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口碑炸天,18岁就屌上天
“太好了,我也不擅长。”
昨天夏BB跟大家分享了2008年的各种回忆,看得小十君是泪眼婆娑(我不是,我没有)。
作为第一批老去的90后,10年前的小十君,马上就要跨进18岁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小十君的18岁,嘻嘻
夏BB的这一记重拳,勾起了小十君尘封已久的回忆……
这些回忆,竟与今年一部颁奖季热门影片不谋而合。
那就是烂番茄指数高达99%的《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由西尔莎·罗南主演,格蕾塔·葛韦格执导。
影片讲述了美国西海岸十八线小城镇里的一位高中女生,与家人、朋友、恋人之间发生的,有关梦想、学业、爱情、成长等等元素的故事。
伯德小姐,是女主的名字,英文叫Lady Bird。
其实中文翻译成“伯德小姐”,还是差了一层意思。台版翻译的“淑女鸟”和豆瓣网友搞笑贡献的“大鸟萌妹”,要更加贴合电影的意思。
伯德小姐的原名叫Christine,她觉得不够酷,给自己改了名字,叫Lady Bird。
为什么叫自己是“大鸟萌妹”就酷了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女主就是觉得这个名字酷到不行。
▲好的,很酷
这种事情我们青春期都做过的,对吧?给自己或别人起很多狂拽酷炫的外号,强迫身边的朋友都用起来。
自信并自恋着,是每一个年轻气盛的生命所具有的共同点。
回到影片上来。影片的开头,短短几分钟的戏份,就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抓住了我。
在暑假结束前,女主与妈妈从度假的地方一同驱车回家。
上一秒母女二人还被有声书的录音感动到双双落泪,下一秒就因为意见不合而吵起来。
那场架吵的啊,真是绝了。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频道里嚷嚷,完全听不进去另一人在说什么。而伯德小姐为了向母亲抗议,直接从高速行驶的车子里,跳了下去。
太朋克了,太牛逼了,太青春了。
我们叛逆期时与家长吵架,基本也是这么个架势。上一秒还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下一秒就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到要绝交。
一边痛哭,一边撂狠话“你再逼我,我就跳楼/车/船”等等,更是老掉牙的桥段。
而《伯德小姐》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将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这种羞于启齿的陈年往事,用完全不做作的姿态复刻出来。
女儿,自私,敏感,易怒,追求时尚,文学青年,渴望逃离原生地。但她十分爱她的母亲。
母亲,敏感,暴躁,压力大,刀子嘴,冻豆腐心,争强好胜,控制欲强。但她十分爱她的女儿。
两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在一场不到三分钟里的吵架中,和盘托出,十分形象,而且真实。
摔断胳膊的伯德小姐,石膏上亲切留言“FUCK YOU MOM”▼
不由得感慨演员演技之棒,导演执导能力之强,编剧体验生活之深。
女主角西尔莎·罗南,1994年出生的小姐姐。虽然2007年(13岁)的时候就出道演戏,已经是戏龄10年的“老演员”了。
但如果她能提名奥斯卡影后或者再获个奖,在同龄人中,也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
导演兼编剧格蕾塔·葛韦格,她本人大概就是“鸟小姐本鸟”。也许你记不住她的名字,但很多人都看过她主演的电影。
▲来张宛如电影剧照的导演本人
比如伍迪·艾伦执导的《爱在罗马》,比如由导演的男朋友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弗兰西丝·哈》。
▲左边是来“监工”的导演的男朋友诺亚·鲍姆巴赫
在《弗兰西丝·哈》中,格蕾塔·葛韦格饰演的弗兰西丝,是一个欢快乐观、生活低能、穷得要命、热爱文学的大龄屌丝女青年。
她从美国西海岸加州一个不起眼的城市萨克拉门托,飞往东海岸的纽约做扭腰客,追随着内心卑微且高尚的梦想。
而《伯德小姐》故事的发生地,正是弗兰西丝的家乡,萨克拉门托。
伯德小姐每天都在祈祷可以离开这个沉闷、无聊的小镇,离开浮夸、物欲的西海岸。去美国东海岸,去纽约打拼,做一个光鲜亮丽的纽约客,挣很多很多钱……
将两部电影连起来看,《伯德小姐》宛如《弗兰西丝·哈》的前传。
我甚至都要怀疑,那个头发不羁到打结、看很多晦涩的书、坚持舞蹈事业的弗兰西丝,是不是就是长大了的伯德小姐。
如果说,《弗兰西丝·哈》还有一种“是别人的故事”的放飞感,那么《伯德小姐》就是一种“啊!这就是我啊”的落地感。
你是不是也曾经讨厌无聊、安逸的家乡,幻想着去一个繁华的世界上学、工作、恋爱……
你是不是也曾谈过无疾而终的青春期恋爱,在黑暗的角落里接吻,在不熟悉的卧室里尝试做爱,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大人。
你是不是也曾对老师的高谈阔论不屑一顾,跟同桌吐槽的时候被老师点名,坦诚布公后被老师赶出教室罚站。
你是不是也曾因为新朋友与老朋友闹掰,一直冷战到吃散伙饭,两人抱头痛哭。
你是不是也曾幻想过,脚蹬高跟鞋,身穿合体西装,在写字楼里挥斥方遒,在大城市里过光鲜亮丽的生活。
你是不是也曾在失意的雨夜,顶着三天没洗的油头,没力气卸掉的妆容,怀念曾经住过的小房子,和不理解你的父母。
这些是《伯德小姐》,也是你和我曾经历过的、或者即将经历过的人生。
有人曾问我,《伯德小姐》是不是一部爱情片。
我想了很久,并不认为这是一部爱情片,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部青春片,一部成长教育片。
《伯德小姐》仿佛就是第一批90后们的“芳华”。
▲这熟悉的对话哦
在2008年到2010年的那几年里,第一批90后们渴望摆脱原生社会,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出于对未来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所以我想,第一批各种被写死的90后们,看《伯德小姐》应该会更有感触。
回忆杀,其实是一种很老套、很不讨喜的操作方式了。但好在导演诚恳又真实,再融合一点自己的亲身经历,打磨出一个自然、不做作的青春伤痛物语。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在做演员的那几年里,本身就是美国独立电影“呢喃核”运动的推行者。
▲再来一张可爱的罗南和导演
所谓“呢喃核”,流行于2000年之后的美国独立电影界,主打超低预算制片,关注20岁左右年轻人的情感生活。
它还强调即兴的剧本,和非专业性的演员,目的就是去掉剧本的虚假和表演的做作,带来一种“本色出演”的真实感。
▲呢喃核运动中重要的作品《爱的阶梯》,同样也是由格蕾塔·葛韦格主演
而在《伯德小姐》中,几位年轻演员虽然不能说是“非专业”,但确实不能算是“老戏骨”。
除了罗南,两位男配角卢卡斯·赫奇斯和蒂莫西·柴勒梅德,都是最近才崭露头角的新人。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有过精彩表现的卢卡斯·赫奇斯,这一次将一个不敢出柜的富家子弟小哥身上的迟钝、善良和懦弱,完美捏合在一起。
凭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而大火的蒂莫西·柴勒梅德,在《伯德小姐》中出演一个“装逼”的文学小渣男。
自私、自负、冷漠,但又相当迷人、聪慧、性感的一个年轻人,甜茶拿捏得相当到位。
还没有被市场、金钱、名利所磨掉的真实感,就是两位小哥最大的本钱。
至于西尔莎·罗南,她的眼神最为致命。
之前在《赎罪》中,她的眼神冷漠而自私,简直是童年阴影。
在《可爱的骨头》中,又恢复到一个小女孩应该有的童真。
近几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布鲁克林》,我又惊讶于这个小女孩的早熟和丰腴。
尤其是具有“少妇感”的眼神,完全不像是一个20岁左右的少女。
但在《伯德小姐》中,那份少妇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染着粉橘色头发、戴着choker的青春期叛逆少女特有的不羁和自由。
“演什么,就把自己变成什么”,西尔莎·罗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但在真实世界里的她,身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就好像来自宝岛台湾的文淇。
但这份成熟感,也是支撑她们接受各种迥异角色挑战的保证吧。
影片的内容其实蛮套路,比如,唯一一个烂番茄差评,来自基本没说过好话的Cole Smithey。
▲《伯德小姐》烂番茄成绩达成213连鲜,1个差评。
他的理由是,“影片距离完美还很遥远,只能说,不是我们印象中导演经常出演的那种呢喃核灾难片”。
送出这份差评的理由,是基于影片的套路化处理和略显流水账的情节,但这份俗套,在演员的表演氛围中,被巧妙地冲淡了。
因此,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看这部影片,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比如充满了催泪元素的结局,在我看来,那并不是伯德小姐向自己妥协,而是她与以前的叛逆的自己和原生家庭和解的过程。
“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家乡承载的元素有很多,有童年的美好,也有不为人知的胆怯和羞耻感。
人可能有一万种理由与家乡决裂,但与家乡和解,可能只在一刹那,而且不需要理由。
伯德小姐是在宿醉后偶遇教堂,才回想起自己曾经憎恨过的教会学校和家人吗?
不是的,她只是需要一个福至心灵的瞬间,一个与家乡、与父母和解的借口。
毕竟,背负着对家乡憎恨的人,前行之路,总是要辛苦得多。
而她,终于可以卸下负担,然后成为纽约城里另一个总是在搞砸、却总是不放弃的弗兰西丝。
背负着各种负担前行的我们,可能也在等一个福至心灵的瞬间,顺理成章与过去和解,然后在城市里奔跑,欢笑,痛哭,前行。
不论你叫自己Christine,还是Lady Bird,请在新生活的阳光经过你身边的时候,牢牢地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