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曾国藩:为人“拙”且“诚”,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关键

在网上看到一个热门问题:曾国藩到底是聪明还是愚笨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曾国藩的成长经历来分析。

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的序言中,写胡适评价曾国藩的“精神偶像”朱子:有绝顶聪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才有大成就。

从天资来说,曾国藩可能算不上一流,也常常以“笨拙”自称,好在他有绝佳的耐心和勤奋,“肯做笨功夫”,最终得以在仕途、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他过世后,好友李元度在《曾文正公行状》章中写道:“治军行政,先求踏实;或筹议稍迂而成功转奇,或发端至难而取效甚远,或初为众所骇怪,而徐服其精。”他的“踏实”是有目共睹,并且得到周围人认可的。

曾国藩科考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他出身小地主家庭,祖上都是农民,从父亲一辈开始走上科举求仕的道路,但父亲曾麟书40多岁才考上秀才。曾国藩在父亲的教育下,埋头苦学,直到道光十三年第7次参加时,终于得中秀才。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一路举人、进士、进入翰林院,跻身京官行列。

展开剩余67%

曾国藩在京官期间,就立下了要做“圣人”的誓言。

但这个flag并不是说说就算了,他在行动上做得非常彻底。例如,他给自己设定了每日任务,包括练字、读书、写诗作文。一旦出现偷懒、缺乏恒心,或者与人交往时言语浮伪、态度傲慢等情况时,就会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反省。他的自律性和勤勉,绝非寻常人所及。

湘军时期,曾国藩的用人策略和战术原则,也充分显示出他“守拙”的本色。在招募湘军新勇时,他选择到穷乡僻野,选拔那些性情质朴的山农,虽然他们没有上阵打仗的经验,但“朴诚耐苦,讲求实际”,军队战斗力比绿营军高了许多倍。

一提到用兵打仗,通常想到的都是各种兵法谋略。但曾国藩打仗时,最强调的却是“结硬寨,打呆账”,这也是湘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每到一地,湘军在安营扎寨上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看上去颇有些“笨”。

但这一策略在曾国荃围攻天京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由于当时南京城的城墙既高且厚,且太平军人数有近20万,在长期的拉锯战中,湘军挖沟建濠,形成了最后一道牢固的防线,对最终攻下南京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他对兄弟和子女的教育方式,在今天看来也有些“迂”。

无论公务如何繁忙,他都不忘给在湘乡的兄弟子侄们写信,指导他们的功课,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些信件都得以保留下来,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曾国藩家书》。

他的这种教育方式有时也会引发抵触情绪,特别是暴脾气的九弟曾国荃,常常在信中和曾国藩产生争执,但曾国藩总是会耐心地回信劝导。 家中妻女每天要早起做家务、做小菜、纺线制衣,即使曾国藩身居高位时,也是如此。

曾国藩是一个对外形、着装上不是特别在意的一个人。京官时期,由于社交活动较多,需要装点下门面。《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中提到,“在道光二十一年,他买了尖靴、袍料、皮靴、小毛冬帽等衣物,花掉了二十八两银子”。做了两江总督以后,他就更不修边幅了,曾与他有过接触的外国人戈登,描述他看到的曾国藩“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油渍……”。

从初出茅庐的湘乡农家子弟,到游刃有余的朝廷重臣,曾国藩一直在变化。一开始他的行事风格直接,常常得罪同僚,在经历数次挫折之后,他对晚清官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出一番事业,需要在一些事情上有所妥协。从湘乡复出之后的曾国藩,像是换了一个人,开始变得和光同尘。但他的初心并没有改变,性格中的“诚”和“拙”始终存在。这样看来,他是“笨”的,但这种“笨”也让人心生敬意。

参考书籍:

1、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系列1-3;

2、《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