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何那样红?
对于中国人而言,四大名著耳熟能详,而其中的《红楼梦》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其声名自诞生之日起就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周汝昌说:“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
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鲁迅:“《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红楼梦》能从一部小说衍生出“红学”,这其实已经足够证明它的伟大,确实也不辜负曹雪芹的“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益求精之功、呕心沥血之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红楼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似乎并不会过时,对于它的研究似乎并不会有终点。
前者虽然有张爱玲周汝昌等对之如痴如醉的研究,现如今亦有刘心武蒋勋等对之孜孜不倦的探索,《红楼梦》俨然就如一座文化宝库一般,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
《红楼梦》何以会这样“红不可及”?笔者以为,原因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剧照:贾宝玉和林黛玉
一、凄美爱情
自古以来,爱情作为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一种感情,也成为文人墨客们争相争艳的一块宝地。而对于《红楼梦》亦是如此,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红楼梦》很明显就是一部爱情小说啊!
《红楼梦》是爱情小说吗?显然是,但又不完全是。如果它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反映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的小说的话,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不会伟大到如今这个地步。不过,爱情确实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古代社会中,在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三纲五常”的教育理念及社会形态下,一般来说出现自由恋爱进而产生爱情,那绝对是奇观,所以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那般屈指可数,只能靠牛郎织女这些神话故事来凑。而现如今,《红楼梦》却将这样的画面展示在了我们读者的面前,尤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懵懂少年少女之间的各种小心思,堪称玲璃尽致,甚至于让我们觉得我们今日之情感萌发也不外乎如此。
不过,爱情虽然美好,但是很多爱情却难以逃脱“人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的厄运,《红楼梦》也概莫能外。虽然《红楼梦》并没有结尾,但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其实已经早就呼之欲出了!不过,这反而使这部作品更加深刻、更加伟大了。
剧照:林黛玉
二、亦真亦假
乍看之下,《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也就是其情节人物大抵都是虚构而成的。但是,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读者却发现,这并非一部简单的虚构小说那么简单,从“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隐语,到甄宝玉、贾宝玉这样一“真”一“假”的谐音,以及情节处和曹雪芹自身身世的一些不谋而合之处,让人们意识到这部小说似乎是曹雪芹以自己为原型而写成的。
那么,曹雪芹为何要如此煞费苦心地将“真事隐”(甄士隐),而要将“假语言”(贾雨村)呢?
这儿,就不得不说清朝可怕的文字狱了。曹家在曹寅手上因为和康熙皇帝的特殊关系而曾盛极一时,但是正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等雍正上台后,迎接曹家的命运就变成了抄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曹雪芹为了明哲保身,无奈之下也就只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借助于小说这样一个载体来传情达意了。
剧照:警幻仙姑
三、亦实亦虚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想必都记得,在《红楼梦》的开篇,就提到了大荒山、青埂峰以及女娲补天这样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借此引出了那块通灵宝玉。之后又有了神瑛侍者下凡以及绛珠仙草还泪这样一些情节,加上第五章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让全书看起来颇有一些魔幻主义色彩。
曹雪芹为何要将一部小说架构在这样一种环境、架构在神话中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进一步的“真事隐”。但是,这样一来却产生了奇效,让整部书反而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尤其是第五章。
在第五章中,通过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读到的判词等等,曹雪芹将其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实一一予以暗示。但是亮点就在于,很多读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待到读完了全书然后再回过头来慢慢品味时,才有了一种“逃脱不了宿命”的无奈感。
剧照: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
四、儒道佛思想的碰撞
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必然是儒家无疑,而在《红楼梦》中其代表人物就是贾政。不过,贾政的谐音乃是“假正”,亦即假正经之意,言下之意自然是多了一些对儒家思想的诋毁与不屑,而后文中通过贾宝玉的一些言论,更是进一步的贬低了儒家的地位。
恰恰相反,相对于那种对儒家的不屑,书中对于佛道两家道还算是友好,从一开始就出场的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到后来他们的屡次救场,曹雪芹似乎有意无意间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三者之间的一种情感倾向。
红楼梦剧照
五、百科全书
对于《红楼梦》的介绍,很多人比较认可的一点那就是:这是一本百科全书。
曹雪芹曾言,自己对这部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以说是倾尽自己毕生的心血,而这样精雕细琢所打造出来的一部小说,确实是堪称完美,曹雪芹所塑造的几百个人物丰满而不重样,除此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建筑、民俗、谚语、灯谜、诗词等等一系列的事物,确实堪称是“百科全书”,所以也才会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样的不同美感。
这也就让《红楼梦》无意间贴近了更多人的兴趣爱好。
剧照:贾宝玉
六、未完的《红楼梦》
《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争议不断,至今仍有人潜心对之进行研究,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张爱玲所说的三恨中的第三个—《红楼梦》未完!
有人说,后四十回不是高鹗写完了吗?事实上,高鹗在曹雪芹死后过了二三十年选择叙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出版商程伟元共同来赚钱!但是,《红楼梦》岂是那么好续的?所以后来张爱玲直斥高鹗“狗尾续貂”!
其实笔者以为,这也不能怪高鹗一个人,同样也不应该否认高鹗为《红楼梦》的传播所做出的贡献。
《红楼梦》未完确实是一大遗憾,但是也有人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其实是写完了的,这一论述在脂砚斋的批语中曾数次提及。虽然现如今还未找到这一书稿,但是将来完全有可能“重见天日”。
剧照:林黛玉和薛宝钗
总而言之,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因为种种的未解之谜,让很多人前赴后继地淌入到了“红学”的洪流中,这也就让这部小说不断焕发着它不一样的色彩与生命力。
其实笔者以为,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因为《红楼梦》的未完才会让它拥有如此超凡的魅力。也就是说,未完的《红楼梦》到底是不幸、还是幸呢?实难一言以蔽之!
参考文献:《红楼梦》;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红楼梦魇》张爱玲著;
《红楼梦辨》俞平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