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庸笔下一句话概括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网友:大师不愧是大师

文/迈克尔乔峰

列位看官,大家上午好,在下迈克尔乔峰这厢有礼了,闲话不多说,我们略过前戏,直奔主题吧。

今天的话题是金庸大侠的武侠小说,看过金大侠武侠小说的读者和观众都知道,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和其他人的武侠小说不同,金大侠的小说深深的镶嵌在中国历史当中。或者说金大侠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平行于历史的完整世界,在金大侠笔下这个完整世界中,有历史、有江湖、有侠客、有庙堂、有众生、有民族、有灵魂、有情感。既然金大侠的这个世界平行于历史,那么我们就来谈谈与金大侠构造的这个武侠世界平行的历史,首先是《越女剑》中的春秋末年,其次是《白马啸西风》中的大唐盛世时期,然后便是《天龙八部》中的北宋,《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宋,最后是元、明、清时期。

也就是说在金庸大侠笔下描述了春秋、唐、宋、元、明、清这六个历史时期,除去短篇《越女剑》之外,便是完整的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历史朝代,也是读者和观众最熟悉的五个历史朝代,那么如果用金庸笔下的一句话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话,哪几句话最合适呢?我们且来分析一下,不足之处,望列位看官指正补充。

首先是唐代: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这一幅对联是《白马啸西风》的主题,金庸想通过瓦耳拉齐,也就是华辉的遭遇,来写出世情的险恶,这部小说篇幅比较短,没有完全发挥出金大侠是意境。

其次是北宋: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这个时期金庸笔下的江湖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天龙八部》中深刻描绘了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民族纷争,血雨腥风,男主角萧峰为了宋辽和平,为了天下苍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什么萧峰会有这样的,因为宋、辽两国的争端,一句话来概括: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然后是南宋: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南宋时期金大侠江湖的主题也是民族纷争,南宋、金、蒙古,这个江湖的开始是因为七十多年前的“靖康之耻”,“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雪靖康耻”是所有热血宋人的志向,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金庸先生塑造了郭靖这样一个英雄形象,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为读者深刻的诠释了何谓侠之大者,所以用“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来概括南宋时代再合适不过了。

再者是元代: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元朝末年,对汉人、南人的压迫变本加厉,愈发剧烈,反元斗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最有名的一支队伍便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明教的教义便是: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 ,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最终由明教中人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人率领义军,推翻元朝。所以用明教教义中的“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句话来形容元代,再合适不过了。

再次是明代: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金庸笔下明代是在《笑傲江湖》中,当时是江湖是门派林立,所有的门派都想一统江湖,所以明里暗里互相倾轧,虽然有所谓是五岳结盟,但是实际上是尔虞我诈,这部小说是金庸先生的政治寓言,可以用小说中日月神教中任我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再后是清初:少年英才,见世明白。

金庸笔下清初是在《碧血剑》、《鹿鼎记》中来描述的,袁承志是少年英才,但是却没有少年人的慷慨激扬,反倒是十分的老成持重,为什么?因为他见世明白。韦小宝也是,韦小宝虽然不学无术,满嘴跑火车,但是韦小宝心肠十分侠义,对大英雄陈近南十分敬佩,正是因为他见的多,所以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见什么人该说什么话,所以在官场如鱼得水,一路升迁。所以清初的江湖可以用:“少年英才,见世明白”这八个字来概括。

最后是清中:这是忠么?这是孝么?

金庸清中期是在《书剑恩仇录》和《雪山飞狐》中描述的,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塑造了陈家洛这样一个少年英雄,他为人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但是却很天真,他曾经与乾隆皇帝有一次关于忠、孝的辩论,陈家洛说:“你明明是汉人,却降了胡虏,这是忠么?父母在世之日,你没好好侍奉,父亲在朝廷之日,反而日日向你跪拜,你于心何安?这是孝么?”所以清中期的江湖可以用“这是忠么?这是孝么?”这句话来概括。

以上便是一句话来概括金庸笔下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深刻的展现出了金庸先生对这五个朝代的认识,很多网友表示:大师不愧是大师,不服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