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改革家?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文章绝伦,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张居正改革,首重吏治。他认为,各级官员长期因循旧事,纲纪废驰,臃肿腐败,因此需要重典治吏。对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实行考核,昏官与庸官一律裁汰。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冯保的侄子殴打平民百姓,张居正果断地把他革职。远在云南的黔国公沐朝弼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屡次犯法,张居正派人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将他押解幽禁于南京。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原来软弱疲惫的官场为之一振,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
改革过程中,张居正恩威并用,软硬兼施,显示出卓著的才干。当时,官民田土的耕地面积达到1161万余顷,成为万历年间乃至整个明朝后期财政状况最好的时期。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由此活跃,他还成功解决了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地方政权的冲突问题,促进了汉蒙和睦相处。
张居正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国学知识全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