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虫:形长似蜈蚣,一斤卖价300元,依然阻挡不了广东人吃虫的心
禾虫的小科普
对于许多外地的人来说,连禾虫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吃过了。禾虫是民间对疣吻沙蚕的一种俗称,福建地区多叫它流蜞,或者是沙蚕、沙虫等。
这是属环节动物、多毛类的一种水生动物。禾虫长得很像蜈蚣,体色以金黄色为主,中间夹带一些杂绿色。这种虫子看起来样子有点吓人,因为它和蜈蚣实在是太相似了,只是颜色方面有所区别,并且身上长满了脚却不如蜈蚣的长,行动能力也要缓慢许多。
另外禾虫是生活在咸淡水之交的稻田的表层土壤中,并且主要是以禾苗为食,体长约3-4厘米,并且是软乎乎。估计这也是它得名“禾虫”的原因所在吧。
禾虫和大闸蟹等美食一样,都是季节性很强的。它一般都是在中秋节前后才出来活动,因为这个时候是禾虫的繁殖季节,它们就常常选择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泥土里面钻出来。
这个时候的禾虫也是一年中最为肥美的,因为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也很丰富,吃起来更是一口就爆浆,因此它也被当地的渔民称为“江中的冬虫夏草”。
虫子也能做菜吃吗?
在外地人看来,禾虫看起来就很吓人,更别说是拿来吃了。可是它却是深受广东人喜爱的一种地方美食,并且还供不应求。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野生的禾虫资源还很丰富,许多沿海地区的农民,都会在中秋节前后到河涌的出口处收获抓捕。当时是禾虫出没的季节,河涌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禾虫,看起来非常的壮观。
也是因为当时的禾虫非常多,一次性捕捞上百斤的禾虫,也不足为奇,许多的农民都是用农艇来装载,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可是后来,因为过度的捕捞,再加上农田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一样,这样导致了禾虫数量的急剧减少。可是当地人对于禾虫的喜爱程度是有增无减,不少外地人也受到广东人的影响,喜欢上了禾虫这种美食,所以它的价格也是不断攀升。
也是因为禾虫价格涨了,市场需求依然很大,如今在广东不少地区都有人开始人工养殖禾虫了,它的售价却在年年上涨。在地头的收购价都要卖到150-180元一斤,如果是市场的零售,往往都要卖到300元左右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很多外地的,或者是在国外的人,甚至还要托关系来购买禾虫。
不过和过去相比,以前一亩地能产禾虫是在四五十斤。而现在养殖的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了,平均每亩能产禾虫150斤以上了,有些甚至可以达到200斤了。
因此珠海市斗门莲洲镇还被评为了“中国禾虫之乡”。每年到了禾虫收获的季节,很多专门收购禾虫的商贩就早早来排队等待购买。如今,禾虫已经成为了当地不少人致富的新途径。
禾虫如何吃?
在广东地区,禾虫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样,可蒸可炖,可煎可炸,特别是煲汤更是一绝,吃过之后就会对它的鲜、香味,念念不忘,这也是“老广们”对禾虫如此痴迷的原因所在。
对广东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肠粉是广东人喜欢吃的一种早餐,当地还有很多专门销售肠粉的店铺。
而广东人就发明了肠粉加禾虫的新鲜吃法,在制作肠粉的时候,铁盘倒入米浆以后,顺带还会放入几条禾虫,简单的蒸煮几分钟之后,拿出来卷起来就可以做成肠粉了,这在当地可是很多人排队也要购买的网红早餐了。
因为肠粉的季节性很强,当地人为了保存这口鲜,尽可能地延长食用的时间,还会把它做成禾虫干、禾虫酱,甚至是禾虫饼等,既能作为家常菜食用,还会拿来作为特产送人。
值得一提的是,禾虫不光是一口爆浆,并且营养也很丰富,它还能入药,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了禾虫:
“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在当地人眼中,禾虫就是“水中的冬虫夏草”,有些香港、澳门的客人也常托关系来购买,往往是不问价格,一买就好几斤。
结束语
如今即便是禾虫实现了人工养殖,价格依然比较贵,堪比是虫子界的“贵族”了,这是因为禾虫的养殖还是比较困难,只因它对养殖的环境较高,如果一条不达标,要么就无法生长,要么就是直接“自爆”了,养殖的难度大,养殖的人不多,但是爱吃的人却很多,就是价格贵的原因所在。
估计许多的外地人,都是难以接受的吧,特别是北方人更是表示给钱都不吃。可是它却是“老广们”的最爱。
各位朋友们,你们吃过禾虫吗?喜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