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碎笔:上帝在第九天创造的民族
上帝在第九天创造的民族
鲁人
有一部法国影片《第八天》,开篇即讲: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天地……第八天创造了——纯洁如水晶的智障人——乔治。以此推测,上帝一定是在第九天创造了两个独特的民族——犹太和吉普赛。他特意创造出这两个民族,不知是否是为了给我们以警示和启示?
犹太民族和吉普赛民族,像地球的两极,在性格、精神、志向、追求上都相去甚远。但他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曾失去了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飘泊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被歧视被驱赶被屠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战时,都曾遭到德国纳粹的种族屠杀。
自世纪初始,犹太民族蒙受被驱离家园的屈辱,就一直努力想重获尊严。他们非常勤奋,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在两千年里,犹太民族在世界的各领域做出了非常巨大贡献。西方的精神支柱耶稣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都是犹太人。还有爱因斯坦、冯·卡门、弗洛伊德、海涅、卡夫卡、毕加索、卡拉扬、路透、普利策、斯皮尔伯格等等,犹太人在世界思想、科学、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产生过数不胜数的优秀人物。获诺贝尔奖的犹太人之多,应该是其他民族都望尘莫及的。在科学领域犹太人创立了许多新学科,更多人是不同学科的巨擘。在经济上犹太人被誉为天生的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曾操纵欧洲金融二百年,如今世界经济界的大亨中犹太人比比皆是。然而,在二战之前,不管犹太民族怎样努力,却很难得到世界的尊重,而是不断地被丑化,被漫画。连被英国人引为骄傲的莎士比亚都曾在自己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以充满偏见的笔触塑造了一个贪婪、自私、残忍的犹太商人夏洛克。歧视、宰割,千百年来如影随形地附着在犹太人身上。尤其是二战让犹太人彻底明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国家,只能永远寄人篱下,无法得到尊严。
对吉普赛民族的了解大抵源自文学艺术作品,从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艾丝梅拉达,到梅里美的《嘉尔曼》及以此改编的歌剧《卡门》。我们看到吉普赛民族向往浪漫,热爱自由的天性。但热爱自由的吉普赛民族同样不被世界接纳,自然也无法获得所向往的自由。吉普赛民族终年流浪在城市和乡村,男人多以贩卖家畜、驯兽、小手工和乐师为业;女人则多从事占卜、卖药和表演,许多吉普赛人还以行乞及小偷小摸为职业。关于他们的称呼在世界各国也各不相同,英国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俄国人称他们茨冈人,其他称谓还有:埃弗吉特、罗里、弗拉明戈、阿金加诺等,总之,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称呼吉普赛民族。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数百年来,人们竟不知道他们的历史渊源。直至18世纪末期,对吉普赛的研究工作才有了突破,确认他们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出自于印度。关于吉普赛民族的人口总数也很模糊,有统计说在五百至一千万之间,也有说是一千二百万,数字的不确定进一步表明吉普赛民族的松散,及被社会的忽视。
不过,同为失去家园,原因却不尽相同。犹太民族是因为国家被侵占,结果被放逐天涯;吉普赛民族则是因为不愿承受战争和灾难的纷扰,自己浪迹海角。被赶出家园的犹太民族最初可能只是想恢复自己的尊严,当他们的努力被一次次的屠杀摧残时,特别是经历了二战的毁灭,他们认识清了自己的处境,于是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复国之路。即使这条路充满血腥,充满仇恨,充满罪恶,他们也一无返顾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自己的复国之梦。而吉普赛民族至今浪迹四方,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想法。也许他们虽受歧视,骨子里却始终不喜欢约束,乐于飘泊。他们称呼自己为罗姆人,这个词在吉普赛语中的原意就是“人”。也许他们虽然终生颠沛流离,内心却很强大,从容淡定,无视世界怜悯或歧视的目光。这是两个同样不屈的民族,他们不屈的表现却截然不同。犹太民族以反抗追求尊严;吉普赛民族以流浪保卫自由。
《第八天》里的乔治,终于未能为常人的社会所接纳,他想自由的飞翔,却因此失去了生命。犹太和吉普赛两个民族的理想之路也尚漫无尽头。上帝的启示和警示还在阐述着,世人也将继续在这两个民族之前、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中获得着不同的思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