”的治史情怀,是中国古人重视历史、借鉴历史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人民具有鲜明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上述这些方面,只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足以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的历史文化,浩瀚而宽广、博大而精深,既铸就也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和风范,是弥足珍贵、足以垂之久远的精神财富,是伟大中华民族拥有坚定自信的底气所在。
  西方金属、文字、城市的文明三要素说法(美国 克拉克洪)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认知,并非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形成史,甚至有双标的嫌疑,;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今人奉其为研究中华文明之圭臬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我们也不用回避上古时期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发生过东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和碰撞这样的客观历史事实,确有考古迹象表明青铜技艺经玉石之路进入到中原地区,这就是一种纯粹的技艺交流......
  遗憾的是,囿于传统文化(五行八卦)和意识形态(罢黜百家 王权政治)的制约,中华上古知识体系集中表现在熟能生巧的经验积累(是什么 What)和技术运用(怎么用 How),很难上升到逻辑思辨的理论(概念 Concept)和原理(描述 How)和形式逻辑的推理(物证Evidence)......
  令人难过的是,我们的文化精髓被西方“借鉴”和“研习”后催生了“文化复兴”,我们则无奈的开始了 “闭关锁国”,中西文化差异盖自此始;
 
  文明三要素(三条标准)有什么吗?何来双标?三标准适合亚欧非旧世界的文明。它不符合美洲的古文明。我不了解美洲,无视。
  其实对三标准的质疑,尤其是伪史派,无非就是想搞一套“中国标准”。可是迟迟没有提出明确的说法。三标准很好,简单又全面,容易辨别。
  中华文明的根本特质之一,就是实用主义,不喜空谈。从文明初开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出现的时间远比五行八卦、罢黜百家早很多。
  提醒一下楼主,“中西文......
  -----------------------------
  关于文明要素的重新定义,提供探源工程首席王巍先生的观点,大家做个分享:
  文明起源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判断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形成的时间以及中华文明历史究竟有多么悠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不乏并非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是文明社会,其特点十分鲜明,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冶金术;辉煌的印加文明也是没有文字的文明。
  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认识,中国学者少有发言权,其学术意见也往往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
  第一,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在农业显著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并且部分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如琢玉、髹漆、制作高等级陶器、冶金等)。
  第二,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社会阶层分化显著,少部分社会上层精英垄断社会管理权(如军事指挥权、原始宗教祭祀权),出现最高统治者——王,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及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规范的礼制。贵族、权贵控制盐、铜等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出现埋葬王、其他高等级权贵阶层的专门墓地和随葬高等级礼器的大型墓葬。
  第三,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反映王权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出现明显的城乡分化。
  第四,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凌驾于全社会之上、具有暴力职能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战争、刑罚和杀戮等暴力行为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祭祀等礼仪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几个特征,并不包括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基础所总结的、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三要素”中的两条文明判断标准,即文字和冶金术。这种差别,正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地方,恰恰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 文明三要素本来就有局限性,上古文明总有一项不符合
  • 此论合情合理

  完全支持: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论述有理,出处有据!完全反对:忽略文献典籍考古遗址,自说自话论述无据的做法。
  我们的历史刻画粉饰的痕迹太重了,该卸卸妆了,清华简 越公其事 和吴越春秋的记载就大相径庭,出土的竹简帛书,还有遗址器物的体现,无不狠狠的冲击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理念!
  • 清华简 揭示了许多不一样的历史讲解和史实,今日留存的先秦史料确实含有很强烈的时代意志
  • 其实考古遗址对传统文献的冲击更大,目前学界是不知所措的

  世界上的原生文明地区有三個,一個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阿卡德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的西方文明,一個是中國古代的東方文明,一個是以瑪雅文化爲代表的美洲文明。西方文明和美洲文明體量很小,經不起外力的衝擊,很快就湮滅了。只有中國文明生生不息,持續發展而從未中斷;中國文明從多元一體到多元一統,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分裂是暫時的,最終總要走向統一;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一直是沿着多元一統的軌跡曲折前進,以至形成現在以漢族爲主體的多民族統一國家。
西方有个屁的古文明!那几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物候,不支持原生文明积累!简单说,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是因为有四川甘肃陕西这样物产丰富的大后方,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西方拱出来的那几个地方,一场蝗灾就能颠覆!更不要说四战之地,一次战败,就得从头再来,没法完成文明积累
  中华历史,尤其是先秦史,就是一部天书,不论典籍还是遗迹,想解读清楚,难!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只能从文献入手讲故事,CCTV的《中华通史》也只能依据文献附和遗迹做一番理解。
  越考古问题越多,且对传统的冲击越越强,更不知该如何解读;民间想帮帮忙,好些是帮倒忙,避免不了手忙脚乱!此帖视角独特和视野宏大,行文似有章法,且看如何解读!
  • 不排除以讹传讹的做法,但是无有正确又哪来错误呢,所以也就这样了!此帖之言可为一参,看后文如何叙述
  • 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上古版图按照气候特征和地理区划大致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地域拓展:
  南方地区:应南延到东南亚地区: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及印度东北部等,甚至可延伸到马来、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土著)
  北方地区:向北到黑龙江流域和远东地区;
  西北地区:向北到叶尼塞河、贝加尔湖等西伯利亚地区,向西到中亚地区(哈萨克,塔吉克等)
  青藏地区: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关联和藏缅走廊相关;
  前文有叙述气候和地理对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有说到不局限于人种论(骨骸的DNA检测可见一二),不局限于今日的版图论,那我们试着把视野打开。
  我们的文献可以追溯或者想象到的上古时代基本是炎黄五帝时代(春秋),三皇时代(战国),过于久远的文献着实无从考据,考古遗址也无法对应,只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和脉络。旧石器时代很难论,交给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我们把新石器时代的主要遗址和表现按照时间先后做一下简单梳理,以便做后文叙述的背景,资料主要参考严文明前辈的《中国文明的起源》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10000年开始,一般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早期(约公元前10000年至前7000年)的年代大约相当于西亚前陶新石器,但同时期的中国各遗址中都已有了少量的陶器,这个时期最重大的成就可能是农业的发现,不过农业还没有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此时的主要经济活动还是采集和渔猎。
  中期(约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原始农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北方的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粟(小米)、黍(稷、糜子、黄米)等旱地农作物,仅是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便发现了成百的粮食窖穴,其中有大量粟和黍的朽灰,如果换算成新鲜粮食应在十万斤以上。南方的长江流域多种水稻,在10000年前的湖南玉蟾岩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有发现稻种痕迹,近年在浙江上山文化的多处遗址中也有发现稻谷痕跡。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也发现了8000年以前的稻谷。在湖北省的城背溪文化和湖南省的彭头山文化中也发现了年代在7000年以前的稻谷遗迹。位于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近9000年前的炭化稻米。约5000年以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和田螺遗址发现了以十万斤计的稻谷遗存,並有大量的骨耜等农具,说明此时长江中下游业已形成完善的稻种农业经济。
  晚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時代文化大发展的時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和下游的马家浜文化等,都是属于这一时期的。这时农业聚落遗址分布的密度明显增加,规模也逐渐扩大。每一个聚落中往往有按照凝聚式和向心式结构排列近百座房屋,这样的排列方式在此时中华大地上很长江,体现了集体合作精神和平等原则。这个时期的葬制还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又称捡骨葬,即在人死后先将尸体下葬等肉体腐烂后再把骨骼收拾起來,同家族或部落的人一起埋葬。每座墓合葬的人数从数人到几十人不等,最多者可达一百余人。据考古发掘显示,各墓的隨葬品很少,差别也很小,说明此时不强调财产个人所有,具有明显的原始公社形态。

思路清晰
  • 5000年前还是原始公社状态,原始共产主义
  

  • 这不全只是黄河流域,谭其骧他们绘制的地图已经有了局限性,可做部分参考
  关于上古时期的留下痕迹的氏族和部落
  《庄子》言:豨韦氏、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华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等。另外还有伏羲氏、烈山氏、共工氏、缙云氏、大彭氏、成鸩氏、肃慎氏、有莘氏等等
  关于夏时的部落或方国:《史记》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另外《帝系》、《路史》,乃至《山海经》各种氏那就更多了,先不论名号真假,当说明一个问题:在漫长的时间历程和广阔的空间里,历史上各个时期是确定以及肯定的存在过许许多多大氏族、大部落,古国、方国等,有很多大型的部落或古国方国是曾经的区域中心,他们不一定与传说中的五帝(不限于)有关,但真真切切的存在过,只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对号入座了,只能从遗址器物关联中发现一二。
  所以我们在推述上古史寻找夏朝和五帝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存在过的有影响力的氏族部落或方国,不能为了比附而比附,强行的将有规模有影响的区域文化或遗址算成五帝或夏朝的业绩,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话及此处,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又不能乱摊派,那上古史还究个什么劲儿,直接挖遗址摆器物不就完了,先秦史的研究可以收摊儿了!为了缓和这样的尴尬,我个人的考量是结合现有的文献典籍(可能不确、聊胜于无),依据出土的遗址和器物特征,按照C14测年和断代工程的时间来一点点论述,尽量将遗址器物和文献典籍结合起来,所以下文的叙述可能会存在一些“摊派”的问题。尴尬可以缓和,但似乎无法避免,下文即将开始“以我之矛攻我之盾”的论述,如果碍着各位眼,先赔罪了!
  • 上古史没有现成的参照系,只能想着一点做一点,没办法
  • 如果有参照系不就落入窠臼了

  第一次见打破人种和地域限制,打破传统思维来论述未知古史的文章,想法很好,难度很大
  话及此处,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又不能乱摊派,那上古史还究个什么劲儿,直接挖遗址摆器物不就完了,先秦史的研究可以收摊儿了!为了缓和这样的尴尬,我个人的考量是结合现有的文献典籍(可能不确、聊胜于无),依据出土的遗址和器物特征,按照C14测年和断代工程的时间来一点点论述,尽量将遗址器物和文献典籍结合起来,所以下文的叙述可能会存在一些“摊派”的问题。尴尬可以缓和,但似乎无法避免,下文即将开始“以我之矛攻我之盾”的论述,如果碍着各位眼,先赔罪了!
  ===================================================
  

  现在的研究确实存在牵强比附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清楚!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吗?
  • 完全没有参照,避免不了,无有办法
  五帝时代是中国夏代之前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存在当是客观事实,应是出自后世一些著名氏族对祖先的追忆。五帝并非古代中国前后相继的五位大一统君主,而是不同氏族部落的首领。彼此之间可能并无血缘关系,所谓五帝谱系乃后世民族融合的产物。
  五帝的排列顺序也非前后相继,而是大致处于相同或不同时代的区域领导人物,各位古帝所在的地域实际上就是上古各姓氏集团分布的地域。
  五帝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典籍也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认定,莫衷一是!要搞清楚五帝序列和归属,很难!
  有学者认为,五帝起始年代的上限应在公元前2500年或公元前2300年的龙山文化期。根据当代西方文化人类学四阶段进化的理论和具体实际,五帝时代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应属于酋邦阶段。
  1922-1934年间,英国考古学家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发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7000年前的一个小村庄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文明都市。根据西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显示,早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是以改进的生产技术、正在耕种的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的完成了从新时期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此时的苏美尔是一个城市(城邦)文明。公元前2900年时,苏美尔地区陷入了一个“诸雄争霸”的时期,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苏美尔文明达到高度的真实性(苏美尔楔形文字、苏美尔王表等),无法辨析不做讨论。我个人是选择相信在6000年前两河流域乃至地中海周边应已有一定的人类活动痕迹,而且有一定的文化表现这样的客观存在。
  传说中的苏美尔
  

  打假和斥伪首先要求对对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能提供充分可靠的反驳证据,否则徒增意气和烦恼!退一步说,即便打假成功,也不能靠口头争讼来坐实骄傲,唯有拿出过硬的证据才能让杂音消退!比如,自1921年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以来,围绕以距今约7000~5000年期间的仰韶文化彩陶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从外部传入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因为彼时中亚安诺彩陶(土库曼斯坦彩陶文化)、特里波列彩陶(乌克兰西部彩陶文化)的年代疑似比仰韶文化还要早,一些外国学者根据仰韶文化陶器表面的彩绘纹饰与西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 经考古学家的多年努力,在新疆境内东起哈密、伊吾,南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皮山,西至伊犁河流域的昭苏等地早期古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有许多彩陶器。这些彩陶出现的时期,约在距今3000年左右,较中原地区晚,但延续的时期较长,从新时期时期至金石并用时期,直到西汉时期的古墓中都有发现。由此表明,中华大地上的彩陶传播路径是自东向西,而非自西向东,尤其是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清晰的表明了中国境内彩陶出现的年代要早于欧亚大陆,二者是各自自成体系的,考古发现使中国史前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那么6000年前又有什么拿得出手,值得我们骄傲的“成绩”呢?据大量考古发现、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证明,在边疆地区,中国史前文化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如 哈拉夫文化)的确发生过接触、交流和融合,如器具、农作物、文化符号(卍字符)等,但从一万年前至今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有着本土生长衍化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甘肃人形彩陶
  

  六千年前的中国
  那6000年前我们有什么拿得出手,值得骄傲的“成绩”呢?据大量考古发现、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在西北边疆地区,中国史前文化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如 哈拉夫文化)的确发生过接触、交流和融合,如器具、农作物、文化符号(卍字符)等,但从一万年前至今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有着本土生长衍化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万年前制陶术的发明。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13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南方和北方的先民都已掌握了陶器烧制技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制陶术出现比被认为文明发生最早的西亚地区早了四五千年。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用快轮制作陶器的技术(同时期,印度河文明也出现了快轮制陶技术),使陶器的成型更加规整、精致。
  万年前的稻粟。世界最早的稻、粟、黍的栽培。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的定居村落,出土了栽培稻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生活用具。考古发现表明,稻、粟、黍的栽培以中国为最早,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们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
  九千年前玉器的出土。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迄今最早的玉镯、玉耳环和玉坠等玉制装饰品,表明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
  九千年前的彩陶和特殊符号。在浙江乌镇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的造型十分美观,有的陶器表面通体涂红,还有多件陶罐表面在红彩上用白彩绘出多条彼此平行的短直线段,与商周时期的八卦图案十分相似。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八千多年前的村落和公共墓地。少数墓葬随葬使用以鹤类翅骨制成的七孔骨笛,经过测音,音非常准,可以吹奏乐曲。这是世界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笛子,在国际考古学和音乐学界产生轰动。贾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乌龟壳,有的底部有刻划符号,有的符号与商代甲骨文“目”的象形字形态十分相似,为探讨甲骨文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八千多年前被驯化的家猪。经过动物考古学家对贾湖遗址出土猪骨进行的分析,认定其已是被驯养的家猪。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家猪。
  八千多年前酒的发明。经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中残留物进行检测,发现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并用山楂和蜂蜜做辅料酿造的酒。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酒,是中华民族先民的杰出发明。
  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在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前的独木舟,长度近八米,说明当时已具备远离岸边的水上航行能力---故事 共鼓凿舟:共鼓,黄帝贤臣,一次山洪暴发原来,有棵大树和共鼓被洪水一直冲下山,卷进一条大河里。他抓住这棵大树,始终没有放开。当他两缓过气来发现洪水不论怎样上涨,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原来,这棵大树半面子都是空的。于是灵感泉涌,凿木为舟。
  八千年前髹漆技术的发明。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表面髹漆的弓。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漆的实例,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漆的特性,发明了髹漆的技术。
  八千年前的中草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罐中,发现残存的煎制过的中药,把中华先民对中药的利用提早到距今八千年前。遗址中还出土了茶树籽,不排除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对茶的利用。
  八年前前的养蚕缫丝。贾湖遗址出土了八千多年前的麻织物残片。河南和山西夏县西阴村(李济最早)还曾出土这一时期的蚕茧实物。最近,在山西南部运城地区师村遗址(仰韶早期)发现了两件距今六千多年的蚕蛹形石雕制品。这些发现说明,至迟在距今六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故事 嫘祖制丝
  七千年前,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修整陶器口沿等部位的技术。
  六千年前的轮轴。大约距今六千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用轮轴技术加工玉器的工艺。
  等等等等………………………………………………
  有什么理由不骄傲!!!
  “外来文明拯救式”、“外来文明开启式”等思路并不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或许跌跌撞撞兜兜转转,但长久的摸索和试错终究是冉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前文有说到,外来文化参与过中华文化的建设过程,但最后受不了中华文化惨烈的建设过程,竞争失败最后去搞了“边疆建设”。
  那中华文明的建设过程究竟有多惨烈,竞争究竟有多剧烈,让伟大的苏美尔文明、先进的古埃及文明、神奇的印度河古文明,还有诸多各时期的上古异域文明,乃至其他人种都被淘汰了呢?
  看来本楼已经遇到一些很麻烦的问题。
  第一个,如何构建上古史。
  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一个事实:即过去的史籍不完全是真实的客观事实。任何史籍的编写者在编辑中都在按自己的价值观选取和填充史实。那么现代人编写上古史需不需要先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说哪种价值观指导下编出的上古史更有可能被广泛接受。
  第二个问题。考古实证与史籍能相互印证的信史能上推到什么年代?
  第三个问题。如何处理不可能有考古证据支持的上古传说与神话?如何书写对应那一时期的历史?
  • 有道理。先秦史料本就是当时人为的理解,作为支撑力度不够,这样考古资料就面临无法解释的尴尬,怎么将这二者有机融合,又是一个天大的麻烦!难!
  •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几千年未有中断的文明。那么这个延续了几千年文明的内核是什么?是如何成形或体现在上古史实中的?

要深思,我觉得内核这个东西很主观,怕是说不清
     吕思勉《中华通史》、钱穆《史学大纲》等写上古史都是学术类思维,大概做法只是将上古时期的文化表现做了一番梳理,难以跟考古结合;白寿彝、苏秉琦等则站在考古表现的基础上对文献典籍提出个人的见解,也是无法邮寄结合;夏鼐、张光直等则直接忽略掉文献,只探到商朝,因为甲骨;其他专家学者各执己见,有理或者没理,莫衷一是!
   吕思勉和钱穆等民国史学大家的著作会不会有点过时了?后来很多考古新发现。
  • 白、苏、徐等大家前辈只是做了考古发掘的梳理工作和文化区系演化关联的分析

  走在前面试水的很可能成为垫背的,尤其是当下无节操的社会氛围更是没有礼义廉耻的束缚
  上古史就是一部无字天书,除了墨水啥球么得,楼主现在不但要去取这部无字真经还要降妖伏魔哦!
  前面列了许多打破的观点,也介绍了旧石器和新石器的诸多历史背景以及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下面我按照个人对上古史的理解以时间为轴,空间为面,一点点叙述,哪里说得不对的,还请诸位师友多提意见!你们的真知灼见和金玉良言是我最大的动力!在此给大家深鞠一躬!

  遥远的云梦泽
  

  故事从 第七千纪 说起
  炎帝时代
  炎帝的前身是活动在大洪山南麓、云梦泽周边众多的渔猎农耕部落,如烈山氏便是其中之一。其文化源头是湖南彭头山文化(最早筑城)、洪江高庙文化(八角星纹)、石门皂市文化(炭陶)、常德汤家岗文化(红陶)、湖北城背溪文化(渔猎工具、夹沙红陶)、大溪文化(红陶、彩陶、盐业)等等远古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积累和“争霸云梦泽”运动,大概波及了从云梦泽到彭蠡泽一带,采集渔猎刀耕火种(稻)的众多部落经过“争霸云梦泽”的运动后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联盟组织:黎苗联盟,炎帝不过是后世对黎苗联盟的指代称呼。
  云梦、彭蠡地区的长期争斗促进了长江中游地区筑城技术的蓬勃发展,此时筑城(夯筑)的主要功用是导水和排水(环壕),其次是防贼防盗。长江中游地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筑城意识的区域,也可能是最早诞生地域界线的区域。炎帝部落(黎苗联盟)是长江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稻种文化的代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稻种代表文化是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
  随着炎帝部落势力的增强,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自云梦地区逐渐向外扩散,沿着汉水丹江朝西边移动(大溪文化)、向北进入南阳盆地、向东进入江淮地区。随着人口的迁徙,同时也向外输出了文化,比如“炎帝农业思想”、“炎帝天文理念”。
  6000年前后,炎帝部落与发轫于江苏淮安青莲岗的北辛文化在古河济地区接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古河济之争”;此后,二者逐渐衍化为在东部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大汶口文化(鼎、豆、壶)。传说中的太昊集团很大可能就是“古河济之争”的产物,也是大汶口文化的强力传播者。作为上古时期的知识精英,伏羲氏(炎帝系)、容成氏等的地位在太昊集团里自然是极高的!

  天府之国--关中平原
  

  神农时代
  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也称 老官台文化)本为仰韶文化(彩陶)的源头之一,尽管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但六盘山(陇山)以西的陇西高原除了河湟地区和陇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农耕条件并不算好,包括河西走廊,所以甘青地区主要是以渔猎游牧为主农耕为辅。与此同时,陕甘青地区地理条件表现抢眼是关中平原,其次是陇东高原(庆阳南佐)。
  大地湾文化因为气候和外来推力等因素,逐渐向周围扩散,慢慢分为三支,在秦岭西麓分为了南北两支,留下一支。
  北支沿着渭水经宝鸡(北首岭文化)向东进入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有泾渭二河的滋润养育非常适合发展规模化的农耕经济,在此生根发芽诞生了灿烂的仰韶文化。传说中的神农氏也许就是关中平原上以华(赫)胥氏为代表的众多部落统称,他们主要是农耕(粟)渔猎文明,代表文化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红底黑彩陶、绳纹陶、小口尖底瓶、半坡陶文)。天府之国最早是指关中平原,并非成都平原,《史记·留侯世家》载: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从考古资料来看,此说也是站得住脚的。
  南支沿着古汉水南下,在汉中地区与李家村文化发生化学反应催生了仰韶文化宝山类型,此支后来和汉水中下游上来的大溪文化等交汇融合,略过不表。
  留下的一支后在在东来的庙底沟文化影响下,慢慢演变成马家窑文化(辉煌的彩陶),一支对神奇的三星堆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化。

  •   上面提到怎样在上古史中看到中华文明的内核。有些朋友说是大一统。我不太同意这个看法。
  理由前面说了一个:在大一统概念出现以前,中华文明已经延续一千多甚至两千多年。这个时间已经超过世界上很多曾经存在过的文明的生存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华文明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统一的。
  第二。在大一统观念出现以后,大一统的行为仅仅体现在社会管理体制或者说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在文化的很多方面,比如哲学、信仰、艺术、习俗等,没有大一统的现象。这与历史上耶教和穆教统治区域内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大一统完全不同。即使是在治理体制上,中华文明中除了大一统也有不同的学说和社会存在。
  事实上,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中华文明都是多源汇成一体,而这个一体有多元。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中华文明的内核定位成仅仅是大一统。
  因此,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格局是如何在上古时期成型,应该是一个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 大一统是一个很晚的概念,只是今天运用比较多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历史上如何变迁的,不好说
  • 字水兄,你用“内核”这个词,我理解可能有误。我总是从文明的视角看历史,大一统是文化,不是文明。从西周封建、周公制礼就产生了“天下”观念,天下就是中华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天下观就包含了统一的意思。秦始皇是统一天下,以后统一的皇朝都是统一天下。

  在郭静云的《夏商周一从神话到史实》里有把云梦泽地区成为中国的苏美尔,楼主称为黎苗联盟 炎帝部落,二者意思差不离!郭氏是把云梦泽主要视为夏朝诞生之地,洛阳郑州是夏朝的防御前线,这时限上差异巨大!
  郭氏的重点是想把夏商周串起来,从遗址器物上去找注解,目前郭氏的说法虽为一参但好些地方还是经不起检验,楼主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吗?
  • 郭静云的著作从书籍的定名就受到了局限,这楼主的思路好像有戏!
  • 郭因为知道的晚,她的书我没仔细看,大致观点知道,很多原则性不对,就更没兴趣继续了

  不要根我讲发论文那套,套路满满有什么用?只是不喜欢那种研究方式而已,比八股文都不如,真正的干货越简单越好,也是华夏传统.对于历史,属于爱好,更不必让每个人都理解了,懂的自然懂,牛顿三定律也才三句话,引经据典多就是专家?扯吧,大部分盛名之下.....何况普通人,有所得即可
  •   就目前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江淮地区都有很强烈的史前文化演变现象,并不限于晋豫冀地区,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一样熠熠生辉。
  北方地区原来一直研究讨论的比较少,随着红山文化的重视,慢慢多了起来,而且也有迹象显示,在文化相互作用圈里,红山文化疑似对史前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于这个影响如何发生的,还不甚清晰!
  •   唯人种论,唯区系论等不适合中华文明的形成,而且中华文明的解读也不应该是当前的这种看法,尤其是基于儒家思想体系的见解更是不可取!
  历史就是历史,应该依托于考古资料,文献典籍可为辅助,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认识上古史可能的演变路径!先秦史研究至今能拎起来的瓜落不多了,三星堆以此为噱头大搞特搞,究竟怎样也快见分晓了!
  谢谢楼主搭建的这个平台和抛的“金砖”
  这个是极简人类史内容,也是几年前写的,目前仍无须修正,供参考:
  人类的兴盛主要归因是太阳系几千万年前的一次彗星大爆发事件,中断了爬行动物的继续进化,转而小型动物得以繁衍,每几千万年就会出现一次物种大灭绝,人类只是哺乳类兴盛之后的幸运儿,但也不确定会在何时再次灭绝。200-300万年前,灵长类兴盛,大陆各地开始兴盛,进化出直立人,能人等等系列古猿,但最后的胜利者是智人群体,也不是纯种的,哈哈,人类进化主体因素是杂交进化,环境进化因素很小,所有能称为现代人的,都是严格意义上的**。 现代人祖先包含至少4类直立人祖先,但都不是严格意义的祖先,出非洲理论现在无法确定正确与否,但现代人的确保留了智人的大部分基因,或许非洲只是因为地理隔离而仍然保留原始基因的群体,并且受冰期影响不大,毕竟冰期的到来规律现在还没掌握,每个冰期,物种都会重新选择一次。 智人和尼人或许没有杂交,应该有一种含有尼人基因的直立人和智人杂交了,并且是女性,然后这个群体智力有了质的变化,尼人基因含量的变化,能展现这种状态的改变,东南亚应该是杂交最可能地点,应该开始于某次冰期避难,现在人种差异主要是混合各种原始人的比例不一,保留基因不一,原始人种在大陆也杂交几百万年,具备与智人杂交条件的或许是偶然,但就是这种偶然,造就了现代人和现代文明,当然文明的产生就是在不断淘汰和杀戮中进行的,只有最适应的群体,具备繁衍的资格。 现代欧亚大陆的人,包含美洲和澳洲的人,出现都非常晚,出发的地点都是南亚次大陆,5万年 前的南亚是人种进化的发动机,到1万多年前,这种趋势改变了,东亚成了新的发动机,主要是冰期有一种混合了老亚洲直立人的人种,混合了新智人人群,产生了类东亚人种。表现出了与原来出非洲人种完全不同特质,混合的这种人属于毛发稀少直发人群,具备很多远古直立人特征,比如铲形门齿等,逐渐淘汰多毛人群和球发人群,产生各种原始现代人,美洲欧洲的现代人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在东亚大陆首先出现了使用新石器和陶器,会驯养动植物的人群,这群人在暖冰期逐渐扩张,人**发,不同种群混血,产生的现代人开始在东亚大陆竞争,失败者远走全球各地,进而带去了各地文明萌芽,进入欧洲这部分,又在途中与遇到的原始人种杂交,产生现代欧洲白人。 由于技术进步,欧洲白人又产生一次人**发,进而在美洲和澳洲繁衍新的人口,但这次应该不会进化,因为自然淘汰过程已经由于文明而终止,所以南美那种混血,只会越混越差。北美也开始注关注种族主义,开始吸收优秀基因。

  我敢写这样的文章,你觉得我会一点不了解吗?谈不上冒犯,只是偶然路过,看楼主想写点东西,分享下以前研究成果而已.天涯我早不玩了,上来也就看看经坛恢复没有.我做这个结论的时候,还仰韶一统观念时代,现在谁还敢吹?吹仰韶可以去中东找同类项了,所谓多元一体本身就是和稀泥的态度,不是科学,更不学术

  自西周时期便掀起了文化再造的活动,以春秋为盛战国定型,秦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的中华文化便一直走在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道路上。客观上在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确实是执各地区文化之牛耳,春秋列国战国七雄无不是在中原,这也就给文化积淀在中原齐鲁地区埋下了底!
  昔日历史就这么被尘封起来,直到今日学界还在为夏朝苦苦打拼,遑论五帝三皇,楼主能打开吗?个人来说希望打开,从现实来看希望打不开,不然事儿会很大,是想象不了的大!
  师夷长技以制夷 出自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我们耳熟能详,为什么呢?因为历史课本里写的明白儿的。诸位可曾知晓他有个好友--晚清经学家和文学家林昌彝(1803—1876),林在《射鹰楼诗话》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句话居然成了考题,问题是,
  这种观点反映了:
  A 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 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 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考题不是小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答题人的三观,大家觉得该怎么选?单选,还是多选?
  

  少典来了
  第七千纪中叶,可能因为气候变迁,可能因为外部推力,也可能是族群发展的需要,一直活动于欧亚草原上的西北游牧民族来到了河套地区(前套、后套、西套、贺兰山),一部活动于陕北高原地区,后南下与关中盆地的农业代表华胥氏(神农氏)相遇;一部活动于大同盆地,而后沿着吕梁山、汾河南下到晋南地区,占领了运城盆地的盐湖,控制了陕晋豫周边的盐业经济,其势力逐渐壮大。
  欧亚草原呈连续的带状自西向东伸,经罗马尼亚、俄罗斯和蒙古,直达中国,是世界上最宽广的一个草原地带,绵延长达8000公里

  第七千纪下半叶,带有欧亚远古文化特点的少典氏部落与从太行山东麓过来的后冈一期文化交汇,慢慢衍生出半游牧半农耕的西阴文化(彩陶、盐业);据考古资料显示,西阴文化与西亚地区第七千纪的哈拉夫文化可能存在文化交流,如四叶花瓣纹,也叫西阴纹!
  《诗经·邶风·谷风》载:“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水清澈,渭水浑浊,不仅仅体现在泾渭分明的水质差异,还表现在此时陕晋地区两种文化的不兼容。抬头不见低头见,和平共处终究会被打破,于是“阪泉之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争斗过程已无法表述,典籍和考古有迹象显示是少典部落在争斗中胜出了,估计游牧族群胜出的可能性更大。

  • 贴图是阪泉之战的想象画,那时关中盆地很可能还没有马
  庙底沟文化
  此后西阴文化和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在陕晋豫交界地带发生化学反应,由此产生了庙底沟文化,又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考古资料表明庙底沟文化是彼时一支优秀的时代文化,其彩陶独具特色,辨识度很高,向西影响了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向西北延伸到河套地区(阴山、岱海);向南与云梦泽势力接触(洞庭湖以南);西阴文化沿桑干河入冀中到燕山南麓,在三门峡一带越黄河,北上华北平原(磁山、后冈 农耕文化),直面东南方的大汶口文化;进入华北平原这一支是众多少典支系里表现比较突出的,也是发展的最波折的,且以少典华北系代称!
  • 太行山的桑干河和滹沱河对山西和华北地区的文化关联有密切关系  

  第七千纪末期,中华大地上零散的氏族部落渐渐形成了以区域中心文化为代表的聚落文化(向心凝聚式),大体分东西两大格局:西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等类型),东有大汶口文化,这两个文化在中华上古时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波及的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注意这两大文化的中间缓冲地带:从灵宝到开封。
  这里往下既是黄河改道的区域,也是东西南北文化交锋汇合的区域!
  • 陕晋豫三地交界处有很强烈的文化交汇痕迹,说是东西南北文化交锋汇合的区域,合理

  西边少典部落来的风风火火,同时期东南地区的炎帝部落的发展就没那么激进了。刀耕火种的农耕经济受限于气候和地理因素,没办法像游牧族群一样来往纵横迁徙不定,只能蚂蚁搬家一样一步步走,看哪里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就像播种子一样一路走一路撒,慢慢的生根发芽。这种发展方式虽说速度慢点,但胜在稳定,延承有续!

  • 农耕文明与气候和地理条件很有关系
  人类的历史,首先考虑到人类的概念,人类的概念源于漢字的創立,必然与黄帝时期的倉颉創立漢字相关。演变跟打打杀杀密不可分,但时间终归是少的,和平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多的。时间就这么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中,不论生老病死,不论健康疾病,不论顺境逆境过去!
  • 不至于,但要说起到效果的话最好还是由业内专家教授来做比较好,如以前的白寿彝、苏秉琦之类的大家
  刀耕火种的农耕经济受限于气候和地理因素,没办法像游牧族群一样来往纵横迁徙不定,只能蚂蚁搬家一样一步步走,看哪里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就像播种子一样一路走一路撒,慢慢的生根发芽。这种发展方式虽说速度慢点,但胜在稳定,延承有续!  
(0)

相关推荐

  • 科学考古领路人

    科学考古领路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9 05:31 X [读书者说] 科学考古领路人 --纪念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年及<李济传>读后 作者:曹兵武(中国文化 ...

  • 郭大顺: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有关五帝时代的历史,文献记载少,详实程度低,不同理解多.所以,复原五帝时代历史,主要依靠考古学,老一辈学者对此冀于希望①.考古学者既要避免以往的简单比附,也不必因此而过于谨慎,应抱积极态度.因为这是考 ...

  • 百年考古|仰韶遗址发掘和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文 | 李新伟 安特生在1934年出版的<黄土的儿女>第五章提到,他第一次到渑池是1918年.第五章的题目为"龙和龙骨矿",当时他的兴趣是中国民间被称作"龙骨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7

    青龙泉遗址 此时活动于黄淮地区太昊集团不再那么强势,其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也不再强势,一部分待在古河济地区(齐鲁地区)与有熊氏为代表的西北部落共处,这部分(伏羲.风后.柏皇等)与我们的上古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8

    在5000年前后与黄河流域共同融合,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人类文明的起源,創造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到底是不是"外星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9

    都说上古史是层累而成,不真实不靠谱,我倒觉得我们的上古史肯定是有说道有沿袭的,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依靠考古恐怕是说不清的,还是要结合文献才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漢字學,才能理解中國历史的起源.研究黄帝时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0

    中國的历史起源,应该从黄帝时期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说起.这个起源问题必须从倉颉創立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来研究.黄帝时期的存在,那么,五帝时期就存在,时间是连续的.至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的历史,是不是史实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中國文明起源的遐想,中國文明起源的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基于文命的原则,保持神秘就好. 尊重考古做法,尊重官方处理吧,中國文明的起源靠几个祭祀坑解开谜团,找到线索,天真了!如何才不天真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7

    在规范的究史参考资料中,谶纬书籍参考价值是很靠后的,你举证的所有资料除了<山海经>或许还有群众基础外,<穆天子传>仅是比<汲冢琐语>强一些的浪漫典籍,其他的太多谶纬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8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新书<我们的中国>分为四册,各有独立的书名:第一册"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禹迹"是古人对中国的最初表达;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