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走向死亡
圣君: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走向死亡
作者:圣君
文学是一种阅读的艺术,然而读不下去,如同嚼蜡,算什么文学?干脆叫悼词算了!是写给文学自己的悼词!如果仅仅是某一个人把文学写成悼词也就罢了(他愿意死就让他死去吧),但是,全中国的作家、编辑们齐心协力、一起努力把文学写成悼词,可真是一件令人尴尬、难堪、痛苦和悲哀的事情了!照此下去,文学只能变成墓碑上的碑文!现在的情形是,不同的人在写同样的文章,网路上传统型作家、新锐作家抑或网络作家和写手,大家的文章都是千人一面、万人一宗、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只是各人使用的媒体不同或在称呼、评价、炒作上的不同而已。本质没变、实质相同,都是文以载道的老套子、旧模式和死规矩。报刊杂志和网络之间拉关系、搞门派;编辑之间相互换稿、互赚稿费已成为顽症痼疾,就像癌症晚期的扩散与恶化!肥水不外流嘛!孔老夫子曾经评价《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也来一个模仿秀:中国当代文学一言以蔽之:大一统、没变化!用五个虚就可以概括:虚伪、虚假、虚空、虚骄、虚名!虚伪、不真诚的人写虚假、虚空的作品,导致整个文学界虚骄、作家浪得虚名!所有文章不要说一针见血了,就算百针千针也是滴血不见,完全是在纳鞋底。这样的文学有谁爱看呢?不是垃圾又是什么呢?都说文学是人学,现在成了伪学,叫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篇文章,每三百字不出一个看点,就是失败的文字,若行文千字仍不出一个亮点,那就可以说是败笔、废话和屁话了!就不会有人耐着性子看下去!除非是弱智白痴脑残自虐狂催眠自杀用。可是,这样的所谓文学如今充斥我们的报刊杂志和网络。长此以往,文学焉有不死之理?!有句老话叫做:面不改色心不跳。我看用在中国当代文学上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我们的文学五十年如一日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其结局必然是走向心不跳了,心都不跳了还能不死吗?什么叫做面不改色呢?就是语言、写法、形式、方式、内容、观念、思想、规则等等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千百年如一日)的毫无变化、不愿改变,顶多是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人家马列主义我们也马列主义;人家浪漫主义我们要浪漫主义;人家现实主义我们也现实主义;人家现代派我们也现代派;人家后现代派我们也后现代派,完全没有自己的原创、独创的东西,因而面目陈旧、重复模仿、了无新意、文本依旧、观念依旧、涛声依旧……读者们自然也就会感到麻木、厌倦、反感、索然无味直至弃之如敝屣。请问我们的作家、编辑、权威、领导们,能不能时不时的搞搞新意思,刺激刺激读者们日益麻木的视觉和大脑?
说几句各位不爱听的话:你们都太守旧、太僵化、太过时、太封闭、太传统、太落伍了!五十多年来,你们一直在沿用一种思路、观念、标准、原则来写、看、编、评、选、找、发稿子,文学怎能不走进死胡同?!不要老是埋怨诺贝尔文学奖为何不颁给中国人,你们那种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和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的邯郸学步一般的所谓文学,充其量只能是传统文学的历史陈迹在当代语境下的翻版或衍生物而已,怎能代表时代?怎能具备时代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我们当然是当局者迷,心里不服气。可是人家作为旁观者,则心如明镜,人家把我们的文学放在整个人类文学史的大坐标上审视,看得是清清楚楚,不会冤枉我们的。不服不行。我们的文学确实到了非彻底改头换面不行的时候和地步了!而改头换面、更换新面孔,首先要更换新观念、新思想、新形式!以上个人见解,抛砖引玉、言不及义,仅供参考,虽然言人人殊,却实属用心良苦。不为别的,只为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复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