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东升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太乙镇东北3公里处,潏河支流——太乙河东岸。行政村由蟒鞍岭村和曹家庄两个自然村于1955年合并而成。现有8个村民小组,530户,2030人,耕地2100亩。
蟒鞍岭村位于曹家庄村南,黄大公路两侧,4个村民小组,253户,1140人,耕地990亩,主产小麦、玉米。
该村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地处潏河两条支流中间,东边是蛟峪河,村西是太乙河。紧挨村东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黄土岭,形似马鞍,中间高两头低。传说当年王莽追赶刘秀,曾在此备过马鞍,村子因此得名。嘉庆《咸宁县志》记为蟒鞍岭东、西二村。
蟒鞍岭村史称上村,曹家庄称为下蟒鞍岭村。该村西头有一条古御道,穿村而上天池寺。村西有一条小溪,人称磨河,沿村西流向北。老黄大路穿村中而过;村南为新修的环山公路。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土地800余亩,70多户,170多人。以王姓为大户,另有樊、党、李、孙、邢、胡、沈等姓。
过去,村西头有一条小溪流经村口,小溪上架有六七根合抱粗的松木桥,桥头有大小六条路相通。
桥旁有一间古三官庙,人称“六路十字一间庙”,六月十三日为三官庙古会。村中间还有三间土地庙,内供土地神,庙前立有三四丈高的灯杆,每年腊月三十晚上,村民们点上清油灯,直至正月十五日。村东头有座无量庙,内供无量禅师。每年三月三日庙会,善男信女,焚香燃纸,祈求平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过秦岭路过该村,村民踊跃以粮食资助,四组有个叫王买道的青年,当了红军到陕北。
抗战时期,村内有一位樊效圃老先生同曹家庄王念修先生以及孟家村王华庭等人于1938年在汤房庙旧址上创办汤房庙小学,该校前身即西安市开通巷小学,抗战时迁至韦兆,后由韦兆迁至汤房庙,成为当地一所史上名校,掩护过李浩、李志忠、姚静等中共地下党员。
20世纪70年代后,一直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樊耀亭同志为四组人,系陕西省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终南山佛寺游记》等。
曹家庄位于太乙河东,东与孟家村相邻,南与蟒鞍岭紧挨,北与上红庙相望。4个村民小组,188户,890多人,耕地1100亩。主产小麦、玉米。该村民国初年18户,1949年5月发展至78户,约400人。主要姓氏有曹、王、李三姓,还有孟、张、吕姓等。
该村以曹姓得名。《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为曹家庄,亦称曹居。听老一辈讲,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后,一户曹姓从古城西安城西西桃园迁来,那里有曹家的老祖坟。随后从城北大白杨村迁来一户王姓,系曹家外甥。后陆续迁来曹姓的老外公——杜曲镇西江坡村一户李姓。
村西有一条沿蟒鞍岭村北流而下的磨河,磨河曾建有一座水碾;村东有一条小溪,村庄坐落在两条小溪之间。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有一座高大古墓,相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一位湖北籍管粮草的道台尹长林修建的坟墓。高约7米,周长20米,坟地占地2亩。坟南植有48棵古柏,古墓北边,磨河沿上,建有一座六角形砖塔,高约12米,六层,每角檐上,系有风铃,随风远传。合作化初期先后被村民拆掉,伐倒。
村西稻田边,有一座土地庙,是2008年冬由村民集资5000余元,自己动手在旧庙遗址上重新修建的。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庙会日。
村中老石碾旁,立有一个高10米左右的灯杆,每年腊月祭灶后,便有专人供灯,升上高空,直至正月底。
过去,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村里的古会。后来,两村统一改为六月十六日。
1951年后,两村先后成立初级社和高级社。1955年曹家庄和蟒鞍岭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1959年,大樊川公社解体后,两村由王莽乡划归太乙宫公社,统一改名东升村至今。1965年,盖起一所新的全日制小学,将分散在上、下两村的五个教学班集中在一起,先后两移校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先后有一大批大专学生,分别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1966年8月,全大队集资筹款,买回水泥杆,盖起电房子,从引镇电管站所辖东辛村拉杆引线,电灯大放光明,电磨、电碾不再牛拉。小广播连接家家户户。
1972年后,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一座跨度20多米,宽6米,高7米的三孔大石桥,黄大路穿村而过。随后,村中相继建起试验站,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后办有草袋厂、刺绣厂、面粉厂、卫生室。
1982年秋季以后,落实生产责任制。
2005年以后,硬化全村主干道1500米,盖起崭新的村委会办公室。2010年以来,打深机井一眼,盖井房一座,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在环山路南植桃树140亩,打抗旱井3眼,引导村民发展多种经济,科学种田。2011年以后,硬化全村小巷、小路。修建一座群众娱乐健身场所,并办起新农村科技书屋。
昔日的茅棚、旧瓦房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平房、楼房拔地而起,街道干净、村容整洁。村内,路上随时可见摩托、小汽车;村外,林木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