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论语”:孔子的“三不原则”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
原句译文
哀公问宰我,土地庙门前该种什么树。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用意是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了以后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2
人物简介
鲁哀公:(西元前521―西元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定公死后即位。在位期间为“三桓专鲁”时期。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宰我: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客先贤。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曾因上课睡觉,被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所以全世界的老师都不爱学生上课睡觉。
3
深度解读
鲁哀公问宰我:修建土地庙的时候,种什么树比较好?
土地庙在春秋时期,还肩负另一个职责,是专门祭杀牺牲的地方。在庆典上用于祭祀的牲口,需要在土地庙完成宰杀,再运去祭祀的地点。所以,土地庙往往被认为煞气较重。在煞气重的地方种什么树好呢?宰我回答:“夏朝的时候,用松树;商朝的时候,用柏树;周朝的时候,用栗树。用栗树的原因在于,使民战栗。”
有人将这段对话传达给孔子,孔子听后没有发表任何关于树的言论,他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孔子突然说了这三句莫名其妙的话,让大家都很费解。所以事后就有很多人猜测,这事说的其实是“三桓专鲁”。
哀公问社于宰我,问的其实是“三桓专鲁已久,难以忍受,能不能把三桓给剿灭了?”针对于国君的这个想法,孔子给出的评论是:“这事成不成都别说了”你要做就做,不做就算了,别提,言多必失,话多必输。
历史上并没有出现鲁哀公平叛三桓的记录,因为哀公当时并不具备碾压三桓的实力,所以这事也就只是说说,并没有下文。
4
思维延展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
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
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不说、不谏、、不咎”称之为孔子的“三不”原则。孔子的“三不”原则主要是讲的下对上,
先说“成事不说”。我们知道,孔子是讲究忠的,但孔子反对愚忠。这“忠”一定要有度,这“成事不说”,就是为臣的度,为下级的度。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探索的过程,很多事情的决策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方法来逐步探索,不可避免出现错误和失败,避免错误和失败的前提就是做好事前的论证和准备,需要涉及到的人员做出大量的调研和论证信息,领导再在这些基础上做出决策。如果出现问题,若抛开论证过程,就一味指责和否定,不利于工作开展。
再说“遂事不谏”,对于上级已经决定的事,孔子主张“不谏”,不要再劝说了。组织原则上有这样要求,既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已经决定的事情,个人可以保留意见,但是必须执行。
最后说“既往不咎”。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一句话。孔子原来的意思是下级不要对上级已经做过的事去议论,对也好,错也罢,议论无益。而现在这句话大多出自上级之口,意思是对过去下属的错误不去追究。在这种语境下,“既往不咎”变成“既往不纠”了,这意思其实与孔子的原意是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