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315】迷幻的数字游戏

如果只从销售数据来研究乘用车市场的状况,很难看清事实的真相和本质,因为在迷幻的销量数字背后,隐藏、谎报、造假万象丛生,这种玩弄数字的游戏也成为汽车行业公开的秘密。
本文选自《汽车公社》杂志3月刊【封面故事】
前不久,朋友圈在传一张美国豪华车上牌量的照片,照片显示雷克萨斯上牌量340,392辆,位居第一。排在第二位的奔驰为337,288辆,销量第一的宝马上牌量则排在第三,为335,259辆。在上牌量与销量的差距上,雷克萨斯是4,209辆,奔驰为5,800辆,而宝马却差了10,764辆。根据彭博社消息,宝马销量之所以能在美国豪华车市场上夺冠,是因为借力了经销商,在新车销量上做了手脚。
去年,德国经济新闻网站一项调查表明,德国十分之一的新车被德国汽车制造商自己购买,制造畅销的假象,而大部分的这些车辆很快就被拉到二手车市场,以远低于原标价的价格出售。
宝马在监督更为严格和全面的美国都敢在数据上作假,在汽车工业如此发达的德国,汽车企业也敢玩弄数字游戏,那么,在监督流于形式的中国,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如果本月下派的目标任务完成了,那么就算这个月卖再多的车,也会放在下个月去统计。”阿姗,在西南地区一个地级市合资品牌4S店做会计,4S店的每一笔账单都会从她手上经过,谈起汽车的销量数字,她表示这都是业界心知肚明的做法。
4S店在销量上隐藏数据尚且如此,那如果到了主机厂,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一位曾在主机厂任过职的行业媒体人透露,销售部门月度有月度目标,季度有季度目标,一般都是按照计划进行,况且日后的销售情况是变化的,很多时候都会留一手,这样当前的目标任务轻松完成,后面的日子也更有把握。
数字万象丛生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乘用车批售数量达到2020万辆,同比增长9.3%。同时在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中,还有一个零售数量,显示201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1963万辆,同比增长10.5%。另外还有一个汽车销量数据来自汽车工业协会,显示2015年全国乘用车销量为2459万辆,同比增长4.68%。而关于汽车销量业界公认最为准确的就是公安部的上牌数据,该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新车上牌数量为1890万辆,同比增长11.05%。
同样是中国的汽车销量,为何差异如此巨大?拿乘联会的零售销量和公安部的上牌量两个按理应该最接近的数据来对比,也竟然有高达73万辆的差异。眼花缭乱的数据把很多秘密都隐藏了起来,如果只从销售数据来研究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状况,很难看清事实的真相和本质。但实际上如果把几个数据对比来看,则会发现中国车市数据的万象丛生。
去年,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新常态,4月份开始,上汽大众率先打响价格战,让车市多了几分火药味。到7-8月份,中国车市跌至谷底,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好在下半年,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特别是在国家出台购置税优惠政策之后,车市又回归增长态势。
我们从去年12月份的乘联会数据可以看到,不少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该月销量降温,原本排行前列的车型销量下滑,被其他车型所赶超,有的甚至下跌好几位,按理说12月份是年终冲量的时刻,但为何表现得如此反常?
不过,时间到了今年1月份,上述这些品牌的主力车型又如打了鸡血一般,呈现出暴增的态势,迎来新年开门红。这样把两个月份的销量放在一起来看,则难免有些奇怪。
对比去年12月份的下滑和1月份的高增,一位汽车行业知名媒体人就提出一种观点:这很明显是主机厂在上报数据的时候做了隐藏,恰好与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情况不谋而合。他认为,4S店和主机厂是在刻意隐藏实际销量,进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状态和格局,这也反映出汽车主机厂对2016年的车市情况极为不自信。
对车企销售来说,销量数据包含了巨大的利益,一些销售经理需要业绩,为了批售数据,把产品压库到经销商,造成主机厂与经销商矛盾激烈。去年12月份,经销商库存系数达到1.53,同比上升53%,仍处于警戒线水平之上。
寰球汽车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程远曾公开批判中国的这种销量数据把戏:如果当年车子卖得太多,会把基数提得太高,下年日子不好过,就瞒报一些,转移到明年,所谓“把戏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只不过一般企业做这种手脚限于较小的数量,即使上万辆,也因基数较大,做假占的比例不很高,不易被人觉察,但实际上却为企业埋下了恶果。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华丽的数据反映出汽车的受欢迎程度,毕竟在中国这样不成熟的汽车市场中,从众心理会对购车产生极大的左右,别人买什么车,一定程度上也能诱导消费者做出一样的选择,这就造成数据上的另一种极端现象——造假和虚报。
公开的秘密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汽车厂家的销售数据本来就是一块“注水猪肉”,特别是处于发展中的一些自主品牌,就算是当前一线的自主品牌如吉利、比亚迪、奇瑞等民营车企,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也都曾陆续陷入过销量造假的风波。
早在2011年,华泰汽车因虚报销售数据被乘联会“除名”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也揭开了我国汽车行业数据造假的伤疤。据媒体报道,2008年至2011年期间,华泰汽车在公安部的实际上牌数为4.5万辆,而其上报给中汽协的数量是18.3万辆,两者相差3倍多。实际上,华泰出事也只是被拎出来的典型,只是汽车行业销售数据造假的冰山一角,因为销量造假是行业内心知肚明的事情。
一位曾在某自主品牌主机厂做过秘书和分析员的行业人士表示,虚高的销量数据可以营造车市“虚假繁荣”的景象,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实际利益,因此都会在数据上做一些修饰,每个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几乎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数据往往是衡量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标志,漂亮的数据是每个企业都极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常用的乘联会和中汽协的汽车销量数据统计方式为企业自报,没有第三方检测,其弊端不言自明。
最为准确的是公安部的上牌数据,最能反映出新车销售最真实的状况,但这套数据一直没有公开,虽有人大代表几度呼吁和媒体热切关注,公安部门都表示其中含有用户私人信息等内容,不适合公开。根据《经济观察报》2009年3月的一篇报道称,一家名叫无锡华通智能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从公安部负责信息管理的部门获得汽车上牌的原始数据,整理后卖给车企,一个车型一年上牌量数据标价40万元。而在国外,上牌数是由权威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的。
实际上,无论数据从何而来,所有问题都应该回归的一个本质:车企必须发布真实的产销数据。它不依靠于某种权威,而依靠于市场的原则,依靠整个行业的自律。对产销数据注水误导了消费者,最终还是车企喝下了自己酿造的毒药,伤害的是企业的命脉。

另外,销量数据作为行业对市场进行判断、预测的基本依据,国家制定出台的扶持政策、刺激政策以及行业的激励政策,都与销量数据相关,准确与否,对于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的汽车市场中,不少利益参与者玩尽销量数字游戏,让这些原本能真实反映出行业状况的数据变得迷幻,这将给汽车产业的健康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END】

速度 深度 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