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锤炼出佳作——想象作文《绿水青山图》升格示范
【2018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700字。
【原文】
绿水青山图
祖国西南,起伏的群山之中,一个坐北朝南的村落,安闲地躺在山脚。(将坐北朝南的村落推到读者眼前。)
山上漫山遍野的树木、翠竹,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时有风起,气韵生动。山涧清泉,潺潺流淌,陡峭处形成一挂瀑布,又增添了几分灵动。(描写村落北边的景物。)
村落里的人家,屋前屋后有不少果树,桃树、李树居多,还有橘树、枣树、樱桃树,葡萄藤奋力爬上树去。果树开花时色彩缤纷,引来蜜蜂、蝴蝶翩翩起舞;不久,“绿叶成阴子满枝”,另是一番景象;待到成熟的果实压弯枝头,浓郁的果香飘散开来,丰收的季节让人喜悦。村落前面的坡地一年四季生长着不同的蔬菜、庄稼,一排排桑树,长出肥大的桑叶,结出紫红的桑葚,有时,鸡飞到树上,便有“鸡鸣桑树颠”的意趣。(描写村落中与村落南边的景物。)
(以上两段文字,按由北到南、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景物。)
村落东头,有一片榕树林。春天,繁多的树枝上萌生出红红的叶芽,慢慢舒展成碧绿的嫩叶。夏天,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枝桠上密密的榕树果渐渐长大、成熟,圆润黑亮,汁多味甜。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鸟儿都来享受美味,兴奋地叫着唱着,清脆悦耳,不倦地追逐穿梭,让人眼花缭乱。到了秋天,一片片榕树叶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翩翩飘落,树下犹如铺了一张厚厚的金黄华美的地毯。(描写村落东头榕树林春天、夏天、秋天的美景。)
村落西头,有一湾湖泊。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注入湖中,再流入下面的梯田。湖不太深的区域种了莲。春暖花开时节,荷钱争先恐后钻出水面,很快舒展开来,渐渐的,田田的荷叶铺满了水面。渐有荷花点缀,或含苞,或怒放,荷香缕缕沁人心脾。蜻蜓或轻盈飞舞,或静立于绿叶、红花之上;鱼儿嬉戏莲叶间。晴天,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最妙的是雨打荷叶,形如珍珠滚动翡翠盘,赏心悦目,声如美妙音乐,随雨势大小而扬抑起伏,悦耳动听。(描写村落西头湖泊中莲在春天、夏天与晴天、雨天的美景。)
(以上两段文字,按由东到西的顺序描写景物。)
湖下面是一坡梯田,青青翠翠的秧苗插下去,茁茁壮壮生长。秋天,沉甸甸的金黄的水稻,带给村民更为浓厚的丰收的喜悦。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其余时间田里也常蓄水,如镜子一样倒映着山光云影。有时白鹭飞来,将水田点缀得诗意盎然。(描写水田美景。)
这是桃花源一样美好的所在,好一幅绿水青山图!(抒情收束。)
(全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但人物活动描写不足,故事性不强。)
【诊断报告】
原文形象生动地描写“绿水青山图”,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赞美,立意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文章还存在一些的问题,须采用相应对策而使作文升格:
①作文题要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而原文描写“自然”很充分,而描写“人”不足,没有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文章成了写景状物的散文。
相应升格对策:充分发挥想象,在记人叙事的框架之中描写绿水青山。文章最好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要人物,又有村民群体,用人物的活动演绎生动的故事情节。作文题要求“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这给了考生充分的自由,可以发挥想象自由创造:时间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未来的某个年代;地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某个虚构的人物形象;叙事人称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甚至用第二人称……叙事要符合逻辑,要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写增强表现力。
②原文的立意停留于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赞美上,虽然也是积极向上的,但较为肤浅。还须在立意上花一番提炼的功夫。
相应升格对策:锤炼立意,力求新颖、深刻。锤炼立意。唐代诗人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立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优劣。作文立意,要在集中、鲜明的基础上,追求新颖、深刻。“中国人期盼优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身心健康”,这类立意也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够深刻、新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样的立意就高远得多。上文的立意可以确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可持续发展”。为突出表现这个主旨,可以发挥想象,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演绎出精彩的故事。
【升格】
绿水青山图
小华大学毕业,决定回家乡发展。大都市的钢筋水泥与尘埃雾霾,让他想念家乡的绿水青山,还有那期盼他学成归去的父老乡亲。(开头记人、叙事,体现记叙文的特征。主要人物小华出场,以之贯穿全文。用大都市雾霾衬托“绿水青山”,未成曲调先有情。)
他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南。回家的路上,他的脑海里放映着故乡的风光——(由实写转为虚写,行文灵活。)
起伏的群山之中,一个坐北朝南的村落,安闲地躺在山脚。
山上漫山遍野的树木、翠竹,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时有风起,气韵生动。山涧清泉,潺潺流淌,陡峭处形成一挂瀑布,又增添了几分灵动。
村落里的人家,屋前屋后有不少果树,桃树、李树居多,还有橘树、枣树、樱桃树,葡萄藤奋力爬上树去。果树开花时色彩缤纷,引来蜜蜂、蝴蝶翩翩起舞;不久,“绿叶成阴子满枝”,另是一番景象;待到成熟的果实压弯枝头,浓郁的果香飘散开来,丰收的季节让人喜悦。村落前面的坡地一年四季生长着不同的蔬菜、庄稼。一排排桑树,长出肥大的桑叶,还结出紫红的桑葚。有时,鸡飞到树上,便有“鸡鸣桑树颠”的意趣。
村落东头,有一片榕树林。春天,繁多的树枝上萌生出红红的叶芽,慢慢舒展成翠绿的嫩叶。夏天,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枝桠上密密的榕树果渐渐长大、成熟,圆润黑亮,汁多味甜。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鸟儿都来享受美味,兴奋地叫着唱着,清脆悦耳,不倦地追逐穿梭,让人眼花缭乱。村民劳作,有时就在树下歇息、聊天。调皮的孩子爬上树去,摘下榕树果用叶子包好扔给大人们品尝。(描写村民的活动,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村落西头,有一湾湖泊。浅水区种了莲。春暖花开时节,荷钱争先恐后钻出水面,很快舒展开来,渐渐的,田田的荷叶铺满了水面。渐有荷花点缀,或含苞,或怒放,荷香缕缕沁人心脾。蜻蜓或轻盈飞舞,或静立于绿叶、红花之上;鱼儿嬉戏莲叶间。晴天,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最妙的是雨打荷叶,形如珍珠滚动翡翠盘,赏心悦目,声如美妙音乐,随雨势大小而扬抑起伏,悦耳动听。夏日里,男孩子们常常下湖游泳,用脚丫激起一阵欢快的浪花,或骑在水牛背上惬意地漫游。不敢到深水区的在水边用狗尾草垂钓荷叶下的青蛙,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让蜻蜓降落。(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湖下面是一坡梯田,青青翠翠的秧苗插下去,茁茁壮壮生长。秋天,沉甸甸的金黄的水稻,带给村民更为浓厚的丰收的喜悦。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其余时间田里也常蓄水,如镜子一样倒映着山光云影。有时白鹭飞来,将水田点缀得诗意盎然。
小华回到家乡,乡亲们像欢送小华上大学时那样热情地欢迎。(照应开头。由虚写转为实写,虚实转换,摇曳多姿。)
小华将家乡纯天然的竹笋、水果、莲藕、蔬菜以及满山跑的猪、能飞上树的鸡发到网上,销往城里,大受欢迎,供不应求。(照应前文描写,水到渠成突出主旨。)
乡村通了公路。来观光、写生、拍照的逐渐多了起来。一位画家,在湖边支起画板,画绿水青山,画荷花白鹭;一对新人来拍婚纱照,兴致勃勃,将乡村的美景融进幸福的生活……小华的“乡村游”“农家乐”项目前景乐观。(描写人的活动,突出绿水青山对城里人的吸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小华对客户介绍家乡,总是自豪地说:绿水青山美如画!(落笔于人物,又巧妙点题。)
【简评】
修改之后的文章,想象小华大学毕业回家乡发展,推销家乡的各种纯天然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增加几处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细节描写,以及乡村绿水青山吸引来观光、写生、拍照的人,从而鲜明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主旨。对家乡绿水青山的描写转化为小华返乡途中的回想,与返乡之后的实写相应,虚实结合,更有意味。用大都市的雾霾反衬乡村的绿水青山,使文章有了更加宏大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