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宁怀柱 许全忠 宁铁民//追忆西位英烈(一)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中医院副院长宁泽堂和他的中风科

稷山  许全忠

西位村位于运城市北部、稷山县南部、翟店镇西部,始建于南北朝时,至今已1500余年,是国家第五批命名的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三次被省命名“文化村”,曾建有“五柳书院”,被省命名“示范农家书屋”,市命名“书香之村”。一多(古建20多处)两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生肖花鼓和三义庙)三花(花池、花楼门和花车)。“三月三”古庙会,三人抬大鼓及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的抬搁、八抬轿、张翁背张婆、社火数十种,曾获金奖,享誉秦晋,闻名遐迩。

明清时有进士3名、举人5名、生员近百名。近代和现代,从西位走出的有学识、有胆魄、有名望的人物170余名。有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决死队队长、烈士宁友玉;黄埔军校毕业生、我国首任飞行分队长、烈士宁世荣;为国捐躯的61军特务连一排排长宁五太;曾任65军193师文书的烈士宁继俞;共产党员、曾任2旅6团炮连事务长的烈士宁福全;曾任太岳18分区17团班长的烈士刘丽生;1938年参军入伍,在解放战争中英勇作战,光荣牺牲的烈士宁翔高;1947年参军入伍的7师20团1营3连战士,1953年4月19日在朝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岳炳珍;1948年参军入伍,在太原作战时光荣牺牲的烈士宁元义;1949年5月参军入伍的203师608团1营战士,1951年10月在朝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宁法成。

决死队队长宁友玉
延安学习是模范,
东北领导把身翻。
敌特炸桥中遇难,
碑存马村博物馆。

宁友玉(1915~1946),原名世金,稷山县西位村人,革命烈士。

宁友玉民国二十四年(1935)毕业于山西省立二中,二十六年(1937)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决死队指导员、纵队(师)敌工科长、教育科长等。二十七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赴陕北公学学习,在延安新闻部门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宁友玉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初,被组织派遣到东北铁路工作,任东北图们铁路总工会干部、宣传部长,从事党的群众工作和宣传、组织工作,在广大铁路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4日,宁友玉乘坐图们开往朝阳川的第61号(次)混合列车去延吉向上级组织汇报请示工作,当列车运行到苇子沟——河南间501公里大桥时,因桥身遭遇特务组织破坏,火车坠入桥下,宁友玉以身殉职,时年仅31岁。

图们铁路工人为了缅怀这位党从延安派来的好干部,将他安葬在铁路工人住宅区月宫路附近,并将月宫路改名为“友玉路”,以资纪念。又在墓地竖立纪念碑一座,正面镌刻:“烈士宁友玉同志纪念碑”;碑文为:“世居山西稷山县,革命意志坚,九·一八救亡曾流血,八年抗战参加过决死队,历任队长、科长、指导员,延安工作称模范,胜利来到东北铁路,领导员工把身翻,不幸特务毁桥身遇难,优秀共产党员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光荣无限。殁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时年31岁。”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宁友玉家属颁发了烈士纪念证。1962年,在中央民政部门的关怀下,宁友玉的长子宁希骞将父亲遗骨连同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现藏于稷山县青龙寺博物馆)一起运回故里。当年五月,稷山县政府在西位村东门外隆重召开追悼会,纪念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捐躯的革命烈士。

许全忠,原县国营饮食服务业公司退休职工,现翟店镇西位村村民,现年70岁。全县学雷锋先进标兵。曾在《运城日报》《稷山报》发表多篇诗歌,现住县西街民乐小区。

——发刊制作: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