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说支气管扩张并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是临床常见病,常规内科止血治疗疗效差强人意,尤其是大咯血时,内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而外科手术治疗因风险高,创伤大而很难让患者接受,对于双肺病变的患者,外科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创伤小而效果显著的介入栓塞治疗,越来越受到了临床医生的推崇。
小编从事介入治疗多年,感觉最头疼的就是咯血的栓塞治疗,不是说这种手术有多大的难度,而是相当地麻烦,尤其是肺有弥散性病变的时候,想来要找全责任血管比大海捞针稍微轻松些,而且手术时患者不停地在你面前一口一口吐血,那感觉,再神经粗大的医生,此时也会有点异样吧...近期做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手术相对简单,只有三根血管供血,其中有两根支气管动脉+一根膈下动脉供血,向各位新秀或是学生们介绍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的治疗过程,各位专家教授可略过,如有需要纠正小编错误的,欢迎加入公众号:jieruhome 前来指导。
首先是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是入院前3天因“救火”后开始反复咳嗽、咯血,少量白痰,起初时咯血畺少, 咋日下午开始咯大量鲜血,量约500ml,遂在当地医院诊治,给予抗感染止血(具体不详)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能好转,今晨又咳出大约100m的鲜血,然后转至我们医院呼吸内科,CT提示为双肺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疗效,仍持续咯血,遂转至我们介入科准备行栓塞治疗。
患者10余年前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治疗好转后近10余年未咯血,有无肺部相关症状,来看看患者的胸部CT情况:
患者自以为身体比较强壮,所以没有去医院做过体检,有点咳嗽也没有在意过,所以肺部的情况拖得这么糟糕,双肺都能看到大小不等的管状病灶,以左肺下叶为重,看来出血以左下肺的可能性最大,因时间紧迫,我们科马上就做了急诊栓塞治疗。
平常会做CTA以了解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这个患者因症状较重,一直在咯血,所以没有做CTA,先来个猪尾巴造影。
查阅相关书籍,胸部CTA一般可以重建病变的支气管动脉、异位支气管动脉和NBSA等可疑出血源动脉,对提供异常血管的解剖信息很重要。术前对异常解剖来源的全面了解,减少了术中遗漏病变动脉栓塞的机会,对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有较大价值,而胸主动脉造影同样也有这个优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把支气管动脉显示的很好,李彦豪教授认为:胸主动脉造影对起源于主动脉的细小的病变血管显示不尽如人意,对粗大病变血管的起始位置有一定的显示能力(此类血管,导管选择性探查一般都能找到),但对血管远端的病理状况通常难以表达,如BPS等。豪哥更推荐术前CTA检查,其价值更大。建议在以下情况采取主动脉造影:CTA已经明确异位支气管动脉或 NBSA开口,但反复探查导管不能探及;或术前无CTA 参考又经反复探查未能发现异常血管者。小编所在科室则常规做一下,反而又不需要多花多少时间或费用,万一有很大帮助呢,尤其是没有时间做CTA的时候。
这个患者的胸主动脉造影结果让人很欣慰,果然看到了一根相当粗大的支气管动脉,貌似有两根!当然,上面那根是非常明确的,下面那根感觉有点像,但不太确定,此时患者仍咯个不停,血一口一口的,感觉上导管栓塞吧!
原来我们习惯使用Cobra,后来感觉Cobra支撑能力微差一些,现在一般使用Mik,感觉非常好用!如果Mik不行,还有胃左导管,感觉胃左导管勾肋间动脉那叫一个准,傻瓜级别,随便都能选到....
这是用Mik选择后做的造影:
相当粗大的支气管动脉供应左下肺,与CT图片吻合,同时还能看到体肺循环分流,就是它了,为了安全,我们常规会使用微导管超选
冒烟确认位置后,予PVA-500栓塞。PVA为一 种不可吸收的长效栓塞剂,实验研究证实支气管-肺动脉异常吻合的大小可达325um。如栓塞物直径小于325um则可能经支气管-肺动脉短路导致肺梗死,或经支气管动脉-肺静脉引起体动脉分支的栓塞。为避免误栓并发症,我们科常规使用500um的PVA,此类手术做了近10年了,没有发生过肺梗死或是其它栓塞事件,比较安全。
豪哥推荐:使用直径350~500um的PVA 颗粒做支气管动脉栓塞。一般情况下可单独采用直径 300~700pm的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异常粗大的病变供 血动脉则以明股海绵(0. 5mmX 10mm~ImmX 10mm) 行主干的巩固性栓塞。遇需要进行血流方向限定时采 用弹簧钢圈进行截流(血流再分布),如胸廓内动脉中上 段广泛的纤细病变胸膜支,微导管无法进入,则进行胸 廓内动脉主干远段截流,按顺序先放置钢圈、再注入明 胶海绵条,中断其向远端的血流。确定对比剂不再进入胸廓内动脉远端而反流入中上段的病变分支后,稍后撤导管再注入PVA实现病变分支的栓塞,同时也保障了胸廓内动脉末梢分支不发生末梢性栓塞。此外,要避免栓塞胸部重要脏器的供血末梢分支,如脊髓、食管和主动脉 壁的营养动脉等,以防不可估计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豪哥推荐意见,小编使用PVA-500栓塞后复查造影示:
基本搞定!但是此时患者仍不停地咯血,继续寻找!考虑患者比较胖,MIK没有这么宽,没有找到别的血管,所以换了根胃左导管,成形后考虑患者左下肺病灶,膈动脉很可能有问题,所以直奔主题,选择膈动脉,用胃左导管相当容易。
虽然不是说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到膈动脉有供血,同样有体肺循环分流,使用微导管超选至供血血管:
同样予PVA-500栓塞,复查造影:
搞定,造影剂都反流了。
此时患者仍大口咯血,那样子真是有点惨不忍睹...继续找,人品爆发,用胃左导管轻松找到另一根:
不用怀疑,就应该是它了,上微导管,PVA-500搞定。
下图是复查的造影,基本上堵死了,效果比较明显,栓塞后这根血管后,患者就基本上不咯血了。
这是用大导管复查的造影:
这时,患者没有咯血了,效果非常好,当然,即使这样,常规我们也看看锁骨下动脉,有时候内乳动脉可能也会有供血至下肺:
挺干净的,内乳动脉也比较细,正常,结束手术。
按照豪哥的要求,他提倡行肱动脉-腋动脉体外阻断状态下锁骨下动脉造影,因为异位支气管动脉与NBSA起源广泛,以锁 骨下动脉为始发点的肩颈部和胸壁血管是最常见的异 位支气管动脉与NBSA所在。豪哥报道的一组103例,起源于两侧锁骨下动脉区 的病变动脉占所有病变动脉的21.5%,其中源自胸廓内动脉的病变动脉分支又占全部异位支气管动脉和NB-SA的56.25%x。该区域动脉起源复杂,大部分患者, 尤其老年患者,两侧甲状颈干和胸廓内动脉插管路径 “崎岖”,难度大而耗时长。能否迅速判明胸廓内动脉等肩颈和胸壁起源动脉是否参与咯血供血,对是否进一步实施该区域超选择插管却是常常困扰术者的问题。大部分术者首次介入治疗时,只要发现主要供血动脉并进行了栓塞,就不再进行该区域的血管造影,忽略其参与病变供血的可能性,此乃约1/5咯血病例短期复发的原因。肱-腋动脉体外阻断后迫使注入的对比剂随血流倒 流至锁骨下动脉近端的分支、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甚至 部分反流至主动脉弓,从而可充分充盈锁骨下动脉全程、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等分支血管的主干和末梢,甚至显示BPS,为快速排查前胸壁和颈肩部异常动脉提供了一个卓有成效的手段。
李彦豪教授强烈推荐,行咯血栓塞治疗时,第一步,寻找胸主动脉起源的支 气管动脉分支及NBSA。第二步,肱-腋动脉临时阻断后行左和(或)右锁骨下动脉造影(根据CT检查结果,两侧肺部弥漫病变者行双侧造影,一侧病变者行病变侧造影)。第三步,探查 腹主动脉段起源的NBSA,包括两侧膈下动脉、腹腔动 脉、胃动脉等。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手术。不然,很容易遗漏出血血管,造成手术效果欠佳,术后也容易复发。
因本人水平有限,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各位同行指正!欢迎加入微信号:jieruhome 一起探讨介入治疗。此次所展示病例来自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如各位同仁有不错的病例展示,欢迎联系!
同时再次向豪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