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手艺

本文作者:白桂林


奶奶八十四岁寿终正寝,这位生活于二十世纪的小脚老太太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伴随艰苦岁月有几门小手艺,这些手艺方便了生活,凝聚了辛苦,同时也体现了传承与创造。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在极有限的物质环境中展现自己的劳动创作。现凭记忆叙述奶奶的几门小手艺,虽算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有一些特色,关键是实用。一是纸筋手艺,二是泥塑品手艺,三是洗涤品手艺,四是糊拼手艺。

纸筋手艺制成的作品主要是纸缸(放面用)和纸笸箩(放食品或针线等)。奶奶的制作工艺是把废旧书报纸浸泡在水中,泡一段时间后捞在铁锅内浸烂捣筋备用,把盆或小缸反扣在平地上,蒙上一层布,把捣好的纸筋用双手拍敷在上面,一片接一片,要经多次拍打修正,直至薄厚均匀,表面平整,与模型器具紧密结合。待几天晾干后,小心将垫衬的布拉紧,双手用力将纸壳拔出,如有局部破损的再用纸筋修补,这样就与模具形状基本相同,根据需要脱成或盆或缸的器物。那时缺纸,为了好看,就用收集的烟盒纸,糖块纸裱在纸盆的表面,里面是用书纸报纸糊裱,这样既美观又牢固。用纸筋制的盆缸器具轻便散湿,主要用于放面粉、食品之类。

我参加工作成家后,一直用奶奶与母亲共同制作的纸缸放各种米面,最大的放五十斤面没问题,小的也能放三十斤。纸缸表面裱的最多的图案是青城烟盒纸和大青山烟盒纸。直到2018年楼房拆迁,一时没放处,才又送回老家。原来老家的人早已不用这种自制产品了,放在老屋作为收藏品。

奶奶制作的纸缸

泥塑品更是物资匮乏岁月的产品。用当地盛产的红胶泥加大橪(小麦秸秆)和起闷两天,经多次捣摔使其粘性大增,先在反扣的瓷缸底罩上布,底部及下半部制作工艺与纸缸相同,但厚度增加近三倍,纸缸壁厚在0.6厘米左右,而泥缸厚接近2厘米。当拍到缸高度的一半后,硬化半干后就反转取出作为模型的瓷缸,如果全部拍上就会因胶泥的吸附粘滞作用,无法脱模。剩下的半截用手工逐层捏泥片弥接缸壁达到设计高度,一般壁高在80cm左右,高了易折碎。由于剩下的半截没了模型需要技术,既保持形状,又要薄厚均匀,最难的是泥片相互连接,一般捏15厘米高就自然硬化两小时,然后再续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家家有泥缸泥瓮塑品,储放粮食和面粉。泥塑制品主要是容器,形状多以缸坛为模具,大小高低不等。那个年代在偏僻后山木料稀缺,一些人家进了屋除了风箱案板是木的,其余物品摆设几乎全是泥塑的。窑洞是用土坯造的,地上摆的是泥缸泥瓮泥柜泥台,这些泥塑品虽然原始土气,但却是最环保的,而且不会释放有害气体。

奶奶的泥台面就等于柜面,用来摆设小用品。台面是用料浆石捣碎磨细成面抹的,待干后在用面浆糊浆一遍,用蛋清和红土刷几遍就光亮泛红了,上面放瓶碗器皿及油灯。村里有个叫拴弟的主妇制作的泥柜居然可以以假乱真,其工艺上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人用泥制作的用品早已成为过去,但留下了深刻记忆。

老家地处阴山北麓向蒙古草原的过渡带,当地盛产红胶泥,据地质勘探此地层有二百米左右深,红胶泥粘性大,小时候奶奶和好的泥,也时常为我们制作一些动物模型,特别是用木棍配合胶泥制作的玩具车,轱辘还能转动。红粘土层中有一种孤立的料浆石,硬度介于砖与石头之间,是一种硬不硬、软不软的特殊石头,料浆石只存在红粘土中,是地球上古老地层的产物。把此石砸碎碾细,过筛与纸筋和起是上好的围墙、炕沿及窗台抹面用料,抹压多遍,光亮结实。在奶奶手里,就地取材泥石料,不仅满足了生活所需的器具,还起到装饰家的作用,同时泥塑品还满足了小孩玩的需求。

奶奶塑的泥缸

奶奶的洗涤品手艺很有意思,是用猪胰子和碱面制作的。我十五岁前都是用的这种自制肥皂,效果特好。这种皂是白色略显浅灰的,圆饼状,用时很节省。因为一年杀一口猪,仅有一块胰脏原料。我一直奇怪猪胰脏为什么能去污,有了《本草纲目》的书才知道,猪胰子具有很强的去污力。我们的祖先用胰脏去污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上至朝廷,下至贫民都用它洗涤。

奶奶的制作工艺也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家里杀猪取出胰脏后奶奶就首先进行去油清洗工序,然后用擀面杖反复捣烂后与碱及少许豆粉和起,捏成圆饼晾干待用。这种洗涤小皂民间叫胰子,是最生态的用品,现在的肥皂有化学原料,远不如胰子高级。据说河北省偏僻山区还有用的。可以说胰子就是现代肥皂的前身,现在用的肥皂是由胰子发展来的。十五岁后再没见奶奶制作这种小皂。

奶奶还有一门手艺在村里比较出名,村里有些人叫她糊拼匠。艰苦贫穷的农村,生活用品乏匮,像一些瓷质碗盆小缸小坛破裂后还要继续使用,只要不超出三四块就能糊住再用。这个技术不简单,主要技术在于如何保证不漏水,奶奶用的主原料是猪血和麻绒麻线。在猪血里放了什么料记不清了,好像有面粉和胶之类东西用木棍搅均匀待用,将裂断处涂抹猪血后,用麻线将破裂的瓷碗或瓷缸缠绕固定,将麻绒与血反复凃抹破裂处,待稍干后在涂抹血浆一次即可。奇怪!彻底凝固晾干后居然不漏水。

村里一些穷人家破碗盆由我奶奶修复的不在少数。这门修复手艺有时间局限性,因为猪血只能在冬季杀猪时节才能获得,平时失手摔破的瓷器用品要等到杀猪那几天修复,所以那一时间段是老人家大展糊拼修复手艺的日子。至今老人家在院里跪着拍泥,在土炕上抱着瓷器涂抹血浆,以及用白面浆糊裱纸缸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奶奶在做这些活时,还时不时哼着凄凉低沉的曲调,我明白那是想我的俩姑姑,因为俩姑姑都是二十多岁就去世了。用这些看似力所能及、实则包含科技智慧的小小手艺,为家人创造价值,也可减轻一些思亲之苦。如今自已也迈入老年行列,这些场景仍经常在脑海上演。要记住过去,开创美好末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不易,能战胜磨难就有意义。

纸盆

1987年秋(奶奶去世的前一年)我在察右中旗铁沙盖下乡蹲点修水利工程,离老家五十华里,空闲时间借了一辆自行车回去看望父母及奶奶,进村首先去了奶奶住的窑洞,发现老人在院里压葫芦苗,因为年事已高,身体衰弱得厉害,但也要种两棵葫芦苗。进了屋炕上放着用废纸箱剪拼做的八角大盒和六角小盒,刚裱糊好,工艺还好,我是做不成的。之后一年零四个月老人去世了,这老太太奇怪,只要还有一点精力也不忘糊拼老本行,也不忘创造价值,这一点值得后辈人学习发扬。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广益隆镇偏关卜子行政村,乌兰察布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