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山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距兴宁市区3公里,属于兴宁市市郊,原福兴镇与刁坊镇交界,地区规划总面积674.6公顷,是一个以神光山自然景观为主,以宗教文化为特色,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游览、登山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区型森林公园。神光山屹立于宁江河畔,四时雾气缭绕,满山林木苍翠蔽日,古迹丰富,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远古时代,兴宁县神光山周围十余里的地方,全是荒山野岭。山里的野兽经常到山脚下的村里觅食,弄得村民不得安宁。村里有个少年叫石护国,看到这状况决心要为民除害。从小就练习掷石子的武艺,把石子掷得又远又准,石子重量也由半斤一个增加到五斤一个。邻近有个武艺高强的大叔,少年练掷石子的同时,也向大叔请教学习枪、刀、拳、棍等武艺,并邀约同辈少年一同练习。
一天,忽闻有人大喊“狼来了!”这少年抬头一看,只见远处有人牵着一条牛边跑边叫,他邀了几个同伴追了上去,只见一条狼拼命追赶那条牛。他赶到,掷出一块石头,正好打中狼的脑袋,狼叫了一声便倒下了,几个同伴赶到,齐掷石头,打中狼的胸腹,狼再也不能动弹了。
距神光山只三里许的黄畿塘,原是个长年浸水的低洼地,有些突起的小山,好像岛屿一样,小山上荆棘丛生,还有树木和竹林。有一年黄畿塘的小山上忽然来了一只老虎。附近的人很害怕,吓得都不敢出门。这少年邀了十多个同伴,带上石头、刀枪,分乘三条竹排向小山奔去,当竹排经过一处小山边时,突然“呜”的一声,从芦苇丛中跃出一只老虎,扑向一条竹排,人和老虎都跌落水中。老虎泅着水复上小山。这时,另两条竹排的人已登上了小山,看见老虎跃上山时,一齐把石头向老虎打去,石不虚发,一个个石头打中了老虎的脑部、腹部和腿部,不费多大功夫就把老虎打死了。
以后,这少年掷石的武艺越来越精,各处来求教的人也越来越多。他带领一伙人上山打猎,野兽逐渐少了,从此地方日渐安宁,人民生活日益安定。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少年,在神光山设坛奉祀,称他为石古大王。南越王赵佗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封他为护国石古大王。后人在神光山右侧石级入口处设一横门,上书“岩固天全”,把字拆开,得来“山口一人,石古大王”,并在山腰侧建了石古大王庙。
在神光山西侧,沿117个台阶直上,从神光山西边山口上山,可见到一棵千年古榕和一个古茶亭,在旁边原有一个巨石,即为“石古大王”。相传北宋时期,姓石姓古的两位拜把兄弟,他们带领百姓抗敌御侮,成为英雄义士。百姓感其爱国爱民,在其战斗过的地方,包括闽、粤、赣、湘等地设立神坛敬奉。有碑文记载其事迹,被尊为神。后人为纪念这两位相传的英雄,在旁设有神坛和行宫。在坛上方有一横匾,书有漆金大字“岩固天全”,这四个字可拆写为“山口一人,石古大王”。
神光寺:原名“曹源寺”,佛教临济宗横山堂支流发祥地(开山祖师牧原和尚,俗名何南凤,石马人)。神光寺建于北宋即公元一零五八年,一九五八年被毁,一九八七年按泰式寺庙建筑风格重新修建。新神光寺占地面积八千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内设有伍百罗汉,四周墙上还有释加牟尼成佛的如来磁画,十分华丽壮观。
在神光寺的上方建有祖师殿。殿分主殿和围廊,占地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一百五十平方米,殿内有大小佛像一百多个。近年来,神光山兴建和修复了山门搂、望兴亭、神光寺、石古大王、三山大王等景观,并有千年古榕及小碑林,竖立了烈士纪念碑。在山顶观景,可眺望兴宁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