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黄”黄芩,黄连,黄柏
有三味清热燥湿的药材,草药江湖称“三黄”。哪三味呢?黄芩,黄连,黄柏。
三黄是很出名的。像三位深山隐士,满腹才学而不事张扬。就像文坛“三苏”的孤傲清高,就像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
草药里谁最张扬呢?人参呗。人参是中药世界里的王,驰骋草木江湖。救人有功,杀人无过。都到这个境界了,它不张扬谁张扬呢。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张晓风说,做花当做玫瑰花。依着这个逻辑,做药应该是做人参了。不过呢,这是人的想法,不是草木的想法。草木们很淡泊,平实内敛,大雅的境界。谁做谁的药,谁治谁的病,没什么可羡慕的。
大黄就是药材里的仁人君子,有一种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情怀。若是人参补过了头,生命悬在一线,大黄就来了,独味大黄汤,就可救命。非它不行。
可是,草药江湖就说了,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救了也就救了,谁也不把大黄当回事。大黄很淡然,只做自己,不随黄叶舞秋风,谢绝繁华。
人参是瞧不上大黄的。在中药柜子里,大黄一般都在最下层的抽屉里,和荆芥啊,丝瓜络啊一起混。人参呢,在青花瓷里,古色古香,药柜的最顶端放置,很有些高高在上的意思。
大黄不在意,没关系呀,在哪儿还不是个生活呢。它有洞察世事的淡雅朴实。拒绝霸气。
至于三黄呢,也是这样低调的。也瘦,也雅,一点也不喧嚣。中药都是瘦的,都是书生风骨。最肥的是胖大海,它常常为自己胖得没边没沿而惭愧,所以很少出来混。
草药的境界多好,春开花,夏长草。一蓑烟雨任平生。滚滚红尘,草木萧然。春秋为一生,草鞋布衣,走进中药的境界,有什么可聒噪的呢。做好自己的事,闲看云起云落。
三黄都苦。苦得很。药里头苦不过的是黄连。中药说五味,辛,甘,酸,苦,咸。人生也是这五种味道,有什么差别呢?
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补益,和中。酸味收敛,固涩。苦味能泄,能燥。咸味能软坚,散结。
三黄味苦,清热燥湿,药性就是这样的。良药苦口嘛。独味的黄连,只是纯粹的苦。若是黄芩,黄柏加了一起煎熬,真是苦不堪言,那种苦味儿都渗进舌尖了。
可是,苦味儿过后,五脏六腑,开始变得清凉,烦躁一点一点褪去,身轻目爽。苦,是为了驱走体内的燥。
中药多一半都是苦的,所以熬药叫做煎熬,不叫煮药。这是草药达到巅峰前必须的修炼。没有这样的煎熬,就无法达到巅峰。什么是巅峰呢?一个人疼得打滚,疼得冒汗,疼得没心肠活了,疼得碰头抓脸。
一剂汤药服下,疼痛慢慢缓解了,松弛了,心情也好了,又开始热爱生活。药到病除,这是中药的巅峰。扶正祛邪,是最高境界。经过熬煎,才能到达这样的禅境。
苦是一种禅境。
黄芩,黄连,黄柏,煎熬出来的药汁也是黄色的。尤其黄连,油菜花一样的黄,艳而不妖,清而不俗,结结实实地黄啊。我喜欢那样金子一样黄澄澄的细腻柔软。
这样的一碗药汁,足以让空气里都弥漫着苦味儿。不过呢,这样的苦味可以杀菌,清洁空气。苦未必不好,良药苦口。甜未必好,你看糖尿病。
三黄的药性是两个字:苦,寒。然后归肺,胆,脾,大小肠经。
苦寒自古不分家,是相依相偎的,不能拆开。但凡味苦,药性都寒凉。所以,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寒其实是暗含气势的。
归经就是药物要走得途径,这是草药必须要走得路,是定数,命运里注定的,没有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