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长宁路1155号(原1187号):圣玛利亚女中
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这座著名的钟楼,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人来人往、荒芜颓败,如今像溪流般来往其间的,早已不是当年女校学生们青春的面庞。在建筑遗留的骨骼之下,新的血液与肌理已然重生。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
贵族女校里的青春光阴
圣玛利亚女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5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琼斯女士建立了文纪女校,格兰德女士建立了俾文女校;30年后,两校合并成圣玛利亚女校,设址在梵王渡圣约翰书院的后面。进入20世纪,由于学生逐渐增多,学校在白利南路(今长宁路)购地70亩,建立起了封闭的西班牙式新校舍,并在1923年7月正式迁入。学校包含了教学楼、理科楼、体育馆、音乐楼、学生宿舍、中外籍教师宿舍、医院、膳堂等十一处建筑,朴实中带着典雅的风范。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
在这里的读书的女孩子,皆来自商界、政界、医界等家庭,著名教育家俞庆棠、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等人,都曾在此地度过了她们青春烂漫的年华。除去必修课外,学校里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普通学生一年的学费是84元,伙食、杂费尚且不包括在内,已经相当于当时工人10个月的工资。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
解放后,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两校合二为一,成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上,入驻了一所新的大专院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直到21世纪的帷幕缓缓拉开,这片土地迎来了新一轮的商业开发,校舍和教学楼被拆除,仅留下了钟塔礼拜堂,如纪念碑似的留存下了昔日圣玛利亚女中最后的记忆。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
经历了十几年的荒颓,女校钟楼再度回响起古朴悠扬的钟声,历史的脚步已经踏进了2017年。在长宁来福士项目启动后,经过了精心的修葺和加固,古钟楼古朴、优雅的面貌重回人间。其外墙被复原为最初的灰黑色洗米石材质。礼拜堂内铺设着花纹素净的大理石地面,两侧由连续立柱和拱券构成的耳廊一如往昔,曾被砖墙封闭的玫瑰彩色玻璃花窗也重见天日。走秀、艺术展、婚礼、戏剧……回归后的先锋女校古钟楼,以另一种姿态见证这座城市新时代的摩登生活。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
1000平方米的如茵大草坪周围,除了古钟楼之外,还环绕着四栋独立小楼,各自依照学校建成之初的旧貌重新设计建造。如今,这里云集了多家精致餐厅,墙上张爱玲的画像则代表了今人对女校的致敬。老情调、新生活,不变的是此地浸润百年的时髦精神。
(原载于“上海长宁文旅”微信公众号,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