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伤寒杂病论》之“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和我们上期所讲的“小柴胡汤”一样,也是2020年为我们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功臣汤药——“清肺排毒汤”,其中的一个合成方剂。
既然属于《金匮要略》,为什么我们还要说是“伤寒杂病论之射干麻黄汤”呢?这个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起来就叫“伤寒杂病论”。
今天我们重点要讲的是“射干麻黄汤”的功用疗效及其药物成分的药理药性,也就是说,射干麻黄汤是能够治疗哪方面的疾病的?
首先简单的说,射干麻黄汤,它是一个治疗风寒咳嗽痰喘的方剂。
熟悉中草药的人应该都知道,射干和麻黄,分别都是一味中草药,能够以这两味草药命名一个方剂,就说明这两味药在该方剂中的角色和分量的重要性。因此,结合这两味药的药性药理,我们也就可以推理出这个方剂的主要用途和功效。
下面我就来了解一下这两味药
1、射干
性寒,味苦;专入肺经;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祛化热痰,通利咽喉。临床治疗:常用以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以及肺热痰多,咳嗽气逆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射干这味药的功用功效,主要就是:清肺热,降肺气;祛热痰,利咽喉。
2、麻黄
性温,味辛,归经于肺和膀胱
主要功效有三:发汗,平喘,利水
其发汗之力,可以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从而宣散肺气。
其平喘之因,在于能宣解风寒束表、肺卫闭合导致的气机郁闷壅遏,使之透窍宣通,平和气息。
其利水之治,在于其辛温之性,能化解因感受风寒体阳受困、湿气不宣复又合体内水湿津液聚痰之饮。
通过以上两味药物的药性对比:一则性寒凉,通利泄下;一则性温热,辛散宣发;感觉相似两个对立关系的药物。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可能会相互排斥;药与药之间的对立,会不会也相互抵触呢?而如果相互抵触排斥,又怎么能够治疗疾病呢?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理阴阳平衡,而阴阳就是对立的关系。事实上,世界上的诸多事物,其之所以能够保持平衡存在,都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一种制衡,因为对立并不是单纯的排斥,更是能够形成彼此的制衡前提。而事物彼此之间制衡的过程中,所表现发生的意思形态,就是事物走向平衡的各种治理过程。中医治病的理念,就是这种原理。
比如射干麻黄汤,方中的射干和麻黄两味主要药物,就是利用了其彼此之间的对立药性及药理,再加入其他可以辅助佐使它们的药物,不仅能够促使其各自发挥出最大的独特性能,还可以利用其彼此之间的制约关系,最终实现对所治病症的阴阳调理调治平衡。
这种实现阴阳平衡的治病理念,就是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再结合辩证观念的治疗理念,诊断立方,所形成的“君臣佐使”的布局用药理念。
所谓“君臣佐使”的布局,就是中医在处方用药时,明确各自药物的责任担当,使它们即各自发挥出自身优势,还通过彼此协助增强性能优势,同时还不失彼此之间的良性制约,由此可以把带有负面属性的药物的负面性,通过有效的制衡,最大程度的降低或消除其负面性。
下面我们就结合“射干麻黄汤”的药物组成及其各自属性特点,来解析一下这首方剂的治疗功效
先看射干麻黄汤的组成:射干、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子、大枣、干姜、麻黄,共九味药物,其中的射干和麻黄我们已经做了讲解,其余的七味药物我们再分别做个认识:
1、细辛
性温,味辛;归经入肺肾经。
主要功效:发表散寒,温肺祛痰,驱风止痛。
其发表散寒之功,能治伤寒风寒
其温肺化痰之功,能治风寒感冒及寒痰咳嗽
其驱风止痛之力,能解风寒挟湿侵犯人体。
2、款冬花
性味辛温,专入肺经;功效力专止咳,若佐以寒凉之味,尤能抑制热喘暴咳;兼治肺气咳逆。
3、紫苑
性辛温而味苦,专入肺经,力专止咳化痰。
《本草正义》言其:色紫入血分,味辛行气分,故而兼通疏肺之气血。因此,其对风寒外束之肺气壅塞,咳嗽不爽,喘促哮鸣,甚至火燔肺痈,脓痰腥秽等,均治。而尤其针对寒饮聚踞浊痰,粘涎胶固,喉中水鸡声者,更宜。
4、半夏
性味辛温,未制生品有小毒;归经入脾胃。
主要功效:降胃逆止呕吐,燥脾湿祛痰涎,宽中膈消痞结,升脾气助运化。
由此可见,半夏之功,主要就是维护改善脾胃功能,化解妨碍脾胃运化的湿邪痰浊的。
5、五味子
性味酸温,归经肺肾;
主要功效:敛摄肺气,生津止汗;固守精气,涩滑止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五味子的特点就是能够收敛固摄。而由于其性温,故对于因寒凉而导致的咳嗽虚喘,尤有良效。
6、大枣
性味甘温,专入脾经。故其主要功效就是补脾益气。脾胃一家,共主运化。所以脾气充盈则消化水谷、生化营养的动力就充足,人体就能够生成恢复健康的抵抗力。
7、干姜
性味辛温,归经肺胃
主要功效: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升阳通脉
由此可见,干姜对于因外感风寒引起的肺气不宣,寒痰咳嗽,具有较宜的功效。临床事实证明,干姜在对于寒饮伏肺导致的咳嗽气喘痰液清稀,以及有形寒背冷的风寒感冒症状,疗效特别显著。
参照以上七味药物的药理药性,我们再结合一下之前的射干和麻黄的功效功能,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医圣张仲景把射干麻黄汤定性为治疗风寒感冒痰饮喘咳的一个方剂了。
我们再了解一下《伤寒论杂病论》中有关射干麻黄汤的一句原文:“咳逆上气喉如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虽然只是“咳逆上气如水鸡声”简短的一句话,但它包含的内容其实很丰富。
“咳逆上气,喉如水鸡声”,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外感风寒后,人体表邪外束,气机郁遏,肺气不宣,泻之不及,故而咳而气逆;而之所以泻之不及,咳逆气逆,缘以寒邪犯遏阳气,使中气不运,土衰生湿;胃气失降,水谷生饮。而脾胃为土,为肺金之母;母病恙子,故脾胃湿饮转生肺痰。肺无降路,此皮毛闭合,中隔壅堵,肺无降路,亦不得外泄,唯以挟裹痰饮逆行上窍,冲塞出喉,故而喉中似闻如水鸡。
医家陈修园,在其《长沙方歌括》一书中曾以方歌曰:
咳逆上气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
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成。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便可以清楚认识到,射干麻黄汤,其方药功效,就是针对治疗“寒饮郁肺,气道受阻,咳而上气,痰喘冲喉,喉中水鸡声”等风寒痰咳兼哮喘病证的。本证除具有以上表现外,还可同时见有胸膈满闷、恶寒不渴、咳痰清稀量多,舌苔白滑、脉象浮紧等症。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其《医学心悟》中有云:“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本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此即哮喘病也。由此可言,射干麻黄汤及其“宣肺、开结、化饮、降逆”的组方原则,可以说亦是为后世医家治疗哮喘病而奠定了基本的用药原则。
正如程钟龄所言,后诸朝均有医家临床治疗哮喘病证时,取射干麻黄汤化裁施用,对于寒饮冷哮痰喘,确有理想疗效。
当今,以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已经是业界一种普遍认知。
邓铁涛老先生生前曾说过,经方因其配伍严谨精当,虽药简而效宏,能正确利用,皆能屡收奇效。
我想,邓老留给我们的这句话,也正是我们所有的后继中医人,应该认真研究学习“经方”的原因和依据。
完
本期主讲:苍 松
责任主编:晨 阳
编辑制作:黄 启 琼
审核校对:黄 启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