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国棚改一刀切!房地产加速进入转型期,康养、文旅地产成为新宠

来源:搜狐
国开行:全国范围内一刀切叫停棚改,房地产加速进入转型期!
1.一线城市全面进入存量房时代
严厉调控会否带来房价应声而落?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类似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未来楼市将继续趋于平稳,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快。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新房供应越来越小,市场正在进入存量房时代。数据显示,北京2016年二手房销售套数是新房的4.7倍,上海和深圳二手房与新房销售套数比分别是3.4倍和2.4倍。
这样的背景下,一线城市新房产品将呈现三个趋势,一是高端化,二是大户型化,三是科技化。以北京仅存的少数新盘之一的中冶德贤公馆为例,这个位于南四环的项目,以187平米三居和214平米四居为主,配备动态舒适度控制、物联网智慧社区、个性化医疗检测等六十多项科技系统。
2.环一线、强二线城市在全国市场中的作用将不断强化
一线城市楼市收紧以及成交转淡,将会促使需求外溢,环一线地区以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有望成为楼市成交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认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完善,一线城市郊区及周边县市与核心城区通勤时间缩短,将更有利于需求向周边扩散,缓解一线城市的房价压力,新一轮机会中,一线城市周边区县仍将是布局价值点。
“一线城市周边县市以及热点二线城市蕴藏的投资价值依然诱人。”据知名开发企业中冶置业有关负责人说。中冶置业在近期发布的中国房地产百强研究中跃升至第42位,为近两年百强研究中提升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同时在百强企业盈利性TOP10中位列第5位。
事实上,开发商已经在环一线、强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大量落子,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量大幅下降50.9%,而热点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则大幅攀升超六成。以中冶置业为例,这家近年来无论是成交量还是盈利都快速攀升的地产商,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大土地拓展力度,深耕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获得北京、天津、广州、珠海、石家庄等城市优质地块,截至2016年底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米。
3.楼市长期需求走势如何?还得紧盯“小学生”
基于市场供求,从更加长的时间段考量,未来全国各地城市市场长期需求将与“小学生增速”息息相关。
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小学在校人数复合增速与房价涨幅相关系数达到0.66,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事实上,小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深圳、厦门也正是近几年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北京、郑州、南京、武汉、广州、合肥等城市小学生数量增速也基本与房价涨幅相吻合。
除了“小学生”外,另一个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购买力。与一线城市相比,多数二线城市以本地需求为主,因此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反映城市购买力,杭州人均储蓄余额紧随一线城市,购买力支撑充足,南京、苏州虽然人均储蓄在杭州之下,但也支撑较强。
4.康养、文旅地产或成为楼市黑马
关注地产的朋友会注意到,近期包括万达、恒大、融创、中冶置业在内的一批知名开发商都在具有稀缺性的旅游目的地布局,主打以生态环境为卖点的康养、文旅地产项目,而种种迹象也表明,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关注度提高,这类以环境为主要卖点的地产需求正在逐步升温,有望成为市场黑马。
以康养地产与文旅地产为例,中冶置业在烟台“中冶·沁海云墅”项目与中信国安集团、北大医疗合作,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打造以“机构养老+疗养康复+居家养老+分时度假”为模型的全产业链康养产品。在承德兴隆,将凭借优越的自然景观优势,引入北大附属医院、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等资源,打造距离北京最近的山水栖居第一城。
5.房地产开发商将转向多元化发展
最新公布的中国房地产百强榜单显示,开发商队伍正在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资料显示,2016年百亿级房企达到131家,较2015年增加27家,市场氛额接近50%,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强者恒强态势凸显。
激烈的竞争中,开发商都在积极转向多元化发展。以中冶置业为例,该企业自2016年以来,进一步开拓文旅康养地产、主题公园新领域,业务领域从“一主两翼”向“一主N翼”拓展。
“新常态下,国内房地产市场长期供求结构发生改变,住房总量由‘整体供给紧缺’逐步转向‘供求大致平衡’,行业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步入内生发展的白银时代,升级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冶置业有关人士表示。
并购重组是众多房企谋求多元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行业2016年发生并购案例近190宗,涉及金额超过3500亿元,一些企业通过股权收购弥补市场拿地不足,扩大土地储备,同时在竞争格局日益复杂背景下,通过并购扩大自身规模,以在未来竞争整合格局中占据话语权。
未来的养老产业将超越地产成为第一大产业,这一预言似乎刺激了各方神经。有无数多的资金、无数多的聪明人、无数多的商业模式进入到这个领域。地产行业的激烈态势,也让企业相继进入养老市场,展开差异化竞争。
开发商为何乐此不疲进军养老地产?
我们且从万科、恒大、保利这些领衔地产大鳄的操盘中,洞察跨界做养老的生意经。
万科:布局170个养老项目依然亏损,但初心不改
虽为地产大鳄,但万科始终强调在养老地产上做的是服务,而非开发。
万科的养老地产业务目前集中在建设养老住宅和提供养老社区服务等方面。自2010年推行住宅产业化、商业地产、养老地产三大战略后,他们已在杭州、北京已有多个项目进行了养老地产的相关尝试。
截止2018年,万科的养老项目约为170个,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动摇万科做养老的决心。
2017年3月,万科业绩会上郁亮就曾公开表示,“目前万科在全国的养老项目都没赚钱。养老业务刚发芽,前期试错阶段我们可以不挣钱,甚至可以亏本,但一定要突破过去做地产的思维和习惯。”“在我退休前,我一定要把万科养老业务做好了再离开!”
“万科做养老是有底线的:我们的养老业务不能去销售商品,尤其是卖针对各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药品、器械、娱乐用品,绝对不能为利润去忽悠和欺骗老人,这是万科必须要坚守的!”
万科打造随园养老体系,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
目前万科集团在养老业务方面已经布局了15 个城市,170个养老项目中带床位项目约50个,无床位的日照/居家服务中心约120个,无床位的大部分集中在浙苏两省。这些数据再次印证社区居家养老在万科养老体系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我们以随园养老体系为例,梳理下万科养老的产品设计。第一是服务于活力长者的随园嘉树养老公寓;第二是康护医疗,涵括为术后康复及失能长者服务的随园护理院、提供专业康复护理服务的随园康复中心及中医诊所随园里仁堂;第三随园之家是居家养老;第四随园智汇坊为老人提供社区照护服务。四大产品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和打通,实现了长者人群的全面覆盖和服务生态闭环。
据悉,社区居家养老是随园今年业务发展的重点,华东的“随园之家”将立足杭州,进一步拓展布局宁波、南京、苏州等城市。
保利:全产业链布局,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
在同行业中,保利地产算是首批进军养老产业的企业之一,也是投入资源最多的一家。从2012年开始全面性的布局养老产业,以“三位一体”养老模式,覆盖中国式的养老需求。到如今,保利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多家专业的养老机构。
保利规划用5年时间,在50个城市筹建80-100家和熹会;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则在未来3年时间,在30个核心城市筹建300家和熹健康生活馆,包括30家旗舰店和270家体验店。未来,保利预计在固定资产与运营资金方面投入50亿-60亿元。
保利养老业务目前的盈利部分则来自于:居家养老提供适老化设计和上门养老增值服务收取的费用;社区养老通过提供健康生活馆商品和服务收取有偿服务费,以及机构养老收取的月租金与专业服务费。短期内只能微利盈利。
恒大健康:瞄准活力老人,立100亿营收的军令状
去年12月,恒大正式宣布推出全新中国养生模式:恒大养生谷。
这个模式将通过“租、购、旅”会员机制向客户提供养生养老服务,一直引发业界热议。
会员制成为导流口。据媒体报道,恒大健康会员服务2018年5月1日在西安正式面向全国居民,超过1500个会员名额被抢售一空。
在国外,已有部分大型健康医疗机构实行会员制,比如说美国凯撒医疗集团,通过会员制为客户提供“医疗+保险”服务。此次恒大健康将医疗保险、预防、医疗、康养融为一体,养生谷会员可通过“租、购、旅”方式,享受恒大养生谷终生医养、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及健康养老等会员服务。
目前,除了西安,恒大还在三亚、海花岛、郑州、扬中、长株潭、云台等地布局了共7个“养生谷”,作为恒大健康会员的宜居养生胜地。2018年,恒大还要全国拓展9个新的“养生谷”,加上已经布局完成的7个,遍布全国的宜居养生胜地预计一共可以容纳46000名会员。
许家印给恒大健康的定位是服务于老人;恒大集团此轮转型的目标是地产+服务业,即“房地产业+服务老人的产业+服务儿童的产业+服务社会的产业”。
恒大健康表示,2018年要陆续在全国宜居养生地布局恒大养生谷,除了三亚、海花岛、西安、郑州、扬中、长株潭等7个已经落地的项目之外,还将新拓展9个项目,恒大健康会员及其各项收入目标100亿元。
未来5年还将落地30个以上的养生谷项目。同时,未来将和金融、旅游、互联网等多领域展开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