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幽暗的地平线

青春期:幽暗的地平线

文/蔡朝阳

去年我们做了一期《与内心的小孩对话》的心理学读书会。里面有一讲,涉及到“自卑”这个话题,我主动要求由我主讲。因为,年轻时,我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讲个自卑的故事吧。

小学四年级,我曾经被老师选中去参加区里的“故事大王”比赛。讲的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之前,语文老师叫我背熟,还带我反复排练,我记得老师在自己的宿舍里,一边洗脚,一边听我讲故事的场面。然后到了现场,我一看十几个评委,严肃地坐在那里,当时就懵了。本已烂熟的故事内容全跑到爪哇国去了,故事讲的疙里疙瘩,前言不搭后语,还时不时停下来苦思冥想。中间,我听到一位评委轻轻叹了口气。这口气像吹在我心里,本来就已经漂浮不定的小心脏,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后来是怎么结束的,我都不记得了。到现在,连故事内容也忘记了。但是当时的尴尬、慌张,却记忆犹新。以及,评委那一声轻轻的叹气。

其实,直到大学毕业,走上高中的讲台,也仍是一个羞怯的大男孩。有一次,同事带我去一个外教家里玩。外教夫妇非常客气,也很随意,用很浅的英语说话,差不多我也能蒙对几句。但是整个在外教家里呆着的两个小时,我一句话也没说,连水都没喝一口。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怎么加入聊天。可能是担心我会错意,也可能是担心英语发音不准。总之,当时,我觉得,这是四年级时陷入无能的心理陷阱的复演。

这个心理陷阱,大概就是自卑,不自信。自卑的根源当然很多,我也曾经分析过。不过比较严重的是自卑导致的后果。比如,其中常见的,就是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攻击。

作为一个自卑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声音也不好听。尤其是声音,一度很不喜欢自己的声音,觉得像公鸭嗓。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大概是在我突然进入变声期的时候。之前,作为男孩,还是有点雌音未退,唱一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有一耳朵可听。但突然进入了变声期,就很不适应。当然也因为我们听自己的说话,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跟通过录音设备录下来的很不相同。但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1980年代,一个突然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变化的男孩,是很难找到可以让他自我确定的东西的。父母完全无暇顾及,可资查阅的书籍信息付诸阙如。现在想起来,我都很心疼那个站立在幽暗深处的男孩。

但奇怪的是,我现在却成为了一个做音频课程的人,而且开始觉得自己的声音颇有磁性,还能吼几句beyand。这一点,想来也很有趣。

而面对公众讲话的心理障碍,大概是要到2013年一席的演讲讲完,才完全克服的吧。这也是一种成长。我从羞怯与自卑之中,慢慢找到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我整个的前青春期,到青春期的经历。漫长的岁月,独自在幽暗中摸索。

作为一个天真而喜欢空想的人,我怀疑我心理上的青春期要比别人长很多。关于“懂事”这一点,尤其如此。差不多要到快40岁,我才会懂得人家30岁就懂的事。主要是指一些人情世故。但是,要命的是,自己才刚走出所谓的“青春期”,家里,突然又多了一个如我当年般的青春期男孩。他身高1米82,平时沉默寡言,但若你想要对他有所建议,一言不合,就被斥责。

我曾经写过一个文章,叫做,不被孩子抢白,不足以语人生。那个文章,写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高中生和他的父亲。在一次亲友聚餐时,这位作为事业成功人士的父亲,席间一度谈笑风生,但每说出一个观点,就被高中生儿子否定并嘲笑。这位父亲只好尴尬地闭嘴。

我们知道,在童年时代,父亲可能就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有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为证。可是到了青春期,父亲则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堪的男人。一个从身体到精神上都在茁壮成长的男孩,可能,在他心目中,父亲,是第一座需要搬掉的大山。

我很佩服那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在众多亲友面前,甘受孩子的挤兑,而不因为面子上挂不住而当场发作。这也是一种境界。我想,可能是出于爱,也可能是出于对青春期的了解。总之,爱和知识,使得这位父亲,成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父亲,至少在这个饭局中,他的涵养和隐忍,是令人钦佩的。这令我想起一句被说到俗滥的鸡汤:“为人父母是一场修炼”。这种修炼,无所不在。

现在,我们70后80后父母的孩子,也逐渐进入青春期了。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呢?

就理论知识的准备而言,我想,我们是前所未有的一代知识父母。关于孩子成长的那一切,我们有那么多书可读。婴儿时期,我的枕边书是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少年时代,我跟孩子一起读过《小男生身体的秘密》。青春期尚未到来时,我已经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了。但关键是,在日常的相处中,光有理论是不够的。

就在今天晚餐时,因为菜虫学校的一些事,我们父母两人,想要跟孩子聊聊。主题是他的学习态度问题。话题一出口,菜虫就不耐烦了。这个孩子,你可以跟他聊二战,聊美国大选,聊马斯克的火星之梦。但是,一聊到当下的学习,气氛就诡异起来。

后来,妈妈坚持要谈,而孩子坚决不要听。经过谈判,这个1米82的孩子拿来他的手机,设定了计时器,说,只允许你把这个话题在3分钟内说完。好在妈妈也是修炼过的,也不算唠叨,不会言不及义,她用了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把话题讲完了。

但是我想,如果换一个家庭,这也可能是引发亲子冲突的一个导火线。但幸好,我们还是有一点理论知识的,知道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青春期,就像我们所经历的那样,我想,这也是孩子们要独立面对的一段幽暗岁月。他们也像我们曾经的那样,在经历从身体到心灵的全方位的变化。尤其是,他们还不像成年人,在情绪的自我管理上,还不够成熟,易于冲动。这就是老父亲、老母亲总是被抢白的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需要记得一句格言:谦逊是获得青少年信赖的最好方式。我们不能去替代他们经历这一场蜕变,但作为有知的父母,至少可以守望相助。以便,他们日后成长为像我们这样的大人时,回忆自己的青春期,不至于如我们所经历那样,那么苦涩,而又艰难。

这是一段幽暗的时光。但幽暗,恰恰意味着光明的可能。这就是青春期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我和李峥嵘老师做这一组《给父母:孩子青春期,你所苦恼的一切》的音频课程,在12月1日,就要上线了。

李峥嵘老师家里的大男孩,跟我家的大男孩,恰好同岁。我们有那么多共同的感受,那么多相似的见解。这是促使我们一起来做这一组“青春期”课程的原因之一。

至于我们的发心,可以用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一句诗来概括,我仅以这句诗,献给每一位青春期的孩子,也献给每一位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梁坚固,隧道光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