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如此巨大,为何现在少有这样的巨兽了?生物的体型由何决定?

从三叠纪到白垩纪的数亿年时间里,地球处于一个巨兽横行的时代,而这些主宰地球的巨兽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恐龙。

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有食草者,也有食肉者,有体型庞大者,也有体型小巧的家伙,而在这个家族之中,体型最为庞大的恐怕就要数易碎双腔龙了。

易碎双腔龙是体型最为庞大的恐龙,那它是不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为庞大的生物呢?这还真是存有疑问,因为就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一个庞然大物可以与易碎双腔龙一较高下,它就是蓝鲸。蓝鲸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体型最为庞大的动物,它的身长可以达到30米,而体重则在150吨之上,当然也有记录显示曾经发现过体重在180吨,甚至是200吨的蓝鲸。那么蓝鲸与易碎双腔龙相比,谁胜胜负呢?

如果只是以体长论英雄,那么易碎双腔龙无疑要更胜一筹,因为易碎双腔龙的体长可以达到60米以上,但这显然有失公平,易碎双腔龙的胜利完全得益于它超长的颈部和尾部。

所以要比较两种生物的体型大小,最公平的方式还是看体重,而这就有些麻烦了。因为没有人见过活着的易碎双腔龙,我们有的只是它的化石,而且数量还极为有限,所以很难准确估计出易碎双腔龙的体重,古生物学界对此也有很大的分歧,一些学者认为易碎双腔龙的体重可以达到200吨以上,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的体重也就在100吨左右,既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那么也就无从比较了,我们姑且就认为二者并列第一吧。虽然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可以与易碎双腔龙一较高下,但毕竟是个海洋生物,在陆地上,现在动物的体型实在无法与大型恐龙相提并论。

为什么现在的动物都长不到恐龙那么大了?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地球含氧量下降所导致的。

在地球历史上,的确有过一段高含氧量导致生物体型疯长的时代,那就是石炭纪。当今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大约为21%,而在石炭纪,氧气含量则高达35%,所以在这一时期,翼展接近一米的巨脉蜻蜓以及体长在3米以上的蜈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的确,氧气含量高的确会对生物的体型产生影响,但真正影响效果明显的只是昆虫而已,因为昆虫的呼吸方式与其它生物截然不同,昆虫没有肺或者鳃一类的呼吸器官,它们是通过身体上的气孔直接将氧气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这种呼吸方式的氧气交换效率实际上是比较低的,所以受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影响就很大,因此石炭纪才会出现一大堆体型巨大的昆虫。

其它动物的呼吸方式与昆虫截然不同,受氧气含量的影响相对有限,并不会因为氧气含量的高低就出现体型上的明显变化。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三叠纪到白垩纪期间数亿年的巨兽横行时代呢?还是环境。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体型大,也是有利有弊。体型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同时有效地减少来自捕食者的生存威胁,就好比在当今的非洲草原之上,同样都是食草动物,但没有哪一个掠食者会把大象、河马和犀牛当成自己的主菜,可见,增大体型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了,有利就有弊,大体型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体型庞大就需要大量的资源来维持身体的机能,同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相应变差。

在恐龙存活的数亿年时间里,地球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森林茂盛、资源丰富,大体型的弊端被很好的掩盖了,于是恐龙们进入了一个体型竞赛的阶段,而体型竞赛的最终结果就是巨兽横行,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巨大的灾难来袭之时,这些庞然大物在环境的突变中毫无悬念地灭绝了。

其实,灭绝的并不是恐龙,而是大体型恐龙,至于小体型的恐龙,由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并没有在灾难中灭绝,它们反而通过不断地进化而传承至今,现在大多数的鸟类都是由兽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准确一点来说,它们的祖先应该是恐龙总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手盗龙类中的近鸟型恐龙,近鸟型恐龙并不包括我们常说的翼龙,翼龙其实根本就不是恐龙。当今的世界与恐龙时代并不相同,一方面生存资源相对有限,气候变化较快,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也对动物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挤占,所以大体型生物的生存优势荡然无存,所以生物自然不会选择向体型巨大的方向演化,因此我们在陆地上也就见不到如恐龙一般的巨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