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的秦东平原渭洛河地界,地处澄城县樊家川村洛惠渠渠首龙首坝,河水漫过坝顶顺流直下,形成一幅巨大的水帘,宏伟壮观。
7月24日,踏着千年古渠,寻着汨汨流水一路往下探秘这两千年前古人的智慧。
千载龙首流古韵
龙首渠引洛灌溉历史悠久,古灌区始建于西汉年间,汉武帝刘彻发卒万余人开渠引水,从澄城县引洛水,建成北洛河流域时间最早、难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施工中挖出“龙骨”(恐龙化石),故名龙首渠。古人在修筑穿越铁镰山3.5千米的引水隧洞时,改为凿井,最深的井有130余米,凿打了许多竖井,井下相通行水,渠水下流通过铁镰山,又沿塬边东行了十余里,沿途灌溉农田,“井渠法”由此而生,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因工程宏伟险绝,被称为水工建筑的地下长城。因黄土地质原因渠岸经常崩塌,隧洞也因流沙和潜泉影响而淤塞无常,加之战乱频繁,致使工程没有持久发挥效益。
龙首渠井渠遗址
但先贤探索从未停止,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叡拓展古灌区,龙首渠下游兴建临晋陂引洛灌溉,充足的粮草,使这里成为曹魏政权统一中原的根据地;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重新开凿龙首渠,国力大增;唐玄宗时期,同州刺史姜师度在通灵陂引洛灌溉、压碱淤地,收获万计,水利工程强有力的支撑了开元盛世;元、明、清时期,引洛灌溉零星分布,凿井引泉灌溉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晚清的丰图义仓与汉代澂邑漕仓一脉相承,被誉为“天下第一仓”,发展为今天国家粮食储备库,彰显着河洛灌区的物阜民康、富庶自足。
国以农立,农以渠昌
1929年关中大旱,饿殍遍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深感兴水安民的重要性,1930年主政陕西的杨虎城将军特邀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回陕,主持兴办泾、渭、洛等“关中八惠”渠工程,开始修建洛惠渠,历时14年才得以建成,以工亡52人、耗资300万银元的巨大代价冠绝一时、蜚声中外。
杨虎城(右)与李仪祉(左)1934年在洛惠渠工地
图片来自洛惠渠管理中心档案室
图为兴建洛惠渠时为储藏银元而专门修造的藏银楼
为水利工程而专设银库,此国内首创,世界唯一。
洛惠渠将历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续建扩灌,一坝(龙首坝)、二槽(夺村渡槽、曲里渡槽)、五洞(一号隧洞至五号隧洞)撑起洛惠渠骨干工程架构,其穿铁镰山的五号洞,洞身全长3497米,五易方案,先后采取了洞室压气法、钢板洞壳法、改线挖渠法、井洞结合法等施工方法,历时十三载贯通。国联水利专家沃摩度称“世界水利工程,隧洞之长以铁镰为第一”。五号隧洞作为中西合璧水工建筑之典范,成为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的精神高地。
民国时期修建义井分水闸楼
百年洛惠润秦东
“商颜苍苍,洛水泱泱……三农乐耕凿之天,康衢歌太平之美”。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在《龙首渠赋》中对这项伟大工程赞叹不已。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两千多年的兴废更替、薪火相传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开拓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凝聚和写照。
现代洛惠渠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工程由大坝、灌排渠系及配套设施组成,分设洛东、洛西两大系统,包括总干渠1条、干渠4条、分渠13条,总长248千米,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县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累计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23万亩,引水114亿立方米,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灌溉面积上亿亩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先进灌区等殊荣。
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带雨来。而今洛惠渠正向着惠及农业、工业、生态多维的现代化灌区迈进,在延续黄河历史文脉的同时,必将造就更加丰美宜人的“千里河西地,秦东米粮川”。
图为曲里渡槽为民国洛惠渠标志性工程 1935年建造,李奎顺设计
该渡槽于1994年停用,并于其北侧建成投用新渡槽。图为新旧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