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通窍亮音益聪类 哑门—涌泉
【单穴功用】
哑门,又名舌根、喑门、舌厌、厌舌、横舌、舌横、舌肿。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为督脉之经穴,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因其穴联系舌本,俾使发音,故名哑门。本穴具有疏通经络、醒脑开窍、利于发音之功。用于治疗暴喑、中风、舌强不语、声音嘶哑、头痛、颈项强急、癫狂痫证、瘛疭、尸厥、鼻衄。
涌泉,又名地衢、地冲、厥心。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肾为水脏,穴如泉水涌出,故名涌泉。本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它具有通关开窍、苏厥回逆、镇静安神、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之功。用于治疗尸厥、喑不能言、善恐易惊(如人将捕之)、中风、小儿惊风、痫证、脏躁、头眩眼黑、巅顶疼痛、咽肿、喉痹、鼻衄、身热、胸痛、心中结热、胸胁支满、咳嗽喘闷、身面发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口渴引饮、水肿、大便难、腰痛、足心热、五趾尽痛、足不践地、疝气、阳痿、风疹、高血压。
【伍用功能】
哑门位于脑后(项后正中入发际5分凹陷中),为督脉经穴,直通于脑,并联系于舌根,有通经络、开神窍、清神志、利发音之功;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井木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按'病在脏取之井'的原则,本穴具有通关开窍、苏厥回逆、镇静安神、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之力。
哑门以清上为主;涌泉以降泄为要。二穴合用,清降合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醒脑开窍,清热泄火,苏厥回逆,通络增音之功增强。
【主治】
1.中风不语,证属闭证者。
2.癔症性失语。
3.尸厥。
【操作法】
哑门: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取穴。直刺0.3~0.8寸。此穴靠近延髓,故不宜深刺,也不宜斜向上刺,否则有发生针刺意外的危险。进针时,若有触电样针感向四肢放散时,则应立即退针,切勿再行刺入为要。另外,在行针时,也不能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否则有内出血的倾向。
涌泉:仰卧,五趾跖屈,于足心前部正中凹陷处取穴,约当足底(足趾除外)的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直刺0.5~1寸。
【经验】
哑门—涌泉伍用,善治各种失语,证属急证、实证者宜用。吕老于1957年暑月尝治一中年妇人,因情志不遂,突发尸厥、神昏不语,面色红润,双目怒视,牙关紧闭,四肢握固,身热汗出,脉弦滑而数。急拟醒脑开窍为治。先针哑门,速刺不留针,继针涌泉,针刺用泻法,当行针5分钟后,病人旋即苏醒,自云:头昏、胸闷较甚,继刺百会、内关二穴治之,针刺用调气之法,前后行针30分钟,病即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