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俗语有“习惯成自然”。如何理解这句话?孔子的六世孙,战国之时魏国国相孔斌对此有很精辟的解释,可以作为回答。
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中,记录了战国之时发生在魏国君臣之间的一件事:魏王向丞相孔斌询问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魏王说:“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鲁仲连是强求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孔斌说:“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人都是要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相融合,也就成为自然的了)。”
什么人才称得上是天下高士呢?从孔斌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他的标准:那应该是如鲁仲连那样,把“义”(道义)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上、比鲁仲连做得更好的人。那么,备受孔斌推崇的鲁仲连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只要是对于战国那段历史稍稍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他是一个口才出众,谈锋机智,善于宏篇大论让他的听众不能不折服的“策士”;更是一个为人排忧解难不图回报,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士”——遥想当年,他为赵国解邯郸之围立下头功,平原君想封赏他,他坚辞不受;平原君又赠给他千金,他同样仍是坚辞不受。最后,甩下一句飘然而去:“对于天下人来说,最可贵的品质,是为人排患解难,却从不索取回报。如果有所取,那就是商人的勾当,我不愿做。”。
对于鲁仲连,孔斌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可魏王却不太服气,原因是他认为鲁仲连是强求自己这样做的,并非他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孔斌接下来的回答,则很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他突出强调的是,高士并非天生,而是像鲁仲连这样最终成为高士的人,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长期坚持的结果。或者说,长期坚持,便有可能让人的某些善行成为习惯;而当习惯与一个人的本性融为一体,做好事如吃饭穿衣呼吸那样自然的时候,便可以说他已经成为高士了。
孔斌这样更加强调后天的“持之以恒”的说法,很接地气: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是善良还是邪恶,不能说先天性的某些东西比如说遗传毫无影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自身的悟性等更加重要。比如说扶危济困之类,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善事、是好事、是美德,偶一为之或许不是很难,可要长期坚持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牺牲属于自己的物质、降低自己生活的质量等。然而,假如你能够长期坚持,能够把扶危济困当做生活之必须,不这样做便于心不安终日惶惶,那么,你就有可能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成为像鲁仲连那样的高士。
像鲁仲连这样的高士,事实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是很多,否则,战国之时的中国就不该这样乱、时间那么长;战国之后的中国历史,也该少些浪花,多些鲜花。所以,对于鲁仲连这样的“高士”——更别提比他还要高一等的“高士”,我们翘首以盼,并以为多多益善。只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些担心:想要成为这样的高士,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需要长期的坚持,然而,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0)

相关推荐