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读懂福柯

记者:我们跳开纪录片,从学术的角度来讲,福柯为什么会在那个历史时间点出现,以及为什么福柯到今天对我们依然有意义?

汪民安:福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跟他所处的法国哲学背景有很大关系。福柯严格来说属于尼采的传统。因为希特勒挪用过尼采,所以二战之后,尼采在德国没有人谈,德国的尼采是受到禁止的,但尼采在二战后的法国产生了影响。而且有趣的是,在德国,人们将尼采看作是右翼,在法国,尼采(主义者)则是左翼。巴塔耶、布朗肖、克罗索夫斯基(PierreKlossowski)、德勒兹……法国五六十年代有一批哲学家非常推崇尼采。福柯正是受这批人的影响——尤其是布朗肖和巴塔耶——而接近尼采。法国所谓后结构主义,福柯也好,德勒兹也好,包括利奥塔、德里达,他们都是从尼采的传统中出来的。实际上应该说,法国60年代这一批哲学热,或者我们今天说的法国当代哲学,他们的隐秘的源头是尼采。

记者:也不是很隐秘吧,福柯虽然从不公然引用尼采,但他始终承认自己是一个尼采主义者。

汪民安:现在回头看当然脉络非常清楚了,但在诞生之初并不明朗。五六十年代法国思想界的最重要人物是萨特和梅洛-庞蒂(Merleau-Ponty),他们共同创办一个杂志叫《现代》,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才是法国五六十年代的思想主流。与此同时,巴塔耶办了一个杂志《批判》,《批判》与《现代》非常不同,它更多是尼采的信徒们的聚集地。福柯更多的是受到《批判》的影响而不是《现代》的影响。不过,巴塔耶1962年就病逝了,所以,布朗肖才是萨特的潜在对手,当然,他远远没有萨特那么有名。当时法国有个说法:萨特是法国知识界的太阳,布朗肖则是知识界的月亮,布朗肖的影响是潜在的,地下的。他们相当于哲学界的地下运动。福柯受这个地下运动的影响,地下运动的思想核心就是尼采——当然,福柯和德勒兹最后让他布满光亮。

这个由巴塔耶和布朗肖所开创的潜在的尼采主义运动后来又遭遇了60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它们在气质上非常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针对萨特的。结构主义是另外一条线索,他的奠基人是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他通过雅各布斯(Jacobs)接受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影响,最先从人类学中发展出结构主义。这两个传统,一个结构主义,一个尼采传统,同时指向萨特。福柯在《词与物》中流露出了结构主义的倾向。不过,在此之后,他就离开了结构主义。所以你看那个纪录片里面,福柯有一段是在攻击萨特的,说萨特只不过是属于19世纪的,意思是萨特已经过时了。

记者:萨特不是也攻击他吗,说福柯的思想是小资产阶级的最后堡垒

汪民安:对。萨特也攻击他,是萨特攻击福柯在先,福柯这是回击。当时,福柯的《词与物》出版,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萨特认为福柯是结构主义的代表,就对他进行攻击。这实际上是两代知识分子的较量。不过,知识界互相攻击是很正常的,他们也没有因此成为死敌。后来他们还有一些共同的政治合作,他们俩都是社会运动的积极分子,两个人还在一起签名、抗议,还能找到他们合影的照片。萨特去世的时候万人空巷,当时巴黎好几万人给他送葬,福柯也参加了葬礼。可以说,直到萨特去世的时候,他还是法国(思想界)的旗帜。

被剪掉的90%

记者:你说拍摄素材你只用了10%,那么,在被剪掉的90%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可惜的、挺有价值的内容最后被舍弃了呢?

汪民安:很多啊。我们之前拍摄的所有背景素材——历史和空间的——全部被弃用了,福柯的谈话中精彩的部分非常多,但是为了逻辑关系上的连接,常常是一个多小时的素材只能选用几分钟。还有跟德菲尔的谈话,我们一起聊了五个多小时,也就选了几分钟吧。他特别能聊,而且善于讲八卦。比如福柯和罗兰·巴特、德里达、阿尔都塞的关系等等……

记者:德勒兹追思福柯的那段谈话太精彩了,我觉得他对福柯怀有真正的深情。

汪民安:他们彼此看重,也应该是彼此最重要的朋友。在同代人中,福柯评价最高的就是德勒兹,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就写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有朝一日,这个世纪是德勒兹的世纪。”

记者:就学术上而言,你觉得福柯和德勒兹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吗?

汪民安:至少在我心中,他们算得上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只是他们俩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德勒兹的哲学非常有想象力,他像艺术家一样从事哲学,准确地说,是在发明哲学和创造哲学。他创造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哲学形式。你看看《千高原》和 《反俄狄浦斯》这样的书,你会觉得这是哲学的新形式——像艺术作品的哲学形式。这些哲学著作充满奇妙的想象,但是,它们并非以放弃真理为代价。这是将真理和想象不可思议地结合在一起的杰作,它既令人深受启发,同时也令人捧腹大笑。我觉得德勒兹代表了哲学的未来,即哲学可以以另外的形式、另外的思考来进行重新的组织和构想。而福柯的魅力来自于他的博学和穿透力。他几乎研究了人文科学的一切,而且,只要他所经历过的领域,那个领域就以全新的知识形式出现。他在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启发性洞见。同样,和德勒兹一样,他异常勤奋,创造力惊人。

他1970年就当上了法兰西学院院士,那时他才44岁。法兰西学院是法国最高的学术机构,而且院士必须给公众讲课。福柯的讲课每次都爆满,几百人的大厅水泄不通,讲台前面都坐满了人,每堂课都是盛况。每年讲课内容都不能重复,他两个礼拜讲一次课,我们看他的演讲录,发现他在讲这次课的时候,下次的课尚未准备好,有时候预告下一次要讲什么,但是后来发现讲的内容变了。这就是说,他在两个礼拜内必须写一篇详细的讲稿。也就是说,每两个礼拜要写一篇非常严谨的长篇论文。关键是他完成的演讲稿质量非常高,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成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资料和注释。这是高强度的工作。福柯只活到58岁,但是他的著述好几百万字,而且绝无平庸之作。不仅如此,福柯的每一本书都不重复,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你看他的那些著作,不要说观点,就连内容材料都不重复。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而有很多所谓的大理论家,一辈子就那么一两本有价值的书,然后就是不断地自我重复或者扩展。但福柯的每本书都不能被他的另外的书所取代。每一本书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可以说,他的每一本书都称得上是经典。

福柯和德勒兹都是我最喜爱的作者。当然,非要说我对他们俩的阅读感受的话,也许我更偏爱福柯一点——这或许是因为我阅读福柯的时间更长,也更为熟悉。关于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德勒兹也承认自己“长期追随福柯”,后来,他们因为政治观点上的分歧一度有些疏远。但福柯晚年生病的时候,他最想见的人就是德勒兹,他还是觉得德勒兹是他最好的朋友。在他的葬礼上,是德勒兹致了悼词,他悲哀地读出了福柯在《性史》中一段关于为什么要进行哲学研究的话。

在尼采说“上帝死了”之后,福柯说,“人死了”

记者:福柯一生都在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变化过程中,他晚年的思想跟早期有比较大的变化,能给我们梳理一下这个变化的脉络吗?

汪民安:确实有很大的变化,他不断地触及一些新问题。比如他最早的著作《疯癫与文明》和《词与物》就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两本书。

记者:在这之前,他还有第一本专著《精神病与人格》,但这本书后来被他自己彻底否定了。

汪民安:那是50年代他学习精神病理学的一个结果。他后来修改过。不过,真正的第一本书,我们一般认为是《疯癫史》,这是他的博士论文。这本书也是写于50年代,主要在瑞典写的。这本书受尼采影响很大。那时他对文学非常感兴趣,这本书就充满强烈的文学色彩,写得像诗一样美。他答辩的时候,老师对他说:你更像一个诗人。

记者:这也是尼采的写作方法。

汪民安:是的。福柯所有著作都很美,但是这本书尤其华丽,很多句子读起来就像诗一样,充满激情。不过,他越到晚年越平静。后来写《性史》的时候,就像一个老哲人一样,写得从容而平易,但是非常有力量。

《疯癫史》是他最早的著作,主要是受尼采“非理性”的酒神精神影响。而到了《词与物》,则跟前一本书完全没有关系。《词与物》更多地跟法国当时的结构主义潮流有关系,就是强调结构的重要性而宣布“人之死”。但是福柯讲得比较特殊,就是从人文学科的考古学的角度来谈的,他主要是谈了三个学科:语言学、经济学、生物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他谈“人”是怎么进入到这些人文学科里面的。福柯认为只是到了18世纪末,这些学科才将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时候,人文学科才开始诞生。而从尼采开始,人文学科所想象的“人”的概念遭到了批判。福柯著名的观点“人之死”即由尼采的上帝之死而萌生。而后来《知识考古学》就是对《词与物》的方法论上的一个考证。到了第四本书就是他的《规训与惩罚》。这本书倒是有一点回到了《疯癫史》,而且两本书经常被并列地提及。疯人院和监狱,都是禁闭惩罚的系统。

记者:“权力的毛细血管”是福柯最早提出来的吗?

汪民安:这主要指的是福柯的规训权力。所谓权力的毛细血管是指各种小型权力,就是遍布在社会机体当中,即学校、医院、机构、工厂这些社会微型机构中存在的各种权力。

记者:所以福柯从来没有在思想上否定自己到对立面去,他只是在不断地变化。

汪民安:可以这样说。他到晚年之后,对自己不同阶段的研究有一个总结。他晚年有一篇文章,他说他研究的总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subject),简单地说,就是欧洲历史上的主体(人)是怎么形成的。福柯认为有几种方式,第一种,人是被权力所塑造而成的,这种权力采用的技术是区分、排斥、规训和监视等等,像《疯癫史》和《规训与惩罚》,就是讨论这样的权力技术如何对主体进行塑造的。

第二种,人是被学科建构而成的,这就是《词与物》的观点,人文学科怎样将人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从而建构了人的知识概念。

第三种就是,人可以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这就是他晚年所谓的“自我技术”。这个主题是他最后的研究。福柯说我以前研究的是外在的权力如何制约和塑造我们,但是,我们还可以自己塑造自己,自己改造自己——古代人就是这样行事的。

记者:可惜他晚年写《性史》(亦译作《性经验史》)没有彻底写完。

汪民安:《性史》第1卷和后面的第2、3卷关系不大。他晚期研究主要体现在《性史》第2、3卷。《性史》第2卷是关于古希腊的,第3卷是关于罗马的。应该是有第4卷是关于基督教的,他好像写完了,但是他不太满意,不让出版。他跟家人说,不愿意在死后出版东西。不过,他后期的演讲录也出版了,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晚期福柯

记者:《求知意志》《快感的享用》《自我的呵护》《肉欲的告赎》。最后一卷《肉欲的告赎》是关于基督教的。

汪民安:对,第4卷就是关于基督教的那一卷。我的印象好像是烧了,不过不能确定。我不知道德菲尔手中有没有,他还有好多没有整理的手稿,法国图书馆前两年花了几百万欧元把这些手稿买走了。

记者:我没想到人文学科开始得那么晚,我以为从文艺复兴的时候开始,就从神本转向人本了。

汪民安:大部分人都跟你的看法接近。文艺复兴的时候对“人”比较重视。但是,按照福柯的观点——这当然并不能说明他说的是真理——真正把“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话,实际上还是从康德的《人类学》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主体性在提高,但是它并没有进入到哲学的视野当中。福柯特别重视一门学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福柯讲的政治经济学、语言学和生物学,都是比较晚才诞生的

记者:这么看来人文学科很短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很快到福柯的“人之死”就认为可以结束了。

汪民安:对。按照福柯的观点,到福柯的时候也就一个半世纪吧。到尼采的时候已经开始谢幕了。不过,我们不要教条式地对待福柯的这个观点。福柯自己后来都不太讲这个了。我们今天人文学科并没有死。

记者:相比之下,神的时代可是长多了。

哲学没有绝对真理,电影也没有

汪民安:他那个时候有点病态,不是那么健康,同性恋给他带来很大的困扰。五六十年代的法国,同性恋很受排斥的,法国实际上是非常保守的国家。福柯到70年代的时候,都一度想移民到更开放的美国去。

记者:但是德菲尔说,福柯自杀不是因为同性恋,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

汪民安:福柯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帅。年轻的时候,他就没有什么头发,后来一直光头。他半真半假地说,我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让成绩超过班上那些长得漂亮的男孩,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但整体来说,同性恋对他影响很大。那时候同性恋不能公开,大家都很压抑。但是福柯比常人表现得更有勇气,他后来是公开的。罗兰·巴特到死都没有公开。福柯因此还对罗兰·巴特不太满意。

福柯为人友善,但是,对别人的恶意绝不妥协,绝不会让步。他充满勇气。60年代在突尼斯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因为分发传单被抓捕。福柯利用自己是外籍教师的身份,营救和保护了很多学生。还有一件事情,我也觉得福柯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勇气。一个餐馆失火了,餐厅老板被困在里面,福柯在煤气罐随时可能爆炸的情况下冲进去把老板给救出来了。这是真正的英雄。他体格高大,练过拳击,身体强壮,毫不畏惧。当年雷诺汽车工人罢工,福柯支持工人,在现场徒手跟警察干起来。

记者:福柯在世的时候,对福柯的批评者,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攻击他?

汪民安:有各种各样的批评,这在学术界非常正常。比如说《疯癫史》,有些学者说他的历史史实不准确;德里达也写过文章批评这本书,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著名哲学恩怨。《词与物》引起了萨特的批判。鲍德里亚也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忘记福柯》。因为鲍德里亚要起来,就必须向更大的权威发起挑战。但福柯没有回应,福柯挖苦鲍德里亚说,有些人想借我出名,但我不能把这个大礼送给他。不过总体来说,福柯遭到的批评不是特别严重,因为他的东西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不像德里达,德里达遭到的批评,甚至说是攻击,非常多。

记者:你从来没有怀疑过福柯吗?

汪民安:所有的人文学科,所有的哲学家,你都可以怀疑。

记者:人文学科没有百分之百的真理吧?

汪民安: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谈绝对真理,尤其是哲学的真理。对我来说,真理当然重要,但是,如何谈论真理也很重要。我们应该区分有意思的真理和没有意思的真理——有些显而易见的真理是非常无聊的。在哲学中,或许我们更应该谈观点而不是真理。简单地说,一个观点有没有意思同样非常重要。哲学如果有一个绝对真理一直摆在那里的话,后面的人就没法继续讲了。思想史就是不断辩驳的历史,我们可以说,哲学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把前人的说法推翻的历史。这其中的关键是你的观点有没有启发性,有没有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角度,哲学的魅力就是开启别样思想的可能性。福柯就是一个打开别样性可能的思想家。

记者:那在拍摄这部关于福柯的电影的过程中,你怀疑过自己吗?

汪民安:我从来没有想这个事情。因为我没有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情,准确地说,这就是一个游戏,一个愉快的游戏。我不对谁负责,所以我不用怀疑。关于这个影片,我自己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形式。我最烦的就是那些说我没有电影美学技术的人——如果说我有什么怀疑的话,我就是对这样的观众产生怀疑。我真的不应该让这些人看到这部影片。通过这部影片的放映,我发现,追逐学术时尚的人比追逐商业时尚的人可能还要肤浅。他们无法理解什么东西是真正的酷。

(0)

相关推荐

  • 董树宝×张晨×汪民安 | 如何区分加塔利与德勒兹?新书分享会

    4月17日(周六)15:00-17:00,UCCA | 佳作书局将举办<混沌互渗>&<身体·空间·时间>新书分享会,邀请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树宝(北方工业 ...

  • 文章 | 让福柯自己说自己(一)

    # 让福柯自己说福柯 # (一) 福柯不是寻找失落的或抹掉的原点本身,而是在事物推进的地方将事物拦腰截住:将事物从中间劈开,将字句从中间劈开.不是寻找永恒,即便是时间的永恒,而是寻找新的塑形(form ...

  • 汪民安 | 什么是法国理论?

    一 法国理论(French Theory)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从1950,6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持续了半个世纪,至今还以各种形式在大学的人文学科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它内部有各种争论性的流派,它也有多种多 ...

  • 蓝江小译|德勒兹与海德格尔——巴迪欧给德勒兹的一封信

    (向上滑动启阅) 德勒兹与海德格尔--巴迪欧给德勒兹的一封信 我今天得说说在我上一封信中谈到的你和海德格尔之间的平行对应关系. 1) 相对于比较,必须先考察一下一个关键差异.在你的著作中,没有&quo ...

  • 说不尽的叶秀山先生

     说不尽的叶秀山先生 夏莹 五年前的今天,叶先生突然仙逝.留给我们一个说不尽的叶先生.他一生爱法国,爱法国的哲学,爱法国的红酒,临终前案头安放的仍然是与当代法国哲学有关的研究资料.但遗憾的是,叶先生一 ...

  • 究竟是谁的精神有病——尼采的新启蒙与康德的旧启蒙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德勒兹以下说法富有启发性:"尼采在<论道德谱系>中试图重写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探究心灵的悖谬.世界的悖谬以及理念的神秘化:尼采认为从事哲学 ...

  • 汪民安:现代家庭的空间生产 | 西东合集

    家庭,在今天,其意义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我相信,居住空间及其功能在大幅度地锻造今日中国家庭的神话,犹如伦理关系一度主宰着对家庭意义的锻造一样.以前,人们常常习惯于将家庭置于伦理学的范畴内来对待,将 ...

  • 汪民安:电脑 | 西东合集

    汪民安:电脑 | 西东合集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汪民安:杜尚、劳森伯格和“八五新潮”美术运动 | 西东合集

    "八五新潮"美术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生命(批评家将这个艺术潮流称为"生命之流"),在这些推崇生命的艺术家那里,我们看到了两种激情:身体的激情(毛旭辉和西南艺术群体) ...

  • 汪民安:城市与植物 | 西东合集

    现代城市就是由植物和砖石水泥缝合而成.它们完美地编织在一起.城市的表面就这样由柔软和硬朗的两面构成.但是,人们习惯性地将现代城市看作是水泥和建筑机器,人们总是将城市视作是水泥森林,而忽视了现代城市对真 ...

  • 汪民安:德勒兹: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 | 西东合集

    如果说,新世纪的哲学有什么新动向的话,其中一个明显的征兆就是,德勒兹在哲学的天空中越来越璀璨,我甚至会说,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类似于魔教的魅力.似乎在全球各地都在形成一个神秘的德勒兹圈子,他们虔诚,自负, ...

  • 《生存家族》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诠释了“城市里应该有什么”

    张楚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唱过:"我喜欢鲜花,城市里应该有鲜花,即使被人摘掉,鲜花也应该长出来." 安东尼曾经说过:"城市里有什么好?城市里都看不到星星.城 ...

  • 《中邪》用一部电影的时间为国产恐怖片正名

    一直以来,国产恐怖片给人的印象就是烂片,因为几乎大部分的国产恐怖片已然承包了国产电影中所有类型的最低分.看过大部分国产恐怖片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何国产恐怖片会给人留下"烂片"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