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它经历了千百年的农耕生活的演变,在这个漫长过程里,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谚语、俗语就是很好的体现,它们是前辈们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总结记录下来的有用经验。例如,在农事中与节气有关的“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也有讲述婆媳关系的“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这些老话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性,对后人很有启发意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几句农村的俗语,朋友们知道它的含义吗?
一、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农村的老人比较看重“命运”,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存在命运坎的。听村里的老人说“人上了年龄以后,要注意一些命运关口,它们与数字九有关,即明九与暗九的说法”。
所谓“明九”就是带九的年龄,三十九岁、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等。而“暗九”则指九的倍数年龄,三十六岁、五十四岁、六十三岁等。村里的老人认为,人的一生每到“暗九”年龄,特别是迈入老年,就要处处小心,谨慎行事,因为这些年龄是命运坎,容易多灾多难。
农村也因此有,每逢暗九多穿红衣的风俗,以求避祸多福。
二、农村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在过去,农村农民将“丑妻、薄地、破棉袄”视为三宝。咱们都知道,农村土地历来就是咱们农民的命根子,在过去求温饱的年代,吃饱饭是头等大事,要是家里拥有几分能养家糊口的土地,至少可以保障一家人少挨点饿。相比现在,穿着讲究时尚和风度,过去农民朋友穿着更在乎衣服的保暖功能,缝缝补补那是常事,即使一件破烂的棉袄也不舍得扔掉。
由于薄地、破棉袄可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即温饱和温暖,因此农民格外珍惜它们,把它们当作宝贝,那为何“丑妻”却也成了宝贝呢?原因有两点:
1、过去农村农民认为,妻子的主要角色是在家相夫教子、孝顺长辈,所以并不看重她们的长相,相貌普通点也能接受。
2、要是妻子长相好看,在农村容易招人惦记,这不利于家庭的安稳,而妻子长相普通更懂得婚姻不易,也不容易引起别人关注。
三、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婆媳关系”是影响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农村流传老话“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就是很好的总结。
村里人认为“在媳妇过门的前10年,婆婆怎样对待儿媳,当婆婆年老的后10年,儿媳会用相同的方式回报婆婆”。好的婆媳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体谅的前提上的,若在一些小事上让对方心存感激,建立好的婆媳关系就成功了大半。村里老妇人对小编说,没有天生恶婆婆,也没有天生好儿媳,当你对她好时,她自然心存感激,会加倍对你好。
老妇人说,她自己与儿媳关系就很好,而且做到这些也不很难,相处中婆婆用心换来3件事,婆媳关系如同母女:
1、儿媳坐月子时,作为过来人的婆婆应该多帮助和照顾儿媳。
2、儿媳妇与老公吵架的时候,婆婆适当多偏向儿媳,毕竟她嫁到自家没有别的亲人,而自己的儿子会体谅母亲的做法。
3、 婆婆在带孙子的时候,教育方面的问题多采纳儿媳妇的意见,年轻人的教育观念比较适合当前社会发展。
各位朋友,你们认为这些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