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寻找观赏性与真实性的平衡 ——《萧红》和《黄金时代》的对比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思考观赏性与真实性的平衡,这就意味着现实与艺术的平衡,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意味着观赏与真实永远不能达到绝对的平衡。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运用了女性角度还原了萧红的一生,而不仅仅以还原萧红而还原萧红,而是让人们感觉到民国时期青年人正在迸发着令人欣赏的令人向往的精彩的民国时代。在现实中,我们只愿用很少的角度去分析事情,但是一旦上升到艺术层次,我们就被迫运用多角度去还原一个时代,所以说,艺术永远是艺术,现实永远是现实,艺术离开现实是活不了的,但是现实离开艺术还能潇洒的活着。
——编辑 李坤
☀Thu21.Apr.2016
(人物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开始知道萧红这位作家,是因为电影《萧红》。电影选取萧红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片段,叙述连贯,注重运用光、影,层层矛盾和戏剧的张力,很容易就把人带入情景里,随着剧情大喜大悲,渐渐沉重、感叹:萧红的一生太坎坷,凄凉。
《萧红》塑造了一种美,展示了人性中最淳朴、温暖的一面。萧红和萧军在雪中摇着手鼓,自在欢笑着,背景热烈的交响乐带我们进入街头,去感受其中蕴藏的渴望自由的生命怒放。
看完《萧红》后,我一直在思考萧红本来的模样——她不是妖娆的玫瑰,不是自傲的牡丹,而是北国飘扬的雪花,款款落下,轻盈不染。然而雪花再美,也难逃融化的命运,在人们心中灿烂一瞬,留下不屈的身影。
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沉重的旁白:“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哎的,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然后,她第一个被伤害,她的强大,让男人下手很重,其实,她是很疼的。所以,她不停地写作。寂寞和抚慰都来自写作。”
对萧红的印象还停留在宋佳的大气美丽,带着《萧红》的沉重,看《黄金时代》时突然就转了较轻松的氛围。
汤唯演的萧红一开始就以黑白色调直对着镜头讲述自己的生平,扎着麻花辫,微胖,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没有宋佳演得漂亮,旁白也没有感情,整个人土里土气的。
《黄金时代》三小时的片长采用多重视角的方式叙事,从不同的视角讲述萧红的一生,融入了更多的细节和人物,创新地让角色对着镜头外的观众讲述,以众多文人的客观叙述试图表现出一个立体的客观的萧红,但是故事发展太快,通常只是通过旁白几句话,就转换了一个时间地点。看第一遍,因没有太多历史文化积累,竟有点摸不着头脑。
受影片影响,看了几本萧红写的书,她注重描写女性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着墨之多,触目惊心。“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升值,乱七八糟地死亡。”“生就一双多情的眼睛”的月英,是村里最美丽的女人,婚后生了病,在丈夫石头般的冷漠与摧残下已经变成一个形状可怕的怪物: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著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绝望。
关于女性卑微的地位和挣扎的形象描述,让人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惧,感觉到那种人与动物一样的挣扎和呐喊,仿佛有一双手紧紧扼住咽喉,快要窒息。写出这样触目惊心文字的萧红,不应是《萧红》里风花雪月、柔弱而坚强的大气女子,到应是《黄金时代》里有些喜怒无常、孩子气的萧红,一个为自己的命运和女性卑微的地位不平,毅然拿起手中的笔,像利剑一样控诉的倔强女子!
发现先看《萧红》,再看《黄金时代》,这个顺序正合适。《萧红》偏重于唯美的文艺画面,而《黄金时代》偏重真实、详细描述。看《萧红》被唯美的爱情吸引,为萧红坎坷的一生惋惜。看《黄金时代》是《萧红》的补充,补充事情是如何发展的,补充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物心理,使萧红更立体,更真实。
若是一名没有太多文化知识积累的普通观众,若先看《黄金时代》,会觉得它沉闷无聊,没有情节起伏,人物的旁白往往让人有出戏的感觉,再看《萧红》也是觉得它过于注重美,而有点空泛。如果只看一部影片,《萧红》自然比《黄金时代》要好看,要美,要打动人,但是过于追求动人而缺少了真实性,有许多的历史硬伤,生造出来的剧情让以真实任命命名的电影,落下了许多诟病。《黄金时代》表达了一个真性情的萧红,讲述了许多红色背景,各种人物对她的看法,也让观众对当时左翼文坛的情况有了大体了解。
因此,《萧红》让观众认识有萧红这个人并产生继续深入了解的愿望,而《黄金时代》让观众稍稍明白萧红的生平经历,但对旁白人物和事件发生仍一知半解,观众再通过搜索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才能加深了解,总算大体了解萧红这个人。再拜读她的作品,终于被她的才气所折服,感叹:一代洛神!
既然是萧红的人物传记,那么最主要的对比就是如何演绎萧红这个人了。
《萧红》里的宋佳主要演绎的是:美,一种大气的美,她的一颦一笑,那种想哭却又拼命克制的颤动,无不让人怜惜。萧红逝前点烟的段落看得我几乎窒息,彻底了然一个女人的挣扎与超脱。深沉的画外音,及踝的长大衣,及腰的大波浪头发,特别是那一句:“咱们东北作家群总算聚在一起了!”让人有一种错觉,这是宋美龄,而不是历经坎坷,生活窘迫的萧红。
与萧红共事过两个月的丁玲曾写过篇追忆萧红的文章《风雨中忆萧红》,文字中这样描述道:“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黄金时代》里汤唯演绎的萧红更多表现的小孩子心性和一些近乎神经质的举动,这比较符合丁玲评价中的萧红。但全片表现的也只是一个小孩的碎碎念,也没有过多的表现文学作品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
在《萧红》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萧红与萧军对于去不去延安的争执,最后萧红选择了端木,与他一起乘火车离开,萧军拿着两个梨子奋力奔跑追火车,那一幕与之前在洪水时拼命寻找萧红重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凄美,近乎窒息的痛,那种明明双方都有爱却不适合在一起的痛,深深地渲染出来并打动观众。而《黄金时代》没有这一幕,它描述的是萧军又再回西安与萧红见面,而萧红直接一句话:“我们永远地分开吧”没有一丝铺垫和说明,让观众觉得既突兀又奇怪:怎么这样啊,突然就和另一个人好上了。但这偏偏是符合萧红原型的,任性而又孩子气。
还有另外一幕:《萧红》里萧红怀着的萧军的孩子,是因为战争,四处奔逃,在战地医院出生,却无奈夭折。《黄金时代》里的是萧红在白朗家生下白白胖胖的儿子,却在几天后神秘消失,萧红只有一句话:“他生病夭折了。”作为观众,当然更愿意相信《萧红》里所讲述的是真实的,因为《黄金时代》里的太不符合道义了,但在查阅资料后,偏偏不合一般想象的却是真实的。
一个恋恋不忘童年生活的人,一个丁玲所见不谙世事的人,一个老一代文学家眼中孩子气的人,她就不可能是《萧红》中的萧红。而是因为她的自我认识认知上还是个孩子,她不懂得如何承担这份责任,才会选择抛弃孩子,所以只有《黄金时代》中萧红的人物性格才能顺理成章的演出这一段。
萧红,是一位敏感,孩子气,有点神经质的作家,她那坎坷的命运和情感之路也有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她也有常人的缺点,而不像《萧红》一样传奇化,唯美化,《萧红》照顾了观众的感官和心灵,不惜虚构,美化了萧红的某些事迹,这是一部好的影片,却不是一部好的传记。相反,《黄金时代》比较注重真实地还原萧红的性格和细节化,旁白人物对她的描述都是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有出处的。所以笔者在阅读关于萧红的资料时,一般脑海里会自动对应出影片中人物的样子和事迹,帮助形象化理解萧红的一生。只是《黄金时代》的叙述过于平淡,人物跳出来对着镜头讲话往往会打断情节,让人很难静下心继续看下去,便也无法达到最初让人们真实了解萧红的目的。
因此,如何寻求一个观赏性和真实性的平衡,是一部传记型影片所需要好好思考的。
作者夏言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本文由作者同意授权吧啦原创文学申请原创保护,其他平台转载此文会默认此原创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