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文献保姆级教程 —— 科研入门的正确姿势

文献是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者而言,阅读文献则是快速了解相关领域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有效手段。

在社会学和企业管理学中,有个很知名的帕累托法则,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 20%,其余 80% 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即二八定律。

那么将整个科研领域的人员算作一个整体,似乎冥冥中也暗合和二八定律,也符合我自身的感受。在这个前提下,注定大多数科研人员在 80% 的多数中,那么对于刚踏入科研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尽量向 20% 的方向追赶,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科研因素中,我相信文献的阅读和掌握这一项会占到很重要的地位。

哪些文献很重要?

对一个科研领域来说,我认为有 3 个方向的文献特别重要:

一是该领域内基本背景知识内容相关的文献,以综述最佳,可以先看几篇中文综述作为导入,然后阅读更大的英文综述,这样背景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能对研究方向的进展会有大概了解。

二是,该领域内引领者实验室的文章内容,这会让我们看到该领域的前沿研究的方向在哪里,以及了解试验可能用到的试验方法,因为这类学者往往也是最新试验方法的尝试者。

三是,该领域内闪现的被一些媒体渠道报道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这些往往是相关领域创新的闪光点。

其他的文献大致会构成这 3 个方向文献的追随者以及补充。

上面的内容对文献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下面我将从另外两个角度对文献进行阐述,希望给大家带来些许思考。

关注行业牛人的研究

在初进实验室,导师往往建议研究生每年读文献的数量,博士研究生大概会在一两百篇左右。乍一听,似乎是对看文献数量的要求,其实还暗含着对质的要求。质对应着科研上的「锚定效应」,量则希望我们通过长期积累文献,实现所在领域知识的「全覆盖」。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即初始锚的支配,以初始锚为参照点进行调整,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论语》中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看文献也是这样,得到上开设《精英日课》的万维钢老师介绍了一个例子,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在国外访学期间遇到了杨振宁,就赶紧问做研究有没有什么诀窍。杨振宁没说什么多读论文、勤奋之类的话,而只说了一条 ——你就盯住领域里最牛的那几个人,看他们干什么,你就跟着干就行

比如你要研究焦亡,那么你就需要时常关注邵峰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从 2015 年邵峰院士发现焦亡执行蛋白 GSDMD,阐明了焦亡这一死亡方式发生机制,到后续 GSDME 等一系列重磅文章的出现,基本覆盖了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方向,其他追随者的相关文献近年来也快速增加。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在刚开始走的路不会太歪,有修正我们想法的功效,二是紧跟领域的方向,也有利于获得同行的注意力。毕竟牛顿也曾说过:If I have seen further,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在有了上面基础,我们进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该领域知识的全覆盖。

关注全行业的动态

「全覆盖」,指的是各个部分都要涉及,全面。下面用一个例子来体会下什么是全覆盖。

1696 年,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向全欧洲的数学家提出挑战,看谁能解决当年伽利略提出的「最速降线」问题。这个问题说让一个小球从一个高处的 A 点,在引力作用下沿着光滑轨道运动,下降到一个低处并且稍远一点的 B 点,请问最快的路径是什么。

最速降线来源:必应搜索

伯努利收到了四份正确答案。一份来自莱布尼茨、一份来自雅各布伯努利,一份来自洛必达 —— 这几人都是传世的数学家。最后一份却没有署名。没有署名的不是别人,正是牛顿。传说牛顿在傍晚时分接到了挑战,很快就解决了。但为了表达对伯努利等人的藐视,便以匿名的方式寄出了答案。

而事实证明牛顿的确无需署名:伯努利一看那个答案的手法,就知道肯定是牛顿。约翰伯努利展现的就是对该领域知识的全覆盖。

全覆盖这个概念我们不常听,却会经历需要全覆盖的场景,就是参加的我们所在领域的顶级会议的时候,而我们跟随老师听会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是听起来费劲或是压根听不懂,多希望有个详细点的背景介绍环节,可没人理会我们。这是因为这样顶级会议默认参会者是全覆盖的。而我们常常也只是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而已,再到后面甚至忘了还参加过这么个会议。

其实,回想一下身边科研进步明显的同学或是老师,他们时常查看着领域内牛人的成果,也关注着领域内新方向的涌现。领域内一项重磅研究出来时,他们也可达到看下内容,就知道研究成果出自哪个实验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同样是全覆盖的展现。在他们的领域视界里,知识是有限的。当然,全覆盖并不是说我们要把相关领域的全部文献都读一遍,即使都读了,我们也不可能掌握,而是要建立对相关领域的认知感,有着对领域内整体架构体系,现实中,很多新内容的涌现,无非在这个架构上的花朵或是点缀。而这可以让我们保持对科研的敏感度,

文献从入门到锚定再到全覆盖,背后是我们对相关领域理解日益加深加广的过程。这一过程无疑是艰难,即要求我们学习的方法论,又要求我们的积极主动性,对抗熵增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可却是我们在科研道路上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