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孤房儿子愚”,何谓孤房,有何来由?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 王充 《论衡》

纯蚕丝显示出淡淡的奶黄色,人们将它纺成纱线、织成布匹、做成衣裳,若是想得到青色就将其放入靛蓝的染缸里,若是放到了丹红的染缸里,那么最终将变成一件赤红的衣裳。

可见同样一块布料,随着后续加工的环境不同,最终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别。社会就像个大染缸,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身处于不同的环境时可能会成就不同的人生。

老一辈人总结了句俗语,“孤房儿子愚,闹市出人精”,这句话看似在描述显而易见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了教育子女的宝贵经验。

在教育这件事儿上,很多时候拼的不是谁花的时间多、精力多,而是谁的教育方法更有效,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第一、孤房儿子愚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尤其喜欢群居,所以老话才说“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能有个好邻居,那么生活会顺心很多。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些人偏偏不喜欢群居的生活,倒喜欢自己独来独往。俗语中的“孤房”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即孤零零的房子,周围没有什么邻居。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确很安静,不会频繁地受人打扰,也不用牵扯进人情世故的烦恼中。但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弊端也很大。

最明显的,它会让身处其中的人越来越自闭,越来越不喜欢、甚至不敢触碰喧闹繁华的社会。

试想,如果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心理上多少会受到些影响,极有可能变成一个不那么开朗的人。

当代社会有一种现象叫抑郁低龄化,有些年龄并不大的孩子,在一个正应该欢乐的年纪里却整天闷闷不乐,甚至自寻短见。

这种情况其实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是很安静、很自闭的性格,生活中主动避免与人往来,那么孩子们也可能养成这种性格。

但儿童自我排解情绪的能力很低,抗压能力不强,因此同样的自闭情绪在他们身上可能会出现恶化。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处理很多生活琐事的时候其实在与别人联系,或者说都在与别人合作,能全靠自己完成的工作少之又少。

就比如简简单单的做饭,我们可以自己煎炒烹炸,但食材、调料、燃气等都要从别人那里获取,所以看似可以独立完成,实则要依靠大家的力量。

这种协作的生活方式,带给人类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在协作中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然而从小就不与人接触的孩子,可能会欠缺这部分教育经历,所以才说“孤房儿子愚”。

因此父母们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不应该对他们保护太严格,应该让孩子们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品性。

第二、闹市出人精

这句俗语刚好提示了另一个发展的极端,从小就混迹于闹市之中的人,往往都是“人精”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人精”这个说法,带有讽刺的意味。

因为有些人的确很聪明、很会办事儿,生活中常常能做到左右逢源,说话行云流水,活得也通透,所以被戏称为“人精”。

生活在闹市之中的人,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总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比如菜市场的摊贩,做的是四面八方的生意,不管客人是老是少、或贫或富,都要好好招待,这是本职。

且生意人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头脑聪敏,不仅要算得清往来账目,还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因此能长久扎根于闹市的人们,都是精明人。

倘若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间多少能学到些交际的本领,与同龄人相比,自己的心智和性格会更加成熟老练,故而俗语说“闹市出人精”。

不过这样的孩子也并非完美人格,因为他们可能会因为过早地接触生活,而丧失了一些童真,进而使三观的养成产生畸形,产生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

当然,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说,人活得精明一些并不是一件坏事儿,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像人感受到危险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保护自己,这是人作为动物的天性,并不值得批判。

但活得精明,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而是要在平等、友爱等基本规则的约束下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寻求最好的发展。

结语

子女的成长牵挂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大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能获得一个健全的人格,能生活得更幸福一些。

因此父母们常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教育子女,但其实很多时候教育是讲究方法的,不能揠苗助长,应该顺势而为。

就像俗语说的那样,“孤房儿子愚,闹市出人精”,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像给花儿一方沃土,父母省心,孩子也省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