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笔记||《弟子规》不能代表优秀传统文化
导语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国学热”。人们能意识到让少年儿童接受经典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想法是好的不代表行动也一定是好的。有的学校或其他的机构让少年儿童去读《弟子规》,这就不合适了。《弟子规》不能算作国学经典,和《论语》《孟子》不是一个档次。
读《弟子规》很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这么说,有人不理解。《论语》《孟子》等著作中也有很多糟粕,你怎么不批评?其实道理很简单,它们的体例是不一样的。《论语》《孟子》都是一些语录、对话,那些篇章可以独立拿出来学习、讲解。对我们有用的可以学,没有用的可以不学。例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单独拿出来依然是有教育意义的。不管《论语》《孟子》中有多少糟粕,我刚刚举出的这些东西在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否定。《弟子规》就不同了,从前到后都是三字顺口溜,是一个整体,分开了就不完整了。即使有些内容明显是有问题的,也不能都舍弃,因为舍弃了前后不连贯。这也是我反对少年儿童读《弟子规》的原因。我下面举几个例子,大家就会发现《弟子规》的内容确实有很多问题,和今天的时代要求不相符。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都有这个毛病,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试问一下,难道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把年轻人培养成顺民吗?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父母的教导,不管对错,都要听。父母的批评,不管对错,都要接受。这合适吗?
我们都知道,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当年做出的很多举动都是违背父母的意愿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使我们这个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我们能说他们不孝吗?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告诉过斯诺,他年轻时和父亲经常斗争,我们能说毛主席这么做错了吗?如果毛主席想的是好好听老父亲的话,将来子承父业,那还有我们今天的新中国吗?
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听父母的话,年轻人就得有主见。孩子想自由创业,父母说让他考公务员,那样稳定,他就必须委屈自己,不创业了吗?父母骂孩子:“你一点用都没有!”孩子是不是也要说“你们骂得很对,我确实一点用都没有”呢?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如果按照《弟子规》的说法,有多少年轻人将会变得没有出息啊!
亲有疾,药先尝
我们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病人吃的药,健康的人怎么能随便尝呢?中毒了怎么办?如此反人类的教条,今天还要学习吗?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总结
由此可见,《弟子规》的内容太死板,很多东西拿到现实中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我们弘扬国学,只能以《论语》《孟子》等经典的著作为主,《弟子规》这样的顺口溜根本就不上档次,没有学习的必要。
作者简介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旧体诗收入《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其他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