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随人长久,人随物安定

柳宗悦曾说,“日本是一个享受手工艺的国度。”
编辑美帆走访对谈了上百位手作物品的匠人和设计师,探寻他们是如何通过器物传递“以手造物”的温度的。
手作从选用素材开始
相对于机器批量生产,手作物品的耗时极长。除了手工制作,器物原材料的准备和收集也占据了大量时间成本。
名列日本四大毛笔之一的川尻笔就需要极长的制作和养护时间。
制作者畑羲幸先生提到,他一直坚持亲眼鉴别,亲手筛选动物原毛,有时连皮一起购入。
为了找到高品质的毛,他四处探寻,曾在四十多年前的中国镇江大量收购了扬子江边的野生公山羊颚下至胸前的毛发。

“这种毛被称为‘细光锋’,是收藏的皮毛中最为珍贵的,也是现在再也找不到的最高级的羊毛。”

“带皮的毛发在使用之前先静置数十年,待毛中含有的油脂和杂味消失,毛发的弹力与柔韧度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原本就极为珍贵的带皮细光锋,经过双手双眼长年累月的感觉积累,将其中最棒的毛一根一根筛选出来。”

考虑到同一只动物身上的毛的色泽、毛尖形态都有微妙的不同,畑先生需要仔细甄别毛发,再将其进行十八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制作成一支毛笔。这样的优质毛笔,可以卖到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8万)的价格。毛笔制作完成之后,还需依靠书法家十年至二十年的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尽管在一支笔上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但畑先生认为——

“笔是我的孩子,我一看到笔就知道它们是被怎样培养起来的。”

“卓越的职人会想象着这个(毛笔达到最佳状态的)遥远的时刻,在这种感觉中生活、制作。能够理解其中时间价值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和领悟好笔的卓越。”

同样注重原料甄选的,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匠人。

越前和纸是日本拥有的最古老的一种和纸,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这种和纸以原料之丰富著称:清澈的水、楮、三桠、雁皮、麻等。

今村制陶的今村肇先生则通过对于原料的实验来探索瓷器的色彩。他跑遍日本各地取釉配色,反复试验,希望调试出最满意的白色。他试验了六十多次,终于发现一个方法来制造合适的白色质感。在加工原料的时候,他用天然的稻草灰研磨长石四个半小时,生成适量的黑色微粒。有意保留较粗的粒子,这样便得到了有点怀旧的古董瓷器质感的白色。他将这种白命名为“生成的白”。

玻璃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素材探索。京都“晴耕社”的荒川尚也先生从熔化原料沙开始制作,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沙,从澳大利亚的硅沙到现在选用的硅石纯度高的沙,现在他仍在寻求更佳的制造玻璃的原料。

一次次的细微调试

京都“开化堂”是制作茶筒的家族产业,如今的继承人八木隆裕先生开始尝试着将时尚与传统融合在一起,希望在传承茶筒文化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

“最开始的茶筒制作,采用的是整块的锡。文明开化之后,开化堂引进了马口铁材料,并且尝试着修改茶筒的细节。新式的茶筒乍一看是笔直的,但只要摸一摸,便会知道茶筒盖子与罐身的接合部分是弧线形的,稍稍鼓起,这样一来盖子和罐体之间就没有了间隙,提升了茶筒的密封性。(开化堂)在这种细节处理上花了许多心思,茶筒的制作工序达到了130道以上。”

“工序当中最复杂的地方在于盖子与筒身的结合处,同一个茶筒的筒身和盖子的接合部分,需要非常精细的处理。直径做成多少很难判断,需要靠手感进行一次次的细微调试,直到大小完全合适。”

“匠人要想独当一面,起码要花费十年时间。新时代的匠人不能仅埋头制作,还应该亲自向世界介绍自己的产品。”

Agnes' Select 网站上刊登的八木隆裕的照片
柳宗理的蝴蝶椅,也是非常注重细节的经典作品。为了实现蝴蝶椅复杂的弧线,他花费了数年时间。
柳宗理与蝴蝶椅
当时,柳宗理带着自己的模型去到天童木工,希望这家第一个发布成型合板家具的公司能够帮助他生产这种椅子。

在天童木工,几乎所有工序都由匠人们手工进行。匠人们采用纵横交错的黏合方法,反反复复实验多次,才得以让成形合板木材拥有合适的木纹方向,让产品得以成型。

天童木工

蝴蝶椅是由两张成形合板连接着黄铜螺帽构造而成,但这样简单的结构却可以保持极高的耐久性,并且展现出美丽的形态。

合板两张一组,内部印有数字。从取材开始,匠人们就成对考虑材料,将相同的数字组合在一起,这样拼合在一起之后的木纹的肌理才会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现今,蝴蝶椅已经诞生了半个世纪了,但在生活方式不断更新的当下,它仍然能被有效利用,外形与作用丝毫不显落伍,这也要归根于创造它的设计师和匠人对于结构细节的高度要求。

感受造物的温度

与上述手艺人不同,D&DEPARTMENT的创始人长冈贤明关注的都是二手产品。
他专注于挖掘一些日用品的魅力,再三甄选“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物品”,如家具、杂货、厨房用品、文具等。

售卖二手物品的想法来源于他对于设计和生产的思考。他不仅是商店老板,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设计了很多物品之后,他慢慢开始思考不断更新的设计与生产所带来的弊端。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不少乡村小学因招收不到学生而关停,学校中的物品被当成垃圾而丢弃。在这种状况下,开始思考能否不再设计生产新的东西。”

“日本有很多二手回收商店,人们也因此习惯不断扔掉东西,可我在二手商店中找到了很多有特色、有设计感的物品。比如一把1964年的沙发,到现在还很精神地‘活着’,变陈旧了也依然有韵味。”

长冈贤明除了销售一些“具有普适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手工艺品外,还开设“d47 Museum”、“d47 Design Travel Store”等店,出售日本四十七个都道府县的地域性产品,并且鼓励人们去到本地购买物品。

他说:“从事传统工艺的人都觉得,能够在东京开一家店就是成功了,而实际上,这些东西如果不根植在自己的土地上是不行的。”

长冈先生经常探访不同的地区,购进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手工艺物品。

“一般来说我们买了一件东西,十年之后可能就不记得是在哪里买的了,更不可能知道是谁做的。但如果能够讲出是在哪家店铺、通过怎样的接待而入手的东西,能讲出一个关于这件物品的故事的话,那么这件东西就不可能被轻易丢掉了。”
“人生就是时间,经历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自己小时候用过的、奶奶给买的、300年前的……都具有不被流行所左右的价值,因为这样的物品会让人想像珍视回忆一般珍视它们。”

工艺还在传承,“以手造物”的温度也在传递。编辑美帆说:

“即便是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坚持‘以手造物’并以此为生。也正是因为有无数喜爱“以手造物”的人,这些工艺才得以传承、发展。”
“手工制成的器物、织物不仅能够传递出工艺创作者、匠人的温度, 还有制作工具、材料之人的温度,作为材料的泥土、岩石、植物的温度,以及养育这一切的风、水、太阳的温度。”
参考资料:
《造物的温度》,美帆著;《诚实的手艺》,美帆著
https://news.artron.net/20181031/n1030433.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8062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