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离开了,可我们还要继续生活” | 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和生活无常

01 

5月26日,上海一直下着雨,这一天是吴孟超老先生的送别仪式。

从业70余年,97岁才从院士退下来。

在此之前,他一直保持着每周2-3台手术。吴老先生说,“我动作比较快,一台手术大概一个半小时,他们(手术室工作人员)也不给我多排。”

他的手是不抖的,拿起手术刀就不抖了,特别稳。

“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

“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 吴孟超

就在前不久,我们同样悲伤地送走了袁隆平老先生。

我看了微博,老百姓在长沙的街头,一路追着袁隆平老先生的车,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看到这些视频,我脑子里就嗡的一声,眼泪就跟着流了下来。

上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应该还是印象里小学课本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袁老先生临终时,家人围坐在床前,给他唱的就是最爱的《我的祖国》。

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被抹去。

哪怕我对他们的了解,全部来自于新闻和社交网络,但是当我想到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敬仰的人时,还是会忍不住的悲伤。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02 0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共情的人,心思细腻。

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也常常是那个安慰别人的人,表面沉着冷静,波澜不惊,实际上内心却有很多负担。

这样并不好。

这几天的社交媒体上,有太多令人悲伤的信息。

我也会常常不经意的就开始陷入忧虑。

这种感受是复杂的,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悲伤低落,也有关于死亡和疾病的焦虑。

死亡常常是老百姓趋之若鹜,避而不谈的话题。

但是,作为护理专业出身的学生,从上大学接触医学开始,就不断地在接受关于死亡的教育。

课本上讲过,人们在应对悲伤情绪,比如面对自己或他人即将死亡的消息时,常会有五个反应阶段:

拒绝或否认

面临失去时,大部分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不敢相信,甚至觉得自己在做梦,自己经历的事情或者听到的消息是假的。

愤怒

当人们意识到确实如此之后,就会经历一个愤怒的过程:“为什么偏偏是我”,“我怎么这么不幸”,“这很不公平”等等。

交涉

冷静后,人们可能会不断反思,造成现状的原因,或者希望和别人达成某种协议来改善现状。

抑郁

在这个阶段,许多人都会陷入自我否定,感到一切都没有意义,长时间沉浸在悲伤当中。

接受

这是在五个阶段中,最理想也是最后一个过程,人们会接受失去的现实,并开始面对它。情绪会逐渐平复,生活也会慢慢回归正规。

当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阶段,先后顺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应对悲伤的方式都不太一样。

但是,这五个阶段其实只有在真正直面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才可能会经历。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其实都来自于“对将来自己或他人死亡的恐惧”。

心理学家Speece和Brent早在1984年就提出:

个体对于死亡的成熟的认知包括,认识到死亡是无能的,不可逆的,普遍的,以及不可避免的。

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时,就会非常自然的把死亡和“丧失,分离”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于生老病死和死亡的焦虑,更多地,是我们对于丧失和分离的恐惧。

除此以外,这里也会包含一些,对于“遗憾”的恐惧。当我们发觉自己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为家人朋友付出的还不够多,还没有陪伴他们更多的时间,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对于“未来的遗憾”。遗憾越多,我们就会越惧怕分离和失去。

03 

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件事,就是真实面对自己的情感。

接受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每个人都会有这些时刻。不要逼着自己保持镇静和坚强。

可以找到某种自我宣泄情绪的方式,比如写写日记吐露心声,大汗淋漓地跑一场步,或者干脆放开自己大哭一场。

如果可以,和家人亲友讨论倾诉。

家人朋友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来源,在他们面前,我们不用随时随刻都保持坚强。和他们聊一聊,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许对于彼此都是一种疗愈的方式。

最后,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预约心理咨询,他们可以给到更加专业有效的心理疏导。目前在各大医院也都设置的有心理科,可以咨询为大家提供帮助。除此以外,在很多社交平台上,也都有专业的心理网站,或者互助团体,都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持。

尤其是,当心理问题困扰到已经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自我伤害等倾向时,务必尽早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04 

其实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太多的悲伤消息,让我自己总陷入低落的情绪里。也许会有一些人,和我有相似的体验和经历。

写出来,也是一种自我调节。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但是,在我们真的面对这些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道坎儿。

昨天我给Knowyourself的疗愈信箱写了一封信,收到了长长的回复,截取一点对大家可能也会有帮助的内容:

“遇到焦虑的感觉或者害怕时,可以先试着做几次深呼吸,帮助自己在体感上放松下来。同时我们可以帮助自己和这些感受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你可以想象这些感受和其他的情绪都是木箱,一起顺着思维的河流漂下来。你可能会在最近频繁的看到这些木箱,但你可以选择看着他们漂来或者漂走,而不必走过去捡起并且打开。”

生活里,最大的常态也许就是无常。

但无论怎样,生活都还要继续。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也许曾国藩老先生这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就是最好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