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教父(送货大瞎活,带徒弟下庄1)

《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创作团队

第五篇:解密古圈

第十八章

送货大瞎活,带徒弟下庄

(1)

秋高气爽,田野泛黄,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这个季节对于收古玩的人来说,却是最惨淡的时日,因为不适合下庄喝街淘宝。农村的秋天特别忙,辛劳的农民大部分都去地里收庄稼,家家户户关门上锁,有经验人都会在这个季节停止下庄。

张博伟一连闲散几天没有事情可干,和常诚提议说:“要不,我们去北京古玩城送货吧?那地方有时候也跟碰大运一样,搞不好真能卖出点东西。”

“我们拿的这些东西在古玩城登不上台面啊,这怎么卖?”常诚起了疑问。

“在古玩城,也有那种买大瞎活儿的人。”张博伟说道。

常玉不懂:“师父,什么是大瞎活儿?”

“小妹,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瞎活就是高仿的赝品。”常诚抢着回应道,但想想不太对,又转头问张博伟:“哥,我说得对不?”

“嘿,你小子都学会抢答了,不错。”

常诚嘿嘿地笑起来,“不过在古玩城,大家应该都修炼成了火眼金睛,还有买大瞎活儿的人吗?”

“这偌大的古玩城,又不是人人眼力见都好,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在古玩城遇到个老头儿,给他送过货。”张博伟继续说道,“那老头向来是拿耳朵买东西,我给他什么玩意,只要故事讲得好,他就买,而且还有钱。”

“还有这种好事?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啊。”常诚也心动了,常玉在旁边听了也喊着要去要去,虽然不是太懂,但她总是不愿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

“不急,我们先去挑几件高仿品。”张博伟了解那个老头儿的鉴别水平,但是他和这老头有过过节,之前卖过老头儿好几件,老头儿已经不太信张博伟了,微微一笑说:“常诚,这次我们去需要你出面,你是生面孔,这老头不会有猜疑。”

常诚这一身乡土打扮,活像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小伙子,张博伟总是喜欢拿这个取笑他,不过关键时刻这番打扮还挺有用,再配合常诚那口流利的家乡话,卖几件货,赚一笔肯定不在话下。

三人一起在程田旅馆开始挑起了“宝贝”,张博伟发现有一个批发古琴的,感觉这古琴仿得相不错,于是就买了一架。他和常诚扛着古琴吭哧吭哧地来到了古玩城。眼见快到了,张博伟向常诚投着信任的目光,说道:“哥们,这段路你就自己扛过去,我们在门外等你。套路你都知道吧,他要是砍价,千万不能松口,一旦价格低了,他就不买了,我相信你能行的。”

有了这番话,常诚挺着胸抱着古琴就进去了。一进去,看到门口坐着一个老头,估摸着这古玩店的老头儿有五十来岁。他一头白碎发,发梢修剪的很整齐,看得出很注重养生。刚毅的剑眉微微皱起,塌矮的鞍鼻上架着一副掉色的眼镜,穿着一件灰色的长大褂,显得有像是有读书人的气质,见了常诚眉笑眼开,招呼了声:“小伙子,你抱着这古琴是要出手吗?”

常诚看老头主动上前套近乎,心想这事多半是成了。

张博伟虽然信任自己哥们,不过在外面等得也是很焦急,就怕这老头前几次被自己骗惨了,现在有了防备。常玉怕给师父添乱,也在一旁安静地不说话,等着常诚出来。

过了二十多分钟,常诚滋溜一下从里面跑出来,对张博伟和常玉使了个眼色,说:“走走走,赶紧走。”

张博伟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心里一阵紧张,问他:“怎么啦?”

“我卖啦!”

“卖多少钱呐?”

“三千五。”

“那你跑什么啊?”张博伟问道。

“心虚。”常诚抹了抹脑袋上的汗答道。

听完这两个字张博伟笑了笑,不禁想起了当初的自己。虽然这交易没有拖太久就搞定了,但常诚毕竟是第一回卖大瞎活,心里有点虚也是很正常的。

三人就按原路返回,时不时还回头看看这老头会不会追上来。

这种事在古玩行里不少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也是这行的规矩。古玩城是什么地方?得凭眼力见吃饭,即便东西买错了,那叫打眼。谁要说追出古玩城来跟你退货,那才是丢人!

这古琴是张博伟他们花了买500块钱买的,泡桐木所制,其生长周期快,木质松散,虽然会经过处理,但是它的木性不稳定,音色越弹越差,所以便宜。常诚忽悠老头说:“这是梧桐老木做的,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一看就知道这琴是不是老物件儿了。”

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即为断纹。宋代以来,人们对断纹的鉴赏孜孜以求: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或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古琴以龟纹断最为名贵,琴家常有“千年难买龟背断”之说。其次则为梅花纹,然后是蛇腹断和流水断。

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假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但是这老头可没有这么聪明能分辨出来,所以让常诚钻了个空子。

赵小明《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赵小明心理团队创作

中国首部古玩珠宝心理小说

心理学版本的--古董局中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