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为了顺治的皇位,是否真不顾叔嫂的身份,下嫁给了多尔衮?

在《孝庄秘史》等清宫剧的洗脑下,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有过一段情,这已经是一个观众印象中“公认的事实”。

当初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位,在分裂成两派的八旗阵营内各有支持者,差点导致满清内讧。

多尔衮较有大局观,为避免初建的满清分裂退了一步,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担任辅政大臣。这一折中方案被众位王公贵族接受,才有了后来的顺治帝。

诚然,多尔衮拥立福临没安什么好心,主要是因为福临只有6岁,易于控制。那时的多尔衮战功赫赫,绝不甘愿放弃手中大权,在自立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明面上扶持幼主、幕后掌握实权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皇太极还有两个年纪更小的儿子,也符合幼主容易掌握的前提条件,但多尔衮没选他们而是选了福临,绝对是因为福临的母亲是庄妃,即孝庄文皇后。

古代讲究为尊者讳,正史中没记载孝庄和多尔衮有过情缘,野史中倒是传得沸沸扬扬。但可以确定一点,无论跟多尔衮关系如何,孝庄都是个很有政治眼光、政治手腕的奇女子。

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像别的妃嫔那样安静地呆在后宫,被动地等待王公贵族们的决定,福临不会是皇帝。

清朝民间,私下里就有很多描写孝庄与多尔衮爱情故事的小说。现代以此为背景的电视剧也不少,比如《孝庄秘史》,将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感情塑造得缠绵悱恻,却因种种误会及现实的原因不能在一起,只能各自痛苦,令人看了意难平。

那么,孝庄和多尔衮有没有做过名正言顺的夫妻呢?

这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清史稿》《清实录》等正史压根没提过两人有非同寻常的来往,自然不会记录他们成亲。但侧面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资料,这里分别说一说。

顺治五年,多尔衮的正式称呼由“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一字之差,意义可不一般。

说起来,幼主给重臣一个尊称并不奇怪,周武王称姜子牙“尚父”,秦始皇称吕不韦“仲父”,刘禅称诸葛亮“相父”,但是“皇父”可不能轻易叫。

多尔衮让顺治叫自己皇父,明摆着是要当他爹。倘若他篡位也就罢了,可他没篡位却有这种称号,是极不合适的。然而满朝文武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仿佛觉得很正常。

哪怕多尔衮权倾朝野,也无法控制所有大臣的言论。于是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孝庄下嫁了多尔衮,两人成了夫妻,顺治才会称他为皇父。

李氏朝鲜史料中,还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说是清朝派使者出使朝鲜,国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朝鲜国王不解其意,问怎么回事?清使回说以后你们朝贺摄政王,应该采用皇帝的规格。

有一名朝鲜大臣就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太上指的就是太上皇。清使没有反驳,朝鲜君臣按照字面的理解和清使的态度,便判断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了。

另外,明朝遗臣张煌言写过十首针对满清的《建夷宫词》,其中一首是“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咋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张煌言是汉人,而且是受程朱理学熏陶成长起来的士大夫,当然见不得太后嫁人这种事。但某些学者认为,这诗不足为信,张煌言本就是反清的,对清朝有很深的敌意,很可能杜撰此事讥讽满清不识礼仪。

但是,张煌言铁骨铮铮,坚持抗清近20年,最后死于清军之手。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用风月之事污蔑孝庄和多尔衮,他大概情愿与多尔衮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

很可能孝庄下嫁之事并不保密,民间传得很广,张煌言听到后觉得可笑,才会写了那首诗。

最关键的是,孝庄临终前留下遗嘱,说是“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不管话说得多么好听,主旨就一个,不愿与皇太极合葬。这与清朝甚至所有朝代皇室的丧葬礼仪都是不相符的。众所周知,皇后一般是与皇帝合葬,妃嫔们陪葬在周边,没有后妃单独一个的道理。

康熙遵从祖母的遗愿,将她的灵枢停放在东陵,直到雍正时才葬入昭西陵地宫。皇太极的清昭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清孝陵则在河北唐山,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两边离得远远的。

于是有人怀疑,这是因为孝庄下嫁过多尔衮,叔叔跟嫂嫂有这么一段不能言说的婚姻关系,所以才不愿再到皇太极身边,否则到地底下没办法跟这个正牌老公解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