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精讲 | 第1期: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理论变化题型,该怎么答?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好的答案总有它的道理。」

从2018年6月开始,木铎考研团队将联合人大、武大、复旦、中传等高校的学长学姐一起,在「木铎考研」(ID:mueduoedu)微信公众号上,每周为大家推出一篇「真题精讲」。内容全部来自【高分集训班】作业点评。涵盖考点分析、解题策略、答题套路、高分答案点评等,帮助各位同学拨开迷雾,掌握答题技巧。

内容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考点分析:着重分析每道题目出题背景、出题思路、隐藏考点以及出题老师想让你回答的内容。

  • 解题策略:教你如何将一道题目一字一句剖开分析,精准把握出题意图,巧妙构思答案布局。

  • 答题套路:差的答案总是离谱得各式各样,好的答案总是有相同的闪光点。掌握答题套路,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 高分答案点评:已经考上的高分学长学姐写的答案就是一份最好的借鉴,可以告诉你好的答案该是什么样子,与自己的回答进行比对和总结,你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话不多说,我们直奔主题,开始今天的「真题精讲」!

评分规则:

  • 绿色字体代表亮点,红色字体代表欠缺点,括号内为具体点评内容。

  • 错字别字病句每处扣0.5分,但每篇扣分总计不得超过1分。

  • 语言不顺不鲜活,视情况扣1-2分。

  • 考点不足不充分,视情况扣1-4分

  • 其它情况,具体见文中分析。

点 评 题 目

论述题:根据你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请简述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30分)【建议作答时间为30分钟】

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格伯纳等人通过就电视的接触量与人们对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和分析得出,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使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这一研究被称为“涵化理论”,也被称为“培养理论”。(概括不错!)

在早期的“涵化理论”观点中,以电视为主体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绝对的。电视将视听手段结合,拥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只要受众收看了电视,就一定会受到涵化作用;且观看时间越长,作用越显著。

但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打破了线性传播模式下受时间限制的传播特性,形成了“以交互而非单线、交叉而非径直、动态而非稳态”的传播特点。在如此时代背景下,“涵化理论”出现了以下新的发展:(很好!)

一、涵化作用呈现出双向性、交互性。并不是大众媒介单方面的“涵化”受众,受众也在对媒介产生涵化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对于传播活动的反馈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使大众媒介能短时间内了解到传播的效果,根据受众的需求做出调整并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二、发挥涵化作用的媒介主体愈发多元化。早期“涵化理论”尤其强调了电视媒介的作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也确实具有其他媒介无法相较的独特优势。但在新媒体时代,覆盖生活的网络技术以多样的平台和方式全方面地塑造着我们的现实观。

三、涵化效果变得难以控制。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开展娱乐的渠道愈发多样,媒介有目的的设置进行培养的内容,其受众群体不再具有稳定性。多途径的传播活动使受众受涵化作用影响的效果有所下降,不像早期理论中认为的长期且潜移默化的涵化作用一定会产生有力的“培养”效果。

但是“涵化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有所减弱还是增强很难一概而论。虽然新媒体打破了较单一的“培养环境”,为受众提供更多体验、经历世界的平台,这或许会减弱涵化理论的功能。但是,从对“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这三方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价值倾向性、主流社会观和现实观等种种因素,新媒体依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培养着人们关于世界的共同印象。

(作者:味噌)

答案点评:是一篇很棒的答案哈!答出来的部分没啥可挑剔的点,只是关于新发展的分析可以更多一点,除了这三点再思考一下还有啥……最后一段总述非常棒!一如既往优秀~未来可期!加油啦!

综合打分:29

2

涵化理论由格伯纳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背景介绍的太少了,简洁不是这个简洁法哈~掌握适度原则哦!)

涵化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出现很大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时代,涵化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协调。

2、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

3、电视媒介在“涵化”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原因在于它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任何印刷必须的识字能力、结合试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等。

然而到了具有海量、互动、及时、融合等特点的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

1、施加“涵化”影响的主体更加多元。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受众接受“涵化”媒介主要集中在报纸、电视、广播之上,尤其是电视凭借其独特的优越性,对受众“涵化”作用十分强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不断传递的信息所构筑的信息环境也可以对受众产生涵化作用。

2、涵化作用产生效果的媒介载体发生转移(表述不是很准确,而且后面的分析也不是很相关,虽然我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就不发挥效果了吗?)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电视由于其拥有众多受众且媒介接触时间长、试听觉冲击力强等特点,为“涵化”受众创造良好环境。而新媒体具有门槛低、融合、互动等特点,结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更容易产生涵化效果。

3、涵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互联网构筑的信息环境更加多元,所以涵化的不仅是人们的社会共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还包括行为习惯、个人性格等。(这俩可以调一下,不仅是个人性格……也是社会共识、价值观念……)

4、涵化的效果不能确定。由于新媒体的技术赋权,人人都有了发声的平台,所以使得话语权不再单独的掌握在大众媒介手中,受众可以能动地在海量信息中进行自由选择,所以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对于受众涵化的效果很难把握。

5、新旧媒体间“涵化”双向互动。虽然“涵化”产生作用的效果的媒介载体向互联网转移,但传统媒体在社会共识、主流价值观的培养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旧媒体间的双向互动构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涵化模式。

(最后加两句总结会更好哟!)

(作者:王雨竹)

答案点评:总体来说还不错!思路是正确的,答题逻辑也很顺畅,基本该说的内容都说的,棒!但是关于新发展的分析还有点小瑕疵,我文中基本标注出来了!继续加油~

综合打分:27分

3

“涵化理论”即“培养”理论,涵化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伯格纳等人的研究,主要的观点是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而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和现实中的客观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这种差距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一个过程,他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这里可以插入一个过渡段,比如: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交互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电视、触摸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逐渐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类新媒体形式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传播优势。与以往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线性传播为主的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打破了线性传播模式下受时间限制的传播特性,形成了“以交互而非单线、交叉而非径直、动态而非稳态”的传播特点。具体来说,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不仅仅是专业的媒介组织来发布一些信息来引导人们的认识,微博等工具使得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人也能发布信息来作用于构造整体的一个社会环境。(这意味着电视不再是影响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认知与体会的主要渠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络端口自由选择频道和节目,这表明了人们对以往的传播渠道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涵化理论所提出的观看电视时间量的多少与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的正向性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新媒体时代的涵化理论更侧重电脑手机的媒介的作用。微信、视频APP等不仅能够给受众带来现场感,还能产生交互式的参与体验,通过你来我往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特定的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受众和现实距离拉大。(这样看来,传统的涵化理论中所认为的电视通过主流化的培养过程使人们所形成的对于现实世界的趋于一致的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而在传播的内容上,也能体现出与传统媒体的不同。新媒体的接触门槛低,尤其是在互联网这一块,法规限制比较少 (大白话尽量不要出现,你这一句可以改为:尤其是在法律法规建设尚且不足的互联网环境中),使得这种“象征性现实”所呈现出来的影像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和传统的媒体所不同的一点时,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和受众的双向互动性也更强了,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媒介营销的象征性环境表达能动的反馈。

通过新媒体给受众产生的对现实观的偏离也更大了。新媒体的开发功能日益完善,受众在体验到便利的同时也会逐渐形成“媒介依赖症”,整日泡在网络的虚构世界中,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强烈影响而不自知。

(作者:郑银银)

答案点评:思路很不错!看到你的思考,但是要注意,每个点给出的论述在,最后要靠回题干中的涵化理论。

建议加上结尾段--涵化理论的适用性: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弱化了传统的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所构建的符号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涵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拓展出诸如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新的电视媒介形式,这样一来,致力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涵化理论必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涵化意义。尽管如此,早期涵化理论的阐释力在现如今仍然有一些方面是适用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由各种媒介符号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中。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由传统媒体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但是涵化理论的某些潜在规则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受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由传媒所建构的“第二手真实”当中。对于涵化理论来说,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框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实践。

总体很好,我今天改了很多都是直接抄的论文,看到原创还这么不错太欣慰啦。

综合打分:23分

4

一、(开头即是段落形式,不要这样一二,不是陈列知识点,在表达上要重视。)涵化理论又称涵化分析、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当时美国社会暴力和犯罪问题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这些问题的对策。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二、大众传播媒介如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它们在受众的使用中潜移默化地涵化着受众对世界的看法。培养分析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作用,认为电视除了与其他媒介的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优势(看清题目,回答的涵化理论的内容,为什么仔仔这里谈电视媒介的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听众,每天接触时间最长,2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须的识字能力3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5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

三、培养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相反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被称为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包括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部分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照搬照抄,这不是知识点的堆砌,这是论述题,要有语言的整合和内容的选取,要有过渡性语句体现全文的逻辑性,你这里也没有分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重点是新特征,那就只需要把传统核心内容简单介绍即可,不需要在这所有相关内容都堆出来,进入正题太慢了。)

四、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涵化模式的重构:

1、媒介互动性受众个性的融合: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双向涵化、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涵化理论认为,只有媒介涵化受众的理论,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受众可以亲自参与到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方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而进行调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比如受众使用淘宝是的物品推送,就是淘宝的商家运用后台计算机根据受众需要而进行推广,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交的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观点及表达不错,但你这里这么丰富,怎么后面几点就一句话或者几个字?文章分布不均衡,内容不充实,主次不分。)

2、由虚拟环境向现实环境的变化,例如网络销售从线上转到线下。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结构性涵化的特点。

4、自我涵化的过程。

(结尾呢?论述题要有结尾部分的总结段落。)

(作者:何华)

答案点评:整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头重脚轻,主次不分,该得分的点都遗漏了,反而在不那么重要的部分下功夫,而且可以看出你对题目的理解不仔细,这是最危险的,如果在考场上,尽管你答了很多,其实老师不会给分。并且在文章总分总的结构,以及内容的选取、字数要求上都没有符合答题的基本要求。

综合打分:19分

5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是格伯纳等人所做的关于电视上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他们认为,大众传媒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开头部分要简单阐述下,新媒体时代该理论内容有了新变化,这样才能让阅卷者一眼看出你的答案核心谈论的是理论的新发展,而不是仅仅谈它的传统内容是什么。)

首先,早期的涵化理论其涵化效果与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息息相关,受众观看电视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

其次,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

最后,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受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这一部分,你前面都没有交代是什么,就直接放在这里吗?)

尽管涵化理论是基于电视研究而产生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涵化理论形成了一些新特点。

第一,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受众的发言权逐渐增加,受众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媒体,而媒体也会对受众的反应做出回应,所以会形成一种“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相融合的特征。

同时,由于网络媒介打破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时空限制,网络的媒介涵化精确到个人,实现“精准涵化”。(论述题不能一句话带过,要有论据的论证。)

第三,由于网络时代的精准涵化,致使人们容易在网络上花费大量时间,而忽略现实世界。

第四,新媒体时代,媒介可以通过“算法推算”对受众进行精准涵化,同时受众也可以对媒介进行涵化。在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受众涵化媒介与媒介涵化受众形成一种循环。

尽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传统媒体所构成的媒体传播环境,但是受众仍然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所以涵化理论也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答题中能用疑问句吗?你要明白,你是答题人,你要去客观阐述事实,最好不要用这种,除非你在后面紧跟着答案。)

答案点评:在答题框架上遵循了基本答题的总——分——总结构,文章结构是合理的,但是整体上看,这篇答案太过单薄,没有充实的内容去支撑这个结构,作为一道论述题,最基本的字数就是不符合要求的,一般在900——1200左右,并且在内容表达上要论证有力,有论据论点,比如你在分点部分,你要用小标题在每段前总结出你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然后用一段文字去阐述,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你没有符合答题的基本要求,要继续加油。

综合打分:21分

参考答案】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是格伯纳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的关于传播效果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客观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简要答出理论概要)

一、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

早期的涵化理论的线性模式具有以下基本内涵:一是受众的涵化效果与他们观看电视的数量呈正相关,观看数量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二是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三是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

新的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电视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如数字电视、网络视频等。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强、受众参与度高、及时传播、双向反馈等特点,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对受众影响的单向性、整体性和线性涵化等特点。观众对电视的反涵化作用可以通过调查观众后续的情感表达、认知态度和自主活动等表现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社会因素的不自觉介入彻底改变了传统涵化模式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交互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电视、触摸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逐渐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类新媒体形式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传播优势。与以往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线性传播为主的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打破了线性传播模式下受时间限制的传播特性,形成了“以交互而非单线、交叉而非径直、动态而非稳态”的传播特点。具体来说,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过度段落可以简明扼要,不需要这么详细。)

(一)传播渠道广泛多元,冲击了传统的单向传播

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环境之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多受制于以电视为核心的文化符号的传播范围之内。涵化理论的假设正是着眼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理解与价值观的倾向来自于电视所构筑的“符号现实”的影响。在当时的传播环境之下,由于电视媒体传播的核心优势,其所反映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于观看电视的受众来说,正是这种统一的传播介质培育了人们相似的认知。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形成以网络为介质的多维度、多角度、超快捷的传播特性,如此一来,便打破了“客厅电视”下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意味着电视不再是影响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认知与体会的主要渠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络端口自由选择频道和节目,这表明了人们对以往的传播渠道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涵化理论所提出的观看电视时间量的多少与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的正向性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二)网络交互性增强,赋予受众参与权

当下,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我们建构了立体的网状传播结构。“任何一个网状都能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状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受众由传统的接收信息的主体转变成为传播信息的主体。与此同时,普通的受众获得了话语权——可以随时随地以多元的渠道传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传统的传播格局下,电视这一媒介形式处于传播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受众在固定的收视时间接受特定的收视体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拥有信息传播与发布权的新型受众,由此必然会导致权力的分散化,受众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自我赋权的传播体验。除此之外,文化精英以及由此崛起的草根阶层,将会大大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便与处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精英展开了权利博弈。此外,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寻找不同的声音以与传统的电视传播所传达的观点相比较与抗衡。这样看来,传统的涵化理论中所认为的电视通过主流化的培养过程使人们所形成的对于现实世界的趋于一致的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三)新的传播格局,新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人们使用媒介的传播形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与普及,满足了受众参与网络对于大众传播环境的构建。在此种传播形式之下,普通受众的传播主体权利得到了回归,较之其之前一味地迎合大众传播时代电视媒体的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加入或创办各种虚拟网络社区。

早期涵化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作为信息接受者的人们,是单向度的个体。人们往往通过由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其思想行为植根于由电视符号传播所构筑的世界。而如今人们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得网络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纽带,早期涵化理论中的传统媒体主导受众的现象已大大改观,由受众自主确立的传播新形式和框架得以确立。

三、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适用性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弱化了传统的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所构建的符号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涵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拓展出诸如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新的电视媒介形式,这样一来,致力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涵化理论必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涵化意义。尽管如此,早期涵化理论的阐释力在现如今仍然有一些方面是适用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由各种媒介符号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中。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由传统媒体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但是涵化理论的某些潜在规则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受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由传媒所建构的“第二手真实”当中。对于涵化理论来说,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框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实践。

此题也是近年来关于传播效果理论的常考题型,主要是结合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变化,考查学生对传统传播理论的理解。复习的时候,单纯的记忆书本理论肯定是答不出来这道题的,既要理解“涵化理论”实质,又要掌握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具体答题思路:

第一步:既然是问了“涵化理论”,那肯定要简要概括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组织自己的答题框架,这里的难点就是在于“新发展”包含哪几个方面,需要学生高度概括,这种概括能力在大量看论文的基础上,慢慢培养起来。所以这道题的参考答案里,就概括出了三个大方面:一、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二、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三、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适用性。(墨墨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