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与原教旨主义

疫情期间很多事有了变化,曾经在线下几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的事完全停了。线上的讨论反而一下子多了起来。

线上有线上的毛病,大家不能面对面的交流,总是有点别扭。拉康分析的文本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巨大差别,在视频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上也存在。

但线上交流也有好处,省力。不用大家特地腾出来一大块的时间聚在一起,所以人数上就从每次只有几个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我跟几位读书上要好的朋友,在表述观点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引述原著。其中一次讨论,参加的人很多。一位朋友引述了马恩全集中的几段论述。另一位不常参加讨论的学友批评说这属于原教旨主义。

在辩论的场合,扣帽子贴标签是一种很常见的办法,这是语言表达的弊端,它没办法在你来我往的辩论中充分展开讨论。扣上一个帽子就很难去掉,而一旦你试着去反驳这个扣的帽子贴的标签,有容易陷入到扣和贴的那个人的逻辑之中。

如果原教旨主义只是这样的一个标签或者帽子,那其实挺没劲的。大家腾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就着一个话题或者一本书来交流讨论,不是为了把谁给辩驳的满地找牙一败涂地。而是为了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发现自己阅读和思考的盲点。所以,一般遇到扣帽子和贴标签的,再之后就不会跟他交流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不是拿来搞那种毫无思想增量的辩论。

但是如果这不是一个帽子或者标签,那它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提醒。原教旨主义从最初的严格遵循宗教教条的意思引申出来大概的意思应该是没有经过论证,强行讲某个观点当做是绝对真理来对待,直接应用作为自己观点的证明。某某是在某某书中说了某某话,因此……。这就有可能是陷入教条或者本本主义了。

但也不一定就是如此,比如某个作者是我们这些讨论的人,或者是某个领域里的常识性的观念,对于这个常识性观念的证明是讨论双方都应该知道的理论常识,那虽然看上去只是引用了一个观念,看起来没有证明,但实际上也仍然是有证明的,因此还是不能归到原教旨主义里面。

如果缺少这个常识性的讨论基础,实际上也没必要辩驳的,因为根本在这场谈话里还没有交流的基础,彼此处在不同的思想背景下。就像很多论文,实际上是给同行看的,所以会省去很多的常识性的论证,默认读者是知道这些东西的。

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这个提醒就是有益的,是对自己提出观点的一种考验。当然了,这都是在读了原著的前提下的说法。如果还没有读过原著,根本就不知道原著作者的问题线索和逻辑展开,那也就谈不上是不是原教旨主义了。

非要说直接投入生活,纯粹靠经验感知生活,到底能感知到什么程度?这其实是个伪命题。经验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各种自觉不自觉的先行观念在里面,经验被经验成了某个样子,它本身就是有生活世界作为背景的。

这种所谓的直接从经验世界去体会,只不过是对这个经验本身缺乏自觉的表现。我们得冒着被扣上原教旨主义帽子的危险,通过阅读原著的方式形成对自己经验的自觉。不然很可能就仅仅是网络上只言片语胡乱拼凑在一起的冗杂的思想背景的奇怪组合下的经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