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展评之五:又是槐香满院时
七月,我家的庭院里,那棵高大的老槐绽出满树白色的小花,宛如一串串洁白的风铃缀满枝桠,又仿佛一群群白色的蝴蝶落上枝头。南风拂过,这群白蝴蝶在枝头翩翩起舞,往树下飘洒着沁人心脾的暗香,淡淡的,雅雅的,甜甜的,满院盈香。这淡雅清甜的香味儿,一下子就唤醒了我对祖母的回忆……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祖母静静地坐在老槐树下品槐花茶。
那时候,每到午后,祖母都喜欢坐在庭院里那棵老槐树下品槐花茶。祖母喜静,严肃又刻板,脸上很难看到一丝笑意。我和伯伯家的姐姐、叔叔家的妹妹都怕她,也不怎么喜欢她。每当见到祖母在老槐树下品茶,我们就躲得远远的。院子里伫立的那棵高大老槐,粗粗壮壮,我和妹妹手牵着手才能环抱得过来。老槐是祖母年轻时栽下的,也和祖母似的,刻板又严肃。就如祖母脸上从未绽开笑脸一样,老槐树每年夏天也从不开花,就自然不会有小鸟蝴蝶来树下嬉戏。
祖母除了喜欢在老槐下喝槐花茶,还有个习惯,就是每天上学前,她都会给我们姐妹三个每人装上一瓶子水,嘱咐我们到了学校一定要多喝水。祖母叮嘱的语气很严肃,让我不得不害怕,又不能不听从。
每年春秋天都是咳嗽多发的季节,班里的很多同学上课时都止不住咳嗽。但我和姐姐、妹妹们从没咳过。我总好奇,一到咳嗽季,我瓶子里的水就有一丝不易觉察的甜。祖母给我们水里放了什么?我却不知。年复一年,总是如此。
祖母对我们管得很严。每天放学回到家,惯常看到的就是祖母在老槐树下喝茶。如果我们姐妹考得不好或做了错事,她总会端着茶碗,在那老槐下责骂我们,格外严厉。被祖母骂了,我们不敢还口,就站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看着密密的槐叶发呆,我心里总也想不通,为什么别的孩子的祖母那么温柔,而我们的祖母这么严厉?
一年又一年,槐树还是不开花,祖母也仍没个笑脸。在一个深秋,祖母病倒了。即使躺在床上,她也要对我们进行批评教育,声音虽然不高,语气却依然严厉,脸上也毫无笑意。虽懵懵懂懂地知道严厉也是一种爱,但我心里还是很失落。我多么希望祖母能对我们笑一笑,就像我期盼自家的槐树开花一样。这槐树,一年四季总是绿色叶走了黄色叶来,冷冰冰的,未曾有过一丝暖意。
那个寒冷的冬日,当槐树上最后一片黄叶随着雪花在北风中飘落的时候,祖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看着祖母静静地躺在床上的枯瘦身躯,我并没有感到特别伤心。在我心中,祖母似乎没有给我们多少快乐的亲情,她带给我们的,只是敬畏和抱怨而已。看着祖母的严厉和祖母一起被冬雪吞噬,我心里似乎还感到些许轻松。
祖母走后的第一个春天,又是一个咳嗽高发的季节,我不经意地发现,自己水瓶里的水忽然不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但是,那个夏天,庭院中的老槐竟然开花了!满树洁白的花朵,将老槐扮成了玉树琼枝,格外美丽。我们惊讶极了,原来,我家的老槐也会开花!我隐隐闻到槐花下飘荡着一种似有似无的暗香,淡淡雅雅,清清甜甜,飘散在庭院中每个角落,满院尽香。这弥漫在庭院中的香气,似是我从前瓶中水的甜味儿。爷爷走过来,拉着我的手,仰望着高大的老槐,轻轻告诉我,祖母在世时,每年都会在七月初就摘下满树的槐花骨朵,于阳光下晒干,在我们不察觉的时候给我们泡槐花茶,倒进瓶子里,让我们带到学校喝,提高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远离感冒咳嗽的侵扰,所以我们从未见过老槐开花,也从未在春秋咳嗽季感冒咳嗽……
原来如此!
我转身问妈妈,祖母为什么总是那么严肃,为什么不温暖地表达她对我们的爱?“你祖母很早之前就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不想让你们担心,不想让你们为她的走伤心,希望她走后,你们忘了她……”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祖母严厉的面庞下,竟然藏着一颗细腻而热爱我们的心!我不觉热泪盈眶!
如今,恰逢七月,庭院里,老槐又绽放了一树洁白的花朵,一串串像素色风铃,一枝枝似白色蝴蝶。花下依旧弥漫着暗香,淡淡的,雅雅的,甜甜的,弥散在庭院中每个角落,满院皆香。我似乎于其中品出一丝温柔,是老槐的温柔。这温柔是老槐对我的馈赠。我学着当年祖母一样摘下槐花,于阳光下晒干,给爷爷、爸爸妈妈和姐姐妹妹们泡茶喝。品一口槐花茶,就能品出祖母那份别样的爱,我仿佛看到,祖母佝偻着身子给我们泡槐花茶的背影……
又是槐香满院时,亲爱的祖母啊,您能否感受到,孙女对您深深的怀念?
(注;本文作者是我校初二优秀学生齐晨曦同学。齐晨曦同学酷爱读书,热爱写作,志向高远,品学俱优,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焦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文学气息格外浓郁的佳作。读齐晨曦同学的《又是槐香满院时》这篇文章,我们会感到很有味道,文学的味道,槐花的味道,祖孙亲情的味道,都能从本文中细细品味出来。
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多次描写庭院中的老槐,从视觉的角度写老槐的外形和它满树洁白的花朵,从嗅觉的角度描写它清雅甜淡的暗香,开头写,文中写,结尾也写,既能渲染气氛,使文章首尾呼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有力地烘托了祖母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把自己对祖母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对老槐的成功描写,就没有本文对祖母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在第三段先写祖母格外严厉,不苟言笑,自己和小姐妹们都害怕祖母,不喜欢祖母,不理解祖母,与此同时,小作者也写出了对老槐的不喜欢与不理解。后文写祖母去世后那个春天,自己瓶里的水不甜了,到了夏天,老槐开花了,祖父和母亲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消除了“我”对老槐和祖母的误会,“我”终于明白了老槐为什么不开花,祖母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厉,从而理解了祖母深挚的爱。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使得本文在叙事上悬念迭起,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此外,本文在“伏笔与照应”写法的运用上,也非常娴熟。比如,第三段写到:“我总好奇,一到咳嗽季,我瓶子里的水就有一丝不易觉察的甜。祖母给我们水里放了什么?我却不知。”为后文写祖父告诉“我”祖母给我们倒的水是槐花茶埋下伏笔。文中还有多处伏笔与照应。读者可以自己在文中找一找。“伏笔与照应”写法的使用,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