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新型治疗技术可精准杀死肿瘤细胞!广深已开展临床试验

日前,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hinese Conference on Oncology, 以下简称CCO)在花城广州召开,聚焦肿瘤诊治前沿学术研究、防治新观念和新进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肿瘤治疗领域正从“粗线条模式”时代快速步入“精准医学时代”,其中,以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为代表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实现转化,有望持续造福更多患者。

肿瘤治疗精准化时代到来

肿瘤防治技术总是在推陈出新,向着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黄波教授在会上介绍,从19世纪末采用将细菌裂解注入瘤体,到20世纪40年代病毒治疗瘤体,再到第一款化疗药氮芥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时候,对人体正常细胞也造成破坏。因此,科研工作人员开始转向靶向药物的研发,在不伤害正常细胞组织的前提下可选择性地杀死特定肿瘤细胞。

如今,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再次推进了肿瘤治疗手段的“新陈代谢”。黄波教授向记者表示,从放化治疗进阶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肿瘤治疗领域正从“粗线条模式”时代快速步入“精准医学时代”。

其中,载药囊泡作为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近年来在医学界也受到关注。这是一项源头创新在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肿瘤治疗技术。

载药囊泡技术成治疗热点

什么是载药囊泡技术?形象地说,该技术可将肿瘤细胞的外衣即囊泡“扒下”后,在外衣里裹上微量化疗药物成为“炸药”,再将载药囊泡输送至患者体内,精准靶向至“敌人的堡垒”即肿瘤部位,如同“特洛伊木马”经伪装后精准靶向到肿瘤细胞内部,并在肿瘤细胞细胞核附近释放药物,可更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很少能够直接进到细胞核里,但载药囊泡能能进到细胞核,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黄波教授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为例向记者解释,载药囊包在杀死肿瘤细胞后,中性粒细胞像武侠小说里的“化骨绵粉”一样,在肿瘤细胞死亡过程把肿瘤细胞包裹住。然后,粘稠的网状物像膏药一样贴附住受损毛细血管壁,给受损血管打“补丁”。最后,在心脏的收缩舒张过程中,胸水通过淋巴系统回流到血液中。就这样,“肿瘤细胞全部清干净了,胸水流走了”。

“30%的肿瘤病症,最后都会出现胸水问题,有些病人一天产生一两千毫升,这些都是从血液里面渗出来的。所以,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自2010年以来,全球科学家对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ar vesicles, EVs)的研究热度急剧增加,发表论文呈几何数增长。早在2009年,黄波教授就率先采用粒径在100-100纳米之间的细胞外囊泡,与化疗药物有机集合。当前,这一技术已在广州市肿瘤医院、广州荔湾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广深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恶性胸腔积液领域应用,在胆管癌治疗领域,载药囊的临床转化也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随着临床试验的持续推进,有望持续造福更多患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