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三)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语译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津液耗损,病人烦躁不得安眠,只想饮水的,少量的给他饮水,使胃气调和,就会向愈。如果脉浮,小便不利,身有低热,消渴的,用五苓散治疗。

讨论 本条亦是讲发汗后的转归。若因汗出太多,胃中津液大量消耗,病人口干渴,“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施治关键,不能大量给予饮水,因为大汗后病人胃气弱,对水饮的转运能力差,所以只能少量多次给予,使胃津慢慢恢复。胃气和降,则病自痊愈。

发汗后还有一种转归: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这是五苓散证。脉浮,微热,为表未解,小便不利,消渴是水饮停聚。消渴是口渴欲饮,饮入即渴,这是因为水饮停聚,不能化气上承所致。《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饮的运化与肺、脾、胃三个脏腑有关,则水饮停聚亦会影响到肺、脾、胃的功能。肺主皮毛、主宣发,肺的这些功能受到水饮停聚的影响,致使表证不能解除。所以治以五苓散,健脾化气利水。小便利,水道通,肺脏的宣发功能归于正常,则表邪不解而解。

五苓散重用泽泻、猪茯苓利下焦停聚之水,白术、茯苓健脾以运水之上源,桂枝用量轻,意在通阳化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本方中桂枝的作用就是助膀胱的气化。五苓散没有解表的功效,在本条中所以有解表的作用,是因为水饮消除以后,水道通调了,肺脏的宣发功能归于正常,阳气能通达皮毛,表证自能解除。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语译  发汗以后,仍然脉浮数,烦渴的,用五苓散治疗。

讨论  本条同上条,只是偏于热性一点,治亦同,小便利则表解。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语译 外感病,有汗出而口渴的,用五苓散治疗;不口渴的,用茯苓甘草汤治疗。

讨论:本条是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比较,该二证都是水饮停聚,但五苓散证水停下焦,汗出而渴,茯苓甘草汤证水停上焦,则不渴。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5)

语译 外感病,四肢厥冷,又有心下悸证状,宜先治其水饮,应当服茯苓甘草汤,然后治其厥冷,不然,水饮侵入胃中,必定会变作下利的。

讨论  本条原来在厥阴病篇,安排在此处,便于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的比较。

茯苓甘草汤证亦是水饮与外邪互相牵扯的病证。外邪引发水饮,结于上焦胃口,则心下悸。水饮阻遏阳气不能四达,则厥而外不解。治疗应当先治水饮,水饮去,则阳气四达,外解而厥愈。倘若外证未解,亦可再解外治厥。不先治水饮的话,则“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从本条可知:茯苓甘草汤证还有心下悸一证,则茯苓甘草汤证的水饮停于上,所以在苓桂术甘汤中以温胃的生姜易健脾的白术,其治重在温胃散饮;五苓散证则是水饮聚于下,所以重用泽泻、猪茯苓利水。五苓散桂枝用量轻,意在通阳化气;茯苓甘草汤桂枝用量重,意在温阳化水。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语译 中风,发热六七天,表证不解,烦热,有里证,口渴只想喝水,水一入口就吐的,病名叫水逆,用五苓散治疗。

讨论  表里为偏义复词,表字无义。

水逆亦是水饮停聚的一种证状表现,五苓散主之,水饮去则表自解。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75)

语译 尚未诊脉时,病人手交叉放在自己心头,老师因此叫他咳一声看,而病人不咳的,这一定是两耳聋听不见,所以这样的原因,是因为重复发汗造成病人虚弱才会如此。

讨论 病人手交叉放在自已心口,是因为“心下悸,欲得按”,这是64条所述的心阳虚之桂枝甘草汤证。心开窍于耳,医师估计病人的耳朵可能会不好使,“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条文最后说:这种情况是因重复发汗造成的。64条亦言是“发汗过多”,二条互相印证。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6)

语译  发汗后,饮水过多,一定会喘;用水灌病人,亦会喘。

讨论  本条二段都是因水伤肺而喘。

第71条曰:“发汗后……少少与饮之”,因为汗后胃阳虚,饮水过多,不克运化,寒水射肺则必喘。

水灌大约是当时治病的一种方法,外感病而用水灌,冷水郁闭皮毛,肺气不宣,亦会作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77)

语译  发汗后,水药都不想入口,是用药不当。如果重又发汗,则会吐不止。

讨论 为逆译为误治不大妥当,因为条文中没有不可发汗的意思。这或许是用量太过,或寒凉过度,致胃阳受损。所以译为是用药不当。重复发汗,胃阳损伤严重,则会吐不止。

吐下是偏义复词,只取吐字,下字无义。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8)

语译 发汗、吐、下以后,病人虚烦不得安眠,如果严重一点的,则辗转反侧,心中烦闷,用栀子豉汤治疗;如果还有少气乏力的,用栀子甘草豉汤治疗;如果还有呕吐的,用栀子生姜豉汤治疗。

讨论  发汗、吐、下当活看,因为临床上不会三法施于一个病人,也不会三法施遍以后才见虚烦的。

治疗以后,正气受损,无形之热盘据心下,致心中虚烦不得眠,374条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可见虚者,没有实邪之谓也。乃无形之热结于心下,热扰心神,故烦不得眠。没有实邪,所以称为虚烦。栀子豉汤以栀子清热除烦,香豉发越邪气,使无形之邪,消散于无形。少气者,《内经》所谓:“壮火食气”是也,仍以栀子豉汤清热除烦,不可补气,气有余便是火,更增烦躁,只加甘草甘以缓呼吸之急迫。若有呕的,加生姜止呕。

(得吐者,止后服)这六个字,很多注家认为应去之,因为临床上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切)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9)

语译  发汗,或攻下后,因而烦热,胸中郁闷的,用栀子豉汤治疗。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80)

语译  外感病五六天,大攻下以后,身体发热不去,心中满闷而痛的,病尚未向愈,用栀子豉汤治疗。

讨论 据本条与上条,栀子豉汤证还可以治烦热或身热不去而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而栀子和豆豉是两味清热除烦药,没有攻击实邪的功效,所以78条称所治为虚烦。什么是虚烦?下一条即原374条曰: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综合78条、79条、80条、374条的内容,栀子豉汤的适应证是:心胸满闷甚至结痛,不得眠甚至辗转反侧,身有热或无热,心下按之濡者。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374)

语译  下利以后,更加烦,按之心下柔软的,这是虚烦,宜用栀子豉汤。

讨论  本条原在厥阴篇,今移至此,便于比较对照。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81)

语译  外感病,攻下后,心烦腹胀满,坐立不安的,用栀子厚朴汤治疗。

讨论  本条下后心烦腹满,不可再下,所以用栀子清热除烦,用枳朴行气除腹满。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82)

语译  外感病,医者用丸药大下后,身热不退,微有心烦的,用栀子干姜汤治疗。

讨论 丸药大下之,丸者缓也,寒冷药性还留在肠胃,所以用干姜。身热不去,微烦者,则用栀子清热除烦。本条与上条都应是按之心下濡者。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3)

语译  凡是使用栀子汤的病人,原先大便微溏的,栀子汤就不可以给与服用。

讨论  病人旧微溏者,脾胃必定虚寒,栀子苦寒伤脾胃,所以不可与服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4)

语译 太阳病,发汗治疗,汗出病仍不解,病人仍然发热,心下悸动,头眩,身上肌肉掣动,心悸剧烈的只想把手按在胸口的,用真武汤治疗。

讨论 本条是因发汗伤阳而激发寒饮。水饮为阴邪,受阳气镇压而无害,现发汗损伤阳气,水饮便无所镇压而肆虐体内:水饮凌心则心下悸,上干则头眩,浸凌筋脉肌肉则身瞤动,与外邪相牵制则表不解。对水饮严重,心悸非常剧烈的,用真武汤治疗。真武汤中,炮附子温阳制饮,生姜温胃散水,助附子治“振振欲擗地”之心下悸,苓、术健脾胃,使水能运行正常,芍药益阴监制姜附之辛温。

本条中“振振”作“高亢貌”解释,“擗”是 “抚心、捶胸”的意思,“地”是语助词,无义。所以“振振欲擗地”解释作“(心悸)剧烈的只想把手按在胸口”。

真武汤方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5)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86)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87)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88)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傈而振。(89)

汗家重发汗,心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90)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91)

讨论 以上七条,容易读懂,不于语译。条文中所称的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等,大约是指旧有该病且病程较长者。大凡发汗既伤津液,又伤阳气。所以碰到原本津液、营血不足之人如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或阳气不足有寒之人,就不可发汗。

禹余粮丸方缺。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2)

语译 本来应当先发汗而反用下法,这样是逆治了,如果先发汗,就不是逆治。本来应当先攻下而反用汗法,也是逆治,如果先攻下,就不是逆治。

讨论  本条是讨论治病的逆和从。

治病有一定的法度,治法有一定的顺序,在表者用汗法,在里者用下法,先表后里,表里顺序不能巅倒,顺从这个规定的就是从;违反这个规定的便是逆。本条条文就是举例说明了什么是“逆”,什么是“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3)

语译 外感病,医者用下法治病,药后病人就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的,根据缓急应当先救里,后治身疼痛的表证;大便正常的,根据缓急当先救表。救里宜用四逆汤;救表宜用桂枝汤。

讨论 本条是讨论治病的标本缓急,内经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外感病,误下后,病人下利清谷不止,且身疼痛,表未解。外感病是本病,下利清谷是因误治引起的,为标病。下利清谷不止为脾胃阳气大虚,不治则会危及生命,其病为急,所以要先治,这就是急则治其标。等到下利清谷止住了,再考虑治本之表证。如果没有下利清谷不止,没有危急的里证,那末有表证就要先治其表证,这就是缓则治其本。

92条是言正常的情况,治疗疾病的先后次序应该遵守原有的规定,93条是言在特殊的情况下,就要先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的证状,留人治病。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1)

语译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的,先温其里之虚寒,再攻其表之外邪。温里宜用四逆汤;攻表宜用桂枝汤。

讨论  本条用意与上条差不多,下利而腹胀满,至虚有盛候,所以急当救里。

本条原在厥阴篇,今移至此,便于比较对照。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4)

语译病人发热头痛,脉反沉,如果不痊愈,虽身体疼痛,亦先当救其里,宜用四逆汤。

讨论 “若不差”前或后可能有字句脱漏。发热头痛,脉反沉,这是少阴病。不管如何治疗,如果不愈,就要考虑其里虚已甚,虽然身疼痛,亦先当救其里。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95)

语译 太阳病,先用下法,病不愈,故尔又发其汗,因此造成表里俱虚,病人因此得了冒证,冒家汗出就会自愈,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汗出后邪去表气和畅的缘故;如里未和,然后再用下法治疗。

讨论  冒——证状为头目昏蒙,如罩如裹。

太阳病当用发汗解表,反用下法虚其里,又用汗法虚其表。病人因此表里俱虚,津液气血不足,不能上承头目,邪郁于外,因而出现冒证。冒家汗出表示津液气血逐渐恢复,逐邪外出,自然表气和畅,故自愈。如里未和,再用下法治疗。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96)

语译 太阳病,未解,脉尺寸俱停,病人必先有一阵战慄然后汗出而解。只是寸脉微的,先汗出而解;只是尺脉微的,用下法而解。若想用下法,宜用调胃承气汤。

讨论  脉阴阳俱停应是脉阴阳俱微之误,因为接下来有“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从语意的延续性来看,应是脉阴阳俱微。许多人认为振慄汗出即是战汗过程,但是战汗前脉应伏,而《伤寒论》中恰恰没有伏脉,(又脉微是不可汗、下的),或许当时伏脉还混在微脉中没有区分出来吧。存疑待考。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8)

语译外感病五六日,为中风病,寒热交替往来,胸胁郁闷胀满,默默不语,不思饮食,心烦,经常呕恶。有的胸中烦而不呕,有的口渴,有的腹中痛,有的胁下痞满硬结,有的心下悸动、小便不利,有的口不渴,身体有低热,有的咳的,用小柴胡汤治疗。

讨论 本条的伤寒是总称,所以译为外感病。中风是具体的病种,就是说小柴胡汤证属于中风病,和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属于同一个病种。

小柴胡汤证是由于邪气侵袭,“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故胸胁苦满。“正邪分争”故“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邪结胁下,胁下为肝之分野,胸胁苦满,中焦阻隔,则脾亦受病,肝病则默默不语,脾病则不欲饮食。胸中有热,故心烦,胃气上逆,故喜呕。或见之证为邪正寒热有所偏胜或气机郁滞而成者。

小柴胡汤中以柴胡驱外邪,以黄芩清内热,半夏、参、草、姜、枣健脾和胃,又半夏、生姜散结降逆,治胸胁苦满。

上文说小柴胡汤证、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都属于中风,所以,这三首方剂的组成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三首方中都有一、二味解表药,都有一味清里热药,还有由多味药物组成的健脾和胃组合。可见,对中风的治疗,着重点是健脾胃,扶正气,是扶正以驱邪。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括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括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9)

讨论 本条是对上条病机的解释,“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是说明病因。“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是指出病位。“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是由于“正邪分争”的结果。“嘿嘿,不欲饮食,”是肝、脾皆已受邪气侵袭。脾胃以膜相连,脾病必影响到胃,所以“其痛必下”,而有小腹痛。邪在胁下,痛在小腹,“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这段病因的叙述,可见小柴胡汤证病人的体质比较虚弱。所以邪气直入而结于胁下,这也是小柴胡汤治外感病而用参的原因。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100)

语译 发病六七天,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者再三的攻下,以致病人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及全身发黄,颈项僵硬,小便难的,如给与柴胡汤治疗,服药后必会大便后重;本渴饮水而有呕的,亦不可用柴胡汤治疗。

讨论 本条讨论两种情况,有点似柴胡证,却是不可以用柴胡汤治疗的。一为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无热,病已由阳入阴,手足温而不逆冷,为太阴病。太阴病不可下,而医反二三下之,重伤脾胃,以致不能食。邪气乘虚而入,结于胁下,而胁下满痛。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则小便难,水湿郁而发热,则面目及身黄。医见胁下满痛,颈项强,以为表未解而用柴胡汤,而柴胡汤中的人参大枣甘草都是滋补滞气之物,不利水湿郁滞之病,所以药后必下重。另一为原来有渴而饮水又有呕的,本渴饮水为水饮病,此呕非柴胡汤证之呕,所以“柴胡不中与也。”

“食谷者哕”是别处错简至此,因为“也”字已断句,没必要再加几个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